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植被【知识构建】【知识精析】一、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对植被的影响 植被对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地形根据地形分析植被种类多少:山区植物种类比平原地区丰富根据海拔分析植被的垂直分布:海拔越高,山地垂直地带性越显著,垂直带谱种类越多根据植被状况分析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一般情况下,(阳坡)热量条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好,植被相对茂盛;(阴坡)热量条件差,(背风坡)水分条件差,植被相对稀疏根据植被覆盖分析地质作用: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流水和风力作用较小,不利于外力地貌的形成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判断植被类型:不同气候条件下分布有不同的植被类
2、型,根据气候可判定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降低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增加降水量水文根据植被状况分析水源条件:植被生长好的地区,水源条件好。水文特征直接影响水生生物。洋流影响气候,进而影响植被特征判定河流含沙量: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小判断河流径流量变化: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径流量相对稳定,季节变化小2土壤根据植被生长状况可判断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土壤性质等。如茶树生长地区的土壤为酸性植被生长可改变土壤性质,如水稻土的形成二、植物的分布与环境 植物在生活的过程中始终和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环境影响着植物的分布。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气候,因为气
3、候条件决定了植物所得的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数量。热量是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从赤道到两极,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这就为在地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同样道理,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分布也不均匀,所以也为高山地区形成垂直分布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绿色植物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得好,这叫做喜光植物,例如马尾松。有些植物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能生长得好,这叫做喜阴植物,例如冷杉。热带雨林中的藤本植物尽量地向上生长,以争取太阳光,这是植物争取生活条件的一种表现。在植物的生活中,水的作用是很大
4、的。根从土壤中吸取了水分,水分又从叶子上蒸腾掉。提供营养的无机盐类,只有成为水溶液才能从土壤中输入植物体内。虽然在潮湿地区和干旱地区都有植物生长,但是植物的个体形态,随着水分供应情况而大有差别,例如,在沼泽地上生长的植物,通常具有柔嫩、硕大而鲜绿的叶子,但是根部系统并不发达。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叶子很小,有的叶面上还覆盖着薄薄的蜡层,或者是叶子变成了细刺;有的植物具有非常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收水分。由于植物生长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它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比如,铁芒萁(q)的生长反映了红壤等酸性土壤环境,而碱蓬的生长则反映了盐碱性的土壤环境;骆
5、驼刺的生长反3映了干旱环境,芦苇的生长则反映了水湿环境。可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许多自然带的名称用植物分布类型的名称来表示,如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等,原因即在此。三、植被破坏的影响1.从整体性角度看植被破坏给干旱、半干旱地区带来的影响植被减少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降水变少,极端天气多现)风化、风力作用增强沙尘暴多发,加剧土地沙漠化地表多沙质堆积物,土壤变得贫瘠甚至欠发育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2.“植被破坏”对自然环境影响关联示意图若该地区的森林遭受严重破坏,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a河流:径流量
6、的季节变化增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含沙量增大。b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c气候: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昼夜温差和年温差增大;灾害性天气增多。d土壤:土壤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e整个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四、植被(自然带)差异的原因自然带的表现主要是植被、土壤类型,其差异主要靠结合气候类型来识记,但形成原因分析则与区域白然环境都相关,形成原因的分析通常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差异、地形起伏水热差异植被、土壤差异;积温温度带,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干湿状况。五、植被丰富原因不同植被需要不同的水热条件,植被丰富,说明水热资源丰富且差异大,导致水热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跨纬度广热
7、量差异大;跨海陆广水分差异大;地形起伏大垂直方向上水热差异大;生物生存空间广、森林、湿地面积广;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等;【高考例析】(江苏卷)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下图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41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A 高寒及荒漠地区少 B 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C 面积大的省区较多 D 边境省区比较多2云南省和广东省成为我国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省份的原因是A 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B 地形复杂,环境多样C 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D
8、交通方便,人口稠密1AB 结合图 11 可知,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种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地区较少,故 A 项正确;读图可知,东部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由低纬向高纬不断减少,故 B 项正确;面积较大的西藏、青海等省级行政区分布较少,C 项错误;新疆、西藏、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都属于边境地区,但是入侵植物种数较少,D 项错误。2BC 云南省并不临海,A 项错误;云南以山地、高原为主,广东以丘陵为主,两地均地形复杂,环境多样,适合多种外来物种生存,故 B 项正确;两地均地处亚热带和热带的交界地区,该地区降水较多,水热条件好,故 C 项正确;云南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人口稀少,D 项错误。【素养提升
9、】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种植被类型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图(数字为面积占全国比重)。读图完成 13 题。51.该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草地 B.落叶林 C.荒漠 D.阔叶林2.该植被的类型和产量取决于 ( )A.气温高低 B.降水多少C.地表形态 D.人类活动3.我国该植被分布区所存在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次生盐碱化 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锐减1.A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植被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排除落叶林和阔叶林。荒漠面积最大的省应为新疆,而该植被分布最广的省为西藏,故为草地。2.B 降水量的多少决定了草场的类型,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草场的产量,如我
10、国内蒙古高原自东向西的变化。3.B 我国主要草原分布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荒漠化严重。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 20102014 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 45 题。4图中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5据图可判断( )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6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4.A 一般在相同降水量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径流量越小,则依据选项中的三类土地利用类型,可判断为林草地。撂荒地植被覆盖率
11、最差,地表径流量变化最大,故可判断为撂荒地、则为耕地。5.B 图中显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林草地地表径流量最小,表明下渗量最多;而植被覆盖率最低的撂荒地地表径流量最大,表明下渗量最少,即下渗量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_。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生态整模型试验,是能在短期内检验小流域内各种水保规划合理性与否的方法。经对模型试脸结果的统计,绘制出如下图。据此回答 67 题。6关于植被覆盖率对河流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被覆盖率与径流产生量呈正相关B植被覆盖率与泥沙产生量呈负相关C植被覆盖率提高 20%,泥沙产生量相应减少 20%D植被覆盖率大于 6
12、0%时,对径流产生量影响最小7根据材料判断,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降水量少B显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是降水、地形C考虑综合效益,最佳减沙减流效益的植被覆盖率是 40%-60%D生物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6B 读图,根据植被覆盖率与径流产生量、泥沙产生量的关系曲线,可以判断植被覆盖率与泥沙产生量呈负相关,B 对。植被覆盖率与径流产生量呈负相关,A 错。植被覆盖率与泥沙产生量不是比例关系,C 错。植被覆盖率大于 60%时,对径流产生量影响大,D 错。77D 读图,图下注记显示,降雨强度较大,A 错。显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是降水、植被覆盖率,B 错。图中最佳减沙减流效益的植被覆盖率是
13、60%-80%,C 错。材料中植被覆盖率越高,治理效果越好,说明生物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D 对。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亚洲内陆某典型植被示意图。读图回答 810 题。8.与该植被生长地区气候特征最相近的是( )9.有关该植被所在地土壤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层深厚,土壤肥沃B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含量低C地形因素是该地土壤形成的最活跃因素D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10.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当地年降水量出现了增多的趋势,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地上部分叶片变小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8.C 由图示信息“亚洲内
14、陆”及该植被根系发达、地面植株部分矮小可判断,该类植被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判读选项中的气候统计图可知,A 为热带雨林气候,B 为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C 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 为热带季风气候。9.B 据图可知,该植被地上部分退化而根系发达,说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水分条件缺乏,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形成了荒漠景观,故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含量低。10.D 当地降水增多时,该类植被获取水分变得相对容易,地下部分根系可能出现退化,分支减少;地上部分因为水分条件的改善,叶片将变大,但因该类植被为灌木,植株不会变高大。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
15、成 1113 题。81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 )A.1 8001 900 B.1 9002 000C.2 0002 100 D.2 1002 2001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 )A.喜光 喜湿 B.喜阴 喜湿C.好热 耐旱 D.耐寒 好旱1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A.光照增强 B.水土流失加重C.气候变暖 D.降水减少11.A 根据图中曲线 ,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最高处的海拔是 1 8001 900 米,所以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1 8001 900 米,其他海拔占百分比少。12.B 图中该森林植被在阴坡、迎风坡占的百分比最高,说明该森林的生长习性是喜阴、喜湿。13.C 根据前面分析,该森林带喜阴、喜湿,且题干中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可知,由于山脉的阴坡、阳坡不会变化,说明湿度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多;光照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水土流失加重、降水减少会导致森林植被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