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六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1138052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六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六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六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六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六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6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1(2018高考北京卷)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且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2(2017广东汕头模考卷)如表反映了晚清有籍可查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人才籍贯分布情况省籍广东广西四川山东江西河北福建湖南江苏浙江贵州八旗湖北台

2、湾安徽人数 50 1 1 2 3 1 11 8 28 23 4 16 2 1 16此表可用于说明晚清A地方政治派系林立B满洲贵族势力逐步被削弱C中体西用思想盛行D沿海与内陆开放程度有差异3(2017高考海南卷)1894年,在中国的25个通商口岸有洋行552家,其中近三分之二属于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是A日本B美国C德国D英国4(2018闽侯一中调研卷)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

3、色彩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25(2018高考真题卷)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6(2018福州中学联考卷卷)“在二十世纪中国,西方因其帝国主义侵略行径而受到仇视,又因其掌握聚集财富和增强国力的秘密而受到推崇,这样一来,同时攻击西方侵略行径及其近代化秘密的义和团,有时大受称赞,有时则遭到痛斥。”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说明A义和团的行为自相矛盾B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C史学研

4、究难以获取真相D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7(2018高考卷I)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8(2018闽侯一中调研卷)在学术界,颐和园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其兴建经费与近代海军的关系。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宣传干将,都将矛头对准颐和园,使得颐和园的建设经费问题成为当时学术研究的重

5、点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根源于A政治斗争的需要B民主思想的传播C近代海军的发展D甲午战争的失败9(2018河南文综卷)下图为19世纪末日本所绘漫画李鸿章大头痛:拿着十字架的外国传教士已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李大人了,日本已经兵临城下,中国人用镰刀等农具应战。该漫画表明3A洋务运动开展出现窘境B甲午战争中国面临危机C清政府遭受众列强瓜分D日本与列强的斗争加剧10(2018宣城一中调研卷)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可见当时A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

6、B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C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D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11(2018汕头中学检测卷)清政府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地方督抚称皇帝的诏令是被挟持下的“矫诏、乱命”,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并认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对这种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从根本上避免了北方战事的发生B发生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导致了北洋军阀割据现象的形成D反映了清廷中央威信的下降12(2018东城区文综卷)下图为北京某历史时期的地图,该图可以佐证4A南京条约开放北京成为

7、通商口岸B天津条约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马关条约规定可在北京开设工厂D辛丑条约允许各国驻军保护使馆13(2018昆明中学检测卷)1899年,美国向各国提出有关中国的“门户开放”照会,主要内容是:各国对他国在中国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内的通商口岸、投资事业,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运至各势力范围口岸的各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这一政策A客观上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B保障了美国对华侵略取得优势地位C必然得到列强比较广泛的赞同支持D扩大了美国在华势力范围和租借地14(2018吉林附中模考卷)盛世危言中记载:“洋布、洋纱、洋花边等入中国为女红失业;洋铁、杨针、洋钉入中国,

8、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据此可知,义和团运动的爆发A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反洋教斗争激化的结果B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清朝政府放热统治能力C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D蕴含着以“争权利”为诉求的反抗意识15(2018资阳中学模考卷)下面是当时中日两国公开出版物刊载的关于马关谈判议和的手绘场景图,这组图片5中国报刊上的图片:各国钦差会同李傅相议和图,中坐长须长者为李鸿章。日本报刊上的图片:清国媾和使来朝谈判之图,穿西式礼服者为伊藤博文等。A一手资料,史料价值高B客观真实反映历史事实C主观想象不具史料价值D掺杂了作者强烈的感情16(2018安康中学调研卷)1895年,在中日马

9、关条约的谈判过程中,李鸿章曾想把第一款修改如下: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并放弃对朝鲜内政的干涉,同时要求日方保证朝鲜为“局外之国”。其目的是A试图确保中国东北边疆的安全B极力维护晚清的朝贡体系C顺应民族独立的世界历史潮流D配合日本对外扩张的步骤17(2018张家口中学模考卷)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此后系列的巨大屈辱与挫折,使得“亡国灭种”成为当时的核心话题之一。清末民初的历史教科书中,“国耻”和“亡国”话语是其中的主导性话语之一。据此可知A唯物主义史学家成为史学界主角B历史教村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D历史教材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18(2018江西重点中学联考卷)

10、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这一情况说明A科举制的废除有其必然性 B预备立宪适应了时代潮流C中国教育完成近代化转型 D清朝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19(2018辛集中学模考卷)孙中山在解除临时大总统时表示“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将此作为“效力”的方向。黄兴也曾表示“吾党以后当纯带一种建设性质”。这些主张A对民国形势的评判过于乐观B直指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6C加速了国内和平时期的到来

11、D指明了民主革命的新方向20(2018高考模拟卷)有人曾对东方杂志19151921年开设的“法令”栏目公布的法规统计如下: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合计公布法令、条例数目150 55 34 51 39 40 22 391对其变化原因解读最准确的是A辛亥革命后法律制度渐趋完善B军阀统治出现政治认同危机C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大解放D参加一战降低了人民参政的兴趣21(2018湖北中学联考卷)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曾针对民国初年根本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

12、久而定也。”以该学者视角判断,下列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是A实行民主宪政而非专制政治B通过法律确立民主共和制度C倡导“中国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D革命派想借此约束限制袁世凯专权22(2018兰州中学模考卷)著名学者茅海建说:清朝的官员,尤其是中央政府的官员,后来大多成了民国的官员。北京政府似乎只是换了一块招牌,内部人员没有太多的变化。晚清官员弃旧朝而投新朝,自然有着生计的原因,但他们在做政治选择时,并没有太多的思想痛苦。这主要说明A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B民国建立犹如王朝更替C清朝覆灭契合了众人心理D儒家忠义观念荡然无存23(2018北京西城区模考卷)下表搜集了重要的资产阶级文献首次完

13、整出现在中国的概况。它表明名称 时间 书刊美国独立宣言 1901年 国民报第1期法国人权宣言 1903年 与其他文件合成政治思想之源一书印行7英国权利法案 1907年 新译界第6号A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首次传入中国B中国人已关注到西方制度背后的理念C清政府开始实践“师夷长技”的主张D西方民主科学观念通过报刊深入人心24(2018陕西中学质检卷)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呐喊,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不用我们的活动。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可见,辛亥革命A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B推翻了多年的封

14、建制度C极大地提高了国民意识D思想启蒙有一定成效25(2018信阳中学调研卷)1914 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临时政府迁于北京。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A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B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C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 D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81【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03年”正值辛丑条约签订后,中

15、国已经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结合材料中的“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故A正确。从材料中分析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西方列强的侵略,而不是颂扬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呼吁列强保护弱国,排除B、C。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排除D。【答案】A2【解析】据材料“晚清有籍可查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人才籍贯分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的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人才较多,当时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高于内地,故外交人才的培养量高于内地,故D项正确;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人才

16、不能说明政治派系的问题,故A项错误;数据中八旗的外交人才为16人,处于较高水平,故材料不能体现满洲贵族势力逐步被削弱,故B项错误;外交人才籍贯分布与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是两个概念,不能混同,故C项错误。【答案】D3【解析】“洋行”是商品输出的表现,甲午战前,对华商品输出比重最大的国家是英国,故D正确;日本在甲午战后加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美国对华输出占据主导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故B错误;德国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C错误。【答案】D4【解析】由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这是清末预备立宪,材料“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

17、,恭候圣裁”,这体现出预备立宪的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C正确;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故A错误;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说明预备立宪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民主,故B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在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预备立宪没有涉及,故D错误。【答案】C5【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章太炎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而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所主张的民族主义就是反对清朝的专制统治,不是反清复明,A项错误;材料中陈元孝是对“陆秀夫负帝投海”的抗元斗争的歌颂,与B、C两项无关。所以答案选D项。【答案】D6【解析】与本题材料相结合当从攻击西方侵略中国角度去看时,其会受到

18、称赞,当从其攻击近代化角度去答案与解析9看时就会遭到痛斥,体现出了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故B 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对义和团的评价不同说明的问题,而不是义和团本身的问题,故A项错误;史学研究可以获取真相,故C项错误;历史评价是有客观标准的,故D 项错误。 【答案】B7【解析】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 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

19、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答案】C8【解析】根据“颐和园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其兴建经费与近代海军的关系”,结合所学,慈禧太后挪用建设近代海军的费用修建颐和园,是造成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宣传干将,都将矛头对准颐和园”说明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宣传干将矛头对准颐和园是为了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是源于政治斗争的需要,A正确;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主要反映通过颐和园兴建经费与近代海军的关系来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是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D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根源,排除。【答案】A9【解析】“拿着十字架的外国传教士已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李大人了,日本已经兵临城下

20、,中国人用镰刀等农具应战”说明甲午战争中国面临危机,B正确;A、C、D不符合材料史实,排除。【答案】B10【解析】材料反映了面对民族危机,义和团运动、改良派、革命派、东南地区的洋务派有不同的态度和应对方式,这说明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故A正确;“东南互保”并不能说明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故C错误;材料也不能反映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故D错误。【答案】A11【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八国联军侵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没有避免北方战事的发生,故A项错误;据材料“乱民、邪术、列国”等关键信息,可知是义和团

21、运动时期,故B项错误;北洋军阀割据是在1916年袁世凯死亡之后发生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叙述的是面对列强入侵,地方官员不服从皇帝宣战诏书,借口各种理由推脱的现象,反映了晚清时期在内忧外患的作用下,中央集权的效能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答案】D12【解析】根据“意大利使馆”“意大利兵营”等信息可知,该图可以佐证辛丑条约允许各国驻军保护使馆,故D正确;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没有北京,A错误;天10津条约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但是无法体现“意大利兵营”“奥匈兵营”等信息,排除B;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北京不是通商口岸,C错误。【答案】D13【

22、解析】从材料中的“运至各势力范围口岸的各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来看,“门户开放”政策客观上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列强中也有反对这一政策的,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A14【解析】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造成国内手工业者失业,传统的手工业开始衰败,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因此义和团运动的爆发蕴含着以“争权利”为诉求的反抗意识,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不是洋教带来的影响,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答案】D15【解析】各国钦差会同

23、李傅相议和图反映了李鸿章与各国钦差共审日本刺客,宽宏大度的签订了和约,日本举国感激。清国媾和使来朝谈判之图突出日本的高达威武。两幅图明显掺杂了中国、日本作者强烈的感情,所以不具有客观性,D正确,B错误;手绘场景图掺杂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不是对马关谈判议和的真实反映,不属于一手资料,排除A;虽然两幅图都掺杂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但都是对当时中日两国关于马关谈判议和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C错误。【答案】D16【解析】从材料“要求日方保证朝鲜为局外之国”中可以看出,李鸿章希望通过朝鲜的“中立化”,以阻止日本对朝鲜的独占,继续确保朝鲜半岛成为中国东北边疆的一个安全屏障,故A项正确,B、D两项错误;马关

24、条约没有使朝鲜独立,故C项错误。 【答案】A17【解析】根据“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此后系列的巨大屈辱与挫折”“清末民初的历史教科书中,国耻和亡国话语是其中的主导性话语之一”,说明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资产阶级,排除C;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B18【解析】材料主要反映1905年我国近代交通和政治机构的设置等需要新式人才,这样新式学堂急剧增加,故选C;说明科举制度是一种选官制度,是在1905年废除,和题意无关,排除A;预备立宪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和题意无关,排除B;清朝机构完全半殖

25、民地化始于1901年辛丑条约,排除D。【答案】C19【解析】孙中山在解除临时大总统(1912.4)时,表示将民生主义作为“效力”的方向,“黄兴也曾表11示吾党以后当纯带一种建设性质”,表明孙、黄二人都认为革命后,国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中华民国的建设,而没有认识到中国社会性质尚未真正改变,对民国形势的评判过于乐观,故A项正确;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材料中没有指出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中国很快进入黑暗、动荡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C项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孙中山在解除临时大总统时表示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将此作为效力的方向”

26、“黄兴也曾表示以后当纯带一种建设性质”没有指明民主革命方向,当时的革命应该是反帝反封建,故D项错误。【答案】A20【解析】由图表数据可知,1915-1921年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公布的法规条文数目迅速减少,这说明部分军阀对法治不认同,即出现意识形态认同危机,故B项正确;公布的法规条文数目迅速减少体现不出辛亥革命后法律制度渐趋完善,故A项错误;公布的法规条文数目迅速减少不能说明思想解放,故C项错误;一战结束于1918年,故D项不符合图表1918年以后的信息。【答案】B21【解析】实行民主宪政,符合民主法治精神,不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故A项错误;B项通过法律确立民主,符合法制精神,不是中

27、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故B项错误;C项倡导主权在民,符合民主精神,不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故C项错误;D项违背材料中“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的问题,不符合法制精神,符合题意,故选D项。【答案】D22【解析】材料“晚清官员弃旧朝而投新朝他们在做政治选择时,并没有太多的思想痛苦”反映了清朝覆灭对于清朝官员来说早有心理准备,故不需经过“思想痛苦”而加入民国政府,这说明清朝覆灭契合了众人心理,故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而是强调清朝官员对于清朝灭亡早有心理准备,故A错误;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与清朝的性质不能等同,故B错误;“晚清官员弃旧朝而投新朝

28、”并不能说明儒家忠义观念的“荡然无存”,故D错误。【答案】C23【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英国权利法案的翻译介绍来看,说明这一时期中国人已关注到西方制度背后的理念,例如上述文献所体现的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分权制衡等思想主张,故答案为B项。A项“首次”说法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开始”错误,中国人实践“师夷长技”是从洋务运动开始,排除;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深入人心”,排除D项。【答案】B24【解析】材料“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群众具备一定的思想觉悟,这说明思想启蒙有一定成效,故D正确;材料“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他们也不用我们的活动”说明辛亥革命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故A错误;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12度,没有推翻多年的封建制度,故B错误;“知道皇帝,也是可以倒去”不能说明辛亥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国民意识,故C错误。【答案】D25【解析】“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故D项正确;A中全面说法绝对;材料没有提及孙中山和革命党信息,故B错误;材料突出袁世凯的作用,不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故C错误。【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SR CEI 751+A1-1996 Industrial platinum resistance thermometer sensors《工业铂电阻传感器》.pdf SR CEI 751+A1-1996 Industrial platinum resistance thermometer sensors《工业铂电阻传感器》.pdf
  • SR CEI 839-2-4-1996 Alarm systems Part 2 Requirements for intruder alarm systems Section 4-Ultrasonic Doppler detectors for use in buildings《报警系统 第2部分: 侵入报警系统要求 第4节 建筑内使用的微波多普勒探测仪》.pdf SR CEI 839-2-4-1996 Alarm systems Part 2 Requirements for intruder alarm systems Section 4-Ultrasonic Doppler detectors for use in buildings《报警系统 第2部分: 侵入报警系统要求 第4节 建筑内使用的微波多普勒探测仪》.pdf
  • SR CEI 839-2-5-1996 Alarm systems Part 2 Requirements for intruder alarm systems Section 5-Microwave Doppler detectors for use in buildings《报警系统 第2部分:侵入报警系统要求 第5节 建筑内使用的微波多普勒探测仪》.pdf SR CEI 839-2-5-1996 Alarm systems Part 2 Requirements for intruder alarm systems Section 5-Microwave Doppler detectors for use in buildings《报警系统 第2部分:侵入报警系统要求 第5节 建筑内使用的微波多普勒探测仪》.pdf
  • SR CEI 870-5-1-1995 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 Part 5 transmission protocols Section One - Transmission frame formats《遥控设备和系统 第5部分:传输协议 第一节:传输帧格式》.pdf SR CEI 870-5-1-1995 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 Part 5 transmission protocols Section One - Transmission frame formats《遥控设备和系统 第5部分:传输协议 第一节:传输帧格式》.pdf
  • SR CEI 94-2-1991 Magnetic tape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systoms Part 2 Calibration tapes《磁带录音和再制造系统 第2部分:校准带》.pdf SR CEI 94-2-1991 Magnetic tape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systoms Part 2 Calibration tapes《磁带录音和再制造系统 第2部分:校准带》.pdf
  • SR EN 108-1996 Methods of testing doors Test for deformation of the leaf in its plane《测试方法 测试平面叶片的变形》.pdf SR EN 108-1996 Methods of testing doors Test for deformation of the leaf in its plane《测试方法 测试平面叶片的变形》.pdf
  • SR EN 1087-1-1996 Particleboards - 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resistance Part 1 Boil test《木屑板 测定防湿性 第1部分:沸煮测试》.pdf SR EN 1087-1-1996 Particleboards - 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resistance Part 1 Boil test《木屑板 测定防湿性 第1部分:沸煮测试》.pdf
  • SR EN 159-1996 Dust-pressed ceramic tiles with a water absorption of E  10% - Group B III《吸水量E  10%的干挤压成形的陶瓷砖-B III 组》.pdf SR EN 159-1996 Dust-pressed ceramic tiles with a water absorption of E 10% - Group B III《吸水量E 10%的干挤压成形的陶瓷砖-B III 组》.pdf
  • SR EN 176-1996 Dust-pressed ceramic tiles with a low water absorbtion (E ≤ 3%) Group BI《带有低吸水性的尘压瓷砖(E ≤ 3%) Bl 组》.pdf SR EN 176-1996 Dust-pressed ceramic tiles with a low water absorbtion (E ≤ 3%) Group BI《带有低吸水性的尘压瓷砖(E ≤ 3%) Bl 组》.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