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凌源二高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历史试卷卷1、客观题(32 小题,每题 1.5 分,共 48 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我们从已经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发现秦简中的置吏律 除吏律 除弟子律规定了官吏的任用、铨选, 效律规定了官吏的调任与考察。另外,据文件记载,秦朝除制定了职官管理法外,还出现了流行于官场具有一定约束力的为吏之道 。以上说明 A.秦朝官吏治理中打破了世袭官制 B.秦朝官场腐败十分严重C.秦朝官僚体制体现了“以法治吏” D.秦朝法律体系比较完备2.吕氏春秋一书中有“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等
2、描述,并提出“欲尽地利,至劳也”等重要思想。其想阐明的基本观点是A.只要爱惜民力就能缓和阶级矛盾 B.与民休息才会调动农民积极性C. 在生产劳动中要注意劳逸结合 D. 精耕细作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3.“文艺复兴基本上是一个西欧的运动,是把西欧推向近代化的第一步。 ”这里的“第一步”是指文艺复兴A. 再现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辉煌 B. 确立了人是社会中心的地位C.产生了一批影响深远的近代文学著作 D.涌现出了大量震烁古今的艺术巨匠4.我国古代“重农”政策毋宁说是“集权主义”统治下一种“精明”的选择。集权国家的悲剧就在于明知“商”之不可抑,而不得不抑,“农”之必须重,而实难得其重。农、商在官僚体系
3、过分介入的情况下,长期处于病态的生存状态。这一观点认为A. 重农政策与集权统治密不可分 B. 集权制度下商品经济难有发展C.抑商政策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 D.政局稳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5.1869 年, 教会新报撰文倡导“男归男医,女归女医”的看病规则。1907 年中国第一个西式动物园的游览规定是男女不同游;1920 年,某女校规定可以招聘男老师,但要年满 50岁,留胡须,讲课时双目仰视,不准看女学生。这些规定共同反映了 A.近代中国社会风气的变迁 B.男女平等观念逐步得到普及C.女子仍然受到不公正待遇 D.社会风气受到舆论导向影响- 2 -6.“到了 19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开始发现,他们已
4、经不再是占社会一小部分的群体,国家的大部分财富掌握在他们手里,他们所代表的是一个新的正在兴起的社会的选民,只是还没有被目前的选举制度所容纳,他们必须干预国家政治,因为政治总是干预他们。 ”这一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产生这一认识充分说明 A.革命后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 B.光荣革命以来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C.社会经济活动是阶级关系变革的前提 D.工业革命是英国民主制度发展的动力7.东林党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针对明末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宦官乱政,他们针砭时弊、弹劾权贵,冒死强谏。后人评价:“东林士人敢于选择原则,直言己见,批评君主,即使免官罹祸也在所不辞,其勇气可嘉,其德可彰。在这
5、一点上,他们继承了儒家政治思想中最优秀的部分。 ”这里“最优秀的部分”主要指 A.儒家思想中的仁政思想 B.君轻民贵的人文情怀C.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 D.视死如归的崇高人格8.“辛亥革命的那一刹那,在短短的 120 天当中,中国发生了许多陈胜、吴广时代,黄巢时代,李自成时代,洪秀全时代没有发生过的事,就是尖锐对立的双方可以坐下来,用和平、对话的方式来解决政治的出路,这是以前所没有的。 ”材料中的“方式”A.有利于结束中国的封建统治 B.保持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C.推动了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D.有利于传统社会的彻底改造9.英国学者罗德利克曾说:“全球化提出了这样一个难题:它增加了对国家提供社会
6、保险的要求,同时也减少了国家有效地实现这一作用的能力。 ”这反映出全球化下A. 全球化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B. 各国之间的经济依赖程度加深C.社会福利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D. 政府干预经济的呼声日益减弱10.如今,在世行和 IMF 的机构里,高管尽管肤色不同,但多数拥有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对美式思维和价值观有着较强的认同感,2012 年竞选世行行长的金墉、奥坎波、奥孔乔伊韦拉三人皆毕业于美国常青藤名校并多年在美工作。这表明A.美国依然掌握着世界金融霸权 B.美国通过经济向世界输出其价值观C.布雷顿森林体系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D.世界金融领域仍受美国的巨大影响11.欧洲为什么能领跑世界中写道:“
7、让莫内的贡献是如何才能没有远见。他利用人们对再次发生冲突的害怕来驱动欧洲统一的进程,并且始终不给出明确的目标,让每个人都以为欧洲是朝着他们认为的那个方向走去。 ”这表明让莫内的统一方案A.没有目标 B.企图利用战争来实现 - 3 -C.具有渐进性 D.使人们无所适从12.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曾在仰天一诗中写道:“仰天击缶唱乌乌,拍遍阑干碎唾壶。病久忍摩新髀肉,劫余惊抚好头颅。筪藏名士株连籍,壁挂群雄豆剖图。敢托鸩媒从凤驾,自排闾阖拨云呼。 ”对此诗写作背景表述准确的是A.列强群至,瓜分风起 B.维新受挫,忧国忧民 C.甲午战败,举国悲哀 D.义和热血,抗敌卫国13 明朝那些事儿中
8、,认为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丞相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项运动并没有裁判,但却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则。这个规则正是上千年的政治实践划定的,双方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在这样的规则中,权力达到了平衡。而朱元璋不守规则,改变了这一切权力由他一人掌握就可以了,不再需要所谓的平衡。这里朱元璋“不守规则”指的是 A杯酒释掉兵权,解除皇权威胁 B设立三省六部,分割宰相权力 C设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高官 D废除丞相制度,强化专制皇权14在雅典,树立刻着反僭主法的大理石石碑,规定企图在雅典建立独裁统治的人,任何人杀死他都无罪。公元前 514 年,两位青年因刺杀僭主失败被害,
9、雅典人尊他们为一代英雄,并塑像纪念。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特征是 A平民政治 B法律至上 C权力制约 D公民意识15赵世显芝莆丛谈记载了一个故事:“有贫生与富翁比屋以居,清旦具衣冠,之邻翁,请所以致富之术。翁日: 致富之术无他,在去其五贼而已。五贼者,仁义礼智信也。五者有其一,则穷鬼随之矣。 ”这个故事说明 A儒家伦理屈从于商业活动 B商业精神完全抛弃了儒家伦理C商业活动依据了儒家伦理 D商业精神与儒家伦理出现冲突16这是一个牛人辈出的时代。有击鼓骂曹操的愤青祢衡,非做铁匠的嵇康,以裸体和醉酒进入史册的刘伶,还有与猪共饮的风流音乐家阮咸,葬礼上裸奔的高官王忱,以驴叫为王粲进行追悼会的曹丕魏晋时期
10、“牛人辈出”的原因是 A社会动荡,士人群体特立独行 B文化多元,士人深受佛道影响 C进取无望,达官贵人藐视礼法 D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倡导奢靡17 梅杜萨之筏是泰奥多尔籍里柯于 1819 年创作的油画。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都是无与伦比的。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 4 -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 梅杜萨之筏属于 A现实主义美术作品 B浪漫主义美术作品 C印象主义美术作品 D现代主义美术作品18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
11、们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材料意在说明,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 A欧洲国家起了主导作用 B欧洲和亚非拉国家共同受益C欧洲和亚非拉作用相同 D亚非拉国家起了关键作用19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 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 “恤商” 。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20彼得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指出,18 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
12、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和非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观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宗教宽容”本质上体现了启蒙思想家 A弘扬理性精神,推动思想解放 B认为宗教与科学截然对立C尊重自然人的基本权利和要求 D挣脱了宗教对人身的束缚21 1782 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 。英国这场政治危机出现的根源是 A英国承宪章精神和平渐进改良政治 B北
13、美独立战争中英国的惨败 C国王试图突破权利法案的限制 D首相和国王政治上共进退22近代学者陈寅恪指出:“佛教经典言: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下列各项中符合他所说的“新儒学”的是 A构建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 B形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5 -C提出天人感应的思想主张 D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23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14、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24.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这样评论某一学派:“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 。 ”这一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阴阳家25 全球通史一书中提到:“(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
15、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当时“政治自由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的变化,即 A公民大会向所有公民开放 B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C打破了贵族世袭的特权 D以地区部落取代氏族部落26. “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 。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三司分权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271958 年 5 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其基本点是在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轻工业和农业并举;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
16、的条件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并举;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理解正确的是 A肯定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 B导致了党内“左倾”错误的急剧发展 C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到公有的转变28.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 ”这表明 - 6 -A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国时期重视公民意识教育 D追求平等
17、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291932 年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调查全国的资源和工业情况,在此基础上,1934年 9 月到 1935 年 4 月制定了重工业建设计划 、 战时燃料及石油统制计划 、 四川水力建设计划 、 运输动员与统制初步计划 、 粮食存储与统制计划等。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A加紧动员全国物力围剿工农红军 B自主强力推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着手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来袭 D积极应对日本帝国主义步步侵逼 30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B有利于资本主义工
18、商业改造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31.“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当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 ”材料反映巴黎公社 A财政困难,倡导勤俭节约 B委员们具有“公仆”意识C坚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32中国工程院于 1994 年成立。据统计,首批院士 96 人中留学归国的有 46 名,占总数的48%;1999 年 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23 名是归国学者。这最能说明 A
19、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C留学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D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卷 2、主观题(共 52 分,其中 33 题 27 分,34 题 25 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3、 (27 分)材料 资本主义改变了世界,与此同时,资本主义自身也发生了变革。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出现了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是从无序型资本主义转变为管控型资本主义,它表明有可能保护民众至少避开市场力量所造成的最糟糕的结果。工人可以通过集体组织限制雇主的权力,国家将一- 7 -些关键行业从市场收回。但是,管控型资本主义在限制和替换商品及服务的市场供给时,
20、它也在削弱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机制。当 20 世纪 70 年代国际竞争和经济危机不断加剧,对旧有工业社会施加了沉重压力时,管控型资本主义逐渐失去效力。破坏管控型资本主义的另一因素是日渐增长的个人主义,它更强调消费者选择和市场供给。有人呼吁重拾过去时代的价值观和生命力。第二次转型是市场力量得到复兴,但整个国家并没有“回退” ,因为市场机制只有在政府干预和管制的背景下才能运行。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即重新市场化的资本主义,国家管制大幅度加强已经成为该阶段的典型特征节选自詹姆斯福尔彻牛津通识读本资本主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资本主义发展三个阶段所奉行的经济理论。指出两次转型的背
21、景。 (1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的两次转型对今天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9分)- 8 -34、 (25 分)环球时报刊载主题为“1573 年的世界和中国”的讨论,下面节选了其中一部分讨论的内容。材料一 明代有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就是官僚体制。中国的官僚体制是一种文明,中国的官僚制度,毛病当然是有,但本身能进行这么高级的运作,使得国家保持这样的状态,很了不起。中国现代国际研究院 宿景祥材料二 要把政权的强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兴衰区分开来。明朝政权衰败的时候,恰恰是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我概括明朝到清朝这个大变革有两句话,叫做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
22、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毛佩琦材料三 1573 年,对后来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两个观念上的变化已经发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此外还有一个技术性的工业革命。现代科学和现代工业推动了今天以西方为主体的世界体系。反观中国,1573 年的时候进入明朝后半段。虽然明朝在技术和思想上都有进步,并没有跳出王朝循环的那一套规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金灿荣材料四 中国这种从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型,在明末已经开始,这一转型具有划时代意义。中国市场迅速扩张,在全国市场形成以后,实际上就是发展到世界市场上去,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国的白银货币化直接影响了世界市场的建立。中国社科院明史专
23、家 万明- 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变化。 (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的理解。分析“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的主导因素。(8 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1573 年的世界和中国”的显著特征。 (13 分)- 10 -15-16 高三期末历史答案1-10 C D B A A D C B C D 11-20 C A D B D A B D D A C A C A B C D B D A B C 33.(1)经济理论:“无序型”自由主义;“管
24、控型”凯恩斯主义;“重新市场化型”新自由主义和混合经济政策。 (6 分)背景:第一次:两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进入私人垄断阶段。依然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放任经济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破坏性空前严重,导致政治危机。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提供了借鉴经验。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理论创新。 (8 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第二次:20 世纪 70 年代国际竞争和经济危机不断加剧,对旧有工业社会施加了沉重压力。日渐增长的个人主义更强调消费者选择和市场供给,要重拾过去时代的价值观和生命力。 (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经济政策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重视经济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市场和计划相结合。借鉴别国优秀经验等。 (9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4.(1)变化:废丞相、设内阁。(4 分)(2)理解:明朝中国已步入封建社会衰落时期,但新的经济因素在滋生(资本主义萌芽),新的思想文化在萌发(反封建反礼教的早期民主思想和文学艺术)。(6 分)因素:闭关锁国。(2 分)(3)因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促进;工业革命的推动;近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影响。(8 分)特征:世界市场逐渐形成;(2 分)中国封建社会日趋衰落,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3 分)-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