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现代精神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带解析).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34013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中历史现代精神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历史现代精神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历史现代精神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历史现代精神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历史现代精神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年高中历史现代精神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带解析) 选择题 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 “毛泽东思想研究 ”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 “ ”里应该是 ( ) A新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答案: B 中国工程院于 1994 年成立。据统计,首批院士 96 人中留学归国的有 46 名,占总数的 48%; 1999年 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 “两弹一星 ”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23名是归国学者。这最能说明 ( ) A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中国实行全

2、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C留学教育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D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 C 下文摘自某书局发行的教科书前言,据此判断该教科书出版时期为 ( ) A 1949 1956年 B 1956 1966年 C 1966 1976年 D 1978 1988年 答案: C 下表中新中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 ( ) 1965年 比旧中 1965年在 比旧中 学校数 国最多时 增长 校学生 国最多 时增长 高等 学校 434所 1.1倍 67.4万人 3.3倍 中等 学校 80 993所 14.1倍 1 432万人 6.9倍 小学 1 681 000 所 4.9倍

3、 11 626.9 万人 3.9倍 A.建立起了人民教育事业 B确定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 C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D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答案: A 赵本山二十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多次获得全国 “小品王 ”的称号,参加制作、拍摄和演出过十余部影视剧,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当代文坛领军者王蒙称之为 “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 ”。 “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 ”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 A “发展才是硬道理 ”方针的提出 B “二为 ”方向和 “双百 ”方针的指导 C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D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提高 答案: B 以下最能体现 “文化大革命 ”时期的文艺方向的是 (

4、 ) A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B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D “办好样板戏,服务工农兵 ” 答案: D 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 “东方红一号 ”的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 答案: C 2014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93周年。 93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困难,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其中,以江泽民为核

5、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 )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的根本利益 A B C D 答案: A 有学者说,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创新和发展, 说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这些话包括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A B C D 答案: B 2012年 1月,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 20周年。 20年前,八

6、十八岁的邓小平,迈着蹒跚的步伐,带着子孙登上列车,纵贯整个中国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广东深圳,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改革的胆子要大一些,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下列 “网友评论 ”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邓小平南方谈话前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进入关键时期 B邓小平 “南巡 ”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找到了突破口 C邓小平 “南巡 ”是从地方、从社会寻找动力的典范 D 1992年后中国改革停滞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成效不大 答案: D 1943年,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使用了“毛泽东思想 ”这一概念。其历史依据是 ( ) A毛泽东思想已经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毛泽东思想

7、的精髓是结合中国国情 C毛泽东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D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 答案: D 毛泽东提出: “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 ”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 (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B “左 ”倾错误思想的发展 C “大跃进 ”运动的全面推进 D “文化大革命 ”的发动 答案: A 综合题 中国共产党 “十八大 ”的召开,使党和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信念更加坚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是最早的探索者 ”“ 起了先导的作用 ”“ 毛泽东在探索中

8、的失误和挫折也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 材料二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纠正、创新地发展了 毛泽东思想,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以上均摘自川大学者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 (1)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留给我们的“历史借鉴 ”主要是什么? (2)邓小平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重要贡献?其思想核心和奋斗目标是什么?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内在联系。

9、 答案: (1)成就: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正确政策和措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八大会议的召开。借鉴:注意防止 “左 ”倾错误。 (2)领导全党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立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决策 ,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国两制 ”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核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奋斗目标: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3)开始于毛泽东,形

10、成于邓小平。这一过程既有思想理论上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也有前后衔接和转换,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 材料一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缺乏逻辑推论思维 ),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材料三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 第一次是 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 第二次是1842 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 第三

11、次是 1957 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 2005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61年 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 我国成为能制造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1974年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988年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第一座高能加速器 1999年 第一艘 “神舟 ”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 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 材料五 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

12、累计达 1 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 2001年, “863计划 ”累计创造新增产值 560多亿元。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 1501年 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材料二中论及的中国科技停滞不前的原因,遭到了甲同学的反驳,请为他提供反驳词。 (2)材料三认为中国 “1957 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材料四却告诉我们此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两者相互矛盾吗?请说明。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就其中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谈谈具体做法。 答案: (1)趋势:中国逐渐失去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优势 (或由领先世界转为日渐落伍 )。 反驳词:中国科技在明清以前一直领先西方,期间儒士大夫和儒学一直居于中国社会的主导地位。明代中国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而明代则是儒士大夫和儒学在传统社会文化中开始失落的年代。 (2)不矛盾。由于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 “左 ”倾错误, “文革 ”动乱,我国错失第三次科技革命转移的机遇。但由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卓绝努力,独立自主地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 (3)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是否稳定、国际环境、国家政策支持、教育水平、时代需要 。 做法: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