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2.4《空气的热胀冷缩》说课稿教科版.docx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117059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下册2.4《空气的热胀冷缩》说课稿教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2.4《空气的热胀冷缩》说课稿教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2.4《空气的热胀冷缩》说课稿教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空气的热胀冷缩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空气的热胀冷缩,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课。【说教材】首先我来说说教材空气的热胀冷缩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再热这一单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空气的热胀冷缩是学生学习固体的热胀冷缩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理解和掌握空气的热胀冷缩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2.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

2、部微粒的运动有关。科学能力: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动手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并合作完成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愉快;2.在实验中,获得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的体验,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3.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乐趣。【说教学重点】用多种实验方法观察验证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通过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能解释热胀冷缩现象的本质。【说教学难点】解释热胀冷缩现象的本质是本课的难点。【说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冷水、热水、锥形瓶、气球、饮料瓶、捏扁的乒乓球等。我让学生准备

3、饮料瓶,气球,乒乓球等是想让学生知道,做实验不只限于科学器材,用我们身边的材料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说教学方法】2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我尽量通过设置疑问来激发学生兴趣。这节课实验并不难,所以我没有设计教师演示实验,只设计了学生分组实验,而且给他们提供了不同的实验器材和生活中的材料,更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说教学过程】一、引入:由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热胀冷缩实例,学生说出现象产生的种种可能性,提出问题:空气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猜测,引入课堂探究。二、课堂探究:探究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一)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做出猜测制定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分组实

4、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在这一环节中我把课堂充分的让给了学生,没有强加他们必须要用什么方法,什么器材来做这个实验。其实学生从我提供的实验器材中很自然的会用多种方法去实验,而且激发学生想通过不同材料做实验能否观察到同样的实验现象的欲望,促使他们在实验中积极动手,认真观察。(二)水的热胀冷缩和空气的热胀冷缩谁的本领大?学生交流实验方法学生演示实验得出结论(空气热胀冷缩的本领比水强得多。)此环节我用“同学们愿意为它们评判吗?”这样一问,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一下子被提高了。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办法来验证它们的观点,学生热情高涨,而且认真的关注实验现象和结果。

5、探究二:怎样解释热胀冷缩现象由水和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进一步引导学生质疑:热胀冷缩是怎么形成的?进入本课的探究点二。因为这个问题比较有深度和难度,学生很难理解。我先让学生借助课本 35 页空气微粒运动模拟图和文字内容,初步理解物体热胀冷缩的本质。然后再通过课件空气微粒运动演示图,再次揭示物体的热胀冷缩的本质。经过看模拟图,读文字,看演示图,学生很快就明白了热胀冷缩的本质。三、拓展延伸: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的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四、课堂评价:这一环节我把本课的重点内容设计成练习,一方面对本课重点内容再一次做了回顾和总结,同时也反馈了本堂课的学习效果。五、作业:3考虑到课堂的时间和教室的场地,我没有在课堂上让学生做空气微粒的模拟游戏,这反而使学生更加想参与这个游戏,想知道这个游戏是否真的能帮他们明天空气热胀冷缩的道理。所以我把这个游戏留在了课后。板书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受热膨胀空气 热胀冷缩受冷缩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