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1133581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十二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选择题下图为某时期某区域的人地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1上图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发展2图示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荒漠化 水土流失 酸雨危害 环境污染A BC D解析:第 1 题,图示内容为人类大规律开垦耕地,反映了征服自然的人地关系思想。第 2题,不考虑实际,无节制的开垦土地易造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生态问题。答案:1.C 2.A下图为不同社会阶段资源利用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智力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主要指区位条件)。读图,回答 34 题。3图中数字与资源类型配对正确的一组

2、是( )A智力资源 矿产资源B空间资源 矿产资源C空间资源 智力资源D矿产资源 智力资源4工业文明阶段,曲线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2B资源种类增多,利用率提高C区位条件增多,影响程度增大D劳动力数量增多,素质提高解析:第 3 题,随着社会推进,智力因素越来越重要,故为智力资源;工业革命后,矿产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进入生态文明阶段,矿产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减弱,故为矿产资源。第 4 题,由上题可知,为空间资源,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人们掠夺式开发空间资源,空间资源的利用广度和深度快速增加。答案:3.D 4.C(2017 届湖南名校联考)生态环境质量反映人口

3、、经济、环境三者的协调关系。下图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 56 题。5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最优区域分布在( )A东部沿海地带 B中部内陆地带C西北内陆地区 D西南青藏地区6引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防护林建设 B气候变化C经济发展水平 D环境污染解析:第 5 题,图中显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总体上向东移动,表明东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第 6 题,结合我国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可判断答案。答案:5.A 6.C(2017 届广东七校联考)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

4、2000 年、2008 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 78 题。720002008 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1 300 米以下地带 B1 3001900 米地带C2 500 米以上地带 D1 9002 500 米地带3820002008 年,该地区 1 900 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解析:第 7 题,依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含义可知,该系数越大表明人均耕地越大,则人地关系越缓和。结合图中 2000 年和 2008 年数据,可看

5、出在 1 300 米以下地带,该系数明显变小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第 8 题,图中显示,在 1 900 米以上地带,2008 年较2000 年系数变大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缓和。理论上可能是由于在此高度上大量开垦耕地,或人口迁出所致。结合这两个年份国家政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等)与经济发展情况,最有可能是人口迁出所致。答案:7.A 8.B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 。在自然环境中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 2 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为赚钱的

6、绿色食品。据此完成下题。9 “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的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解析:“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的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同代人之间的公平性。答案:A(2017 届天津滨海六校联考)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崎岖,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读图,回答 1011 题。10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进行农业结

7、构的调整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4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11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C提高了生产效率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解析:第 10 题,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水源是农业稳产的关键因素,故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第 11 题,注意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实现减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目的。答案:10.C 11.D(2017 届扬州模拟)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 1213 题。12该农业最可能是( )A人工草地畜牧业 B粮草结合混合农业C多元

8、开发立体农业 D热带地区迁移农业13该生产模式会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改变自然带类型 B保持土壤肥力C增大气温日较差 D增加原生物种解析:第 12 题,该农业生产模式有牧草、干饲料、畜、禽、土壤等元素,可判断出是人工草地畜牧业,故选 A 项。没有种植作物,不属于混合农业,B 项错误。没有体现出山区特征,故 C 项错误。也不属于热带迁移农业,D 项错误。第 13 题,自然带类型与所在地的气温、降水有关,该模式无法改变,故 A 项错误。由于将落叶和畜、禽的排泄物进行了还田,故可以保持土壤肥力,故 B 项正确。人工草地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可以减小局部气温日较差,故 C 项

9、错误。原生物种无法增加,D 项错误。答案:12.A 13.B(2017 届湖北名校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1415 题。514该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的工业导向类型属于( )A市场导向型 B原料导向型C劳动力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15该生态工业园区( )A最可能位于湖北B属于高科技产业园C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D具有高效的资源利用及和谐的生态功能解析:第 14 题,图中主导产业链是蔗田系统、制糖系统、酒精系统,则主导产业属于原料导向型。第 15 题,图中显示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同时各个系统中的废弃物也被充分利用,节约了资源,也减轻了环境污染,则具有和谐的生态功

10、能。答案:14.B 15.D二、非选择题16(2017 届宁波十校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冰糖心苹果”具有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生长期在 410 月份,采摘上市时间较晚,严格控制在每年的 10 月 25 日霜冻期以后采摘上市。下图中 A 地是著名的“冰糖心苹果”产地。下表为 A 地各月气温、降水信息表。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最高均温/1.15.113.922.226.830.030.830.126.018.99.1 0.0最低均温/13.18.10.0 8.212.114.917.016.110.94.33.010.1平均降水量/mm

11、 2 2 3 3 9 10 16 13 6 3 1 2材料二 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6(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气候条件对 A 地苹果生产的有利影响。(2)简述图示地区过度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并为该地区苹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提几点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气候决定了农产品生长所需的光、热、水,对水果来说,尤其是光照和温差,先分析新疆的气候特征,然后分析对 A 地苹果生产有利的方面。第(2)题,从图中看出,该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土地不合理开发利用,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水资源锐减。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可以根据所学的有关荒漠化治理的知识来回答。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结构调

12、整、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等方面分析。答案:(1)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苹果生长期平均气温高,有利于苹果的生长发育和结果;采摘时间晚,苹果生长周期长;冬季寒冷,病虫害少。(2)主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或盐碱化、土地退化);水资源锐减。建议: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产量、质量;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道路,提高产品竞争力;发展苹果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中 A 地区是青藏高原主要的农业县之一,海拔在 2 0664 299 米之间,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

13、 80%以上,有多条支流由北向南注入湟水干流。(1)说出 A 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材料二 图中 B 地区绝大部分海拔在 4 000 米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 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 11 172 平方千米,分为四、五、六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 9.26%、52.13%和 38.61%;1997 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为 10 793 平方千米,四级7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五级、六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 48.3%和 51.7%。(2)说出 B 地区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针对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材料三

14、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东部地区进行加工。湖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3)据下图说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并说明其具体表现。解析:第(1)题,A 地区可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第(2)题,B 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第(3)题,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答案:(1)种植业、畜牧业、林业。(2)草场退化(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具体表现: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措施:促进畜牧业科技发展,加大草原建设投入,强化人工草地建设,优良品种培育;科学轮牧(围栏封育、季节性休牧、舍饲和半舍饲、积极推行牧区繁育、农区育肥);适度放牧;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3)清洁生产。环境效益: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经济效益: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深度开发(循环利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