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1123230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第二十一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时间:45 分钟 满分 100分一、选择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0分。)1(1949 年 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提出:“一、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二、创办人民大学,同时普遍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三、老区教育,现在以巩固与提高为主,解决师资、教材问题。 ”这集中反映出建国初期的教育( A )A基础相当薄弱 B照搬苏联经验C强调政治导向 D发展急于求成解析 材料集中反映出建国初期新中国教育经验缺乏,工农干部文化水平较低,师资、教材不足等问题,可见基础相当薄弱,故 A项正确;

2、建国初期的教育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借助苏联经验,而非照搬,故 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建国初期的教育强调政治导向,故 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出教育发展急于求成,故 D项错误。2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开办了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把识字小黑板挂到田间地头、车间厂房、休息场所。这说明当时中国( D )A努力发展高等教育 B大力普及义务教育C注重培养工农兵学员 D重视扫除文盲教育解析 注意材料中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授课地点是在田间地头、车间厂房、休息场所,可见是对不识字和识字少的人进行识字教育,使其具有初步的读、写、算能力,故选 D项。3(2019宿迁高二检测)1952 年下半年开始,

3、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为调整后工科生和文科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调整( A )年份 1949年 1953年 1965年工科生占在校生比例 26.2% 37.7% 43.8%文科生占在校生比例 33.1% 14.9% 6.8%A.适应了经济建设需要 B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C确保了人才结构合理 D促进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解析 根据“1952 年下半年”及图中的数据可知,1953 年工科生所占比例较大,为“一五”计划培养了大量的人才,适应了经济建设需要,故 A项正确;B、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41964 年 5月,刘少奇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与两种劳动制度的建

4、议。其中的“教育制度”是指( A )2全日制教育制度 半工半读教育制度 职业教育制度 学前教育制度A B C D解析 所谓“两种教育制度” “两种劳动制度”是指全日制教育制度、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和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故本题选 A项。5在 1977年 8月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面对清华大学教学质量很差的情况,邓小平尖锐地指出:那就应该被称作“清华小学” “清华中学” 。造成教学质量很差的原因是( C )A三年经济困难 B “教育大跃进”C “文化大革命”和“左”倾错误 D高考制度被废止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

5、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故选 C项。61977 年 10月 21日,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A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77 年 10月 21日” “头版头条” ,由此判断是教育领域中的拨乱反正,故选 A项。B 项发生于 90年代,排除;C 项发生于 1978年,排除;D项发生于 80年代,排除。719782007 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 94%提高到 99.5%;初中毛入学率从

6、20%达到 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 10%提高到 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 1%提高到23%;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很低水平起步,达到 44.6%。该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B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三个面向”方针的推动统一高考招生制度开始确立 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A B C D解析 注意时间“19782007 年” ,统一高考招生制度确立的时间是 1952年,排除含的选项。故选 B项。8安徽金寨县女孩苏明娟有幸登上“希望工程宣传画”(右图)。这幅宣传画说明了20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是加紧( B )3A扫盲工作 B普及义务教育

7、C加强中等教育 D发展高等教育解析 “希望工程”通过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帮助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主要目的是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故选 B项。9以下各项体现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位置的有( C )大量增加教育投资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制定义务教育法 启动了“希望工程”A BC D解析 注意关键词“首要位置” 。 “希望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贫困儿童的失学问题设立的。故选 C项。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 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之后经过 2006年、2015 年两次修订。这表明( C )A我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国民教

8、育体系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C教育立法保障了基础教育的发展D “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很好贯彻解析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及修订,不能说明我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故 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义务教育法 ,而不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 B项错误;义务教育法主要是保障基础教育,故 C项正确;“科教兴国”是1995年提出的发展科学教育的计划,与义务教育法无关,故 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60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2 年,全国普通高校实行统一招生、统一考试制度,基本上符合中国的国情,促进了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1966

9、年 6月 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当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6 月 18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布“废止现行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 。1966 年到 1971年,大学停止招生。1972 年到 1976年,大学采取“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轨迹4材料二 1975 年,邓小平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这年的 9月 26日,在听取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时,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他明确指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材料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

10、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19661976 年我国教育举措的认识。(12分)解析 本问重在分析其实质,说明其危害。答案 高等院校招生的基本原则遭到破坏, “左”倾错误统治了教育阵地;造成了我国“文革”期间教育质量严重下滑、科技人才青黄不接的后果;给我国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2)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

11、断?(12 分)解析 本问需要在提取材料二中的有效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从理论内涵、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角度分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答案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反映了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中的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它促进了当时的思想解放、拨乱反正,并为此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3)概括材料三所表达的观点。(6 分)解析 本问依据材料三的内容进行分析,注意语言简明扼要。答案 强调教育的基础性、重要性,要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77 年邓小平告语天下,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平等,就首先要

12、实现知识面前的平等,教育权利的平等。他力排众议,恢复了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后人评价:恢复高考一年后,中国才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事实证明,恢复高考和后来的开放留学,是促使中国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两大里程碑式的举措。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材料二 20 世纪 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增设了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了学位制度20 世纪 90年代,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 工程”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壮大。请回答:5(1)根据材料一,分析恢复高考制度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10 分)解析 恢复高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

13、对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上。答案 影响:推动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历史性转折的到来,促进了教育事业和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依据材料二,归纳我国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一趋势对 20世纪末以来的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10 分)解析 依据材料归纳概括。答案 新兴边缘学科增多,鼓励科学研究。科技高度发展,如航天事业、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等,使中国跨进世界强国之列。(3)“文化大革命”时期及以后对高等教育的态度,给我们哪些启示?(10 分)解析 通过“文化大革命”时期废除高考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以及新时期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促进我国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回答。答案 启示:对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与否,对国家、社会进步影响深远。当前,我国要坚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提倡科技创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