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三、“三法”突破计算题课件.ppt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1154307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三、“三法”突破计算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三、“三法”突破计算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三、“三法”突破计算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三、“三法”突破计算题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三、“三法”突破计算题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三、“三法”突破计算题,物理计算题历来是高考拉分题,试题综合性强,涉及物理过程较多,所给物理情境较复杂,物理模型较模糊甚至很隐蔽,运用的物理规律也较多,对考生的各项能力要求很高,为了在物理计算题上得到理想的分值,应做到细心审题、用心析题、规范答题。,-3-,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细心审题,做到“看”“读”“思” 1.看题 “看题”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方法,一定要全面、细心,看题时不要急于求解,对题中关键的词语要多加思考,搞清其含义,对特殊字、句、条件要用着重号加以标注;不能漏看、错看或看不全题目中的条件,要重点看清题中隐含的物理条件、括号内的附加条件等。 2.读题 “读题”就是默读试题

2、,是物理信息内化的过程,它能解决漏看、错看等问题。不管试题难易如何,一定要怀着轻松的心情去默读一遍,逐字逐句研究,边读边思索、边联想,以弄清题中所涉及的现象和过程,排除干扰因素,充分挖掘隐含条件,准确还原各种模型,找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4-,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3.思题 “思题”就是充分挖掘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信息,准确、全面、快速思考,清楚各物理过程的细节、内在联系、制约条件等,进而得出解题的全景图。,-5-,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典题1】如图所示,传送带与两轮切点A、B间的距离为l=23 m,半径为R=0.4 m的光滑的半圆轨道与传送带相切于B点,C点为半圆轨道的最高点,BD为半

3、圆轨道的直径。物块质量为m=1 kg。已知传送带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0.8,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37。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上的A点,已知sin 37=0.6, cos 37=0.8,g取10 m/s2,物块可视为质点。(1)传送带的速度为2 m/s,求物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 (2)传送带的速度为 ,物块能否到达轨道上的D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求出在D点轨道对物块的压力大小。,-6-,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看题 看题时首先要注意此题为“传送带+圆周运动”模型,其次要关注物块从静止释放后在传送带上可能的运动状态及通过最高点C点和D点时满足的动力学条件。 读题 读题时要获

4、取的信息:传送带的长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半圆轨道与传送带的连接特点及传送带的速度、圆轨道的半径。 思题 思题要抓住本题中,物块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特点、做功情况、能量转化情况及能否达到D点的判断方法。,答案 (1)14 s (2)6 N,-7-,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解析 (1)物块放在A点后将沿AB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cos -mgsin =ma 物块达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2=2ax 解得x=5 m23 m 此后物块匀速运动到B点 设加速阶段物块运动的时间为t1,匀速阶段物块运动的时间为t2 则有v=at1,l-x=vt2 物块从A到B运动的时间为

5、t=t1+t2 联立解得t=14 s。,-8-,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9-,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点评 (1)只有认真审题,透彻理解命题的意图、试题给定的物理情境、各物理量间的对应关系、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才能快速正确答题。 (2)所谓审题要慢,就是要仔细,要审透,关键的词句理解要到位,深入挖掘试题的条件,提取解题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排除干扰因素。要做到这些,必须通读试题,特别是括号内的内容,千万不要忽视。,-10-,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用心析题,做到“明”“画”“析” 1.明过程 明过程就是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在审题获取一定信息的基础上,要对研究对象的各个运动过程进行剖析,建立

6、起清晰的物理图景,确定每一个过程对应的物理模型、规律及各过程间的联系。 2.画草图 画草图就是根据题中各已知量的数量关系充分想象、分析、判断,在草稿纸上或答题纸上画出草图(如运动轨迹图、受力分析图、等效图等)以展示题述物理情境、物理模型,使物理过程更加直观、物理特征更加明显,进而方便确立题给条件、物理量与物理过程的对应关系。,-11-,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3.析规律 析规律就是指在解答物理计算题时,在透彻分析题给物理情境的基础上,灵活选用规律,如力学计算题可用力的观点,即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联立求解,也可用能量观点,即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联立求解。,-12-,方法一,

7、方法二,方法三,【典题2】(2018安徽亳州期末)如图所示,足够大的荧光屏ON垂直于xOy坐标平面,与x轴夹角为30,当y轴与ON间有沿+y方向、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时,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离子从y轴上的P点,以速度v0沿+x轴方向射入电场,恰好垂直打到荧光屏上的M点(图中未标出)。现撤去电场,在y轴与ON间加上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相同的离子仍以速度v0从y轴上的Q点沿+x轴方向射入磁场,恰好也垂直打到荧光屏上的M点,离子的重力不计。(1)求离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t1; (2)求P点距O点的距离y1和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3)若相同的离子分别从y轴上的不同位置以速度

8、v=ky(y0,k为常数)、沿+x轴方向射入磁场,离子都能打到荧光屏上,k应满足的条件。,-13-,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14-,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15-,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3)如图所示,设从纵坐标为y处射入磁场的离子,恰好能打到荧光屏上,对应的圆周运动半径为r0,则,-16-,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点评 本题考查了粒子在电场与磁场中的运动,分析清楚离子运动过程,作出粒子运动轨迹,应用类平抛运动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要注意几何知识的应用。,-17-,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规范答题,做到“有”“分”“准” 1.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是对题目完整解

9、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字表述,它能使解题思路清晰明了,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是获取高分的必要条件之一,主要包括: (1)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过程或状态的说明。 (2)题中物理量要用题中的符号,非题中的物理量或符号,一定要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说明。 (3)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或临界条件分析出来后,要加以说明。 (4)所列方程的依据及名称要进行说明。 (5)规定的正方向、零势能点及所建立的坐标系要进行说明。 (6)对题目所求或所问有一个明确的答复且对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要进行说明。,-18-,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2.分步列式、联立求解 解答高考试题一定要分步列式,因高考阅卷实行按步给分,每一步的关键方程都

10、是得分点。分步列式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列原始方程,与原始规律公式相对应的具体形式,而不是移项变形后的公式。 (2)方程中的字母要与题目中的字母吻合,同一字母的物理意义要唯一。出现同类物理量,要用不同下标或上标区分。 (3)列纯字母方程,方程全部采用物理量符号和常用字母表示(例如位移x、重力加速度g等)。 (4)依次列方程,不要方程中套方程,也不要写连等式或综合式子。 (5)所列方程式尽量简洁,多个方程式要标上序号,以便联立求解。,-19-,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3.必要演算、明确结果 解答物理计算题一定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并明确最终结果,具体要注意: (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

11、从列出的一系列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要注意简洁,千万不要在卷面上书写许多化简、数值运算式)。 (2)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一般应与题目中所列的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相近,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3)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采用国际单位),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 (4)字母式的答案中,最终答案中所用字母都必须使用题干中所给的字母,不能包含未知量,且一些已知的物理量也不能代入数据。,-20-,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5)题中要求解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答案(尽量写在显眼处),待求量是矢量的必须说明其方向。 (6)若在解答过程中进行了研究对象转换

12、,则必须交代转换依据,对题目所求要有明确的回应,不能答非所问。,-21-,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典题3】(2018湖北武汉5月调研卷)质量为M=0.5 kg、长为L=1 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右端静止叠放一个质量为m=1 kg的物块(可视作质点)。已知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g取10 m/s2。(1)给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物块与木板间能产生相对滑动并从木板左端滑落,求F的取值范围; (2)给木板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使木板获得初速度v0,物块与木板间能产生相对滑动并从木板左端滑落,求v0的取值范围;,-22-,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3)给木板一个水平向

13、右的瞬时冲量使木板获得初速度v0=4 m/s的同时对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 分别求出物块能从木板左端和右端滑离木板时,恒力F的取值范围; 求出物块不能滑离木板时,恒力F的取值范围,并推导出这种情况下物块最终能相对于木板发生的位移s与恒力F的大小的关系。,答案 (1)F3 N (2)v0 m/s (3)当物块从木板左端滑落时,03 N。 当物块不能滑离木板时,1 NF3 N,且 。,-23-,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解析 (1)据题意只要M的加速度大于m的加速度即可 对m:mg=ma0 对M:F-mgMa0 解得:F3 N。,-24-,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3)已知v0=4 m/s m/s,若恒力较小,为F1时,m滑至M左端处二者速度恰好相等,只要恒力F小于求出的F1,物块就会从木板左端滑落。 对M:F1+mg=Ma2, v=v0-a2t1=a0t1,解得F1=1 N 故当0Ma0 得F3 N 即当F3 N时,物块从木板右端滑落。,-25-,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由的结果可知,当1 NF3 N时,物块最终会与木板到达共同速度而不滑落,并发生相对位移s F+mg=Ma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