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1119110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9 届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 史(文)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2、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1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这种变化表明编者( )A注重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B推崇法家富国强兵之术C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D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2汉代的三公九卿设在宫外,这些官员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皇帝便将处理机要事务的责任转移到内廷,逐渐形成中

3、朝。据此可知,设置中朝有利于( )A提高行政效率B制约丞相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D监察三公九卿3下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可以用来说明古代中国科技( )A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B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C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D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4有学者指出,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同样的变革,是因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 6 倍。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B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C中国

4、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D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5瞿秋白认为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败落瓦解之表象”,而“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院派的诵咒画符的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要到新青年“反对孔教反对文言,反对一切宗法社会的思想,才为革命的中国,露出真面目”。作者旨在说明辛亥革命( )A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啊B没有改变封建文代的统治地位C推动了“革命的中国”的到来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61936 年,国民政府计划在 5 年内投资 2.7 亿法币兴建 30 余座大中型重工业厂矿,还签订了中德信贷合同,所借资金全部用于购买德国军火、兵工和

5、重工业设备。国民政府推行这些措施主要目的是:(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B改善民生以实现三民主义C引导实业救国思想的发展D建立备战的物质基础7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美国捏造谎言,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对远东地区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大力制造他国对中国的恐惧和怀疑。符合此次会议主旨的是( )A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寻求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C探索亚非人民的联合自强D为港澳回归寻求国际支持8抗日战争胜利 40 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 2 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抗日战争胜利 50 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 8 枚:“

6、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两套邮票相比,后者( )A突出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B强调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C呈现了抗战中不同阶层的历史地位D肯定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作用9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被后人誉为西方“史学之祖”,他在其著作历史中声明:“我的职责是记录人们所讲的一切,但我绝无义务相信他们,这适用于整个这部书。”这种主张( )A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B反映了理性的研究历史的精神C说明希腊人对历史规律的探索D表明他注重历史的客观真实101762 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爵接任首相,用封官许原、收买贿

7、赂的方法在议会中形成一个“国王之友”派,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议会对王权的制约尚未形成B光荣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C议会内部两党斗争十分激烈D立宪政体有待进一步完善111875 年,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1884 年法国议会又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这表明法国( )A借鉴了英国责任内阁制B总统共和制更符合国情C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D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12西方学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在其所著的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中认为,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这是通过文化与信息的传播

8、来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而展开的战争。作者意在说明( )A美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影响减弱B文化竞争背后所隐藏的政治角逐C世界在多极化下矛盾趋向于缓和D文化碰撞引发新的地区矛盾冲突第 II 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 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等 12 处设有市舶使,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了市舶条或市舶法。进出口货物达 300 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

9、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 英国进口贸易总额及百分比统计表(17841846 年)3英国出口贸易总额及百分比统计表(17841846 年)材料三 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40 年来的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货物贸易进出口既是我国开放性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支撑。自 2009 年起,我国已连续 9 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贸易大国。改革开放推升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10、中国制造”给全球消费者带来了诸多实惠,“中国市场”为全球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中国奇迹”向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说明两宋海上丝绸之路产生的社会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进出口贸易呈现的趋势,并分析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奇迹”出现的原因。1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72 年 9 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学制。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

11、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族、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890 年 10 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材料二 1901 年清末新政伊始,清廷就启用管学大臣张百熙着手学制制定工作。1902 年 8月,清政府正式公布中国近代第一部学校系统章程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多参照日本学制。1904

12、年 1 月,清延再次颁布由张百熙等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其中强调,“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注: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刘翔论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的教育改革特点。(2)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指出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相似之处。15(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计划中,就提到了军备控制国家之间团结起来共同限制他们的军备。但是这项政策在巴黎和会上很难得到采纳。英国反对这项提案,美国自

13、身并不想裁减自己的海军。巴黎和会之后,英国比美国更不情愿商讨裁军问题。但是劳合乔治遭到了国会大量工党反战议员的反对。同时,国内民众厌战情绪高涨,要求裁军的声音此起彼伏。劳合乔治只得放弃自己原来的意愿。在所有兵种中,海军是最为花费一个国家国力的兵种。对裁军持消极态度的美国民主党总统威尔逊在 1920 年的大选中失利。1921 年,新总统哈定采纳了参议员威廉波拉提出的让美国政府主持裁军会议的建议。1921 年 11 月,华盛顿会议召开,各国政要在海军顾问的协同下展开了对海军军备控制的讨论。各国都同意将吨位作为海军军备的单位,并确定了英、美、日、法、意的主力舰吨位比例为5:5:3:1.75:1.75

14、,并重新明确了各国之间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分配。作为世界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定,它的签订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摘编自周种英国与 1930 年伦敦海军会议(1)根据材料,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两国对军备控制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军军备控制协议达成的影响。416(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林森(18681943)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从 1931 年至 l943 年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长达 13 年之久。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林森认为:“敌人的计划,不仅是要灭亡我民族.并且要拿灭亡我民族做阶梯、来实现征服世界的梦想

15、。”全面抗战爆发后,林森号召奋力抗战:“不仅是全国各地的军队同时抗战,并且要全国各地的各界人士,同时都参加抗战的工作;有力者出力,有财者出财;或以其聪明才智,贡献国家;或以其产业物品,捐助军用。”“军事上一时退却,仅是一个战场的得失,不足以影响战局全部。我们要拖延敌人的战争时间,消耗敌人的兵力、财力,使敌人的经济机构,军事形势,一齐崩溃。”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林森预见到这将为中国的抗战带来转机:“果令环球人士咸能痛恶侵略,尊重自由,又悉相互合作,彼此联系,则侵略必可根除,和平必能永莫。”1943 年林森逝世,中共中央发来唁电,指出:“林公领导抗战,功在国家。”摘编自前国民政府主席林公子

16、超遗集(1)根据材料,概括林森的抗战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林森的抗战思想。评卷人得分 三、论述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世纪 50 年代苏联给中国贷款的统计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019 届 西 藏 自 治 区 拉 萨 中 学 高 三 上 学 期 第 五 次 月 考历 史 ( 文 ) 答 案1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国语记载了各国公卿之“语”,侧重公卿的言论,战国策主要记载游士之“策”,主要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由于士阶层的崛起,侧重点由公卿转向游士,

17、体现了社会权力由贵族向士阶层转移,即社会权势的变动,这种变化表明编者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国语和战国策都是国别体史书,编写体例并未变化;B 选项错误,两部史书都不是法家思想著作,没有推崇富国强兵之术;C 选项错误,两部史书主要记载的是“语”和“策”,不是各国的历史风貌,“全面”一词过于绝对。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2A【解析】本题考查汉代中外朝制度。依据材料“汉代的三公九卿设在宫外,这些官员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可知,中朝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中朝可以制约丞相的权力,但材料并未体现;C 选项错误,材

18、料体现的是汉代加强君权的措施,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 选项错误,中朝没有监督三公九卿的权力。故正确答案为 A选项。3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依据图表可知,在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中,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农学、数学等学科成就较多,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成果具有实用性,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巩固封建统治,这说明古代中国科技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没有与世界科技发展情况进行比较;B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轻理论,并未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D 选项错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19、C 选项。4A【解析】依据材料“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同样的变革,是因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可知因为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积极生产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所以阻碍了中国生产方式的改革,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中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并不狭窄,而是因为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积极生产基本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所以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C 选项错误,中国家庭手工业产量的提高依靠的是人力和时间的增加,其生产效率低于西方机器生产;D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廉价劳动力对生产方式变革的阻碍,并未涉及科学技术因素。故正确答案为 A

20、选项。5B【解析】材料信息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说辛亥革命仅仅是推翻了清政府,二是说明新文化运动完成了对封建文化的革命,因此作者旨在说明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封建文化的统治地位。故答案为 B 项。材料没有涉及辛亥革命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 A 项;C 项对材料信息理解错误,排除;D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6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936 年中国面临着日本侵略的形势,国民政府投资兴建重工业厂矿,向德国贷款购买军火、兵工和重工业设备,结合所学可知,国民政府推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备战的物质基础。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投资兴建的主要是官僚资本企业,购买军火、兵工等也

21、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关;B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这些企业主要是重工业企业,并不能改善民生;C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这些重工业企业的建设及军火、兵工等的购买是为抗战做准备,不是引导实业救国思想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7C【解析】材料“中国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反映了 1955 年亚非会议遭到西方国家的敌视,亚非会议并未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 A 错误;亚非会议并不是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故 B 错误;亚非会议探索亚非人民的联合自强,故 C 正确;亚非会议与港澳回归无关,故 D 错误。故选 C。8C【解析】本题考查全民族抗战。依据材料可知,后者不仅体现了“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等

22、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史实,也展示了“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等中共的抗战史实,还展示了“华侨捐献”等华侨的贡献。这是呈现了抗战中不同阶层的历史地位,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都不是中共抗战的表现,材料并未突出中共的作用;B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美苏两国的作用;D 选项错误,材料不只体现了国民党抗战,也体现了中共的抗战,表述片面。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9D【解析】依据材料“我的职责是记录人们所讲的一切”可知作者试图通过客观公正的立场来记述历史,不应掺杂个人的主观感受,注重历史的客观真实,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

23、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与材料无关;B 选项错误,希罗多德的历史,许多地方还带有天命论和宿命论色彩,并且其中也夹杂了许多不足为据的神话传说和无稽之谈,不是理性的历史研究精神;C 选项错误,希罗多德不能代表希腊人,以偏概全。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10D【解析】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利用“国王之友”派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当时的英国国王王权存在滥用的现象,表明立宪政体有待进一步完善,故 D 项正确;1689 年权利法案就已经形成了议会对王权的制约,故 A 项错误;1688 年光荣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故 B 项

24、错误;材料只涉及一个政党,体现不出议会内部两党斗争,故 C 项错误。11C【解析】依据材料“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可知这表明法国为巩固共和政体建立保障。这从侧面反映出法国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责任内阁制指的是内阁对议会负责,材料没有体现责任内阁制的特征;B 选项错误,法国政体是议会制共和制,不是总统制共和制;D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12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突出体现了世界文化冲突和争取新的地区影响力的关系

25、,这反映了文化竞争背后所隐藏的政治角逐。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是从一般性的世界文化角度分析问题,并未涉及美国的影响力,且美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影响并未减弱;C 选项错误,材料的重点是文化冲突,而不是世界在多极化下矛盾趋向于缓和;D 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世界文化冲突和争取新的地区影响力的关系,不是强调文化碰撞引发地区冲突。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13(1)特点:贸易范围广;政府加强管理;贸易商品种类繁多;私营贸易为主。影响: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两宋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升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2)趋势:英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进出

26、口贸易逐渐以进口原料、出口棉织品等工业品为主。原因:英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工业革命在英国的进行和完成;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盛行;英国“殖民霸主”和“世界工厂”的确立。(3)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的影响;科技发展与创新的推动;对外开放的国策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作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影响。【解析】(1)依据材料“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可知海上丝绸之路范围广;依据材料“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可知

27、政府加强海上贸易管理;依据材料“进出口货物达 400 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可知贸易种类多、私营贸易为主。影响: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增加财政收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明的影响力和推动世界文明进程等方面归纳作答。(2)依据英国进口贸易总额及百分比统计表中总额的变化和货物种类的变化等信息分析可得出英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进出口贸易逐渐以进口原料、出口棉织品等工业品为主。依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可从英国民主政治、工业革命、经济政策和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等方面来分析作答英国进出口贸易呈

28、现这种趋势的原因。(3)依据材料“改革开放推升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等信息结合所学从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科技推动、经济政策和国际形势等方面分析作答“中国奇迹”出现的原因。14(1)特点:重视基础教育曾及小学义务教育);推行全民教育女子与男子同样享受教育的权利);推行军国主义教育;注重专业技术教育。(2)相似:建立了近代学制;重视道德教育;政府主导。【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 “1890 年 10 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概括出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的特点。(2)考查阅读材料提炼信息比较分析归

29、纳的能力两国的改革相似之处可以结合材料归纳即可如两国都有自己学制-学制“壬寅学制”均重视儒学道德教育-“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止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还有既借鉴外国经验也不忘记自身特点政府主导等。15(1)变化:美国由持消极态度到持支持态度,英国由反对到被迫接受。原因: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浩劫,控制军备思想在欧美深人人心;英国 T 党反战议员及国内民众对扩大军备的坚决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力大为削弱,难以承担海军巨额的花销;美国政府执政党发生变更。(2)影响:英国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美国海军取得了和英国同等的地位,走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道

30、路;对远东地区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又加剧了美日矛盾,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了隐患。【解析】(1)由材料“英国反对这项提案,美国自身并不想裁减自己的海军。”“劳合乔治只得放弃自己原来的意愿1921 年,新总统哈定采纳了参议员威廉波拉提出的让美国政府主持裁军会议的建议。”,可以答为:美国由持消极态度到持支持态度,英国由反对到被迫接受。第二小问,可以从国家实力变化、英美国内政局变动、人民群众斗争和一战的影响等方面归纳。(2)由“各国都同意将吨位作为海军军备的单位,并确定了英、美、日、法、意的主力舰吨位比例为 5:5:3:1.75:1.75,并重新明确了各国之间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分配。”,结合

31、所学,通过华盛顿会议,英国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美国海军取得了和英国同等的地位,走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道路;对远东地区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又加剧了美日矛盾,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了隐患。16(1)思想:对日本侵略野心的深刻认识;主张全民族抗战;坚持“长期抗战”;强调反法西斯国家团结抗战。(2)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推动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认识到了国际因素对中国抗战的促进作用。【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林森的抗战思想是多层次的,要分层次逐条进行概括,例如,要深刻认识日本侵略野心、强调全民族抗战并且持久抗战、同其他国家

32、相互合作,彼此联系抗战等均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2)在评价林森的抗战思想时主要抓住这些思想有利于中国的抗战,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还要强调难能可贵的是林森认识到要联合国际力量进行抗战,这是林森抗战思想的闪光点。17示例一:论题:20 世纪 50 年代苏联向新中国提供了大量贷款。阐述:二战后初期,世界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苏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美国等西方大国对新中国实行敌视、封锁和包围政策,再加上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特别是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政府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苏联一边;开展“一五计划”,进行工业化建设。苏联对中

33、国的大量贷款有助于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孤立和政治封锁,有利于中国工业化建设、国防建设和抗美援朝。示例二:论题:苏联向新中国提供的贷款主要用于军事工业和重工业。阐述:二战后,世界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组建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集团进行“冷战”,使全球笼罩在核战争的威胁之下。美国等西方大国对新中国实行敌视、封锁和包围政策,在亚洲推行热战,发动朝鲜战争,威胁新中国的安全。再加上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特别是军事工业和重工业。我国政府开展“一五计划”,进行工业化建设,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目标。苏联对新中国的贷款多用于了军事工业和重工业,有利于中国国防建设和抗美援朝。【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中

34、信息提取信息观点,并依据所学进行分析论证。根据表格中信息从“20 世纪 50 年代苏联向新中国提供了大量贷款”“苏联向新中国提供的贷款主要用于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信息提取观点,从新中国初期两极格局背景下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策略以及发展一五计划等工业和国防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证回答即可。1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国语记载了各国公卿之“语”,侧重公卿的言论,战国策主要记载游士之“策”,主要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由于士阶层的崛起,侧重点由公卿转向游士,体现了社会权力由贵族向士阶层转移,即社会权势的变动,这种变化表明编者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

35、错误,国语和战国策都是国别体史书,编写体例并未变化;B 选项错误,两部史书都不是法家思想著作,没有推崇富国强兵之术;C 选项错误,两部史书主要记载的是“语”和“策”,不是各国的历史风貌,“全面”一词过于绝对。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2A【解析】本题考查汉代中外朝制度。依据材料“汉代的三公九卿设在宫外,这些官员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可知,中朝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中朝可以制约丞相的权力,但材料并未体现;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代加强君权的措施,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 选项错误,中朝没有监督三公九卿的权力。故正确答案为 A选项。

36、3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依据图表可知,在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中,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农学、数学等学科成就较多,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成果具有实用性,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巩固封建统治,这说明古代中国科技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没有与世界科技发展情况进行比较;B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轻理论,并未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D 选项错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4A【解析】依据材料“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同样的变革,是因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

37、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可知因为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积极生产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所以阻碍了中国生产方式的改革,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中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并不狭窄,而是因为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积极生产基本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所以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C 选项错误,中国家庭手工业产量的提高依靠的是人力和时间的增加,其生产效率低于西方机器生产;D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廉价劳动力对生产方式变革的阻碍,并未涉及科学技术因素。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5B【解析】材料信息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说辛亥革命仅仅是推翻了清政府,二是说明新文化运动完成了对封建文化的革命,

38、因此作者旨在说明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封建文化的统治地位。故答案为 B 项。材料没有涉及辛亥革命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 A 项;C 项对材料信息理解错误,排除;D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6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936 年中国面临着日本侵略的形势,国民政府投资兴建重工业厂矿,向德国贷款购买军火、兵工和重工业设备,结合所学可知,国民政府推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备战的物质基础。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投资兴建的主要是官僚资本企业,购买军火、兵工等也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关;B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这些企业主要是重工业企业,并不能改善民生;C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

39、,这些重工业企业的建设及军火、兵工等的购买是为抗战做准备,不是引导实业救国思想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7C【解析】材料“中国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反映了 1955 年亚非会议遭到西方国家的敌视,亚非会议并未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 A 错误;亚非会议并不是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故 B 错误;亚非会议探索亚非人民的联合自强,故 C 正确;亚非会议与港澳回归无关,故 D 错误。故选 C。8C【解析】本题考查全民族抗战。依据材料可知,后者不仅体现了“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等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史实,也展示了“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等中共的抗战史实,还展示了“华侨捐献”等华侨的贡献。这是呈现了

40、抗战中不同阶层的历史地位,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都不是中共抗战的表现,材料并未突出中共的作用;B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美苏两国的作用;D 选项错误,材料不只体现了国民党抗战,也体现了中共的抗战,表述片面。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9D【解析】依据材料“我的职责是记录人们所讲的一切”可知作者试图通过客观公正的立场来记述历史,不应掺杂个人的主观感受,注重历史的客观真实,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与材料无关;B

41、选项错误,希罗多德的历史,许多地方还带有天命论和宿命论色彩,并且其中也夹杂了许多不足为据的神话传说和无稽之谈,不是理性的历史研究精神;C 选项错误,希罗多德不能代表希腊人,以偏概全。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10D【解析】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利用“国王之友”派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当时的英国国王王权存在滥用的现象,表明立宪政体有待进一步完善,故 D 项正确;1689 年权利法案就已经形成了议会对王权的制约,故 A 项错误;1688 年光荣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故 B 项错误;材料只涉及一个政党,体现不出议会内部两党斗争,故 C 项错误。11C【解析】依据材料“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

42、共和国宪法”、“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可知这表明法国为巩固共和政体建立保障。这从侧面反映出法国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责任内阁制指的是内阁对议会负责,材料没有体现责任内阁制的特征;B 选项错误,法国政体是议会制共和制,不是总统制共和制;D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12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突出体现了世界文化冲突和争取新的地区影响力的关系,这反映了文化竞争背后所隐藏的政治角逐。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是从一般性的世界文化角度分析问题,并未涉及

43、美国的影响力,且美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影响并未减弱;C 选项错误,材料的重点是文化冲突,而不是世界在多极化下矛盾趋向于缓和;D 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世界文化冲突和争取新的地区影响力的关系,不是强调文化碰撞引发地区冲突。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13(1)特点:贸易范围广;政府加强管理;贸易商品种类繁多;私营贸易为主。影响: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两宋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升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2)趋势:英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进出口贸易逐渐以进口原料、出口棉织品等工业品为主。原因:英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工业革命在英国的进行和完成;自

44、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盛行;英国“殖民霸主”和“世界工厂”的确立。(3)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的影响;科技发展与创新的推动;对外开放的国策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作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影响。【解析】(1)依据材料“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可知海上丝绸之路范围广;依据材料“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可知政府加强海上贸易管理;依据材料“进出口货物达 400 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

45、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可知贸易种类多、私营贸易为主。影响: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增加财政收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明的影响力和推动世界文明进程等方面归纳作答。(2)依据英国进口贸易总额及百分比统计表中总额的变化和货物种类的变化等信息分析可得出英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进出口贸易逐渐以进口原料、出口棉织品等工业品为主。依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可从英国民主政治、工业革命、经济政策和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等方面来分析作答英国进出口贸易呈现这种趋势的原因。(3)依据材料“改革开放推升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等信息结合所学从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科技推动、经济政策和

46、国际形势等方面分析作答“中国奇迹”出现的原因。14(1)特点:重视基础教育曾及小学义务教育);推行全民教育女子与男子同样享受教育的权利);推行军国主义教育;注重专业技术教育。(2)相似:建立了近代学制;重视道德教育;政府主导。【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 “1890 年 10 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概括出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的特点。(2)考查阅读材料提炼信息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两国的改革相似之处可以结合材料归纳即可如两国都有自己学制-学制“壬寅学制”均重视儒学道德教育-“人之所以立其身治

47、其产昌其止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还有既借鉴外国经验也不忘记自身特点政府主导等。15(1)变化:美国由持消极态度到持支持态度,英国由反对到被迫接受。原因: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浩劫,控制军备思想在欧美深人人心;英国 T 党反战议员及国内民众对扩大军备的坚决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力大为削弱,难以承担海军巨额的花销;美国政府执政党发生变更。(2)影响:英国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美国海军取得了和英国同等的地位,走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道路;对远东地区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又加剧了美日矛盾,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了隐患。【解析】(1)由材料“英国反

48、对这项提案,美国自身并不想裁减自己的海军。”“劳合乔治只得放弃自己原来的意愿1921 年,新总统哈定采纳了参议员威廉波拉提出的让美国政府主持裁军会议的建议。”,可以答为:美国由持消极态度到持支持态度,英国由反对到被迫接受。第二小问,可以从国家实力变化、英美国内政局变动、人民群众斗争和一战的影响等方面归纳。(2)由“各国都同意将吨位作为海军军备的单位,并确定了英、美、日、法、意的主力舰吨位比例为 5:5:3:1.75:1.75,并重新明确了各国之间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分配。”,结合所学,通过华盛顿会议,英国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美国海军取得了和英国同等的地位,走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道路;对远东地区的安全

49、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又加剧了美日矛盾,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了隐患。16(1)思想:对日本侵略野心的深刻认识;主张全民族抗战;坚持“长期抗战”;强调反法西斯国家团结抗战。(2)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推动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认识到了国际因素对中国抗战的促进作用。【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林森的抗战思想是多层次的,要分层次逐条进行概括,例如,要深刻认识日本侵略野心、强调全民族抗战并且持久抗战、同其他国家相互合作,彼此联系抗战等均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2)在评价林森的抗战思想时主要抓住这些思想有利于中国的抗战,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还要强调难能可贵的是林森认识到要联合国际力量进行抗战,这是林森抗战思想的闪光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NSI N15.51-2007 Methods of Nuclear Material Control Measurement Control Program - Nuclear Materials Analytical Chemistry Laboratory《控制核物质的测量控制程序方法.核物质分析化学实验室》.pdf ANSI N15.51-2007 Methods of Nuclear Material Control Measurement Control Program - Nuclear Materials Analytical Chemistry Laboratory《控制核物质的测量控制程序方法.核物质分析化学实验室》.pdf
  • ANSI N15.51-2017 Methods of Nuclear Material Control - Measurement Control Program C Nuclear Materials Analytical Chemistry Laboratory.pdf ANSI N15.51-2017 Methods of Nuclear Material Control - Measurement Control Program C Nuclear Materials Analytical Chemistry Laboratory.pdf
  • ANSI N15.56-2014 For Methods of Nuclear Material Control-Nondestructive Assay Program-Nondestructive Assay Measurements of Nuclear Material Holdup General Provisions (INMM).pdf ANSI N15.56-2014 For Methods of Nuclear Material Control-Nondestructive Assay Program-Nondestructive Assay Measurements of Nuclear Material Holdup General Provisions (INMM).pdf
  • ANSI N15.8-2009 Methods of Nuclear Material Control C Material Control Systems C Special Nuclear Material Control and Accounting System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INMM)《核材料控制方法用美国国.pdf ANSI N15.8-2009 Methods of Nuclear Material Control C Material Control Systems C Special Nuclear Material Control and Accounting System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INMM)《核材料控制方法用美国国.pdf
  • ANSI N320-1979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for reactor emergency radiological monitoring instrumentation 《反应堆应急辐射监控仪器的性能规范》.pdf ANSI N320-1979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for reactor emergency radiological monitoring instrumentation 《反应堆应急辐射监控仪器的性能规范》.pdf
  • ANSI N323C-2009 Radiation Protection Instrumentation Test and Calibration - Air Monitoring Instruments《辐射防护仪器测试和校准.大气监测仪器》.pdf ANSI N323C-2009 Radiation Protection Instrumentation Test and Calibration - Air Monitoring Instruments《辐射防护仪器测试和校准.大气监测仪器》.pdf
  • ANSI N42.12-1994 Calibration and Usage of Thallium-Activated Sodium Iodide Detector Systems for Assay of Radionuclides《铊的校准和使用.放射性核素分析用活性碘化钠探测系统》.pdf ANSI N42.12-1994 Calibration and Usage of Thallium-Activated Sodium Iodide Detector Systems for Assay of Radionuclides《铊的校准和使用.放射性核素分析用活性碘化钠探测系统》.pdf
  • ANSI N42.13-2004 Calibration and Usage of  Dose Calibrator  Ionization Chambers for the Assay of Radionuclides《放射性核素检验用 剂量校准器 电离室的校准和使用》.pdf ANSI N42.13-2004 Calibration and Usage of Dose Calibrator Ionization Chambers for the Assay of Radionuclides《放射性核素检验用 剂量校准器 电离室的校准和使用》.pdf
  • ANSI N42.14-1999 Calibration and Use of Germanium Spectrometer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Gamma-Ray Emission Rates of Radionuclides《放射性核素γ射线放射速率的测量用锗分光计的校准和使用》.pdf ANSI N42.14-1999 Calibration and Use of Germanium Spectrometer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Gamma-Ray Emission Rates of Radionuclides《放射性核素γ射线放射速率的测量用锗分光计的校准和使用》.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