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2 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土壤2.一种捕食小虫的动物,白天一般不活动,傍晚出来觅食,其体色为黑色,白天很可能是在( )A.干燥的地方休息 B.潮湿的地方休息C.黑暗的地方休息 D.明亮的地方休息3.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阳C.沙漠变绿洲 D.春风又绿江南岸4.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
2、影响生物 D.生物依赖环境5.下列两种生物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A.牛和羊 B.狮子和老虎C.七星瓢虫和蚜虫 D.马和驴6.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分泌的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影响生物7.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是由共同祖先繁衍而来的,现在两者差异很大,它们对各自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是( )A.非洲鸵鸟能适应环境,美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B.美洲鸵鸟能适应环境,非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C.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能适应环境D.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不能适应环境探究创新8.某生物实验
3、小组做探究实验“测量不同植被对环境的空气湿度的影响”,用干湿计在某一天的早晨、中午、傍晚分别测量裸地、草坪、灌木丛的湿度,每地测三个点,并求出平均值作为每次测量的数值记录在下表中。早晨 中午 傍晚裸地/% 68 18.5 45草坪/% 73 38 51.32灌木丛/% 81.3 45 65.3(1)为什么每个环境要测三个点并求出平均值作为每次测量的数值? 。 (2)如果实验当天有雾,能得出准确结论吗?为什么? 。 (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图 1 和图 2 表示他们的实验结果,请说出图 1 和图 2 表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图 1: 。 图 2: 。 (4)从图 2 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4、3知能演练提升1.B 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增加,温度会逐渐降低,植被分布也就不同。2.C 生物的特征与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据题意可知,捕食小虫的动物一般白天不活动,且其体色为黑色,适于生存在黑暗的环境中,所以白天很可能是在黑暗的地方休息。3.C4.A 不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不同的。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不易被猎物发现;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便于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适应沙漠缺水的环境,以上这些现象都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5.C 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等。牛和羊、狮子和老虎、马和驴都是竞争关系,七星瓢虫以蚜虫为食,属于捕食关系。6.A 7.C8.答案(1)为了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2)不能。有雾时空气湿度大,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表示的是一天中草坪的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 表示的是一天中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空气平均相对湿度(4)植物对环境空气湿度有影响植被状况越好,空气相对湿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