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民族团结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2)法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措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
2、数民族自治区。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4)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2.共同繁荣发展 (1)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
3、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一国两制”的构想 (1)原因: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
4、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3)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三、海峡两岸的交往 1.政策变化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5、 (2)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关系缓和: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3.转折: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4.交往 (1)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
6、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 (3)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5.发展 (1)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幻,不断取得进展。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2)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在会面中,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
7、了意见。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6.密切交往: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一 邓小平的主要历史贡献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与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与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考法一,考法二,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恩来和邓小平整顿恢复各方面的工作,扭转了经济下滑局面。(2)1978年,主持
8、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3)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4)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1987年,邓小平为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6)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过程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7)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3.祖国统一大业:为了早日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9、”的伟大构想。,考法一,考法二,【例1】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1992年创业高潮点的动因是( ) A.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扩大企业自主权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词“中国企业”“创业”,可知题干主要考查的是经济改革。联系这三个时间我国的主要经济改革政策,可知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出现了创业的新高潮。故选A项。 答案:A,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二 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与联系 1.不同点 (1)目的不同:我
10、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设立特别行政区是为了解决港、澳、台问题,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民族自治区的设置是为了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2)社会制度不同:我国的经济特区和民族自治区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3)特点不同: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终审权;民族自治区享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治权。,考法一,考法二,2.相同点: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都是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的,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都不具有独立主权的性质。 【例2】 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 A.主权归属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经济政策不同 解析: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