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精神文明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辉煌(带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4013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中历史精神文明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辉煌(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历史精神文明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辉煌(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历史精神文明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辉煌(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历史精神文明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辉煌(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历史精神文明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辉煌(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年高中历史精神文明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辉煌(带解析) 选择题 有科学史家在评价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说: “而今人们却 证明天体也按照伽利略和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 ”这一评价揭示了牛顿时代的 “科学革命 ”( ) A构筑了现代物理学基本理论框架 B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C引领人们对自然进行理性的认识 D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答案: C 詹姆斯 库兰在大众媒介与社会说:有种由技术驱动的唱片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以前那种纯粹的 “民族 ”音乐。相反,正是音乐的种种特殊品质,一种不受国家边界束缚的文化形式,可以在时间和

2、空间中任意流动,社会身份与个体身份最为强烈的情感经验来源是唱片工业起步时不必按照国家的边界进行组织和管理。对这段文字的含义表述最合适的是 ( ) A音乐具有超越国界的特质 B全球化中的音乐保持了民族特色 C国家边界在文化交流中不再存在 D唱片工业是音乐全球化的本质 答案: B 某画家目睹一桩抢劫案,根据该画家提供的嫌疑人肖像画,有警察判断嫌犯是一位妙龄少女,有警察认为是一位耄耋老头,甚至有警察认为是一台洗衣机。据此,你认为该画家的绘画风格是 (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答案: D 清代画家石涛有诗云: “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 ”与诗中所描述的艺术表现形式相

3、近的西方画派是 ( ) A古典主义 B印象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D 以下是四位同学对下图所示两部文学名著共同点发表的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 A都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 B都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C都展示法国的社会文化生活 D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答案: D 共产党宣言中说: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含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下列文学作品中,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高老头 C十日谈 D母亲 答案: B 斯达尔夫人猛烈抨击矫揉造作的沙龙文学和妨碍创作自由的法则,她提出“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 ”。以下哪一作品体现了

4、她的文学艺术思想?( ) 答案: A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这一发现 ”是指 ( )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普朗克的量子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电子运动的规律 答案: B 中国科学院任定成教授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即既不抛弃旧理论,并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下列史实符合任教授观点的是( ) A神创论与进化论 B相对论与量子论 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D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答案: C 某同学在学习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这一专题时,曾有

5、 “人类文明的引擎 ”一目,这一目主要介绍的科技成就应是 ( )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蒸汽机和内燃机 D汽车和飞机 答案: C 近代世界史上,某书出版后,引起宗教势力恐慌,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组织集会大造声势,提出 “拯救心灵 ”,并联合 30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与 40位医学博士,联名发表宣言反对本书的出版,这本书是 (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论法的精神 C共产党宣言 D物种起源 答案: D 艾赛亚 伯林在评价某一科技成果时说: “无论对他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它为基础的。 ”“它 ”指的是( ) A哥白尼的 “日心说 ” B

6、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力学体系 答案: B 综合题 科学与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数学和西方古代的数学各有特色。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 “九章算术的编纂者 ”对待数学的态度是: “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 “几何学的对象乃是永恒事物,而不是某种有时产生和灭亡的事物 ”, “几何学大概能把灵魂引向真理并且或许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 ”。 材料二 下表为 16 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

7、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席的情况。 时间 大学 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 牛津大学 萨维里几何学教席 1621 牛津大学 色德来自然哲学教席、萨维里天文学教席 1663 剑桥大学 卢卡西数学教席 1669 牛津大学 植物学教授席位 1702 剑桥大学 化学教授席位 1704 剑桥大学 天文学教授席位 材料三 科学与技术是有区别的。 “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 ” 1924年,中国化学家张准说: “由于提倡西学者,其目的不在科学本体,而在制铁船,造火器,以制胜强敌,谋富强救国之策耳。而学西

8、学者,又束缚于科举思想,徒藉一二格致之名词,以为进身之阶,干禄之途而已。 ” 材料四 1956年,我国提出了 “向科学进军 ”的口号,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 1956年至 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规划确定了 “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的方针和今后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 (1)结合相关史实,分别说明 “九章算术的编纂者 ”与柏拉图对待数学作用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牛 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 16世纪中期至 18世纪初期新增课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结合所学,判断张准所述现象发生的历史时期;并指出 20世纪初的中国人重视 “科学本体 ”的

9、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你对 “科学本体 ”的理解。 (4)结合所学,说明我国编制科学技术长远规划的背景,列举 1956年至 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所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 答案: (1)九章算术提出了田亩、粮食、贸易、土方、赋税等应用问题的计算方法,认为数学是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工具。柏拉图创立阿卡德米学园,开设几何学、算术、天文学等课程,认为学好几何学是进入深奥的哲学殿堂 (或理解 “理念论 ”)的基础。 (2)趋势:新增课程从以人文学科为主到以自然科学为主。原因: 16世纪中期,英国受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在大学中增设了人文学科的教席; 17世纪以来,英国逐渐走上殖民

10、扩张的道路,由于远洋航行、掠夺殖民地、发展经济的需要,在大学中增设了自然科学的教席;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为英国在大学中增 设自然科学的教席创造条件。 (3)历史时期:洋务运动时期。事件:新文化运动。科学本体:科学包括科学法则、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而不仅仅是指技术;科学的价值在于发现真理,而不仅仅是富强救国或追求功名的工具。 (4)背景:三大改造 (或一五计划 )临近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即将全面展开。 主要科技成果:原子弹、导弹、氢弹、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材料一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两轮。 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个人

11、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 ,所谓人权是也。 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 材料二 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 孟庆鹏孙中山文集 材料三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 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 胡适文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主要科学理论为例,说明近现代欧洲的 “科学之兴 ”。 (2)材料一中的 “人权 ”是指什么?它与 “科学 ”是什么关系? (3)材料二、三中的 “国家自由 ”与 “个人自由 ”的关系有何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产生这种 认识的时代背景。 答案: (1)例:经典力学;相对论;进化论。 (2)人权:宪法所规定的人的自由平等权利。关系:并重。 (3)区别:材料二认为只能有国家自由,不能有个人自由。材料三认为个人自由是国家自由的基础。背景:辛亥革命后,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