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1126721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第 4 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编者选题表题号知识点易 中土地制度的演变 1 2“重农抑商” 3、4“海禁”与“闭关锁国” 6 5、7一、选择题1.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 594 年)秋七月,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 “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这反映了当时( )A.齐国首先发生税制改革 B.井田制得到加强C.商鞅变法依军功授田宅 D.土地私有合法化解析:D 材料体现的是鲁国的“初税亩”,故排除 A、C 两项;“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都按田亩的实有数目缴纳赋税,这就实际上承认了土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瓦解了井田制,故排除 B 项,D 项 正确。2.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700 年,

2、户主张玄均 34 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 1 人,寡 1 人,合应授田 230 亩,而其实际授田为 75 亩;721 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 131 亩,而实授田为 28 亩。这反映了唐代( )A.均田制已遭到破坏 B.分配土地严重不均C.官吏的腐败贪污 D.各地的经济不平衡解析:A 均田制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建立,隋唐沿袭,从材料看实际授田远远小于应授田,故 A项正确;均田制是按照性别、年龄分田的,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均田制的授田情况,无法反映官吏廉洁与否,故 C 项错误;材料只提及了敦煌一地的情况,而且只讲了土地分配情况,故D 项错误。3.(2018四川成都期末)“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

3、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析:A 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其适应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因为重农抑商政策可以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封建统治。故 A 项 正确。4.明朝后期,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 ”这反映出当时( )A.宗族血缘观念的加强 B.儒家重义轻利的理念C.贱商观念有所改变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解析:C 材料没有体现宗族血缘观念的加强,故 A 项错误

4、;儒家重义轻利的理念也无从体现,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得出贱商观念有所改变,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人政治地位,故 D 项错误。5.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了社会关注。某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2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奉旨允行,凡三十载

5、”可看出明政府曾开放海禁,有条件地与外国进行贸易活动。A、B、D 三项与史实不符。6.(2018河南洛阳期末)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记载:“(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中的“禁”( )A.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进程B.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发展C.加剧了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出超D.导致了东南沿海民生的困境解析:D 材料不涉及农业生产的商品化问题,A 项错误;应该是不利于民间正当贸易的发展,B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出超、入超的问题,C 项 错误。二、非选择题7.阅

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 。 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 15 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 “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 。嘉靖年间(15221566 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 。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

7、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 。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 “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 1 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 “岛倭入掠”和“日本15 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等信息进行概括。第(2)问,由材料二第一段可以看出海禁政策于国于民都有害,由材料二第二段可以看出开禁对贸易、百姓生计、人口迁移和制度改革等都有积极影响。答案:(1)背景: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和沿海不法之徒勾结;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轻视。(2)原因:敌对势力消亡;影响沿海百姓生计;“海禁”政策已不合时宜。影响: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和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