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5单元英雄悲歌自读文本5.2飞将军李广课件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ppt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1143859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5单元英雄悲歌自读文本5.2飞将军李广课件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5单元英雄悲歌自读文本5.2飞将军李广课件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5单元英雄悲歌自读文本5.2飞将军李广课件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5单元英雄悲歌自读文本5.2飞将军李广课件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5单元英雄悲歌自读文本5.2飞将军李广课件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飞将军李广,汉时名将李广喜爱打猎,一天黄昏时分,朦胧不清,忽然看见草丛中蹲着一只猛虎。李广大惊,情急中立即拉弓搭箭向虎射去,正中虎身。殊不知,哪里是虎,竟是一块酷似虎形的大石,而箭头已深深地射进了石头之中。 每个人都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没有人没有才华,不才者是那些不善于或者懒于发挥自己才能的人。,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二、通假字 (1)李广上马与十余骑犇射杀胡白马将(犇,同“奔”) (2)莫府省约文书籍事(莫,同“幕”) (3)中首虏率(率,通“律”,条令,法令) (4)广为圜陈外向(圜,同“圆”) (5)胡虏益解(解,同“懈”,松散,懈怠) (6)南绝幕(幕,通“漠”,沙

2、漠) (7)悛悛如鄙人(悛悛,同“恂恂”,诚谨忠厚的样子),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六、相关成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基础导练,问题导读,1.你认为李广带兵的方法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看似松懈,但实际上非常注意警戒,简化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但在主要事情上做得非常细致,能够让士兵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养精蓄锐,有利于战斗。 2.李广射虎这件事表现了李广的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射术高超,异常勇猛。 3.从李广身上

3、我们看到一种什么样的人格品质? 参考答案:(1)李广骑射精熟,骁勇善战,名声远扬却不居功自傲。(2)他足智多谋,侍兵宽厚。(3)他廉洁自律,重义轻财。(4)他一心爱国,奋勇杀敌,以死全其节。,基础导练,问题导读,4.透过本文对李广传奇而坎坷的一生的描述,你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有何理解? 参考答案:“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历史中的两个实例,李广一生杀敌报国,在抗击匈奴中屡建奇功,功勋卓越;他沉着用兵,智勇双全;他品行端正,为士兵人民所敬仰。但李广终身却不被封地,可谓“失意”。六十多岁的他有心报国,却无用武之地,含恨而死,令人痛惜,后人用此典形容怀才不遇之感可谓恰切,也有人引用此典进行

4、自我安慰。,基础导练,问题导读,5.从司马迁的评价中你能看出他对李广遭遇所持的观点吗? 参考答案:李广以自杀抗议朝廷对他的不公,控诉贵戚对他的无理。太史公也通过李广的悲剧结局揭露并谴责了统治者的任人唯亲、刻薄寡恩以及对贤能的压制与扼杀,从而使这篇传记具有了更深一层的政治意义。司马迁写人物传记往往笔端含情,在这篇李将军列传中更是倾注了对李广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权者的愤慨。作者的这些感情又主要是在叙事中体现出来的。如写李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远甚”,但却能封侯拜相;写卫青徇私情而排挤李广。在这两段文字中我们都可感受到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情。李广愤而自杀的消息传出后,“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

5、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写全军与百姓的悲哭,自然也包含了作者个人的悲痛,我们可以想象,太史公写到此处时一定也是眼含热泪的。,李将军列传鉴赏余 荩 史记每于写人记事均饱含着作者浓郁的感情。这篇李将军列传即在记述李广生平事略的同时,奔涌着作者激荡难平的心潮,那赞佩、感慨、叹惋、激愤等种种复杂的感情,交织在字里行间,是凝结着血泪的传记篇章。李广是西汉一代名将,战功卓著,却屡遭坎坷,最后自刎身亡。李广一生的壮举与悲剧,在本传中历历再现。作者的记事笔触浸透着胸中的慷慨悲伤。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作李将军列传。”作者正是从善于骑射、奋勇对敌、廉洁而

6、爱兵、治军简易这几个方面颂扬了李广的为人,讴歌了他的军事才干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胆魄,书写了他一生征战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李广出生于将门,身怀骑射绝技,历经沙场,抗击匈奴,屡建战功。作者以李广一生的经历作为组织材料的纵贯线,从他的戎马生涯中猎取几段鲜明的轨迹,有声有色地描绘出一代骁将的胆略和风采。刻画李广的英雄形象,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有时用概括叙述,写出他的才德、品性和武艺,如说他“善骑射”“得赏赐,辄分其麾下”“家无余财”“讷口少言”治军“宽缓不苛”“省约文书籍事”都极简明地勾勒出形象的轮廓,使人获得整体的印象。或用侧面描述,从他人的反应中见出他的神勇武略及其深得军心民心的事例。例如:写汉文帝

7、、公孙昆邪对他的称赞,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士兵“爱乐为用”“乐为之死”,他的自刎使军士百姓无不悲恸垂泪等,都足见他的声威远播、品性端洁、美名流芳。或通过他人作对比来衬托李广。例如:以中贵人的畏葸无能来显示他的勇敢与胆略,以程不识的,严整治军比照出他简易治军的特点和成效,以李蔡的平庸而显贵来映衬他的有功而受冷遇,以卫青的故意掣肘来显露他的凛然正气。这些对比都使这个形象显出英雄本色。除了运用这些表现手段以外,作者还特别着力对李广进行正面刻画,即通过几个战斗场面和习武细节,栩栩如生地展现李广的骁勇英姿和大将气概。他力射匈奴射雕者,面对匈奴大军,寡不敌众,而镇定自若,出奇制胜;他被敌人所擒,身带

8、伤病,而突然飞身夺马,射杀追骑;他出猎射石射虎,中石没镞,射杀猛虎,大显神力;他面临匈奴四万骑兵的包围,在矢石如雨、战斗白热化的时刻,在部下兵士惊恐疲困之际,身先士卒,化险为夷。司马迁在这一幅幅活动的图画中,如浮雕一般突现了李广那种气势如虹、勇冠全军、声威赫赫的一代名将形象。李广的神勇不仅使本部军士叹服,令匈奴闻风畏避,亦令读者惊心动魄。,但是,这样一位卓立战功、敦厚端直、受人爱戴的名将,却际遇坎坷,竟至被迫自刎,这使司马迁难以抑制自己的愤懑不平之情。文中在倾慕颂赞李广的同时,曲折地透露了造成李广悲剧的原因,隐含着对汉朝最高统治者的贬斥。李广治军有方,部下奋勇,出生入死,与匈奴作战70余次,但

9、是他在多次大战后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嘉奖,还常受责罚。文中不止一次记载着“广军无功”“赏不行”“广军功自如,无赏”,甚至“当斩,赎为庶人”,有些战斗显然是由于兵力众寡悬殊(如以 4 000骑兵对左贤王4万骑兵),导致李广部队伤亡惨重,但战后论功却苛责李广。许多将官与李广同时作战,都立功受奖,位至封侯;一些平庸之辈、附势之徒都深得器重,平步青云,而唯独李广转战边关,却未受到应有的封赏。这种不公正竟致使李广怀疑自己是否命相不好。司马迁在这一系列的记述中,不仅对李广的不幸遭遇怀着极大的同情,也寄托着自己深沉的感慨,表现了对当时,用人制度的深刻有力的批评。李广经历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即使人们已看到了他

10、是个“天下无双”的将才,但他在每一朝都未得信任,不被重用。汉文帝只是口头赞扬他而实际未用,汉景帝不顾李广在平叛中勇取敌旗的战绩,却由于忌恨梁王而冷淡李广,汉武帝则指使卫青有意掣肘李广。李广的怀才不遇正是时代的悲剧,司马迁的笔锋委婉地指向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最后李广随卫青出击匈奴那一战中,卫青受武帝密旨排挤李广,重用亲信公孙敖,又在军事部署上给李广造成困难。司马迁对武帝、卫青嫉贤妒能、逼死李广这事,秉笔直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李广在不可能实现军事胜利的情况下被推上军事法庭;即使如此,李广仍坦然独自承担军事责任,为部下开释,引颈自刎。司马迁为李广的一生写出了这最后的也是最悲壮的一幕。,无言的桃李横遭摧残,但它在天下人的心中是不会凋落的。它似李广,也似作者自身。司马迁在结尾的深情咏叹,颇令人掩卷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