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12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考点梳理考点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原因(1)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和扩张产生矛盾。(2)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3.表现:(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对抗。(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对抗。(3)军事上,北约与华约对抗。4.影响(1)两大阵营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世界整体发展。(3)世界局势动荡不安,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考点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1.多极化
2、趋势的出现(20 世纪六七十年代)(1)表现:欧洲走向联合道路、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不结盟、中国崛起等。(2)影响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 世纪九十年代)(1)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2)表现美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欧洲:1993 年欧洲联盟成立。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3)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
3、极化趋势加强。考点三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形成(1)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2(2)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2.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3.影响(1)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2)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3)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考点四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1.区域集团化(1)欧盟:1993 年成立,是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化组织;提高了欧洲的国际政治地位;有利于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4、。(2)北美自由贸易区: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实力。(3)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促进了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2.经济全球化(1)原因:科技发展(物质基础和推动力);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技术手段);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推动者);两极格局结束(消除障碍);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有利条件)。(2)评价对世界: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利益失衡。对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
5、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答题术语考点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冷战的加剧促成了两极格局的形成。2.马歇尔计划实质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考点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1.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2.多极化只是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考点三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2.关贸总协定的影响是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考点四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
6、势31.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2.经济全球化实质是发达国家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思维导图三年真题1 (2018.4浙江高考25)右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图 1 和图 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4图 1 图 2欧洲一体化进程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 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A B C D【答案】A2 (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5)图 8 反映了 19451975 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答案】A5【解析】根据图中
7、联合国成员数量的洲际分布变化可知从 1945 到 1975 年,亚洲和非洲成员国明显增多,而亚非国家多为第三世界国家,说明第三世界发展壮大,故 A 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 1945 到 1975 年欧洲成员国增加,但不能反映欧共体成员增加,并且这也不材料反映的主旨,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与世界贸易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并未体现经济区域化,故 D 项错误。3 (2018江苏高考19)20 世纪 60 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 39%,美国同期从 1957 年的 209%下降到 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
8、,1951 年至 1970 年,西欧所占比例由 208%升至 286%,美国同期则由 486%降至 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答案】D4 (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5)20 世纪 6070 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答案】B【解析】材料给出的地区是法、德、意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
9、地区,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应是三国交界的山区地带。此三国都是欧共体成员,综合 60-70 年代的信息(1967 年,欧共体成立),推断,导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经济一体化。马歇尔计划 40 年代末实施,五十年代就发挥出重要作用,A 选项说法错误。福利制度在二战后就逐渐建立起来,70 年代后逐渐削减,而材料提供的时间是 60-70 年代,C 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在 1971 年,故 D 项错误。65 (2018.4浙江高考24)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 。下列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大事年表1947 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1989 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1991 年 中国正式
10、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2 年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1994 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1995 年 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1999 年 欧元正式问世2001 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答案】B6 (2017北京高考22)图 10 取材于 1949 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 。图中处应填写( )7A罗斯福新政 B “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 D欧洲煤钢联营【答案】C7 (2017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4)图 4 是苏联时期的一幅
11、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 。该漫画表明(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是在 1920 年,苏联成立于 1922 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 A 项错误;漫画中显示的只是斯大林格勒一地的工业化建设,不足以说明苏联实现工业化,故 B 项错误;依据所学,二战全面爆发之前苏联经济建设完成了前两个五年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因苏德战争爆发而中断停滞,故 C 项错误;漫画中几个人在听到无线电广播内容“斯大林格勒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后被“吓倒” ,说明这一时期苏联进行经
12、济建设引起了它的“敌人”的恐慌,结合二战后美国对苏联推行的“遏制”政策,说明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 D 项正确。8 (2017海南高考20)1964 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 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8【答案】A9 (2017天津高考11)1990 年 9 月 12 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
13、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B两极格局的瓦解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全球化进程加快【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苏、美、英、法四国参与协定东德、西德的统一和主权问题,可知当时两极格局和大国主导世界的影响仍然存在,故 A 项正确;两极格局瓦解的时间和标志是 1991 年苏联解体,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是在这次各国会谈签署条约之后,故 C 项错误;全球化趋势加快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但与材料体现的德国受到大国监管的内容无关,故 D 项错误。10 (2017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5)19
14、76 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 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答案】A911 (2017.4浙江高考25)右图漫画所反映的是( )A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B从关贸总协定走向 WTOC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 D中国从“复关”到“入世”【答案】B【解析】从欧共体到欧盟与乌拉圭回合谈判无关,故 A 项错误;198
15、6 年开始进行乌拉圭回合谈判,使关贸总协定走向 WTO,故 B 项正确;从两级格局走向多极化与苏联解体有关,故 C 项错误;乌拉圭回合谈判是关贸总协定的成员国之间的谈判,中国没有参加,故 D 项错误。12 (2017江苏高考19)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 。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答案】B1013 (2016天津文综8)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
16、“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 ”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 )A威尔逊时期 B罗斯福时期 C杜鲁门时期 D肯尼迪时期【答案】C【解析】根据“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 ,可见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二战后初期,美国无论政治、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并且领导西方国家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与“二战后初期”对应的只有杜鲁门时期,故选 C。14 (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5)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
17、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答案】A【解析】马歇尔计划“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 ,可见美国对欧政策有利于欧洲一体化,促进煤钢联营的建立,故 A 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仍然是美国主导的,而且其目的是援助和控制西欧,没有体现欧美平等伙伴关系,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提及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援助,从而有利于欧洲联合,与导致欧洲对峙无关,故 C 项错误;柏林危机导致德国
18、分裂,其根源在于美苏的对抗,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故 D 项错误。15 (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5)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11【答案】D16 (2016上海单科29)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8 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有学者指出其存在史实错误,理由是当时( )A中国正面临内战全面爆发 B上海已经
19、沦陷为“孤岛”C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下 D中国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答案】C【解析】1944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确立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保持固定价格即官价为每盎司黄金等于35 美元。中国内战全面爆发不会改变这一价格,故 A 项错误;上海已经沦陷不会改变这一价格,故 B 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下固定的价格说明这一史实错误,故 C 项正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世界贸易规则,与货币体系无关,故 D 项错误。17 (2016海南单科21)1948 年 2 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 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 63%。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
20、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 。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 )A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 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D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答案】A【解析】根据“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 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 63%。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可知美国凭借其经实力加强对世界金融的控制,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这种意图的表现,故 A 项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对付苏联的冷战,属于军事层面,故 B 项错误;1947 年以美国为首签署了关贸总协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故 C 项错误;对欧洲经济援助是马歇尔计划,也是冷战的组成部分
21、,与美国保持这种优势(世界经济霸主)的“关系模式”无关,故 D 项错误。18 (2016江苏单科20)1987 年,英、法、意等 12 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12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 。该文件的签署( )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答案】B19 (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4)表 1成立时间 名称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1970 天然橡胶
22、生产者协会推动表 1 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答案】B20 (2016江苏单科23) (13 分)1946 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 8000 字的“长电报” 。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13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
23、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材料二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
24、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6 分)(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 (3 分)(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 (4 分)【答案】 (1)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3)共同: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依据:“长电报”:苏联的专制
25、传统和意识形态。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14(3)第一小问共同之处,依据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以及称霸世界的必然结果得出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第二小问“长电报”形成认识的依据,据材料一“苏联传统的不安全”并结合所学知识美苏意识形态的不同得出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第三小问诺维科夫报告形成认识的依据,据材料二“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结合美国国家性质得出依据是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21 (2016海南单科2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3 分)材料 1981 年,美国政府采取新遏制战略, “以实力求和平” 。1982 年,美苏开始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谈判,但因美国在西
26、欧部署中程导弹而中止。1985 年,苏联着手调整外交政策,美国推行新的缓和战略,双方重开谈判。1988 年底,美苏达成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初步协议。1991 年 7 月,历经 9 年谈判,美苏签订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规定双方削减核力量的 1/3,各拥有 1600 件战略武器运载工具,苏联要从现有导弹中减少 36%,美国减少 29%;苏联减少现有弹头的41%,美国减少 43%。据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苏签订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原因。 (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签订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影响。 (5 分)【答案】 (1)
27、原因:缓和双边关系,确保核安全,减少核战争的危险;美国要保持核优势;苏联欲减少因军备竞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压力。 (8 分)(2)影响:基本达到各自的战略目的,维持核垄断地位;减少两国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有利于稳定国际局势。 (5 分)【解析】 (1)由材料“苏联着手调整外交政策,美国推行新的缓和战略,双方重开谈判”可得出缓和双边关系的需求,根据教材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有关美苏争霸内容即可作答。(2)由材料“双方削减核力量的 1/3,各拥有 1600 件战略武器运载工具,苏联要从现有导弹中减少36%,美国减少 29%;苏联减少现有弹头的 41%,美国减少 43%”可得出减少核力量的
28、威胁,达到了各自的目的。由于两国的联合作用,对稳定国际局势也有帮助。高考模拟1. “由于各种危机的发展,我们决不能把这种援助放在零星供应的基础上,美国政府将来给予任何援助应该是根治疾病的药品,而不应该是暂时止痛的镇痛剂。 ”二战后,建立在上述认知的基础上,美国政府( )A.成立了世界银行B.组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5C.倡议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提出并实施了马歇尔计划【答案】D【解析】材料中强调危机、援助、根治疾病和止痛的镇痛剂,这与欧洲复兴计划有关,故 D 项正确。2. 1962 年, “在经过几天极度的紧张对峙之后,苏联退却了。肯尼迪对赫鲁晓夫作出让步,调整美国一些驻亚洲的军事基地,同时
29、答应不再进攻古巴。 ”这次危机反映出( )A.古巴是美苏对峙的主要阵地B.两极格局下世界局势的基本特点C.世界格局呈多极化发展趋势D.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局面被打破【答案】B3. “历史所能赋予的最高荣誉,莫过于和平缔造者” ,这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691974 年任总统)的墓志铭。尼克松在任总统期间,改善了中美关系,结束了越南战争,同苏联强调谈判代替对抗。尼克松缔造“和平”的实质是( )A.美国对外战略目标的根本改变B.以和平为幌子推行霸权主义C.淡化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D.实力相对下降下的战略调整【答案】D【解析】70 年代初,美国出现“滞胀” ,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再加上西欧和日本的冲
30、击,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不得不做出战略调整,故 D 项正确。4.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有三个重要变化,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均和人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二是欧洲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三是美国一反 20 世纪 80 年代国际竞争能力和经济地位下降的趋势,经济获得强劲发展。这些变化从侧面反映出( )A.世界经济格局影响政治格局B.冷战后世界单极化趋势增强C.世界多极趋势始于冷战结束D.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区域内【答案】A【解析】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三个重要变化反映出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推动了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 A 项正确。5.有学者认为,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31、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16同时从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主要反映出当今世界( )A.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B.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加强C.发展中国家日益贫困D.区域集团化取代全球化【答案】A6.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这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A.消除了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B.推动了战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C.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经济组织D.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答案】B【解析】A 项说法绝对;据材料中“国际贸易空前发展” “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了战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故
32、B 项正确;C 项与史实不符,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无关,故 D 项错误。7. 1995 年成立的世贸组织,旨在逐步调降各会员国关税与减少非关税贸易障碍,预期中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更要会员国万种商品相互零关税。这说明( )A.全球贸易中心发生重大转移B.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自由化C.国际间货物将实现自由流通D.贸易壁垒制约落后国家工业化【答案】B【解析】世贸组织的成立有利于世界贸易自由化,预期中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更要会员国万种商品零关税,就是世贸组织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表现,故 B 项正确。8.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
33、,美国的黄金储备从战后的 250 亿美元急剧下降到 90 亿美元,黄金存量从 8 亿多盎司骤减到 2.5 亿盎司。而此时的欧洲各国,至少囤积着 800 亿美元,有权要求美国兑付 22.8 亿盎司的黄金。这主要说明当时( )A.美国陷入了欧洲的债务危机B.国际金融体系存在内部缺陷C.国际黄金储存量总体下降D.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效果明显17【答案】B9.西方国家这次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调整,大体上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把包括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一转移始于 80 年代,90 年代愈演愈烈。促使了 9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
34、全球吸引外资总量急剧攀升。这说明全球化( )A.是发达国家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B.本质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C.给发展中国国家带来了严峻挑战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巨大的机遇【答案】B【解析】由材料“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总量急剧攀升”得知,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联系和依存的,故 A 项错误;由材料“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得知,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它们垄断了世界商品、金融和科技市场,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故 B 项正确;全球化客观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本国经济,故 C
35、项错误;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故 D 项错误。10.法国人在西方常被视为“异类” ,在工业化、全球化浪潮中,始终有意识地守护和保持可能消泯的某些根本性的东西。代表对人类古老的感官价值的执着和迷恋的葡萄酒、服饰、化妆品,成就了“法国制造”极具竞争力的差异化产业和国际品牌。这反映了( )A.传统产业迟滞了全球化过程B.民族性与全球化可以协调统一C.法兰西民族具有一定保守性D.全球化推动了发展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法国的“葡萄酒、服饰、化妆品,成就了法国制造极具竞争力的差异化产业和国际品牌”说明传统产业并没有迟滞法国的全球化过程,
36、故 A 项错误;根据全球化下,法国传统工业的发展可知民族性和全球化可以协调统一,故 B 项正确。11.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合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 “丝路基金” 、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体现了(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走向没落B.世界霸权面临激烈争夺18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D.经济区域化的加速发展【答案】C12.德国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说:“随着经济的跨国化,特别是金融市场以及工业生产的跨国化,民族国家的政府今天越来越发现,为了保持国际竞
37、争力,自己不得不忍受诸如失业率持续上涨,少数群体不断被边缘化这样的后果。 ”哈贝马斯的观点说明了( )A.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竞争不断增强B.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民族争端C.经济全球化削弱了民族国家的主权D.跨国公司阻碍了民族国家的强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民族国家的政府今天越来越发现,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自己不得不忍受诸如失业率持续上涨,少数群体不断被边缘化这样的后果”可知经济全球化削弱了民族国家的主权,故 C 项正确。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大西洋联盟是战后初期国际局势和国际斗争的产物,是美欧相互需要的结果。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动力,推动美国在 1947 年前后逐步形成了以支持西
38、欧的复兴与联合,进而促使其与美国紧密合作为要点的大西洋联盟政策。美国采取主动举措的同时,困境中的西欧也有着向美国靠拢的强烈愿望。各国在政治上也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挽救摇摇欲坠的现政权。正如美国学者汉里德等人所提出, “欧洲大陆支离破碎,幻想破灭,同时又面临苏联巨大军事力量的对抗。重建一个健全的欧洲和遏制苏联是共同的需要。美国作为无可争议的经济超级大国和新的国际货币体制的缔造者,提供了重建的物资和金钱保证了西欧的军事安全” 。摘自颜声毅主编的当代国际关系材料二 美国作为冷战后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具实力、最成功、最具影响力的发达国家集团,大西洋联盟作为联系二者的纽带,欧洲国家希望
39、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全球领导者,但尚不具备实现这一雄心壮志的实力,在涉及欧洲安全的重大议题上仍需借重美国,美国希望欧洲盟国承担与其经济实力相应的责任,希望能够得到欧洲盟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有力支持,从而确保美国在世界格局中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尽管如此,美欧之间的矛盾与分歧至多属于战术层面,并没有也不可能引发美欧之间战略层面的冲突,也难以导致大西洋联盟的破裂,欧洲国家在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上对美国的支持就证明了这一点。如法国希望通过加强欧洲自身防务来削弱美国在欧洲安全和防务中的作用;英国则将保持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视为其后冷战时代最主要的安全目标,而德国则坚持美国应当在欧洲安全中发挥
40、主导作用,主张保持一个强大的北约,以消除其欧洲邻国对德国的恐惧。19近年来,世界局势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世界范围内新兴大国的崛起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一方面,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近年来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使美欧都认识到,美欧双方构建、维护以西方大国利益为基础、由西方大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努力遭到了巨大挑战,而美欧任何一方都无力单独应对这种挑战。贾春阳美国全球战略与大西洋联盟(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联盟形成的内在政治、经济因素。(12 分)(2)据材料二概括你对“冷战”结束后大西
41、洋联盟发展趋势的判断,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13 分)【答案】(1)因素:美国出于全球称霸战略的需要,力求控制战略要地欧洲并利用其来遏制苏联;美国企图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战后欧洲重建中,为美国的过剩商品和资金寻找新的出路和市场;西欧各国企图借美国援助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各国资产阶级政权的统治;西欧国家欲通过联合美国制衡苏联,保证西欧的军事安全。(任答三点即可)(2)趋势:大西洋联盟将在美国的主导下进一步强化,成为美国推行全球战略和美欧维护共同战略利益的工具,且在短期内不会瓦解。理由:欧洲国家目前尚不具备摆脱美国的实力;美国希望欧盟更多承担大国责任,并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支持
42、美国;欧美虽有分歧,但在战略上却有共同的诉求及利益;欧洲内部也存在一定的相互猜忌和彼此不信任,难以形成一致的对美政策;美欧任何一方都无力单独应对新兴大国的崛起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内的威胁。(任答三点即可)【解析】略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中的各种要素材料二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观点一:起源于 16 世纪;20观点二:起源于 19 世纪;观点三:起源于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12 分)(说明:选择材料二中任一种观点,并从材料一中任选四个要素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示例:观点:经济全球化起源于 16 世纪新航路的开辟。论证:市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商品:欧洲商人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美洲的烟草,非洲的象牙运往世界各地销售。货币:欧洲商人把美洲的金银带到亚欧等地,促进贵金属货币发展。物种:原产美洲的玉米、番薯等传到世界各地。人员:黑奴贸易把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欧洲白人向美洲移民。科技:欧洲传教士和殖民者把一些自然科学和技术带到亚洲等地。16 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经济活动真正开始超越国界,通过外贸、技术、资本、服务、相互联系和依存等形成了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