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1125976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七)一、选择题(每小题 5分,共 60分)1(2018邵阳高一检测)1920 年,苏俄 1卢布的价值相当于 1918年 1卢布的 1/188,相当于 1913年的 1/13 000。这从侧面反映出( )A物资奇缺,阶级矛盾尖锐B苏俄应对通货膨胀的经验不足C以物易物,市场贸易取消D西方国家对苏俄经济进行封锁【考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题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及其内容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1920 年,苏俄 1卢布的价值相当于 1918年 1卢布的 1/188,相当于1913年的 1/13 000”,说明 19181920 年苏俄卢布持续

2、贬值,从侧面反映出政府缺乏有效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故 B正确。2(2018成都高一检测)19201921 年,苏俄许多工人流往农村,还有一些则自谋生路成了小手工业者。据此推知当时苏俄(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所突破B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2C国营农庄吸引了大量劳动力D政府重视日用品生产【考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题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及其内容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19201921 年,苏俄许多工人流往农村,还有一些则自谋生路成了小手工业者”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所突破,故 A正确。31921 年列宁结合俄国国情 “创造性的将市场经济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3、去,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 ,材料中的“实践”是指( )A自由放任政策 B新经济政策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斯大林模式【考点】新经济政策【题点】新经济政策的目的和内容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1921 年列宁结合俄国国情” “将市场经济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可知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故 B项正确。4 “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 。 ”这里的“学会做生意”实际上是指( )A借助商品和市场进行调节B实行余粮收集制C允许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D大中小工业国有【考点】新经济政策【题点】

4、新经济政策的目的和内容答案 A解析 注意题目中的信息“新经济政策” “城市” “商店” ,所以这里的“学会做生意”实际上就是强调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即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和价值规律来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 A正确;B、D 均不符合。5 “农民被准许在市场上公开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不过,列3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列宁的这一政策( )A在战争状态下推行 B全面恢复了资本主义C在苏联被长期贯彻 D利用了商品市场手段【考点】新经济政策【题点】新经济政策的目的和内容答案 D解析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利用商品

5、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苏联经济并修复和巩固工农联盟,故 D项正确。46(2018湖南长郡中学期末)斯大林偏执地曲解列宁 1919年关于“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的观点,反复强调“农民是最后一个资本主义阶级”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消灭“最后一个资本主义阶级” ,这是“工农联盟的任务”!据此,斯大林要求(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C突出农业基础作用 D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考点】 “斯大林模式”【题点】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及内容答案 A解析 从“农民是最后一个资本主义阶级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消灭最后一个资本主义阶级 ”得出斯大林要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6、故 A项正确。7(2018宜宾期末)据统计,1931 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 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31 年苏联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 50%。这反映了( )A新经济政策实际上并未停止实行B斯大林模式下苏联机械工业落后C经济危机促使美苏从对立到和解D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工业【考点】 “斯大林模式”【题点】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及内容答案 D解析 材料不能说明新经济政策并未停止,且与史实不符,故 A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尚未建立,故 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经济危机促使美苏从对立到和解,且与史实不符,故 C项错误;据材料“苏

7、联购买的机器设备占比的变化”和“择优、低价购买”可知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工业,故 D项正确。8观察图片,二者的本质相同点是( )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中国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5A消灭农村的剥削阶级B改变分配的方式C服从国家工业化需要D改变所有制性质【考点】 “斯大林模式”【题点】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及内容答案 D解析 加入集体农庄和加入农业合作社,都是将农民的个体经营变成了集体所有制,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91926 年苏联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 ,其进程是集中全部力量生产枪支、弹药等军工产品;之后,这种着眼于备战和打仗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以更强的势头继续发展。由此可知斯

8、大林模式( )A为其他各国工业化提供了新模式B是国内环境影响的结果C国家工业化并不等于国家现代化D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实力【考点】 “斯大林模式”【题点】斯大林模式的功过答案 C解析 苏联工业化着眼于备战和打仗,说明国家工业化不等于国家现代化,故 C项正确。10(2018赣州高一检测)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村产生了很多富农,已经形成一个阶级了。要搞大农业,必须消灭富农的庄园,而且不是消灭个别的富农,要“全盘集体化” ,各方面、各个地区都集体化。据此分析,斯大林意在( )A调整农村阶级关系B扩大国营农场自主权C优先保护农民利益D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考点】 “斯大林模式”【题点】斯大林模式的

9、特征及内容答案 A6解析 根据材料“不是消灭个别的富农,要全盘集体化 ”,言下之意是要把富农阶层全部消灭,把他们所代表的剥削性质的私有制全部发展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集体化,故 A正确。111961 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正式提出干部更新制度,规定:每次选举,苏共中央委员及其主席团成员至少更换四分之一,主席团委员只能连任三届。这一制度有助于( )A清除个人崇拜的影响B推动政治民主化的发展C改变权力集中的局面D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考点】赫鲁晓夫改革【题点】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答案 B解析 A 项中“清除” ,不符合史实,故 A项错误;干部更新制度是政治民主化的表现,故B项正确;改革没有涉及

10、党中央的决策机制和党政关系,故 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 D项错误。12有学者指出:“20 世纪 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 20世纪 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 ”这里所说的“相似”应是( )A经济发展的指令性计划B解决危机的最佳方案C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挽救国家危机的尝试【考点】罗斯福新政;戈尔巴乔夫改革【题点】罗斯福新政与戈尔巴乔夫改革比较答案 D解析 两次改革都是在国家出现严重危机的背景下出现的,罗斯福新政在经济大危机后,戈尔巴乔夫改革在苏联社会动荡、经济滑坡的情况下出现。二、非选择题(13 题 18分,14 题 22分,共 40分)

11、13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构成了大萧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7拟定一个农业法案。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罗斯福传材料二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

12、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 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苏联真相材料三 在 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 年代农业成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1985 年,经过连续三次创纪录的丰收。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为挽救美国农业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你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

13、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6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4 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农业改革的举措呈现什么特征?(4 分)(4)上述有关农业的改革有成功、有失败,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4 分)【考点】赫鲁晓夫改革【题点】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答案 (1)措施:减耕减产;补贴农业;颁布农业法案。理解:国家干预(或直接调控)。(2)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种植玉米。(3)改革旧体制(改变组织方式);发挥市场作用。(4)改革要适合国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减轻农民负担等(任答两点)。14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

14、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 19211927 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20 世纪 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 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 ,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8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材料二 19 世纪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认为,所有的人都为追求本身利益而生产商品。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所生产的商品满足了人们彼此的需求。他认为,这种

15、自然秩序比人为秩序优越得多。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 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大地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 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钱满素美国文明(1)据材料一,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将 19211927 年称之为“退却年代” ,当时苏联(俄)是如何退却的?(6 分)(2)据 材 料 一 , 罗 曼 罗 兰 所 说 苏 联 当 时 “消 极 的 东 西 ”的 含 义 是 什 么 ? 你 是 如 何 认 识 的 ? (8分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从 19

16、世纪到 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机制作出了怎样的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在调整中作出的历史贡献。(8 分)【考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题点】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课时综合答案 (1)退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规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放弃了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是暂时“退却”一步。(本题要答出“新经济政策”和对待中小企业的措施)(2)含义:指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认识: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为支持工业

17、化,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3)调整:从自由竞争到国家干预。贡献:使美国缓解了经济危机,实现了经济复苏;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解析 第(1)题注意时间“19211927 年”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考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新经济政策在工农业等方面的措施回答。第(2)题根据时间“1934年”可知是“斯大林模式” ,结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回答。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为支持工业化,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第(3)题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作出的调整是由材料二中的“自9由主义”到材料三中的“国家干预” 。分析罗斯福新政在调整中做出的历史贡献,实际上就是回答罗斯福新政的积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