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检测试卷鲁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1128853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检测试卷鲁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检测试卷鲁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检测试卷鲁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检测试卷鲁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检测试卷鲁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检测卷(二)(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马里亚纳海沟(1121N,14212E)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大约形成于 6 000 万年前。读图,完成 12 题。1图中 a 位置的地形为( )A平原 B大陆架C大陆坡 D洋盆2下列地形与马里亚纳海沟成因相同的是( )A地中海 B落基山脉C东非大裂谷 D喜马拉雅山答案 1.B 2.B解析 第 1 题,根据上图所示,马里亚纳群岛附近应该为大陆架。第 2 题,马里亚纳海沟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大洋板块岩石密度大,位置低,俯冲插入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隆

2、起的部分在海洋上形成岛弧,在陆地上形成海岸山脉。落基山脉是海岸山2脉,与海沟成因类似,都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2017赣州期中)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 ,回答 34 题。3图示地区( )A河附近地质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河附近适合修建水库C处是背斜山D岩层中可能存在化石4如果图中河、河为同一条河流。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 )A河段自西向东流B河段自东向西流C该河从图中山岭东侧绕过D该河从图中山岭西侧绕过答案 3.D 4.C解析 第 3 题,图中河附近岩层是背斜、河附近岩层是断层、处是向斜成山;图示岩层具有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故可能含有化石。第 4 题,图中河流沉积

3、物在河段中位于南侧,说明河流自东向西流,在河段中位于北侧,说明河流自西向东流;同时河段海拔高于河段,河流总是由高向低流,则河流从图中山岭东侧绕过。(2017四川高中名校联考)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是“北美北部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 。据此完成 57 题。5该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规律大致是( )A由南向北增大B由平原向山地增大C由西向东增大D由沿海向内陆增大6导致太平洋沿岸气温年较差小于大西洋沿岸的主要因素是( )3A大气环流 B地形C植被 D洋流7由图中数据可推测,大陆( )A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B东岸河流的结冰期小于内陆C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D东

4、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答案 5.D 6.A 7.C解析 第 5 题,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呈现由沿海向内陆增大的趋势。第 6 题,图示区域太平洋沿岸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温差较小;大西洋沿岸受海洋影响小,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较大。第 7 题,从图中看大陆西岸的气温年较差小,而大陆东岸的气温年较差大,所以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2017临汾模拟)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读图完成 89 题。8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是( )A地处沙漠,昼夜温差大B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C地处沿海平原,

5、地形平坦D植被常绿茂密,减弱风力9珀斯风力强劲的时期( )A亚洲低压强盛B正值当地葡萄的收获季节C是享受珀斯海滩阳光浴的最佳季节D西欧南北温差大答案 8.B 9.A解析 第 8 题,图示珀斯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沿海,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而风力微弱;一天中风向多变是指海陆风较强,故成因是昼夜温差大,海陆之间形成的热力环流所致,故4B 正确。第 9 题,据题干知,该地冬季风力强劲,南半球冬季为北半球夏季,夏季亚洲低压强盛,A 正确;葡萄收获季节为当地秋季,故 B 错;珀斯海滩阳光最好的当地季节为夏季,故 C 错;西欧南北温差大的季节是北半球冬季,故 D 错。(2017郑州适应性测试)下图是“20

6、14 年 3 月 13 日东亚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 ,图中东北部的天气系统自 11 日以来持续东移。读图回答 1012 题。103 月 13 日,下列城市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上海 B香港C台北 D东京113 月 13 日,受天气影响,最有可能出现狂风巨浪的海域是( )A日本海 B南海C渤海 D东海12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东京的风向变化是( )A东风转为西风 B西南风转为偏东风C东南风转为西南风 D西南风转为西北风答案 10.D 11.A 12.D解析 第 10 题,图中东京处于冷锋控制下,可能出现阴雨天气。其他三地处于单一气团控制下多晴朗天气。第 11 题,备选项中的四个海域,日

7、本海等压线最稠密,故风力最大,最有可能出现狂风巨浪。第 12 题,注意“图中东北部的天气系统自 11 日以来持续东移” ,表明 13 日之前东京位于图中低压系统的东部,可把东京东移至低压东部判断以前风向为西南风,而此时东京为西北风。读“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 ,回答 1315 题。513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甲B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乙C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丙D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丁14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乙气候类型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丁气候类型在南

8、美洲分布最广A B C D15形成图乙气候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因素B大气环流因素C下垫面因素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答案 13.A 14.C 15.B解析 结合图示可判断出甲为温带季风气候、乙为地中海气候、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丁为热带季风气候。第 13 题,甲地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大陆性气候特征最为明显;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丙;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丁;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乙。第 14 题,温带季风气候只出现在亚洲;地中海气候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第 15 题,地中海气候的形成是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6(2017西北工大附中模拟)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 ,主要机制

9、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 。读图,完成1617 题。16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A水汽蒸发减少B地表水下渗增加C地表径流增加D大气降水减少17下列属于城市“植生滞留槽”的建设对城市环境影响的是( )A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B加重地表土壤干燥度,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C发挥生物滞水功能,根治城市内涝D增加地表水下渗,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答案 16.B 17.A解析 第 16 题,由材料中“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可知,雨水滞留可直接使地

10、表水下渗增加。第 17 题,分析题干材料可知, “植生滞留槽”会增加城市地表及大气的湿度,从而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槽中植物起到了生物滞水功能;受城市功能的制约,植生滞留槽不可能根治城市内涝,同时也不可能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完成 1820 题。718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驱动洋流甲的是盛行西风B洋流甲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C洋流甲所在海域的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是由于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D7 月洋流甲所在海域的鱼群数量比 1 月多19图中洋流甲势力强大时( )A美国旧金山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B南非高原草木枯萎C我国长白山迎来第一场雪D南极正值科

11、考的最佳时间20图中河流乙的流量变化特点是( )A从上游向下游减小B从上游向下游增大C中游流量最大,上游和下游流量较小D中游流量最小,上游和下游流量较大答案 18.D 19.B 20.A解析 第 18 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图示区域为非洲索马里半岛及其附近海域。北半球夏季,洋流甲所在海域盛行西南季风,离岸风吹拂海面,导致冷海水上泛,形成索马里寒流,该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海水上泛,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形成大渔场。第 19 题,由上题知,该海域夏季西南季风强劲,寒流势力强大。美国旧金山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C 项所述发生在北半球

12、深秋或初冬;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为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为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南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此时为干季,草木枯萎。第 20 题,河流乙的上游流经埃塞俄比亚高原,来自大西洋的西南风受地形抬升,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中游流量小;下游位于索8马里沿海平原,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较干旱,气温高,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小。二、综合题(共 50 分)21(2017南昌检测)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 。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 。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 4 000 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主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14 分)(1)结合地形

13、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答案 (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形态破碎,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解析 (1)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分析该地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2)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

14、 4 000 米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3)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石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但河水水位高,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即可。22(2017福建八县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3 分)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 3 ,7 月平均气温为 17 。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 2 000 mm 左右,降水 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如图为温哥华所在区域简图。9(1)描述 7 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5、(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4)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答案 (1)特征:向北凸(弯曲)。原因:西侧海洋 7 月温度较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2)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该地区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3)冬季时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区西侧,

16、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4)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美洲大陆内部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解析 (1)据图描述 7 月等温线的特征,其弯曲的原因主要是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影响。(2)气候类型根据所处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大陆西岸纬度 4060之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是受洋流、地形及盛行风影响。(3)结合大气环流的特征,冬夏季高低压中心位置的变化,再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不同的主导风向。(4)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暖流增温增湿、山地阻挡寒冷气流。23(2017九江七校模拟)下图为“201

17、6 年 9 月 14 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10(1)写出 A 地的气压值范围。(2)判断 B 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及目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3)与 D 地相比,判断 C 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4)判断图中字母 E 代表的锋面类型名称;描述当锋面 E 移动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答案 (1)1 0101 015 百帕。(2)气旋(或低压)。从图中可以看出风(气流)从四周吹向中心(向中心辐合)。 台风。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固堤坝。(3)C 地的风力小于

18、 D 地。 C 地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4)冷锋。 雨雪、大风、降温。解析 (1)图中等压差是 5 百帕,A 为锋面气旋,为低压系统,所以 A 的气压值为 1 0101 015 百帕。(2)根据 B 地周围的风向标可知,该地气流呈逆时针方向从四周向中心辐合,那么此天气系统是气旋(或低压)。B 地位于西北太平洋,此时为秋季,所以该天气系统加强最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是台风,预防措施结合实际回答即可。(3)比较 C、D 两地的等压线疏密情况,C 地的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所以风力小。(4)E 是位于低压槽内的锋面系统,根据锋面两侧的风向判断,北侧的冷气团主动向南

19、侧的暖气团移动,所以此天气系统是冷锋;受冷锋的影响,甲地的天气现象是雨雪、大风、降温。24(2017湖北八市联考)读“世界渔场分布图” ,回答问题。(13 分)(1)描述大范围渔场的分布特点。(2)图中的 A、B 两海域分布有世界著名的渔场,简析其形成大渔场原因的差异。11(3)目前,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普遍萎缩,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答案 (1)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2)A 渔场是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 ,阻碍鱼类游动,形成大渔场。B 渔场是秘鲁渔场,受

20、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3)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酸雨等。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导致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重大工程建设破坏鱼类生存环境。对策: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人口增长;防治海水污染,改善海洋环境。解析 (1)根据图中大范围渔场分布的位置可直接判断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区,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温带,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2)根据图中渔场的分布位置可知,A 渔场是北海道渔场;B 渔场是位于南太平洋的秘鲁渔场,都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道渔场主要是由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的,秘鲁渔场主要是由上升流形成的。(3)原因可从自然(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和人为(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两个方面回答。对策应主要从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人口数量、防治海水污染等方面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