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专题综合突破专题十五议论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1110653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4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专题综合突破专题十五议论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专题综合突破专题十五议论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专题综合突破专题十五议论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专题综合突破专题十五议论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专题综合突破专题十五议论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十五 议论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一、(2018 湖北黄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带点笑容罗 兰一位台大工学院的教授曾经在闲谈中对我说,他每次上课(特别是给新生上课),一定面带笑容。他不但面带笑容,而且尽量用说笑话的方式来讲话,使得满室笑声不绝。他说,这样做是为了消除一般学生对理工科目的畏惧心理。“剥下科学严肃、冷硬、令人生畏的外衣,显出它内在的、原有的、真正的趣味和美感!”这是这位名教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宗旨。他说,本来科学是非常美妙、非常有趣的一种东西,可惜当初真正“通”的人太少,以致因为他们的不通,而不能把科学的真正面目很轻易地传授与人,而使科学蒙受了冤屈,成了深奥难解、

2、令人不敢接近的东西。笑容是消除隔膜的媒介。我一向畏惧数理科学,相信这就是因为它们最初和我见面时,没有“面带笑容”的缘故。由此想来,文学、艺术、音乐之使人乐于接近,也不外是因为它们多少都带了一点或隐或现的笑容吧!A 笑容还是增进感情的媒介。笑容好比机器上的润滑油,可以减轻摩擦,使齿轮与齿轮之间的运转灵活,又犹如桌椅脚下的胶垫,可以缓和锐角,增加彼此之间的和睦与协调。B 当我和朋友在谈话之间,偶尔意见发生冲突时,我喜欢停止谈话,用笑容来听他的滔滔雄辩。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消灭争执而又不伤和气的办法。而且我更相信,即使在你争辩或抗议的时候,如果你仍能使自己面上带点笑容,这争辩抗议也会很容易地变成了提醒与

3、解释。减少了对方的敌意和反感,增加了胜利的机会。笑容不但能表现在面貌上,而且能表现在 里。 也许我是因为职业的关系,做播音员做久了,对声音特别敏感。有好几次,接听电话时,因为对方声音里缺少笑容,被我误认为他很忙,或一面打电话,一面为办公桌上的公事在发烦,使我不敢和他多谈下去。而当我草草结束谈话,请他快去忙公事的时候,他才惊奇地问我:“为什么这样匆促?你不是有事要商量吗?”我这才知道,他并不忙,也没有为公事发烦,他只是以为我看不见他的表情,因此省掉了笑容而已。还有一次,一位很熟的朋友,因为她在电话里的声音没有笑容,而使我以为她在生气。等我向她问罪的时候,她才连忙解释,并没有生气,也并没有不欢迎我

4、的电话。后来,她才恍然想起,说:“哦!对了,我没有带上一点笑容。”2笑容虽是脸上的事,但表情确乎会影响声音。当你带点笑容讲话时,你的声音里必定有点喜气。当你皱起眉头讲话时,你的声音里就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不耐烦。当你拿起电话听筒,脸上毫无表情地问上一句:“喂!你是哪位!”对方听来,准觉得你是陌生和疏远的。而假如对方通上名来之后,你还不能用笑容表示一点欢迎与惊喜之情的话,你的朋友就难免以为他的电话对你是一种无礼的打扰,而急于想要把电话挂断了!生活虽然有它严肃的一面,但如果你懂得使这严肃的人生带上一点笑容,那么,那严肃的一面也就会变成音乐与诗章了。那难道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吗?(选自罗兰小语,有删改)1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台大教授上课面带笑容,只是为了消除他与学生之间的隔膜。B.第段运用了比喻论证,把“笑容”比作“润滑油”“胶垫”,论证形象生动。C.“带点笑容”和“皱起眉头”表现在声音上是不同的。D.严肃的人生因带上笑容而变成音乐和诗章,那一定是件很开心的事情。答案 A解析 台大教授是为了消除一般学生对理工科目的畏惧心。2.下面这段话出自原文,你认为是放在上文的 A 处还是 B 处呢?请简要说明理由。以前小学生的算术教科书上,把 2 画作一只游水的鸭子,把 6 画成一个汤匙,把 7 画成一把伞柄这正与国语的开始用诗歌体,慢慢才归纳到文法,音乐开始用唱游,慢慢才演绎

6、出乐理相似。选 处: 参考答案 A 备选文段,列举学科知识因带上笑容而使初学者乐于接近的例子,这是论证“笑容是消除隔膜的媒介”的论据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笑容”的含义。(1)也不外是因为它们多少都带了一点或隐或现的笑容吧!(2)我喜欢停止谈话,用笑容来听他的滔滔雄辩。参考答案 (1)“这些学科内在的、原有的、真正的趣味和美感”或“这些学科美妙、有趣的一面”。(2)“笑脸(含笑的面容)”或“面对冲突时的从容心态”。4.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1)文章认为,笑容在生活中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2)结合上下文,在第段横线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使文章论述完整。参考答案 (1)笑容是消

7、除隔膜的媒介,笑容是增进感情的媒介。(2)声音二、(2018 河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纪秀生3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章。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元前 841 年以来不曾中断的历史记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因其承载的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让我们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对

8、汉语的自信。然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了伤害。“五四”时期,汉语严重欧化,有学者甚至主张用拼音来代替汉字;20 世纪 80 年代,汉语的计算机输入成为难题,汉字又蒙受了“笔画复杂、输入困难”的责难;即使是现在,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依然远远超过汉语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对母语的不自信,究其本质,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在当今形势下,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而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这种文化最重要的

9、载体和最集中的体现。因而要维护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汉语采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戕”的态度,而应重新拾回对汉语的自信。事实上,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也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称誉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 60秒,汉语 5 秒就够了。汉语在表达的自由度和创造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语言学家范诺洛萨说,汉语充满动感,不像西方语言那样被语法、词类规则套死。汉语有声调,音韵铿锵,和谐美丽,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认为,在这方面,

10、汉语比西方语言略胜一筹。进入 21 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不仅强化了人们对汉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据英国语言学家格雷多尔研究预测,到 2050 年,汉语将上升到国际语言分类金字塔的最高一层。因此,我们更应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做一个根基牢固的中国人。(有删改)1.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应该“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的原因有哪些?请逐条概括。参考答案 我们曾经对汉语有自信,但近现代以来,这种自信产生了动摇。为了维护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有其独特的优点。汉语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请简要分析第

11、段的论证思路。参考答案 首先从人们对母语的天然情感和汉语对世界的影响两个角度,阐述我们曾对汉语有自信。然后指出近现代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动摇的原因,并列举自信动摇给汉语带来的危机和伤害。最后指出重拾汉语母语自信的必要性。3.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用作本文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材料一 国学大师钱穆说,汉语之美在于“精”。“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仅 10 个字,不仅使我心与天地大生命融凝合一,又兼及自然科学。着语不多,会心自在深微处。4材料二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通过一种语言,一个人类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才能获得完整的映照和表达。参考答案 材

12、料一:第段。这则材料突出了汉语简练的特点,可以证明“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材料二:第段。这则材料强调语言对民族的重要性,可以证明母语“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三、(2017 四川南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知入与知出张运辅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

13、“契合”。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

14、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

15、,“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1.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5参考答案 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用苏轼读陶渊

16、明饮酒诗时区分“见”与“望”的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2.下面这句话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参考答案 放在第段。孟子的这句话指出了读书要善于分析、大胆质疑,与第段“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的观点一致。3.鲁迅读进化论书籍的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出于书”“用得脱透”具有怎样的启示意义?参考答案 不能完全相信从书中得来的理论,要用客观事实加以检验。一旦发现书本理论与客观现实不符,要大胆摒弃。要在质疑、批判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正确理论。四

17、、(2017 浙江衢州)阅读下面新京报(电子版)的一篇时事评论,完成后面的题目。最近由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上映。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摔跤手爸爸打破性别歧视的藩篱,把自己的女儿训练成摔跤冠军的故事。电影刚一上映,就获得了爆棚的口碑,在豆瓣上,评分高达 9.2。阿米尔汗能够成为印度国宝级的演员,凭借的是他对电影精雕细琢的苦功夫。这次为了出演摔跤吧,爸爸,已经 52 岁的阿米尔汗不惜让自己的身材像吹气球一样忽胖忽瘦。由于需要出演电影主角 19 岁、29 岁和 55 岁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所以在身材上需要阿米尔汗随着年龄改变而有所变化。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把自己折磨成这样呢?替身或者道具,

18、都可以帮助自己完成演出。阿米尔汗却说,如果不自己增肥成一个胖子,就没法真正体会一个胖子的心境。而之所以要打乱 19 岁、29 岁、55 岁的拍戏顺序,那是因为他怕戏拍完了再无动力瘦回去。阿米尔汗一年只接拍一两部戏,而每接一部戏,都必须全力以赴。由阿米尔汗出演的电影,几乎部部都是经典。但在每一部经典的背后,其实也没多余的“奇迹”或天赋,无非只是超乎寻常的付出和大量汗水而已。阿米尔汗的认真劲,会让我想起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拍红楼梦和西游记的那批老艺术工作者。今天,我们都以为,在小鲜肉当道的时代,工匠式的打磨、精雕细琢的演出,都已经销声匿迹了。可这个印度的国宝级演员却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时

19、代,用心,永远都不过时。阿米尔汗是一个有“工匠之心”的人。这足以使他成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演员,但显然还不足以让他成为“印度的良心”。让他成就此荣耀的,是他“影以载道”的努力。阿米尔汗每拍一部电影,几乎都在关心印度的社会问题。三傻大闹宝莱坞关注刻板的教育问题,我的个神啊关注的是极端宗教,摔跤吧,爸爸则关注女性歧视。6值得一提的是,在拍电影之余,阿米尔汗还做了一个关注印度当下最尖锐的社会问题的电视节目,叫真相访谈。他做真相访谈这档节目,用的是印度国徽上的梵文格言“唯有真理得胜”,用我们的话来说,大概就是“用事实说话”。所以阿米尔汗的三观虽然很正,但在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的时候,却又极其谨小慎微。他

20、不是充满理想主义的煽动家,而更像一个小心求证的优秀记者。为了获得更确切的数据,他和团队花费了大量时间奔赴印度各地调查、取证,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背后都有数据在支撑。在儿童性侵这个问题上,他和团队得到的数据,让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在印度,竟然有 53%的受访者表示,童年时期曾经遭受过性侵。关心社会,对于已经功成名就的阿米尔汗而言,除了让他被人称之为“印度的良心”外,并没有带来什么实际好处。相反,因为这份“炽热的良心”,他得到不少麻烦和损失。他惹怒过地方政府和印度教激进团体,并且因此丧失了印度电子市集巨头 Snapdeal 的代言;他的人身安全也因此受到威胁。然而,阿米尔汗不会因此就停止关心社会问题

21、,因为他是阿米尔汗,是印度的良心。曾炜(媒体人)1.作者认为被称为“印度良心”的阿米尔汗有哪些伟大之处?请简要概括。答案示例 (1)用心拍电影,有工匠之心;用电影来关心社会问题;做电视节目关注印度的社会问题。(2)阿米尔汗作为演员,在电影艺术上追求完美;作为社会一员,热心社会工作,有责任担当。2.编写导读语要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更要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下列最适合放在文章前面方框内作为导读语的一项是( )A.印度国宝级演员再掀热潮!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摔跤吧,爸爸获得爆棚的口碑,豆瓣评分高达 9.2。B.为了女性,他不惜让自己的身材像吹气球一样忽胖忽瘦!他还打乱了 19 岁、29 岁、55 岁的人

22、生顺序!C.阿米尔汗的认真劲,让人想起 20 世纪 80 年代拍红楼梦和西游记的老艺术工作者。关心社会,用心做事,永不过时。D.阿米尔汗的每部电影几乎都在关心社会问题,为此他惹怒过地方政府和印度教激进团体,甚至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答案 C3.阅读时评类文章要能区分观点与事实,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是表明观点还是陈述事实?请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阿米尔汗能够成为印度国宝级的演员,凭借的是他对电影精雕细琢的苦功夫。阿米尔汗却说,如果不自己增肥成一个胖子,就没法真正体会一个胖子的心境。阿米尔汗是一个有“工匠之心”的人。他做真相访谈这档节目,用的是印度国徽上的梵文格言“唯有真理得胜”。表明观点的句子有 ,

23、 陈述事实的句子有 。 答案 4.请你联系当前的社会现象,以这篇文章为例,探讨时事评论的特点。7答案示例 电影摔跤吧,爸爸热映,文章由此切入评论,体现时效性。具有针对性:文章提到小鲜肉当道,是针对我国不少演员靠颜值圈钱的不良现象;阿米尔汗的“影以载道”是针对当前不少影视作品粗俗无聊,缺少责任担当的问题。具有导向性:文章赞扬阿米尔汗的良心,特别提到我国老艺术家们的用心,引导人们要用心工作,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五、(2016 内蒙古呼和浩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多一些宽容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人相处,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豁

24、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容的品格。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你高我低

25、。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个性、品格、气质的差异。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所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并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和平共处,而是要在社会主义道德范围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关爱,尽量多一些宽容。面对违反原则的言行,不姑息放纵。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宽阔的心胸,建立纯洁的人际关系。朋友,

26、你说呢?1.文章引用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海”在这里比喻什么?参考答案 胸怀。2.在论证“互让”时,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 对比3.怎样才能做到宽容?(用原文语句回答)参考答案 在社会主义道德范围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关爱。4.请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1)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 )(2)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 )(3)爱能化解矛盾芥蒂( )(4)摒弃私心杂念( )答案 (1)jin (2)zng (3)d (4)bng六、(2016 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铁 凝8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

27、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20 世纪 70 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受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

28、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

29、题,要的是立竿见影。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第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参考答案 “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2.本文段,列举 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 这一中心论点。 参考答案 “我”少年时偷读约

30、翰克里斯朵夫深受感动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3.第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对阅读重量的“重”的论证,自然引出下文对阅读“无用之用”的论述。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答案示例 采用细嚼慢咽的阅读方式。选择有精神内涵的阅读内容。追求无功利心的阅读境界。9模拟预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阅历与读书赵迎辉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

31、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不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

32、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

33、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

34、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有删改)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参考答案 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或“阅历与读书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解析 本题是对中心论点的概括,解答此题可采用论点提取法。标题揭示了选文的论题,这是一个联合命题,论证的是“阅历与读书的关系”。文章开头没有揭示这种关系,所以应从中间、结尾寻找10点明这种关系的语句。审读全文可以看出在第段,由“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二者不可偏废”归纳得出。2.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 提出“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引起下文。从读书体验

35、谈起,借用名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 本题考查议论文首段的作用。可采用分析首段作用法:提出(或“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充当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论点,引出下文具体论述;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等。分析选文第段,可以看出作者从读书体验谈起,借用清代文学家张潮的名言引出“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的论断。这种开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据以上分析组织答案即可。3.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参考答案 先提出本段论题“如何丰富阅历”,然后从阅历与经历的关系、阅历与读书的关系进行论证,最后点明本段论点“经历与读书都能丰富阅历”。解析 本题考查段落的论证思路。选文第段可划分为三层:提出论题

36、“如何丰富阅历”;从阅历与经历、阅历与读书的关系进行论证;点明分论点“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即“经历与读书都能丰富阅历”的观点。答案把这三层整合起来即可。4.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歌德说:“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参考答案 第段。歌德的话论证的是第段中的“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解析 本题是对道理论据的考查。道理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歌德的这句话能证明哪段的分论点,就应该放在哪段。歌德的话的主要意思是“阅历丰富的人读书能读出书的深意”,与第段分论点“生活阅历越丰富,越

37、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相符,所以应放在第段。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好做的事与把事做好何飞鹏我们经常本末倒置,当我们搞砸一件事时,我们会说这件事太难做了,所以没做好。而到底是事情难做,还是我们没做好?谁都不知道。正确的观念是:把事情做好,就算难做也好做;没把事情做好,就算好做也难做。遇到一个许久没见的部属,我关心地问:“现在在做什么?”他回答:“我现在开一间小店,可是实在很难做。”他接着反问:“何先生,你知道有什么比较好做吗?我想找一个比较好做的事。”我无言以对。我无言以对的原因是,世界上哪有好做的事、轻松的事、容易的事。可是大多数人偏偏都这样想,每天都在找好做的事

38、,许多人找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找到,换得的是一生一世的蹉跎!我听过一个医生告诫下一代学医要学皮肤科,千万别当外科医生,因为美容整形当红,钱好赚又没风险,外科医生太辛苦又有风险。我还听过一对父母亲要小孩去当老师,不是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而是可以收补习费,且退休生活优裕而轻松。这其实都是令人伤感的说法,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拣11轻松、好做的做,那辛苦的事谁来做?社会又会变得如何的急功近利?撇开社会的公益不谈,就个人的角度来看,工作趋吉避凶理所当然,但问题是一味地找寻好做的事,真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吗?我个人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好做的事,更不相信有容易赚的钱,更没有简单易理的生意!我不相信“好做

39、”,我只相信“做好”。因为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任何事只要你能把它做好,最后都会有好结果的。一个人只想找好做的事,根本是认知上的错误。用一辈子寻寻觅觅,也不可能找到,结果只会落一个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批评。寻找好做的事,是聪明人的思考,是用巧,是走捷径。选一件事,把事情做透、做好,是笨人的事,是痴人的思考,有的是傻劲,有的是执着。“好做”的路,熙来攘往,人声鼎沸,大家都挤在一起,就算有好做的事,也早有人捷足先登。就算你有机会遇到,没一会儿,跟进的人也人满为患,一旦大家都跳进去做,好做的事也变成难做的了。“做好”的路,参与者较少,因为笨人不多。但是因为是做好,要靠苦力、耐力,而一旦做好,

40、别人就算闻香而来,跟进学步,也并不容易。舍“好做”,就“做好”,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成功的要素。不要再犹豫,不要再寻找,也不要再问那个笨问题:你那一行好做吗?(选自读者2014 年第 6 期,有改动)1.本文作者是针对什么现象发表议论的?参考答案 有些人一味地寻找“好做”的事,而不把所选的事“做好”。解析 本题变相考查对文章首段的理解。首段前两句列举了不正常的现象,第三句点明正确的观念(中心论点),故答案应从前两句找。2.第段中,加点的“这”代指什么?请简要回答。参考答案 医生的告诫和父母的想法。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的语言,即指示代词的作用。“这”表近指,应从前一句或前几句中寻找答案。3

41、.本文三段论述问题采用 结构,其中第段论述了 。第段论述了 。 参考答案 总分 寻找好做的事,是用巧,是走捷径,是错误的选择 选一件事,靠苦力、耐力做透做好,是正确的选择解析 本题考查议论文段落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分论点的提取。议论文段落间存在以下关系:并列式,段落之间是并列关系,几个段落中往往有分论点;递进式,层层深入、步步发展,起承转合、环环相扣;对比式,两个或几个段落正反对比;总分式;综合式。分析选文得出,第段与段属于“总分”关系,段属于并列关系:第段论述第段第一句话;第段论述第段第二句话。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富翁节俭与土豪奢侈鱼 春一年一度的春节,常是消费集中和浪费凸显的时

42、节。传统民俗中,就有一年开头吃好穿好讨好彩头的观念。过去生活困难,一年到头,也就年节吃回饺子、炖肉。如今虽然饺子天天有,但仍需要且将有时思无时,不忘勤俭节约这一优良传统。不论富翁还是土豪,都应秉承此传统。12如今,国际社会也在呼吁节约,来应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文明推崇它,着眼于对社会有限资源的珍视、对过度消费的抵制。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民众需求要满足,这一切都离不开消耗,但同时更离不开节俭。世界上很多大富翁个人消费时,节俭到近乎“吝啬”,令人感慨。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他人生的后 40 年致力于教育、医药等领域的慈善事业。今天两所美国顶尖

43、大学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都是他创办的。在纽约街头,处处可见洛克菲勒家族留下的地标性建筑,如联合国总部大厦、洛克菲勒中心等。可他到饭店住宿,从来只开普通房间,一生勤俭自持,不抽烟不喝酒,不赌不嫖,并在晚年将大部分财产捐出。香港首富李嘉诚至今对教育、医疗、文化及公益事业的捐款已超过百亿元。他还表示,未来10 年基金会的捐款将多于过去 30 年的总和。而他自己却过着俭朴的生活:皮鞋坏了补一补再穿,一套西装可以穿十年八年。一次他上车前掏手绢擦脸,带出的一块钱硬币掉到车下。天下着雨,李嘉诚执意要把钱捡起来。最后是侍者为他捡回了这一块钱,李嘉诚付给侍者 100 块小费,他说:那一块钱不捡起来,被水冲

44、走可能就浪费了,而这 100 块却不会浪费。然而,当下一些被称为“土豪”的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山西一位煤老板,斥 7000 万巨资为女儿举办婚礼。福建晋江一大“土豪”,摆出“亿元嫁妆”,在堆积如山的大面值人民币前留影。广州白云区一“土豪”,为庆祝重孙满月,耗资十万大摆酒宴,甚至在大道上发布“限行令”,限五吨以上车辆绕行,雇百余人巡逻执勤。 钱多了怎么花,是个人权利,但人活于世,还应有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有兼济天下的情怀。财富并非优质生活的标志,只有那些懂得关怀、学会仁爱、具备修养的人,才能撕掉“土豪”标签,受到社会的认同与尊重。(选自 2015 年 3 月 12 日今晚报,有改动)1.选文的中

45、心论点是什么?它是怎样提出的?参考答案 (1)不论富翁还是“土豪”,都应秉承勤俭节约的传统。(2)开篇由春节的传统风俗自然引出中心论点。解析 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提取。提取中心论点首先看标题,选文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点明了论题而非论点。然后聚焦第段,该段的结尾句是一个肯定的判断句;再浏览全文,发现全文是围绕这个肯定的判断句论述的,故此句为中心论点。2.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论证增强文章说服力的?参考答案 作者在阐述国际社会呼吁节约后,在第段列举富翁节俭的事例,在第段列举“土豪”奢侈的事例,从而构成对比论证。这样写,突出了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应明晰哪些段落正面论证,哪些段落

46、反面论证,然后紧扣对比论证“突出强调”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3.将第段画线的“7 000 万”删去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 不好。“7 000 万”真实准确地说明了山西煤老板为女儿举办婚礼的挥霍程度,如删去则表述不具体,表达效果会被大大削弱。“7 000 万”体现出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解析 本题考查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解答此类题:第一步,明确该词不能删去;第二步,解释该词在句子中的作用;第三步,指出该词体现出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4.请就本文的论点、论据或论证过程提出一个有思维难度的问题,不必作答。13答案示例 “不论富翁还是土豪,都应秉承勤俭节约的传统”这个论点是不是过于理想化?选文列举两个富豪节俭的事例显得重复,是不是可以删除一个?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质疑创新能力,可从论点、论据、论证等角度进行质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