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1120626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 2018-2019 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满分 48 分,每小题 4 分)1.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下列选项中采用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A. 质点 B. 参考系 C. 重心 D. 电阻【答案】A【解析】【详解】质点是为了方便研究问题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故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建立理想模型法,A 正确2.以下计时数指时间间隔的是( )A.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晚 19:00 开播B. 北京八十中高

2、中部早上 7:30 开始上第一节课C. 老师没控制好时间,这节课上了 41 分钟D. 我得早走,去赶 6:00 的头班车【答案】C【解析】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晚 19:00 开播, “19:00”是时刻,选项 A 错误; 北京八十中高中部早上 7:30 开始上第一节课, “7:30”是时刻,选项 B 错误;老师没控制好时间,这节课上了 41 分钟, “41 分钟”是时间间隔,选项 C 正确;我得早走,去赶 6:00 的头班车,“6:00”是时刻,选项 D 错误;故选 C.3.一个小球从距地面 4m 高处竖直下落,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 1m 高处被接住。选抛出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

3、向,则小球落地点的坐标和从开始下落到被接住过程中的位移分别是( )A. 4m,1m B. 4m,1m C. 4 m,3m D. 4 m,3m【答案】C【解析】【分析】- 2 -位移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详解】坐标原点选在抛出点下方 2 米处,向下为正方向,则落地点的坐标为 4m,接住点的坐标为 3m,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x=3m,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2m/s2,那么(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 2m/sB. 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 2m/sC. 第 3 秒初的速度

4、比第 2 秒末的速度大 2m/sD. 第 3 秒末的速度比第 2 秒初的速度大 2m/s【答案】B【解析】【详解】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的意义是:每经过 1s 物体的速度就增大 。A. 由于不知道运动的具体时间,物体的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关系不确定,故 A 错;B. 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 2m/s,符合题意,B 正确;C. 第 4 秒初与第 3 秒末是同一时刻,物体的速度不变,故 C 错误;D. 第 3 秒初到第 4 秒末的时间是 2s,故,速度增加了 4m/s,故 D 正确。故选 BD。5.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地球吸引产生B. 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 方向

5、一定指向地心D. 大小与所处地理位置无关【答案】A【解析】【分析】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重力是恒定不变的物体无论静止,还是运动,都受到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两个因素有关可以用悬挂法确定物- 3 -体的重心位置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详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故 A 正确。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质量分布两个因素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质量均匀的环。故 B 错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总是指向地心,只有两极和赤道处重力指向地心。故 C 错误。重力的大小与所处地理位置有关,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重力是恒定不变的,所以在地球上不

6、同的地方,所受的重力不一定相同。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对重力的理解重力是最常见的力,产生的原因、大小、方向及特点都要理解掌握6.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即 xt 图象) ,如图所示甲图象过 O 点的切线与 AB 平行,过 C 点的切线与 OA 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两车相遇前,t 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B. 0t 2时间内,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C. 0t 3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D. t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据题意,据图象可知,

7、0 到 t1时刻甲车速度较大,两车距离变大,从 t1到 t2时刻两车速度相等,两车距离不变,从 t2到 t3时刻,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所以两车距离减小,A 选项正确;0 t3时间内,两车位移相等,则据 可知,两车平均速度相等,B 选项错误;甲乙两车在 0 和 t3时刻的位移时间图线斜率相等,两者此两时刻速度相等,C 选项正确; t3时刻两车位移相等,则 D 选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 4 -7.某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表示为 x4t+4t 2(m) ,则该物体运动地初速度及加速度的大小分别是( )A. 4m/s,4m/s 2 B. 8m/s,8m/s 2

8、C. 8m/s,4m/s 2 D. 4m/s,8m/s 2【答案】D【解析】【分析】将 x4t+4t 2(m)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对比,可得出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详解】将 x4t+4t 2(m)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xv 0t+ at2对比得物体运动的初速度 v04m/s,加速度 a8m/s 2。故选 D。8.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 0.5m/s,第 9s 内的位移比第 5s 内的位移多4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9s 末的速度和质点在 9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A. a1m/s 2,v 99m/s,x 940.5mB. a1m/s 2,v 99m/s,x

9、945mC. a1m/s 2,v 99.5m/s,x 945mD. a0.8m/s 2,v 97.7m/s,x 936.9m【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等于恒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通过速度时间公式求出 9s 末的速度,通过位移时间公式求出 9s 内的位移解: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知, ,解得 a=则 9s 末的速度 v9=v0+at=0.5+19m/s=9.5m/s9s 内的位移 m=45m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9.黑板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黑板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

10、)A.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 是一对平衡力- 5 -C. 都是弹力D. 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平衡力的特点是等大、反向、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详解】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挤压桌面,使物体与桌面同时发生形变,从而桌面对物体施加一个支持力,重力和支持力都作用在物体上,等大反向,是一对平衡力。故选 B。10.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 A、B、C 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 N 点出发,同时到达 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质点从 N 到 M 的平均速度相同B. 三个质点到达 M 点的瞬时速度相同C. 三个质点从 N 到 M 的平均速率相同D. B 质点从

11、 N 到 M 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答案】A【解析】AC:平均速度等于对应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三个质点同时从 N 点出发,同时到达 M 点,三个质点从 N 到 M 的位移与时间相同,三个质点从 N 到 M 的平均速度相同。故 A 项正确,C 项错误。B:平均速度只能粗率反映物体某段时间内的快慢,不能反映该段时间内任意时刻的快慢,虽然平均速度相同,但瞬时速度大小情况未知,不能确定那个质点在 M 点的速度最大。故 B项错误。D: A 质点从 N 到 M 做曲线运动,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不断变化;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故 D 项错误。点睛: B 质点从

12、 N 到 M 不一定做单向直线运动, B 质点从 N 到 M 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 6 -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木板 M 上放着小物块 m,M 上的右端固定一竖直挡板,挡板与 m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轻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 对 m 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 m 对 M 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 地面对 M 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 地面对 M 无摩擦力作用【答案】AD【解析】对 m 受力分析, m 受到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右的弹簧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知, M 对 m 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 A 错误,B 正确;对整体受力分析,在竖直方

13、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平衡,若地面对 M 有摩擦力,则整体合力不为零,故地面对 M 无摩擦力作用,故 C 错误,D 正确。所以 BD 正确,AC 错误。12.如图所示,一根绳子一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 A 点另端绕过轻质动滑轮;另一端悬挂重物 B,其中绳子的 PA 段处于水平状态,另一根绳子一端与轻质动滑轮 P 的轴相连,在绕过光滑的定滑轮 Q 后在其端点 0 施加水平向左的外力 F,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滑轮均为光滑、轻质,且均可看做质点,PQ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现拉动绳子的端点 0 使其向左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则该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 )A. 拉力 F 不变 B. 拉

14、力 F 增大 C. 角 不变 D. 角 减小【答案】AD【解析】向左缓慢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绳变短,动滑轮要上移,绳 PA 和 PB 间的夹角变小,而绳 QP- 7 -位于 PA 和 PB 间的角平分线上,所以角 变小,故 C 正确,D 错误;经过定滑轮的绳子拉力大小相等,等于 mg,两根绳子的合力与 QP 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夹角变小,合力变大, QP 绳的拉力就大,所以拉力 F 增加,故 B 正确,A 错误。所以 BC 正确,AD 错误。二实验题(共 2 小题,满分 20 分)13.某同学用打点周期为 0.02s 的打点计时器研究物块做直线运动的规律,在得到的一条纸带上按打点的先

15、后顺序取 O、A、B、C 四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用 T 表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1)时间间隔 T 为_(填“A 或“B” ) ;A.0.02s B.0.10s(2)纸带 OC 段表示物块做_(填“A 或“B” )运动A加速 B匀速。【答案】 (1). B (2). A【解析】【分析】根据打点周期为 0.02s,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点,即可求解;根据点与点间距来判定加速还是减速;【详解】解:(1)根据打点周期为 0.02s,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点,时间间隔用t=0.025=0.1s,故 A 错误, B 正确;故选

16、 B;(2)根据由 O 到 C,可知,点与点间距越来越大,则物块做加速运动,故 A 正确, B 错误;故选 A。14.实验小组利用图 1 来探究:“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中使用的电火花计时器,应接_电源A交流 46V B交流 220V在的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 3 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且间距 x1、x 2、x 3、x 4、x 5、x 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_- 8 -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小吊盘的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则:小吊盘的 m 与小车总质量 M 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在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17、如图 2 所示的小车的加速度 a 和小车所受拉力 F 的图象分别为图中的直线和直线,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答案】 (1). B (2). (3). (4). BC【解析】(1)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 46V 电压;而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应使用交流电压为 220V;故 B 正确;故选 B。(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 ,结合逐差法求三个加速度, , ,求平均加速度得 .(3)设重物的质量 m,小车的质量 M

18、,设加速度为 a,对小车 F=Ma;对重物 mg-F=ma,联立得:,只有当 m M 时,才可得 ,即用小吊盘的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 9 -(4)A、B、甲图象表明在小车的拉力为 0 时,小车的加速度大于 0,说明合外力大于 0,说明平衡摩擦力过渡,即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故 A 错误、B 正确C、D、乙图象说明在拉力大于 0 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0,说明合外力为 0,即绳子的拉力被摩擦力平衡了,即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也就是没有将长木板的末端抬高或抬高不够故 C 正确、D 错误。故选 BC。【点睛】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实验的两个前提:平衡摩擦力和M m

19、 要明确从纸带上求解加速度和速度是高中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一定要熟练掌握三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32 分,每小题 8 分)15.一个气球以 5m/s 的速度从地面匀速竖直上升,经过 30s 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问从这时起物体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回到地面?(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m/s2)【答案】6s【解析】【分析】气球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再做竖直上抛运动;对匀速过程,根据 hvt 求解位移;对竖直上抛运动,直接根据位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详解】气球以 5m/s 的速度从地面匀速竖直上升,经过 30s 的位移为:hvt530150m;对竖直上抛运动,根据位移公式,有:hvt gt2,代入数据

20、,有:1505t 10t2解得:t6s(负值舍去)【点睛】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研究方法:(1)分段法:上升阶段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阶段是自由落体运动,下落过程是上升过程的逆过程(2)整体法:从全程来看,加速度方向始终与初速度 v0的方向相反,所以可把竖直上抛运动看成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要特别注意 v0、vt、g、h 等矢量的正、负号一般选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v 0总是正值,上升过程中 vt为正值,下落过程中 vt为负值;物体在抛出点以上时 h 为正值,物体在抛出点以下时 h 为负值16.如图所示,滑块 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 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 A(A、B 接触面竖直) ,此时 A

21、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已知 A 与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A 与地面间- 10 -的动摩擦因数为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A 与 B 的质量之比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对 A、B 整体和 B 物体分别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后联立求解即可解:对 A、B 整体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F= 2(m 1+m2)g 再对物体 B 分析,受推力、重力、向左的支持力和向上的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水平方向:F=N 竖直方向:m 2g=f其中:f= 1N联立有:m 2g= 1F 联立解得:=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采用整体法和

22、隔离法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注意最大静摩擦力约等于滑动摩擦力17.如图所示,t0 时一质量 m1kg 的滑块 A 在大小为 10N、方向与水平向右方向成37的恒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12s 时撤去力F;t0 时在 A 右方 x07m 处有一滑块 B 正以 v07m/s 的初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已知 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0.5,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0.1,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 2,sin370.6,cos370.8两滑块均视为质点,求:(1)两滑块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相等的时刻;- 11 -(2)两滑块间的最小

23、距离。【答案】 (1)3.75s(2)0.875m【解析】【分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先求解撤去外力 F 前后时 A 的加速度以及 B 的加速度;根据撤去 F之前时速度相等和撤去 F 之后时速度相等列式求解;(2)第一次共速时两物块距离最大,第二次共速时两物块距离最小;根据位移公式求解最小值.【详解】 (1)对物块 A,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物体 A 撤去外力后: ;对物体 B:A 撤去外力之前两物体速度相等时: ,得 t1 sA 撤去外力之后两物体速度相等时: ,得 t3.75 s(2)第一次共速时两物块距离最大,第二次共速时两物块距离最小,则:x x0 x2 x1;得 x0.875 m1

24、8.在十字路口,汽车以 0.5m/s2的加速度从停车线启动做匀加速运动,恰好有一辆自行车以5m/s 的速度匀速驶过停车线与汽车同方向行驶,求:(1)汽车追上自行车之前,什么时候它们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2)在什么地方汽车追上自行车?追到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答案】 (1)10s 25m (2)20s 10m/s【解析】【分析】在汽车速度没有达到自行车速度之前,两者的距离是越来越大,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将保持不变,当汽车速度大于自行车速度时,汽车将开始反追自行车,两者距离逐渐减小抓住相距最远的临界条件(两者速度相等)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求相距最远的时间及最远距离,汽车做初速度为 0

25、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追上自行车- 12 -时,两者相对于停车线的位移相等。【详解】(1) 由题意知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设所用时间为 t汽车做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 v 汽 =at=v 自 已知 a=0.5m/s2v 自 =5m/s,可得 t=10s 最远距离 x=x 自 -x 汽 =v 自 t ;(2) 汽车追上自行车时,它们相对于停车线的位移相等,设汽车追上自行车所用时间为 t此时 x 自 =x 汽 即: 代入 a=0.5m/s2v 自 =5m/s可得 t=20s此时距停车线距离 x=v 自 t=100m。【点睛】追击问题的临界条件,相距最远时两者速度相等,这是条件,追上时是指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处于同一位置,若起点相同,则两物体的位移应该相等。-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STM E2140-2001(200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Water Penetration of Metal Roof Panel Systems by Static Water Pressure Head《通过静水压头测试金属屋顶格间水渗透性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E2140-2001(200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Water Penetration of Metal Roof Panel Systems by Static Water Pressure Head《通过静水压头测试金属屋顶格间水渗透性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E2140-2001(201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Water Penetration of Metal Roof Panel Systems by Static Water Pressure Head《用静水压头测定金属屋面板系统防水漏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E2140-2001(201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Water Penetration of Metal Roof Panel Systems by Static Water Pressure Head《用静水压头测定金属屋面板系统防水漏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E2141-2006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Assessing the Durability of Absorptive Electrochromic Coatings on Sealed Insulating Glass Units《密封隔热玻璃元件上吸收的电镀铬涂层稳定性评价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E2141-2006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Assessing the Durability of Absorptive Electrochromic Coatings on Sealed Insulating Glass Units《密封隔热玻璃元件上吸收的电镀铬涂层稳定性评价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E2141-2012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Assessing the Durability of Absorptive Electrochromic Coatings on Sealed Insulating Glass Units《评定密封绝缘玻璃件上吸收性电变色涂层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E2141-2012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Assessing the Durability of Absorptive Electrochromic Coatings on Sealed Insulating Glass Units《评定密封绝缘玻璃件上吸收性电变色涂层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E2141-201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ccelerated Aging of Electrochromic Devices in Sealed Insulating Glass Units《密封绝缘玻璃装置中电致变色设备加速老化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E2141-201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ccelerated Aging of Electrochromic Devices in Sealed Insulating Glass Units《密封绝缘玻璃装置中电致变色设备加速老化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E2142-2001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Rating and Classifying Inclusions in Steel Using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钢中杂质的额定值和分级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E2142-2001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Rating and Classifying Inclusions in Steel Using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钢中杂质的额定值和分级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E2142-2008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Rating and Classifying Inclusions in Steel Using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级和分类铁中内含物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E2142-2008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Rating and Classifying Inclusions in Steel Using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级和分类铁中内含物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E2142-2008(2015)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Rating and Classifying Inclusions in Steel Using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评定和分类钢中夹杂物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E2142-2008(2015)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Rating and Classifying Inclusions in Steel Using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评定和分类钢中夹杂物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E2143-2001(2006)e1 Standard Practice for Using Field-Portable Fiber Optics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for Quantification of Field Samples for Aromatic and Polycycli.pdf ASTM E2143-2001(2006)e1 Standard Practice for Using Field-Portable Fiber Optics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for Quantification of Field Samples for Aromatic and Polycycli.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