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又呈吴郎》课件2沪教版五四制.ppt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146988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又呈吴郎》课件2沪教版五四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又呈吴郎》课件2沪教版五四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又呈吴郎》课件2沪教版五四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又呈吴郎》课件2沪教版五四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又呈吴郎》课件2沪教版五四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唐朝诗圣有杜甫, 能知百姓苦中苦。 陕西民歌,又呈吴郎,杜甫,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流离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转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吴姓亲戚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不允许别人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于是写此诗去劝告吴郎。此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因此这一首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与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以让吴郎易于接受。,又呈吴郎 唐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

2、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诗文鉴赏:,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打,放任,不拘束,房前树上的枣,随便西屋的邻居来打,她既没有吃的又没有儿子,是个可怜的老妇人。(西邻的境况),她无衣无食,无依无靠,生存状况十分糟糕,是弱者,我们应该施以援手。,诗文鉴赏:,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自述对邻妇的态度和理由,吴郎,启发感化,交代邻妇悲惨遭遇,邻妇,开脱 怜悯,诗文鉴赏:,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要不是因为,岂,怎么,打枣的事,只是因为,反而,应该,亲善,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

3、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应当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表现西邻的窘境,循循善诱暗示吴郎,说话入情入理。,诗文鉴赏:,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迫不得已而打枣的心态,邻妇,对邻妇应采取的态度,吴郎,哀怜 体贴,暗示,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诗文鉴赏:,多心,太,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怕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倒真让人以为你要禁止她打枣呢!,言外之意:不能怪她多心,倒是你不够体贴人。措辞含蓄,怕引起对方反感。,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诗文鉴赏:,委婉劝说,吴郎,达到劝说目的体贴他人的自然

4、表达,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诗文鉴赏:,赋税征敛,战乱,那寡妇诉说她一贫如洗是因为苛捐杂税实在太多,我又想到现在的兵荒马乱不由得眼泪纵横!,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诗文鉴赏:,贫到骨,征求,戎马,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造成寡妇穷困的原因,这不仅是她的也是全社会穷困的根源官吏的剥削,即横征暴敛使他们穷到了极点,也就是诗中所谓的“征求”。同时,也指出了由于安史之乱,连年战乱,即“戎马”让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两句诗诗人希望吴郎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不要为几颗枣子斤斤计较,表现出诗人对平民的同情和关爱。关爱弱者是这首诗的主旨。,自己过去任由邻居寡妇扑枣,应该同情体谅穷苦

5、人的处境,自叙以前事 以启发吴郎,寡妇多心只因你插上了篱笆,苛捐杂税兵荒马乱人民贫苦,委婉劝吴郎,民苦的根源,诗人通过劝说吴郎不要筑篱阻止邻居寡妇打枣的事情,抒发了作者对深处残酷剥削和战乱中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爱。,艺 术 特 色,1、现身说法,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用自己的眼泪感动对方,话说得入情入理,用意恳切真诚,因而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艺 术 特 色,2、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语言平易质朴。,如又“呈”吴郎而不用又“简”吴郎,“即防”两句。诗中既为老妇人打枣开脱,又怕伤吴郎的面子从而责备老妇人多心。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艺 术 特 色,3、虚词应用灵活多样。,如“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 “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 性,不但曲尽人情,而且也使全诗宛转相接,灵活而又严谨。抑扬顿挫,耐人寻味。此诗可看作杜甫以口语和虚词写律诗的典范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