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1111472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安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福安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福安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福安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福安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福安市第六中学 2018-2019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生 物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 1.5 分,40 题,共 60 分)1在对某动物的跟踪研究中,科学家发现,该动物性成熟时间明显提前,则种群的出生率( )A下降 B升高 C动态平衡 D绝对不变2甲和乙是两个种群的生物,它们侵入某相对稳定且气候没有剧烈变化的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下图显示的是它们在增长过程中、两个时期的自然增长率的值(a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 a 的值小于或等于 1B. 时期甲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于乙C. 时期甲种群增长的个体数大于乙种群D. 种群迁入后先经历时期再经历时期3如图所示为某池

2、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 a 点和 b 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B. 0-d 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小于零C. a-b 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 b-c 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4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是不同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 2 -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的增长率不发生改变B. 以“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达到 K/2 值时增长率最大C. 以“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如种群增长率小于 1,种群数量将不断下降D.

3、以“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如是有害动物,应控制在 K/25下列古诗与生物学原理不符的是( )古诗 生物学原理A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低温叶绿素不稳定,易降解。B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描述植物向光性生长的现象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描述种间竞争的现象D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 描述植物的营养生殖的现象6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 ;图乙为相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图所示模型能解释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均能维持相对稳定B. 甲图曲

4、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C. 甲图中种群数量变化与乙图中 abcd 依次对应D. 乙图中 H 为猎物的种群数量,P 为捕食者的种群数量7下列有关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调查丹顶鹤种群密度时,应在其聚集区进行捕获B. 利用黑光灯诱捕方法可以调查各种昆虫的种群密度C. 可采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某种生物种群数量变化D.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通常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8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

5、变化- 3 -B. 这种改变不属于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C. 大灌木呈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D. 一棵大灌木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9目前,我国很多地区 A 实行了“退耕还林”政策。下列有关“退耕还林”对生物群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将会减小 B. 群落的垂直结构逐渐复杂化C. 群落内部的种间关系没有变化 D. 群落的演替速度和方向不会改变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 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 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

6、的成分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土壤、阳光、水分、空气、热能等11有关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细菌占有第二、三、四、六营养级A. B. C. D. 12某池塘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大阳能总值为 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 c那么,a、 b、c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A.ab,b=c B.ab+c C.a=b+c D.ab+c 13某人的食物有 1/2 来自植物,1/4 来自鸡、鸭、猪,1/4 来自小型肉食动物。若能量在流动中的传递效率为 10%,那么此人要增重 1 kg 体重,最多消耗绿色植物( )A.150

7、 kg B.280 kg C.500 kg D.1 000 kg14如图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A. 图中的组分 1、2、3 即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 如果组分 1 是生产者,那么组分 1 代表的一定是真核生物C. 能量只能通过组分 2 输出该生态系统D. 在该生态系统中,组分 1、2、3 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15如图中食物网所代表的生态系统中,施用了杀虫剂,这种杀虫剂自然降解的速度极慢。这种杀虫剂在下列生物体内的浓度最高的是A. A B. H C. G D. F16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

8、和分解者B过程增强后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 CO2C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D人类减少对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17汶川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媒体报道,地震前动物有些异常,如牛羊驴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鸽子惊飞不回巢等。这种生态系统的传递的信息属于A. 物理信息 B. 化学信息 C. 行为信息 D. 营养信息18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 AB 段,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B. BC 段,因为溶氧量的增加导致藻类的

9、数量增加- 5 -C. 浮萍能分泌一些物质促进水中藻类叶绿素的分解,故引入浮萍可减少水华的发生D. 若将大量生活污水排入河流,会超出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而导致其中的生物大量死亡19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 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 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减小C. 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D. 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20科学家在南极洲近海大陆架下 850 m 处的泥床盆地发现超过 100 万只巨型帝王蟹。在帝王蟹所在水域的上方,生活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其中

10、棘皮动物包括海蛇尾、海百合和海参,这些棘皮动物都没有生活在海蟹所在水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南极水域所在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C. 帝王蟹的入侵可能会导致某些物种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减少D. 要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不被帝王蟹破坏,可以采用合理的有计划的捕捞措施21、一种全孢螺菌被双小核草履虫吞食到细胞质内以后,能避免被消化,并进而生活在草履虫的大核内。结果双小核草履虫为全孢螺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多种条件,而全孢螺菌则产生嘌呤和叶酸满足双小核草履虫生长和分裂的需要。它们的生物学关系为( )A种内互助 B种间互助 C寄生 D互利共生22

11、、东北某林区,山顶是冷杉林,中部是红松林,山底是落叶阔叶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土壤23、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和空间 B温度、光照 C温度、温度 D光照、食物和空间24、枯枝落叶是土壤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下表为三地区森林枯枝落叶量和土壤有机 物现存- 6 -量的调查数据,则分解者的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 ( )北方森林 温带落叶林 热带雨林枯枝落叶量(单位:t/ha) 7.5 11.5 30土壤有机物现存量(单位:t/ha) 35 15 5A北方森林、温带落

12、叶林、热带雨林 B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北方森林C温带落叶林、北方森林、热带雨林 D温带落叶林、热带雨林、北方森林25、如图所示成分可构成一个 ( )A食物网B捕食C种间关系D生态系统26下图为烟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对过程获取的根组织块应做较彻底的灭菌处理B. 过程应根据要求使用适宜的培养基,在避光的环境中进行C. 过程发生脱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用 X 细胞包裹人工种皮可获得烟草人工种子27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A. 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B.导入其它植物细胞的基因C. 将成熟植物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D. 脱离母体后,给予适

13、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28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容易获得突变体的主要原因是A. 培养基营养丰富,易于植物生长 B. 培养的细胞一直处于不断的分裂状态C. 纺锤丝的形成容易受抑制 D. DNA 复制容易受抑制29若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是 CCTAGG,它在 A 和 G 之间切断 DNA。下图表示用- 7 -该酶处理某基因后产生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正常基因中有 4 个 CCTAGG 序列B. 产生的 DNA 片段可用 DNA 连接酶连接起来C. 用该酶处理得到图示基因片段要水解 3 个磷酸二酯键D. 若该基因某处有一个 CCTAGG 突变为 CCTAGC,用该酶处理后将产生

14、5 个片段30DNA 分子中的碱基 C 被氧化后会转变为碱基 U,细胞中的一种糖苷酶能够识别出碱基U,将其切除,之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和切除残留下的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最后由其他酶将缺口修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中不存在游离的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B. DNA 缺口修复需 DNA 聚合酶和 DNA 连接酶发挥作用C.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丧失功能的人的癌症发病率高于普通人D. 若某个突变基因未被修复,则复制后有突变基因的子代 DNA 占 1/231据图所示,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切断 a 处,DNA 连接酶可以连接 a 处B. DNA 聚合酶可

15、以连接 a 处C. 解旋酶可以使 b 处解开D. 连接 c 处的酶可以为 DNA 连接酶32科研人员以抗四环素基因为标记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让大肠杆菌生产鼠的 -珠蛋白,治疗鼠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下列相关实验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 用编码序列加启动子、抗四环素基因等元件来构建表达载体B. 利用小鼠 DNA 分子通过 PCR 克隆出 -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序列C. 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筛选出已经导入 -珠蛋白编码序列的大肠杆菌D. 用 Ca2 处理大肠杆菌后,将表达载体导入具有四环素抗性的大肠杆菌中3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8 -A. cDNA 文库中的基因可以进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16、B. 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抗虫特性可通过检测棉花对某种害虫的抗性来确定C. 外源 DNA 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之间才能进行表达D. 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34下列获取目 的基因的方法中需要模板链的是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反转录法 通过 DNA 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A. B. C. D. 35必须通过分子检测以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的受体菌的筛选B. 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C. 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D. 21 三体综合征的证断36科学家利用基

17、因工程技术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在培养转基因番茄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A. 可用 PCR 技术或逆转录法获得抗冻蛋白基因B. 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番茄体细胞C.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直接筛选D. 在低温条件下筛选已导入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植株37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 DNA 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 PCR 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 DNA 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B. PCR 与细胞内 DNA 复制相比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C. 延伸过程需要的是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

18、酸D. 复性过程中引物与 DNA 模板 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38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以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了 30 多- 9 -倍,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以下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转基因牛的培育过程只涉及基因工程、配套工程的相关技术B. 该培育过程一般需要用到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C. 所谓“提高基因表达水平”主要是指提高人白蛋白基因在牛乳腺细胞中的含量D. 人们只能在转基因牛的乳汁中获取到人白蛋白,是因为此基因只存在于乳腺细胞中3

19、9在胰岛 B 细胞中,当胰岛素原向胰岛素转变的过程中,furin 酶可以识别并切除胰岛素原分子中特定的氨基酸序列,从而完成胰岛素的加工,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某些糖尿病患者体内合成的胰岛素原结构异常,不能正常完成上述过程。基因治疗该类患者的方法之一是:将胰岛素基因导入胰岛 B 细胞以外的细胞,同时导入一些调节因子刺激该细胞再生,使之成为能分泌具生物活性胰岛素的新 B 细胞。欲使胰岛素基因的表达产物在新的 B 细胞中能被加工,产生生物活性,正确的操作是A. 导入胰岛素基因时,同时导入 furin 酶基因B. 导入胰岛素基因后,加入 furin 酶C. 使胰岛素基因的表达产物中含 furin

20、酶切位点D. 改造 furin 酶基 因,使其丧失识别和切除功能40基因 a 在人体细胞中可表达出蛋白质 a。有生物学家从人的 DNA 中分离出基因 a,并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其转入了细菌。经过培养发现,该转基因细菌产生了一种新蛋白质 X。进一步分析表明:蛋白质 X 是基因 a 仅在细菌中的表达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基因 a 在体外扩增需要引物,在人体细胞中的复制不需要B. 细菌细胞和人体细胞中作为翻译模板的 RNA 碱基序列不同C. 基因 a 在体外扩增和在人体细胞中复制都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打开双链D. 将基因 a 在体外扩增时,必须要先测出基因 a 的所有脱氧核苷酸序列第 II 卷(非选

21、择题)二、非选择题(4 小题,共 40 分)41 (10分)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请据此诗回答下列问题。- 10 -(1)该诗描述的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该生态系统的_较简单,所以其_能力较差,抵抗力稳定性较低。(2)该生态系统的食物 网如图,如果图中植物能提供 20000KJ 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 20%,则鹰得到的最低能量值是_。(3)冬季来临,寒冷会刺激狐皮肤内的_感受器,该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递到下丘脑中的_,在该中枢的调节下,使狐体温保持

22、稳定。若常温下狐产热和散热 速率分别为 a1、b 1冬季时狐产热和散热速率分别为 a2、b 2,则a1、b 1、a 2、b 2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4)该生态系统担负的功能有_。(5)若该生态系统做为天然牧场进行放牧,为提高产量可采用机械、化学或_防治鼠和兔,这样做的目的是_。(6)若该生态系统有一物种濒临灭绝,则建立自然保护区,_,是保护该物种的根本措施。42 (每空 1 分,共 7 分)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原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 2a)。请回答- 11 -(1)图中 A 代表 ,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

23、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增多,原因是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 Jcm 2a,其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3)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其基础 调节。(4)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 。43 (每空 2 分,共 12 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与基因表达的问题如图所示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得能表达某蛋白酶工程菌的过程及工程菌表达目的基因的模式图。选用的质粒 A 上有 I、II、III、IV 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1)据

24、图推断过程获取目的基因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过程是利用_酶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过程为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如受体细胞为小鼠受精卵,则选用的常规方法是_。(2)如同时用酶 I 和酶 IV 切割图中质粒 A,产生 1.8kb 和 8.2kb 的两种片段(1kb=1000 对碱基对) ,如用四种酶同时切割质粒 A,则产生 0.6kb 和 8.2kb 两种片段,那么用同时用酶II 和酶 IV 切割质粒 A,则产生的片段有_。- 12 -(3)过程表示_过程,其需要的原料是_。44 (每空 1 分,共 11 分)科学家用植物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

25、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 1 所示,其中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育种工作者还利用番茄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如图 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现过程之前需用_除去细胞壁。与过程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_。(2)过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 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3)若番茄细胞内有 m 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 n 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_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为“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_倍体植株。(4)如果形成 c 的 a、b 原生质体都来自番茄细胞,那么更

26、简单的得到番茄植株 f 的处理方法是 。(5)若杂种植株在有丝分裂在过程中,仅保留番茄的染色体而马铃薯的染色体会不断丢失,采用 特异性引物对番茄和马铃薯基因组 DNA 进行 PCR 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图 3 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 4 棵再生植株 14 进行 PCR 扩增的结果。据图判断,再生植株 14 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多选) 。(6)图 2 过程培育植物体 A 主要应用了 技术。(7)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 株的花粉进行、有关实验,则过程中,培育植物体- 13 -B 的方法()称为_。植物体 C 的基因型有_。 (细胞A 为两两融合细胞,写出具体的基

27、因型。 )(8)三种育种得到的植物体 A、B、C 中一定为纯合体的是 。- 14 -参考答案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 1.5 分,40 题,共 60 分)BDBAC CCDBA BBBDB BABCA DCDBD BDBBD DDCCB CCBCB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4 小题,共 40 分)41 (1)食物链和食物网(或营养结构) 自我调节 (2)20KJ(3)冷觉 体温调节中枢 a 1b 1a 2b 2 (2 分)(4)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2 分)(5)生物 (调整生态能量流动关系, )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6)改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42 (每空 1 分,共 7 分)(1)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2)110 127 (3)自我调节 负反馈 (4)对人最有益的部分43 (每空 2 分,共 12 分)(1)II 和 III DNA 连接酶 显微注射(2)1.2kb 和 8.8kb(3)转录 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44 (每空 1 分,共 11 分)(1)酶解 高尔基体(2)叶绿体(3)m+n 单(4)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5)1、2、4(6)植物组织培养技术(7)单倍体育种 YYmm 或 Yymm 或 yymm(8)植物体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60027-6-2008 Letter symbols to be used in electrical technology - Part 6 Control technology (IEC 60027-6 2006) German version EN 60027-6 2007《电气工程中使用的字母符号 第6部分 控制工艺(IEC 6002.pdf DIN EN 60027-6-2008 Letter symbols to be used in electrical technology - Part 6 Control technology (IEC 60027-6 2006) German version EN 60027-6 2007《电气工程中使用的字母符号 第6部分 控制工艺(IEC 6002.pdf
  • DIN EN 60027-7-2011 Letter symbols to be used in electrical technology - Part 7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IEC 60027-7 2010) German version EN 60027-7 2010《电工技.pdf DIN EN 60027-7-2011 Letter symbols to be used in electrical technology - Part 7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IEC 60027-7 2010) German version EN 60027-7 2010《电工技.pdf
  • DIN EN 60034-1-2011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 Part 1 Rating and performance (IEC 60034-1 2010 modified) German version EN 60034-1 2010 + Cor  2010《旋转电机 第1部分 额定功率和性能(IEC 60034-.pdf DIN EN 60034-1-2011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 Part 1 Rating and performance (IEC 60034-1 2010 modified) German version EN 60034-1 2010 + Cor 2010《旋转电机 第1部分 额定功率和性能(IEC 60034-.pdf
  • DIN EN 60034-11-2005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 Part 11 Thermal protection (IEC 60034-11 2004) German version EN 60034-11 2004《旋转电机 第11部分 热防护》.pdf DIN EN 60034-11-2005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 Part 11 Thermal protection (IEC 60034-11 2004) German version EN 60034-11 2004《旋转电机 第11部分 热防护》.pdf
  • DIN EN 60034-14-2008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 Part 14 Mechanical vibration of certain machines with shaft heights 56 mm and higher - Measurement evaluation and limits of vibr.pdf DIN EN 60034-14-2008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 Part 14 Mechanical vibration of certain machines with shaft heights 56 mm and higher - Measurement evaluation and limits of vibr.pdf
  • DIN EN 60034-15-2010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 Part 15 Impulse voltage withstand levels of form-wound stator coils for rotating a c machines (IEC 60034-15 2009) German version.pdf DIN EN 60034-15-2010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 Part 15 Impulse voltage withstand levels of form-wound stator coils for rotating a c machines (IEC 60034-15 2009) German version.pdf
  • DIN EN 60034-16-1-2011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 Part 16-1 Excitation systems for synchronous machines - Definitions (IEC 60034-16-1 2011) German version EN 60034-16-1 2011《旋转.pdf DIN EN 60034-16-1-2011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 Part 16-1 Excitation systems for synchronous machines - Definitions (IEC 60034-16-1 2011) German version EN 60034-16-1 2011《旋转.pdf
  • DIN EN 60034-18-1-2010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 Part 18-1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insulation systems - General guidelines (IEC 60034-18-1 2010) German version EN 60034-18-1 .pdf DIN EN 60034-18-1-2010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 Part 18-1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insulation systems - General guidelines (IEC 60034-18-1 2010) German version EN 60034-18-1 .pdf
  • DIN EN 60034-18-21-2013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 Part 18-21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insulation systems - Test procedures for wire-wound windings - Thermal evaluation and cla.pdf DIN EN 60034-18-21-2013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 Part 18-21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insulation systems - Test procedures for wire-wound windings - Thermal evaluation and cla.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