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10过秦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146113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10过秦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10过秦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10过秦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10过秦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10过秦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 *过秦论,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技法提炼,时文赏读,随堂检测,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贾 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赏读: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 首句似颂扬文帝殷切虔诚求贤,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第三句“可怜”一转,显示出跌宕波折的情致。“可怜”即“可惜”,“虚”即“空自、徒然”。该句虽只轻描淡写,却更含蓄而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求贤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峻的嘲

2、讽。末句紧承“可怜”“虚”,直接道明文帝“夜半虚前席”不是为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如此求贤,意味着什么? 诗中有讽有慨,寓讽于慨。表面似讽文帝,实际上矛头又指向现实中的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统治者。同时诗人借贾谊的遭遇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文本助读,1.走近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 初年著 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 20余岁时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 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 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

3、,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著作主要有政论散文和辞赋两类。政论散文如 陈政事疏等最为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最著名。,答案:西汉 过秦论 论积贮疏,2.写作背景,汉文帝时期,由于秦末衰退的社会经济形势有所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迫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以至“易子而咬其骨”。残酷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

4、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峻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了著名的治安策,从正面论析时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还写了过秦论,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3.备用知识,(1)关于“论” “论”是我国古代议论文的一种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史臣于传末作论议以断其人之美恶;一曰设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我国古代论文源远流长。先秦诸子散文,如孟子韩非子,实际上都是论说文。后来人们把论说文划分为若干种类,如论、说、辩、原等。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论学等内容,重

5、在说理。从现存的文献看,贾谊过秦论是最早的单篇论文。 (2)状语后置句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位置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常见的类型有:,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以其无礼于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此句中的“于晋”介宾短语,应该移到“无礼”的前面作状语。 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具告以事。(史记鸿门宴)应该是“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作“告”的状语。 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

6、其成分。 如:相与枕藉乎舟中。(苏轼赤壁赋)句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舟中”应该移到“枕藉”的前面作状语。 翻译时把后置的状语(介词短语)提到相应的谓语(动词)前。,4.文化积累 (1)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 (2)八荒:原指八方最偏远的地方,也代指天下。 (3)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也作“连横”。 (4)合从(从,通“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5)战国“四公子”: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他

7、们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公子”,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6)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7)陶朱:春秋时越国范蠡,他帮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自称陶朱公。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后人以此作为富人的代称。 (8)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9)九州: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后来成为中国的代称。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基础积累,1.通假字,答案:(1)“衡”通“横” (2)“从”通“纵” (3)“景”通“影”,影子 (4)“有”通“又”,2.一词多义,答案:(1

8、)丢失;使灭亡;逃跑的败兵 (2)坚固的地势;巩固;固执,顽固;副词,确实,诚然 (3)控制;规模;统领,统率 (4)延续;迎击,答案:(5)有利的形势;锋利 (6)规章制度;衡量;过 (7)连词,来;介词,用;用在状语与动词之间,表修饰 (8)介词,趁着;动词,沿袭;介词,凭借,依仗,答案:(9)指示代词,这,这些;代词,他;动词,到;宾语前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3.词类活用,答案:(1)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2)使动用法,使争斗 (3)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4)形容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5)动词作名词,逃跑的败兵 (

9、6)名词作动词,登上 (7)使动用法,使退却,答案:(8)使动用法,使削弱 (9)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10)名词作动词,排列座次;使动用法,使来朝拜 (11)名词作状语,在国内 (12)名词作状语,像云那样 (13)使动用法,使灭亡 (14)使动用法,使变弱 (15)形容词作名词,有利的形势 (16)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4.古今异义,答案:(1)黄河 (2)两个词,以,来;致,招纳,答案:(3)爱惜人民 (4)在这种情况下 (5)把作为,答案:(6)一般的人,平常的人 (7)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答案:(1)省略句,应为“以(之)为” (2)省略句,应为“聚之(于)咸阳” (3)介

10、词短语后置句 (4)被动句 (5)判断句 (6)判断句 (7)介词短语后置句 (8)省略句,应为“倔起(于)阡陌之中” (9)省略句,应为“蹑足(于)行伍之间”,5.特殊句式 (1)以为桂林、象郡( )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3)余威震于殊俗( ) (4)为天下笑者,何也( ) (5)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6)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7)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 (8)倔起阡陌之中( ) (9)蹑足行伍之间( ),课堂探究 合作学习,结构图解,1.【对应考点:分析归纳文本内容】 面对强秦,“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各国诸侯是采用什么办法“弱秦”的?作者

11、竭力描写反秦统一战线之强大有何作用?,参考答案:诸侯各国面对强秦的威胁被迫联合抗秦:招纳天下人才,订立合纵同盟;有贤明和具有政治远见的领导人,聚合各国的力量,一致对秦;六国阵营,一时人才济济,有众多的谋臣出谋划策;有各方来的策士,为各国诸侯沟通意见;有各国的良将统率军队。 作者竭力描写反秦统一战线之强大是为了衬托秦国的不可战胜。这样,一可为下文陈涉与各国之师的对比埋下伏笔,二可为后文所谓“攻守之势异也”张本,这里说的势如破竹的“攻”(天下之)势,与后文陈涉起义后秦朝兵败如山倒的“守”势相映成趣,彰显主题。,重点突破,2.【对应考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过秦论铺写九国人多势众,是为了什么?极写陈

12、涉的卑微弱小,又是为了什么?,参考答案:过秦论对于秦国以外的其他九国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势力作了极为铺张的叙述。把九国写得这样人多势众,却被秦国轻而易举地彻底击败,这才更显出秦国的强大来。 作者极写陈涉的卑微弱小,目的也在于映衬。作者把陈涉和九国诸侯作了四个方面的比较,认为:陈涉的地位不如诸侯,武器不如诸侯,军队不如诸侯,谋略不如诸侯。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既然秦国曾经轻而易举地彻底击败九国,那也就可以轻取陈涉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秦国不但不能胜陈涉,反倒被陈涉一举灭亡。一个卑微弱小的“四不如”诸侯的陈涉,却能够一举灭亡秦国,可见秦国已经“攻守势异”。作者采用上述这种映衬的写

13、法,有助于发人深思:为什么强盛了“百有余年”、曾经并吞天下诸侯的秦国,会如此迅速地败亡于卑微弱小的陈涉呢?这恰恰说明了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衬 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之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分正衬与反衬两类。 正衬就是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来衬托另一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如李白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深正衬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就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来衬托另一事物,如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以丑衬美等。如王维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鸟

14、之“惊”“鸣”反衬春山夜之“静”,即以动衬静或以声衬静。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高考小贴士,3.【对应考点:分析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找出并分析其作用。,参考答案:,陈涉与九国之师的对比,对于秦亡的原因,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贾谊认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并说说这一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观点争鸣,思路提示一:贾谊施行仁义的主张,是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角度出发的,但因为这一主张与反对暴政相联系,所以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再加上作者充分肯定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他的仁义主

15、张就更带有进步性。 思路提示二:作者不仅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可见,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安定与混乱的关键。但他在描述陈涉的平凡时,明显地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这反映了他的阶级局限性。,思路提示三: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没有看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本性,却要求封建统治阶级真正施行仁义,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技法提炼 写法借鉴,1.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 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

16、实作出高度概括。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用计骗魏将公子昂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在叙史时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不讲细节的准确与否。 2.对比论证方法 本文通篇采用对比论证方法,集中表现在第五段。秦国的过去和现在比,陈涉与九国之师比,秦强盛之久与秦灭亡之速比,这样通过对比论证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3.语言有辞赋特色,讲究铺排渲染 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句短句;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有声势;写秦始皇,则极力塑造他“威加海天下”的形象。行文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力,句式变化

17、多端,错落有致。,随堂检测 巩固学习,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A A项,xio,y,qin;B项,nng/nng,d/zh,fn/pn;C项, ch/ch,zng,qn/qn;D项,zho/zho,sh,j/j。,2.下列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解析:B 爱:吝惜。,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C A项,发语词,无意义;指男子,文中指陈涉。B项,(发展)到;招纳。C项,都表转折,可是,然而。D项,使动用法,使朝拜;名词,朝廷。,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为天下笑者,何也

18、? A.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B.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若属皆且为所虏!,解析:D A项,判断句;B项,介词短语后置句;C项,定语后置句;D项,和例句相同,被动句。,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百有余年矣,解析:A B项,“景”通“影”;C项,“从”通“纵”; D项,“有”通“又”。,6.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中有“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下面列出来的哪一个不属于九州?( ) A.中州 B

19、.扬州 C.梁州 D.荆州,解析:A 九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一句是: , 。 (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在南方攻取越族之地,设置为桂林和象郡,而在北方的做法是: , 。 (3)始皇派遣大将蒙恬进攻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 ,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答案:(1)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4)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

20、句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 ,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5)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 , ,。 (6)文中“ , ”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7)文中“ , , ”三句极言陈涉的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 (8)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 。,答案:(4)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5)自以为关中之固 金城千里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而迁徙之徒也 (8)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完成811题。 8.

21、【对应考点: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解析:B 践:踏。此为“据守”意义。,9.【对应考点: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解析:C 把,介词;用来,连词;和都是形容词,“险固”。,A.和相同,和不同 B.和相同,和相同 C.和不同,和相同 D.和不同,和不同,10.【对应考点:归纳内容要点】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部分文字记叙了秦始皇统一天下时的势如破竹和巩固政权时的种种措施。 B.从这部分文字记叙的秦始皇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措施看,他确实为子孙后代开创了万世之业。 C.作者用铺陈

22、的手法叙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至高无上的权威。 D.这部分文字所叙述的秦始皇所实行的政策,说明他不知道与昔日相比“攻守之势异也”,因而“仁义不施”。,解析:B B项,秦始皇在一统天下后采取的巩固措施违背民意,给秦的覆灭埋下了隐患,并非开创了“万世之业”。,11.【对应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译文: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解析:(1)注意“道”“言”的翻译。(2)注意“良将劲弩”和“信臣精卒”的翻译。,答案:(1)于是秦始皇废弃先王的治国法度,焚烧了各学派的著作,来使百姓变得愚昧。

23、(2)派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战略险要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率领精锐的士卒携带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的行人。,时文赏读 延伸学习,对“川航迫降”点赞之后还须彻查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紧急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有人说,世界上最美好的两个词,大概就是“有惊无险”和“失而复得”。川航3U8633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驾驶舱风挡玻璃破裂脱落,甚至一度造成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出舱外,最终 实现平安着陆,无疑让人感受 到这两个字的真实分量。,【思维借鉴】,概述“川航迫降”事件,语言简洁明了。,有惊无险,成功迫降,机组人员的沉着、专业应对是关键。不

24、少航空专业人士都认为,这种紧急而且非常罕见的情况,驾驶员能驾驭飞机安全降落,对于心理素质和操作技术都是极大考验,整个过程和结果称得上是奇迹。国家民航局也为川航这个英雄机组点赞。如此极端和高风险的场景,谁也不愿意遇到。但事后从风险防范的角度看,成功应对这种罕见的高难度备降,对于航班飞行中的紧急情况处置,不啻是一次经验积累。这次紧急处置有哪些值得吸纳的经验,或者说,又对日常的飞行员应急能力训练有何启示,值得总结和思考。,运用“有惊无险” “失而复得”两个词语来评价这次事件。评价准确、到位。正面说明机组人员的英雄事迹。并提出,应该针对这次事件,总结经验,深入思考。,不过,点赞英雄机组,总结成功经验,

25、也不能忽视一个本质问题,那就是,这是一起航空安全事件。飞机飞行过程中,驾驶舱右座前的风挡玻璃,到底因何而破裂脱落,不能与点赞机组的成功应对而混为一谈。有专业人士分析,在近万米高空,鸟类碰撞的可能性不大,其他可能原因,还包括玻璃防结冰系统出现故障,安全维修不到位,以及玻璃本身的质量等。而无论是哪个原因,都应该彻底查明,并拿出有效的应对方案。如此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此类极端事件的发生概率。,话锋一转,反向思考。不能仅有赞扬,还应该有责任。是谁的问题,都应该彻底查明,并拿出有效的应对方案。与上一段形成正反对照,发人深思。,航空飞行安全的要求性极高,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航空安全保障,一个很重要

26、的依托便是高度缜密、专业的安全排查与反思机制。像一些航空事故,其调查过程甚至会长达几年时间,就是为了避免任何可能错过的安全遗漏。根据真实航空事件改编的电影萨利机长中,虽然机长成功让飞机安全降落,保证了乘客的安全,但事后依然接受了极其严格的调查,让人印象深刻,而这正是几近严苛的航空安全文化的一个缩影。,举例说明,航空安全的保障机制。,截至2017年底,中国民航运营机队总规模达到3 200多架,居世界前列,民航市场总规模也已跃居世界第二。航空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吸取每一次事件可能的经验与教训,就是积累安全保障不可或缺的一环。另外,中国自制的国产大飞机也已实现了初始检查试飞。在此方面,对于航空紧急情况的全盘审视,也有利于我国航空制造技术的完善。,从整个航空市场规模的角度说明航空安全的重要性,要吸取每一次事件可能的经验与教训。,总之,这次事故的成功处置经验,有必要在全行业予以推广,而事件可能暴露出哪些被忽视的安全短板,也值得严肃调查。不管是制造商的问题,还是日常检修维修的纰漏,都应该予以彻查,容不得丝毫含糊和大意。这起事件,在航空紧急情况处置方面已经树立了一个世界级的标杆,我们也期待在事件的调查上,同样能够成 为榜样。 光明日报(2018年05月17日),总结全文,再次明确自己的观点,不能忽视安全,应该针对那些安全短板予以彻查。,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