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1171500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 七月的天山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1认识 8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重点、难点: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教学准备: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明确目标1激情导入: 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2、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七月的天山。(板书课题)七月正是盛夏,盛夏的天山该是怎样的?(学生想象) 2请同学们打开书,仔细地阅读导读部分,看看课文中要求我们解决哪些问题? 3明确目标: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画出你喜欢的优美语句并抄写下来。二、粗读课文 感知大意1学生带着问题跳读课文。2交流。(l)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雪水、森林、野花)(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找出标志词句。(有山外到山内) 小结: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依次向我们展现了天山晶莹的雪水、绵延无尽的原始森林、五彩缤纷的野花,那优美的语句把我们带进了美丽如画的天山,让我们再细读你喜欢的优美语句,感受天山的美

3、丽。三、自读自悟 赏析重点 1学生读优美语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2重点品读:(1)品读写雪水的语句:“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两个“从”字,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写出雪水动人的姿色,多像细长的闪闪发光的银链;溪流抛起的浪花就像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这又是多么确切形象的比喻。)学生自由品读。(2)品读写森林的语句:“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

4、碎的日影。”这句话中你认为那些词用的准确?为什么?(“白皑皑”写出了雪峰终年积雪,“蜿蜒无尽”是说原始森林连绵不断,“重重叠叠”说明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是“漏”下,这里不用“照”字而用“漏”字,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作者精确的用词,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3)品读写花的语句:“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一说“矫健”,一说“精神”,用词富有变化,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之中)3我们通过读优美的语句,再一次感受到了天山的美景,让我们带着这种美的感悟、美的欣赏,放声朗读全文吧!四、总结提升 迁移运用1总

5、结:我们读写景的文章,就要抓住景物去体会,细读写景的句子,体会到语言的贴切、形象、生动 ,就能感受景物的特点,这样读文章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用这种方法读下面的短文。2学生读短文,思考短文写了云雾的什么特点?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抱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3交流。板书设计:进入天山 雪水 (银链 莲花)再往里走 森林 (聚散 日影)天山深处 野花 (锦缎 霞光 彩虹 花海)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