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5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件.ppt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1110481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5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5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5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5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5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5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考纲考情分析,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主干知识整合,考点即时演练,考纲考情分析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抓主干,一、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 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发生自然灾害。 2.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建号 。 (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 ,定为国都。,民族矛盾,太平天国,天京,(4)军事全盛 北伐:由于孤军深入,最终失败。但牵制了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西征:西征军不断打败湘军,

2、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5)天京变乱: 年发生,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6)后期斗争:重建领导核心,重建纲领,组织军事防御战。 (7)运动失败: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56,天京陷落,3.纲领,国库,农民,反封建,绝对平均主义,以法治国,资本主义,4.评价 (1)作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2)教训: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二、辛亥革命 1.条件 (1)经济:“ ”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3)思想:革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天赋人权、

3、学说。 (4)组织 兴中会:1894年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中国同盟会: 年成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新政,自由平等,1905,2.酝酿 (1)起义推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2)广泛宣传: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3)有利时机:四川发生 ,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 3.爆发:1911年10月10日, 爆发,革命党人攻占楚望台军械库,后占领武汉三镇。 4.高潮 (1)中华民国成立: 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目的:

4、防止袁世凯独裁(直接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保路运动,武昌起义,1912,内容,国民全体,议会,意义: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 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反对民族分裂的进步意义。 局限: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障,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资产阶级,5.结局 (1) 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2)1912年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3)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6.历史意义 (1)政治:推翻了清

5、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思想:使 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经济: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 条件。 (4)社会习俗:推动了社会 和观念的更新。,1912,封建君主专制,民主共和,移风易俗,重理解,1.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2.19世纪60年代中国政局的变动 (1)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总理衙门,它的设立有利于列强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使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2)主张同外国侵略者“尽心议和”的政治派别掌握了清朝的政权。1861年,咸丰帝病逝后,慈禧太后勾结奕发动政变

6、,控制了清政府的实权。 (3)中外反动势力由对抗到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列强迫不及待地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也迫切需要列强的帮助。1862年,清政府“借师助剿”。这样,中外反动势力在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的基础上勾结起来,出现了暂时和好的局面。,(4)汉族官僚势力不断扩大。同光年间,汉族督抚数量增加,满族督抚数量减少,汉族官僚在清政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5)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他们在跟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认识到

7、西方技术精良,掀起了一场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3.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社会存在的几种社会政治力量 (1)几种力量以及相互关系示意图,(2)各种政治力量对革命的态度及目的 清政府:镇压,目的是维护即将崩溃的统治。 立宪派和旧官僚:先是投机革命,后从革命阵营内部破坏革命,拥戴袁世凯。目的是维护自己的利益。 帝国主义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目的是维护在华的侵略权益。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对革命政府采取打击的政策,同时对清政府也采取威逼利诱的政策。目的是要借机夺取国家统治权,建立自己的统治。,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民主精

8、神 (1)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2)权力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治的转换,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从臣民转变为公民。 (3)政体运作: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内阁总理制实现政党、代议制、选举等诸多民主机制的运行。,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点,主题一,清政府政治与权力结构的变化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材料一 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它不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而且使旧有的政治派别和社会成分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政治派别,并由此引起传统的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在中央权力的下移,汉人官员权力的增长,洋务派和清

9、流派官僚集团的形成。此后,不仅有了早期现代化思想意识的萌生,而且为早期现代化活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虞和平、谢放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 材料二 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清、薛焕等人感知,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奕、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长技。 高路论太平天国对洋务运动的激发,【问题】 据材料一、二,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解析】提取材料信息从对清政府的打击、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等角度 概括。,【参考答案】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动摇了其反动统治,使得传统的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湘淮系官

10、僚集团形成,汉人权力增长,中央权力下移,助推了洋务运动的出现。,深化拓展 多层次看待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作用,1.从社会经济来说,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没有改变土地制度,但是对于封建地主分子的人身消灭和对整个地主阶级的经济勒迫,造成了地主分子的出逃和地主阶级经济的萎缩,部分农民因此而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战争的破坏、大量人口的减少,进一步瓦解了占领地区明清以来形成的长期土地租佃制度,从而产生了相当数量的自耕农,这些自耕农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客观上对于后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2.从社会政治方面看,清朝传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受到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地方政权相对于中央的统治

11、出现自立的倾向,并且汉族官僚的地位不断上升,从而改变着清朝统治集团力量分配格局;湘军、淮军、楚军的崛起,成为近代中国军阀的源头。,3.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使得长江流域传统的封闭状态被进一步打破,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对后来的许多政治力量也发生着间接影响。在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借此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接受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的反面教训。 5.太平天国运动在客观上激发了洋务运动。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崛起的汉族新兴地方督抚势力,主张借西洋技法“助剿”,成为兴办洋务企业的主角,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兴办和推进。

12、,主题二,为共和大厦奠基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材料 武昌起义爆发时,传教士感到非常震惊,但他们很快认识到“这里正在进行一场革命”,“结局以惊人的速度来临,说明了满族统治基础的腐朽和中国人民的高尚、有秩序,从来没有一场如此宏大的革命如此迅速、平和地完成”,他们进一步指出:“整个世界都惊讶于中国能够开始并完成一场理性的革命,其流血之少,在任何东方国家中从未有过”。在众多传教士眼中,“伟大的中国革命”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意义,“(对中国来讲),一次性彻底完成破坏的工作,不管转变怎样跌跌撞撞,不管进步是怎样不确定,确信无疑的是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形了。” 据朱英等著民间社会对辛亥革命的记忆与诠释,【

13、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带给传教士的印象,说明“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形”这一观点的合理性。,【解析】结合材料第一句话,从传教士的认识内容上概括印象。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原因,首先从总体上说辛亥革命顺应了世界现代化历史潮流,然后结合中国国内背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分析。,【参考答案】印象:突然发生;过程迅速;和平完成;影响深远。 合理性:辛亥革命顺应了世界现代化历史潮流;辛亥革命后君主专制统治结束,民主共和观念传播;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新的经济因素进一步成长;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受到冲击,近代意识逐步加强。,深化拓展 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尝试,1.政治上从帝国到

14、民国:从政治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这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社会生活上从臣民到国民: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 3.思想上从“君权神授”到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 热情。,4.经济上从变法图存到实业救国:辛

15、亥革命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5.和平建国的尝试失败的原因: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之后,北洋军阀继续实行封建独裁统治,辛亥革命的民主成果荡然无存。,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教材补缺,角度一 太平天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典例1】 (2018海南卷,7)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 ) 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 C.用传统文化排

16、除外来思想 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曾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代继承这一趋势,确立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可得出太平天国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故A项正确;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可得出没有照搬明清科举制度,亦得出太平天国否定儒家传统文化,故B、C两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太平天国考试制度内容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士人对此的态度,且士人对此强烈反对,故D项错误。,答案:A,角度二 20世纪前后留学生对革命的不同态度 【典例2】 (2011海南卷,16)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

17、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试题分析】明确材料中“转变”指20世纪初与19世纪70年代相比,归国留学生对清政府由支持到转向革命。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9世纪70年代属洋务运动时期,学习西方停留在军事技术方面,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这与材料中留学生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相符,而20世纪初的中国经历了甲午战败及维新变法,学习西方转向政治制度层面,

18、1905年处于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推行的自救改革对体制变革犹豫不前,这导致部分原来支持清末改革的人士开始同情革命,对清廷丧失信心,故B项正确。,答案:B,【教材补缺】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清末新政: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彻底击垮了清政府的自信心,从1901年起,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历史上称“清末新政”。清末新政的主导力量最初是洋务派,不久立宪派开始推动新政的进程。主要内容有:改革官制,裁闲散衙门,添新机构;改革兵制,扩练新军;改革学制,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依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者。由于清政府掌握全国能力削弱,执行力下降;改革缺乏诚意;革命打断了改革等原因,新政失败。但是推行的一些政策促

19、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也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条件。,2.预备立宪运动:是中国清朝政府继洋务运动(18611895年)、维新运动(18951898年)之后的第三次大型改革。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1905年,清政府被迫实行“预备立宪”。但又以种种借口加以拖延。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开始了实质性的宪政改革。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君主不能以诏令变更法律;在保证“君上大权”的前提下,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形式得到极其有限的确认。1911年5月,在立宪派的一再要求下清政府废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但大权集中在皇亲国戚手中,时人讥称“皇族内阁”,舆论对

20、此多感失望。“预备立宪”的骗局被揭穿后,部分立宪派逐渐同情、倾向革命,汉族官员更加离心,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角度三 辛亥革命的妥协性 【典例3】 (2013海南卷,14)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试题分析】据题干材料分析,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中,革命党只有5人,旧军阀和立宪派人数多,体现革命具有很强的妥

21、协性,所以选B。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A。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但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排除D。,答案:B,角度四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 【典例4】 (2015海南卷,15)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 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于司法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试题分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都是教材讲述的重点,材料又增加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内容,这样学生就对辛亥革命中的政治

22、斗争和法制建设的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材料中,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的总统制变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责任内阁制,即希望通过扩大总理权力、缩小总统权力的办法来防止袁世凯擅权。这一变化即体现了民国成立之初民主体制不完善情况下立法服从于政治需要的状况,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立法,而不是司法,B项错误;立法不应受政治影响,走向“法治”是错误的,这也说明当时中国的民主政体尚待完善,C、D两项错误。,答案:A,考点即时演练 实战演练夯实基础,编者选题表,1.(2018山东德州一模)洪秀全借用夏商时期中国人曾经崇拜过“上帝”的宗教观念,来论证上帝本来就是华人的唯一真神。还将“耶和华”的“华”与中华的“华

23、”等同视之。自己则是上帝次子下凡,现实生活中代表上帝。其目的是( ) A.融合东西方文化 B.希冀得到西方列强支持 C.为反清获取历史依据 D.借以获得权威性与话语权,解析:D 洪秀全融合基督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有两层:第一、借助神权获取权威性,第二、借助传统文化获取在中国的话语权,D项正确。融合东西文化就是材料的内容,不是“目的”,A项错误。给上帝穿上中国的长衫其着眼点在于中国,不在于列强,B项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2.(2018广东珠海质检)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库银数量(单位:万两),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 B.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 C.政府投资开办

24、工厂 D.小农经济逐渐解体,解析:A 材料显示18511853年,库存和新收银数不断减少,1853年特别突出,这是因为这一年太平军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是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导致清朝应收税银大量减少,A项正确。清朝大规模借款是甲午中日战争后,B项错误。政府投资开办工厂属于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C项错误。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不一定造成税银减少,D项错误。,3.(2018湖北七市联考)1910年秋,京师禁卫军的官兵剪辫。资政院通过“剪发易服”的议案, 民间闻讯,大受鼓舞,广东、京津地区、东三省、上海、香港等地“剪辫者一时风起云涌,大有不可遏制之势”。这表明( ) A.剪辫易服顺应革命的潮

25、流 B.清政府的统治不得人心 C.沿海地区的开放程度最高 D.晚清习俗变革的大众化,解析:B 剪辫是带有政治色彩的社会习俗变革,辫子代表的是保清和保守,剪辫代表着革命和进步,清朝允许自主剪辫,剪辫者风起云涌,是民众对清朝统治不满的表现,B项正确。许多剪辫者并非革命者,材料也没有易服的信息,A项错误。剪辫与开放程度没有直接的关系,东三省也不是沿海地区,C项错误。晚清习俗的变革往往是从社会的上层开始的,普通大众习俗变革稍晚,D项错误。,4.(2018江苏六市二调)“临时约法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局。另一重要制度性规定是通过立法来限制行政首脑的

26、职权发挥,但对与之对应的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这强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规划的政体存有重大缺陷 B.仿行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 C.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D.有效防范袁世凯复辟帝制,解析:A 临时约法对内阁的地位没有明确的规定,总统缺乏制约议会的权力,这些都说明临时约法存在重大缺陷,这种单向制约体制也与美国的双向制约体制有明显的不同,A项正确,B项错误。C项并非材料主旨。袁世凯于1915年宣布复辟帝制,D项错误。,【新知生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在充分考察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颁布的,其中三权分立制参照了美国,责任内阁制效仿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规定,有利于从

27、法律上限制即将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5.(2018重庆二模)从武昌起义至民国二年底,“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据统计,当时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政治党团者312个。这种现象说明,该时期( ) A.政党政治在中国的确立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 D.专制主义已被彻底根除,解析:C 政治党团组织是民众参政的重要途径,其数量的迅速增加反映了民众对民主政治的期待,已经成为一股时代潮流,C项正确。材料的时间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统治,政党政治并未确立,A项错误。这些政党社团的主张材料并

28、未涉及,实际情况是这些社团中不乏保守守旧势力,无法说明B项。材料时间为19111913年,而袁世凯在这之后为复辟帝制作准备,D项错误。,6.(2018广东汕头二模)1906年,当时政府规定的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1912年政府公布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A.国家政体发生巨变 B.民族危机日益严峻 C.儒家伦理遭受冲击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解析:A 民国后的教育宗旨与清朝相比删去了“忠君、尊孔”的内容,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中华民国建立,君主专制统治已经被推翻,属于国家政体的变化,A项正确。两个时期的教育宗旨都有类似“尚武、尚实”的内容,说明两个时期,民族危机都很严峻,B项错误。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中也有“注重道德教育”的内容,C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及民国初年政府奖励工商业发展,D项为两个时期的共性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