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二十二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1138044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二十二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二十二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二十二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二十二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二十二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2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2018高考卷1)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2(2018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月考)“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3(2019湖北省黄冈市质量检测)

2、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于神,以测吉凶祸福。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A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 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C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D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4(2018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二次模拟考试)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但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大量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竹简木牍,在主椁室还发掘出了一扇绘有孔子像的屏风。这说明A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B文献资料不能还原历史事实C历史事

3、实需要不同史料互证D实物史料可弥补文献史料的局限性5(2018福建中学联考)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A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B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C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2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6(2018吉大附中模考)庄子说:“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庄子接受儒家倡导的

4、道德理性B庄子提倡功利主义人生价值观C庄子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D庄子倡导听任自然,顺应人生7(2018长郡中学模考)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A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C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D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8(2018桂林中学模考)两千多年前,中国先人通过观察等活动,探寻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凝练成了“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

5、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A中国先人有“道法自然”的理念B历代气象的变化有规律可循C重农抑商政策对科技发展有影响D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控性9(2018华师大附中模考)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到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据此可知,先秦儒家“五伦”思想的提出A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B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C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D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10(2018南宁中学模考)史学家认为构成史学的三要素是“史实”、“史论”、“史识”。下列对

6、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流派纷呈,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3B韩非子“法不阿贵”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C对诸子百家思想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实现其古为今用D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2019年全国卷原创模拟预测)下表先秦秦汉思想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据此可知观点 出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庄子达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A天人合一思想的大致形成过程B儒道两派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C古人已经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D思想家都有维

7、护君主专制愿望12(2018重庆市綦江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经书就是儒家学派典籍的总称。在先秦时代,儒家学者们所学习和传承的只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汉武帝时,诗、书、礼、易、春秋遂被立为五经,因为乐是空有其名而无典籍留传。宋代一度扩大到13经。上述变化的实质是A专制统治不断强化B儒家经典不断丰富C孔孟儒学遭到破坏D历代统治者重视儒学发展13(2018江西省南昌一中)在考古发现的汉代官吏墓葬中,陪葬品除秦律等大量律令外,还经常伴有一些用来预言凶吉、卜定疑难的简册,如日书等。这反映了当时A沿用了秦代的基本政治制度B治国思想发生根本改变C儒学融合了法家、阴阳家思想D社会生活受神秘主义影响14

8、(2018河南省洛阳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初用意仅在于确立儒学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但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章太炎等著名学者则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是汉武帝在学术文化上的专制独裁政策。这一变化说明A对儒家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4B西方思想冲击儒学正统地位C思想认识受社会政治的影响D国人民主科学意识不断增强15(2018衡水中学模考)下表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对于该表分析正确的是A主流价值儒学化B法家大行其道C重利轻义观盛行D伦理脱离政治16(2018山东实验中学模考)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

9、崇。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据材料可知唐太宗的“君道”A体现了传统儒家的仁政思想 B为近代民主政治奠定基础C完全取决于帝王的个人品质 D是分权制衡体系的新发展17(2018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模拟)下面是古代学校(书院)必读历史教材统计表(部分)。朝代、学校(书院) 教材名称汉武帝时期的太学、郡国学校 春秋(孔子编)五代书院 史记汉书后汉书宋代书院 资治通鉴纲目(朱熹编)明清书院 二十一史、资治通鉴纲目这一现象反映了古代历史学科A教材的来源趋向多元化B吸收国外思想成果C是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D与科举考试相联系518(20

10、18山东省七校联考)自秦始皇泰山封禅以来,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帝王均到泰山举行封禅活动,“天命以为王 ,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五经通义)。这说明A君权神授观念不断深化 B君主治国理政思想的宗教化C君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D儒学思想成为主流19(2018湖南省长郡中学临考冲刺)下表为史记有关西汉前期“无为而治”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无为而治”记述 出处(汉初)“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初)“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 史记萧相国世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史记吕太后本纪“汉兴

11、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遏水旱之灾,民则家给人足。” 史记平淮书A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B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C顺应了小国寡民的社会心理D保证了地方自主发展的权力20(2018山东省青岛市高考模拟)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学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学说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替,认为历史是所谓“五德”相继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三国演义开宗明义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A曲解了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B说明了历史按主观意志变化C印证了历史从低级向高级发展D反映了历史循环论的正确观点21(2018广州中学模考)下表是与汉代海昏侯刘贺有关的历史材料。据此可知历史材料 出处其(刘贺

12、)天资喜由乱亡(无),终不见仁义荒淫迷惑,失皇帝礼仪 汉书武五子传6,乱汉制度。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刘贺),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汉书儒林传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约5000枚竹简,包括悼亡赋易经礼记孝经医书论语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A刘贺昏庸无道不重礼制B当时皇室重视儒学教育C汉代“四书”地位超过“五经”D刘贺以皇帝的身份下葬22(2018厦门外国语中学模考)“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在内容是A专制皇权商品经济B官僚政治地主经济C科举制度地主经济D封建割据商

13、品经济23(2018安徽省宣城市)对下表著作中关键词出现次数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汉朝A社会等级秩序固定化B孝处于社会伦理体系的核心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D讲究礼义成为重要社会共识24(2018河南中学模考)观察下图场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7汉画像石“讲经图”A这一现象最早应该出现在汉武帝时期B“讲经”主要是讲儒学四书C这一局面的出现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D代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方向25(2018江西三校联考)如图反映了汉朝太学博士人数的增长情况。据该图可知西汉时期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巩固B完善的教学体系已经形成C太学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D法家、墨家等思想已经消失81【解析】依据所学知识

14、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答案】C2【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B。“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大

15、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可见孟子的观点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选C。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D。【答案】C3【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商人注重神,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人屈从于神;周人认为天人相通,基本平等;春秋时期注重人,天人关系的重心开始下移,人的份量加重,说明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重大转移,故C项正确。商朝时期是神权和王权的结合,材料说明的是天人关系的转移,不是消失,故A项错误。材料中天人关系,并不是儒家的天命观,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天人关系,并不是人伦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C4【解析】海昏侯墓发掘的史料

16、属于一手史料,汉书属于文献史料,是二手史料,墓葬的挖掘论证了汉书记载史实的不足性,故D项正确;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二者价值没有可比性,故A项错误;文献史料也能还原历史的事实,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两种是史料的相互印证性,不是说明所有历史事实需要不同史料互证,故C项错误。【答案】D5【解析】“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说明孔子提礼的目的是符合社会时代的需要,A正确;礼的目的是恢复周礼,B错误;礼是提倡等级制度,C错误;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不相同,D错误。【答案】A6【解析】庄子认为许多人为了“事业”“名声”,“伤性以身为殉”,而

17、“事业”“名声”均是“物”,不应当“以物易其性”,而是要保持本性,因此可以看出庄子倡导听任自然,顺应人生。故答案为D项。庄子对“道德理性”和“功利主义”持批判态度,排除A、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答案】D答案与解析97【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义”属于儒家思想,勇武女性是为孝义而杀仇敌则说明了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女性政治地位提高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是强调勇武之风而是强调为孝义而杀仇敌,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武士精神不是衰落而是增强,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答案】A8【解析】从材料中“二十四节气”的来

18、源可以看出,这是先人对自然的一种理解和态度,并在后续的生活中指导自身的生活,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C选项错在本题与重农抑商无关;D选项没有体现出“二十四节气”产生背景。【答案】A9【解析】儒家思想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讲究君臣等级关系,显然符合西周时期分封制度下“家国同构”思想内涵,故D项正确;A中尊卑等级没有体现;B中君主专制是秦朝时期实行;C属于西汉时期特征,不符合先秦时期特征。【答案】D10【解析】“史实”、“史论”、“史识”并称为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人物、事件等基本的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客观历史如史实、人物、历史现象的评

19、论;“史识”是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其中A、D项是属于“史实”; B项是对韩非子历史人物的评论,所以属于“史论”;C项属于“史识”。故选B。【答案】B11【解析】老子强调万事都要遵循法则,不能违背;庄子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三者都突出了人对自然的顺应与和谐。故答案为A项。道家的思想在西汉时经董仲舒改造后成为新儒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代表两者思想主张基本一致,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古人在当时是否已经注意到具体的环境污染问题,排除C项;君主专制的形成和发展以秦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为起点,老子和庄子

20、生活的时代还没有产生,排除D项。【答案】A12【解析】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被立为五经”为专制统治服务;宋代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宋代一度扩大到13经”,说明儒学对巩固专制统治的作用日益提升,因此材料反映的现象的实质是专制统治不断强化。故答案为A项。B、D项不符合题干中“实质”的要求,排除;后世儒学是对孔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排除C项。【答案】A13【解析】“预言凶吉、卜定疑难”体现了迷信神秘主义的特色,说明当时社会生活受神秘主义影响,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汉代沿用秦代的基本政治制度,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治国思

21、想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汉代儒学融合法家、阴阳家思想的问题,故C错误。故选D。10【答案】D14【解析】从材料看出,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资产阶级思想家为了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从而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解读与原来不同,反映了政治形势对学术研究的影响,故C正确;材料并非对儒家思想的研究,而是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解读,排除A;BD材料未体现,排除。【答案】C15【解析】材料中体现了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为儒家思想为主的伦理观“仁、礼、信”,说明了两汉社会主流价值儒学化,故A正确;法家大行其道与史实不符,汉代已确立了儒家的统治思想,故排除B;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错误;D项与

22、史实上汉代儒家伦理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不符,故排除D。【答案】A16【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唐太宗认为法律不是皇帝一人的法律,是天下的法。这说明唐太宗认为皇帝也应该遵守法律。这与近代民主政治无关,所以B项错误;与分权制衡也没有关系,所以D项错误;儒家思想认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种仁政思想正与唐太宗所说吻合,所以A项正确。仁政思想并不是取决于帝王的个人品质,而是儒家的政治追求,故C项错误。【答案】A17【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期学校的必读书目均包括历史书籍,说明历史学科是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故答案为C项。材料只显示历史学科的必读科目,没有反映“多元化”,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且不符合史实,排

23、除;科举考试从隋朝时期开始,与表格中的时间信息不相符合,排除D项。【答案】C18【解析】“天命以为王 ,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体现了君权神授观念,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帝王均到泰山举行封禅活动说明了君权神授观念不断深化,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宗教化和制约君权,故BC错误;儒学思想成为主流是在汉武帝时,故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答案】A19【解析】西汉前期实行“无为而治”政策,从材料中的“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遏水旱之灾,民则家给人足。”来看,这种政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答案为A项

24、。材料没有反映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地方自主发展”,排除D项。【答案】A20【解析】材料中的“五德终始”学说和罗贯中的历史观都体现出一种历史循环论,它承认历史按一定秩序变化,但曲解了历史变化的客观规律,故A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历史按主观意志变化,故B项错误;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过程,故C项错误。11【答案】A21【解析】从材料“其(刘贺)天资喜由乱亡(无),终不见仁义”“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悼亡赋易经礼记孝经医书论语”中可以分析出,汉代皇室比

25、较重视儒家思想,平时注重儒家教育,故B项正确;A项只符合汉书武五子传,排除;“四书”出现于宋朝,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排除。【答案】B22【解析】据材料提到,“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正统在政治上表现为官僚政治,在经济上表现为地主经济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儒家正统排斥商品经济,故A项错误,排除;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才产生,不能和祠堂对应,故C项错误,排除;儒家正统也反对封建割据,故D项错误,排除。【答案】B23【解析】材料反映了两汉著作中“礼、义”关键词出现次数最多,这说明汉朝讲究礼义成为重要社会共识,

26、故D正确;“礼、义”多次出现并不能说明社会等级秩序固定化,故A错误;材料数据无法体现孝处于社会伦理体系的核心,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两汉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故C错误。故选D。【答案】D24【解析】汉画像石“讲经图”说明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注重儒家经典的讲述,故A正确;太学讲学的是五经,不是四书,故B错误;材料中尊儒措施有利于儒学思想传播,故C正确;儒学教育代表封建社会教育发展方向,故D正确。本题选择B符合题意。【答案】B25【解析】据材料图片“汉朝太学博士人数的增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太学博士人数大增,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巩固,故A项正确;太学博士人数大增无法说明完善的教学体系已经形成,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太学教学质量的问题,故C项错误;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法家、墨家等思想已经消失,故D项错误。故选A。【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N ISO 14616-2004 en Plastics Heatshrinkable films of polyethylene ethylene copolymers and their mixtures Determination of shrinkage stress and contraction stress《塑料 聚乙烯 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pdf EN ISO 14616-2004 en Plastics Heatshrinkable films of polyethylene ethylene copolymers and their mixtures Determination of shrinkage stress and contraction stress《塑料 聚乙烯 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pdf
  • EN ISO 14620-1-2002 en Space systems - Safety requirements - Part 1 System safety《航天系统安全要求 第1部分 安全系统 ISO 14620-1-2002》.pdf EN ISO 14620-1-2002 en Space systems - Safety requirements - Part 1 System safety《航天系统安全要求 第1部分 安全系统 ISO 14620-1-2002》.pdf
  • EN ISO 14629-2016 en Fine ceramics (advanced ceramics advanced technical ceramics) - Determination of flowability of ceramic powders《精细陶瓷(高级陶瓷 高技术陶瓷)-陶瓷粉体流动性的测定(ISO 14629 2012)》.pdf EN ISO 14629-2016 en Fine ceramics (advanced ceramics advanced technical ceramics) - Determination of flowability of ceramic powders《精细陶瓷(高级陶瓷 高技术陶瓷)-陶瓷粉体流动性的测定(ISO 14629 2012)》.pdf
  • EN ISO 14630-2012 en Non-active surgical implants - General requirements《稳定的外科植入物 一般要求》.pdf EN ISO 14630-2012 en Non-active surgical implants - General requirements《稳定的外科植入物 一般要求》.pdf
  • EN ISO 14631-1999 en Extruded sheets of impact-modified polystyrene (PS-I)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冲击性改良聚苯乙烯的挤塑板(PS I) 要求与测试方法(ISO 14631 1999)》.pdf EN ISO 14631-1999 en Extruded sheets of impact-modified polystyrene (PS-I)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冲击性改良聚苯乙烯的挤塑板(PS I) 要求与测试方法(ISO 14631 1999)》.pdf
  • EN ISO 14632-1998 en Extruded sheets of polyethylene (PE-HD)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聚乙烯的挤塑板(PE HD) 要求与测试方法(ISO 14632 1998)》.pdf EN ISO 14632-1998 en Extruded sheets of polyethylene (PE-HD)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聚乙烯的挤塑板(PE HD) 要求与测试方法(ISO 14632 1998)》.pdf
  • EN ISO 14637-2006 en Milk - Determination of urea content - Enzymatic method using difference in pH (Reference method)《牛奶 脲含量的测定 用pH值差异的酶生化法(参照法)》.pdf EN ISO 14637-2006 en Milk - Determination of urea content - Enzymatic method using difference in pH (Reference method)《牛奶 脲含量的测定 用pH值差异的酶生化法(参照法)》.pdf
  • EN ISO 14638-2015 en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 - Matrix model《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矩阵模型(ISO 14638 2015)》.pdf EN ISO 14638-2015 en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 - Matrix model《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矩阵模型(ISO 14638 2015)》.pdf
  • EN ISO 14644-1-2015 en Cleanrooms and associated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 Part 1 Classification of air cleanliness by particle concentration《洁净室和相关控制环境 第1部分 颗粒物浓度的空气洁净度分级》.pdf EN ISO 14644-1-2015 en Cleanrooms and associated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 Part 1 Classification of air cleanliness by particle concentration《洁净室和相关控制环境 第1部分 颗粒物浓度的空气洁净度分级》.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