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21 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基础达标】11953 年 1 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会议指出:“教育是文教工作中的重点,而教育工作的重点是高等教育。必须研究解决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大力整顿中等技术学校,并吸收大量工人进入学校。 ”这一会议:A确立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 B顺应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C决定重点促进中学教学的发展 D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1 【答案】B【解析】1953 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2对下面的19601997 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解读正确的是:统计年份 1960 年 1965 年 1971 年 1997 年学校数目 1 289 所 434 所 328 所
2、 2 170 所19601971 年、19711997 年两阶段高校数量的变化趋向相反 19601971 年发展状况体现了“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的严重破坏 19711997 年的发展情况受恢复高考、 “科教兴国”战略、 “希望工程”等因素的影响 该表启示我们社会进步要重视教育,发展教育要尊重规律A B C D2 【答案】B31977 年 12 月 10 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 570 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需要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
3、题 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2兴3 【答案】D【解析】恢复高考,体现了邓小平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说明把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故选 D 项。41995 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教育提升国民素质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4 【答案】C5据统计,1978 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仅有 860 人,1980 年达到 2 124 人,1985 年达到 4 888 人。下列事件中对这一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是:A
4、 “三个面向”成为教育指导方针 B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C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的确立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出5 【答案】A【解析】1983 年 9 月,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这带动了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的增加,故选 A 项。【能力提升】6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2 年 1 月 19 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 ;“小学手工科,应加注重” ;“开设的科目有修身、国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 ;“初等小学算术科,自第三年起兼课珠算”
5、;“中学校为普通教育,文、实不3必分科” ;“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 ;“废止旧时奖励(科举)出身”的作法,一律称该类学校的毕业生;“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 。摘编自裘士京中国文化史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 1949 年和 1998 年中国某省教育的相关信息学校(单位:所) 在校学生(单位:万人)小学 中学 高等学校 小学 中学 高等学校1949 年 27 476 66 41 193 3.89 1.771998 年 34 480 4 635303(含两所民办学校) 951 571.5 51.4材料三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
6、美国 2000 年教育战略提出,要开发有关自然科学学科的全国统一标准,将数学和自然科学列入 5 门核心课程(另外三门是英语、历史和地理)中。1986 年,法国国民教育部公布高中课程改革计划,规定必修课设物理和自然科学。各国在课程的设置上,把人文科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原联邦德国和英国都把人文科学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这其中,为了重建精神价值,恢复道德教育,各国都对道德价值观念和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越来越把道德价值观念结合进“课程设计”和“校外教育设计”之中。摘编自卜玉华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特点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的主要变化。(10 分)(2)材料三反映了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课程改革的什么发展趋势?并简要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答案】(1)特点:倡导男女平等;注重实践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废除封建教育,提倡共和、民主教育等。变化: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民办高校出现;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2)趋势:在课程内容上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并重。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国家间科学技术竞争加剧。(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