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33628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以上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 D辛亥革命果实被窃 答案: A (2011年广东湛江一模文综 )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 “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 ”能说明这则材料的历史事件是 ( ) A中共 “一大 ” B国民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答案: B 试

2、题分析:题干的有效信息是 “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 ”。结合所学知识,这应是中共三大, AC项排除,而抗日战争期间的主是抗击日军侵略,不是军阀, D项也排除;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并进行北伐战争,故 B项正确。 考点: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点评:中共领导工人运动失败,吸收教训,以及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争的必要性。 “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上述材料最可能出自 ( ) A中共 “三大 ”决议 B国民政府成立宣言 C国民党一大宣言 D

3、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 答案: D 试题分析:关键信息: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剿除军阀。题干阐述了北伐的对象与原因,因此,最可能是应是 D项, ABC项不符题意,故D项正确。 考点:北伐战争的原因 点评:根据题干的关键信息,找到描述事物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重现重大历史事件。 国民革命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有一定的继承性,这主要表现在 ( ) A革命的任务上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上 C革命的结局上 D革命的指导思想上 答案: A 试题分析:比较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 ABC项是两者的共性,但 BC项不符合题意,国民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这点和辛亥革命同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

4、畴,因此,有一定的继承性, A项正确; D项说法错误,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 ,而辛亥革命则是旧三民主义。 考点:比较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 点评: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不同阶段,既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如同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 1924年 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 “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 ”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孙中山从农民踊跃参

5、加革命活动中看到了民众的力量, A项正确; BCD项说法不符史实。 考点:国民革命的背景 点评:国民革命是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孙中山此时期完成了其思想的再次转折。 孙中山说: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 ”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 A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C以 “党内合作 ”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答案: C 试题分析: “新的血液 ”即是吸收中国共产党党员,以 “党内合作 ”方式与 中国共产党合作。故 C项正确。 AB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点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党内合作的方式,第

6、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的方式。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 )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 “文艺复兴 ” B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解答的角度: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 A项是五四运动思想上的意义,但不符合题意; BC 项说法错误;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当然侧重五四运动的无产阶级性质,五四运动过程中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开始领导中国的革命,实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型。故 D项正确。 考点:五四运动的性质 点评:对于五四运动性质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斗争目

7、标来、时代特征来、内涵和影响等方面。 1919年 6月 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载: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材料表明,在五四运动中 ( ) 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运动具有空前的群众性 青年爱国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 运动具有坚决的斗争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归纳能力。题干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力量有学生、商人、工人阶级,效果分别不惟不理、学生释放、罢免曹章陆,由此可知 ABC项不全面, D项全面,故 D项正确。 考点:五四运动的特点 点评:五四运动的特点

8、有: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真正的群众性、中国的工人阶级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成为了运动的先锋、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客观上对运动起了号召和 领导作用,既是一场爱国的政治运动,又是一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已经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1924 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震惊了中国大地,也给当时的北洋军阀以沉重打击,但最后的结果仍是走向失败。某个学生对这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找到了以下几个重要因素,其中属于主观原因的是 ( ) A列强

9、寻找新的代理人 B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C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 D中国共产党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答案: D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以上是北伐军歌的歌词,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北伐战争的时代新特点有 ( ) 各革命阶级阶层实现大联合 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革命志士前赴后继 A B C D 答案: C 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的口号是 ( ) A “废除二十一条 ” 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C “还我青岛 ”

10、 D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图片中拳头上的 “劳动 ”“学 ”“商 ”和三个狼狈不堪的人身上的“曹 ”“陆 ”“章 ”等文字可以判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而 ABCD项分别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但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既体现了反帝的要求,又体现了反封建的要求。故 D项正确。 考点:五四运动的性质 点评:每个时代的口号都是当时代特征等各方面的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反映了 ( ) A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D中国主要矛盾

11、的变化 答案: C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 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 “四十年前会上逢 ”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同盟会成立大会 答案: A 中共一大决定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 A发动武装起义 B领导农民运动 C领导工人运动 D与国民党合作 答案: C 若以诗句比喻 1920年前后的中国政治状况,较为恰当的是 ( ) A柳暗花明又一村 B横扫千军如卷席 C万马齐喑究可哀 D无可奈何花落去 答案: A 五四运动爆发、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三者最重要的基

12、本条件是 (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答案: D 1924年之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高潮已过去,而中国正处于国民大革命高潮时期,这是由于 ( ) A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革命的性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 D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答案: D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唯一之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其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仇

13、敌。 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出师北伐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个口号,具体分析五四运动的导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斗争目标是什么? (3)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但大革命却失败了。大 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教训是什么? 答案: (1)导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日本获得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特点: “劳工 ”(无产阶级 )在运动中后期起了主力军作用。 (2)斗争目标:打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建立维护人民利益的新政府,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 (

14、3)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人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 五四传单 材料二 1919年 5月 4日,北京学生高呼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的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游行示威,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火烧曹宅 材料三 6月 5日, (上海 )罢市开始,至十二时,华租各界大小商店,已无一开门者。所余者,仅外人所设之洋行也 各华商店门前,皆贴有白纸上书 “罢市请命、商学一致、挽救学生、罢市救国 ”等字。工人也自发行动起来,日商内外棉第三、第四、

15、第五纱厂、上海纱厂一律停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工人一律罢工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主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魏宏运中国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请说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五四运动后期,运动的主力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这种重大变化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3)材料三中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表现在哪些方面? (4)五四运动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答案: (1)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变化:由青年学生为先锋变成了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启发:青年学生有爱国热情,是运动的先锋,而无产阶级才是运动的

16、主力军。 (3)北洋军阀释放被捕学生;撤销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位 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4)历史意义: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条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试题分析:第( 1)问,考查五四运动的性质,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性质。第( 2)问,考查五四运动的特点:青年学生是先锋,无产阶级是主力军。第( 3)问,考查五四运动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所提要求有哪些得以实现,其初步胜利,说明所提要求并没有完兑现。第( 4)问,考查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考点:综合考查五四运动 点

17、评:本题主要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并对五四运动性质、特点和历史意义的准确认,考查准确分析与阐述历史事现象的能力。 国民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各个革命阶级联合的大革命。根据教材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国共合作是国民革命兴起的前提,这次合作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这种合作方式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2)国民革命的发展以北伐为高潮,北伐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怎样理解国民革命的失败?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有哪些收获? 答案: (1)突出特点:采取 “党内合作 ”的方式。这种方式 的优点是便于减小合作的阻力,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作;缺点是容易导致中国共产党忽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2

18、)胜利的原因: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还有官兵的勇敢作战。 (3)国民革命的失败是指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新建立的国民政府仍然是代表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收获主要在于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队伍,掌握了一部分武装,为开展新的革命作了准备。 试题分析:第( 1),考查国民革命的特点,并对其准确的认识,分析党内合作的优点与缺点即可。第( 2)问, 考查北伐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第( 3)问,考查对国民革命失败的认识与评价是,须一分为二的去分析,既要国民革命的失败,也要认清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考点:综合考查国民革命 点评:本题题型传统,是旧高考下的问答题,新课程高考下鲜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