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1173121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 10 月月考试卷高二政治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第 I 卷 选择题(共 56 分)一、选择题:本卷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易贲卦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A.所谓的文化,就是“以文化人”B.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现代人文精神C.文化对人影响,深远持久D.对待外来 文化,要博采众长2.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2、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而在文化资源的市场配置上,必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主要是因为A.文化包含了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B.市场对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D.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把经济效益摆在首位3.茂腔是群众创造的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它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深受山东半岛居民的喜爱。这说明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源泉B.文化就是人们的精神活动C.文化是人的灵感和想象D.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4.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同时

3、强化文化属性,确保“两个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更好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依据是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 2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 B. C. D.5.网络上有关于“三个苹果改变世界”的段子: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让人类走出蒙昧,有了文化;第二个苹果砸中了牛顿,使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推动科技的发展;第三个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一口,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世界。 “三个苹果改变世界”虽具有玩笑性质,却也形象地告诉我们文化和科技的作用。以下

4、关于文化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实践的产物文化消费更加丰富使文化生产力作用凸显文化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基础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A. B. C. D.6.有人说:外国文化年或者中国文化年,都是双方战略合作思路中“以文促经”的考虑。这说明A.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B.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C.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以重大的影响D.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7.G20 杭州峰会期间,人们 做文明有礼浙江人”宣传片中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的文明形象代言人“文文”和“明明”印象深刻。这两个卡通形象采用拟人的表现手法生动鲜明地向人们展示了

5、引人向往、让人留恋、令人赞美、使人惊叹的文明杭州和礼仪浙江。 “文文”和“明明”的设计表明灵感是文学艺术创造的源泉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A. B. C. D. 8.2017 年 2 月 8 日,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当主持人敬一丹深情宣读对救- 3 -火英雄王锋的颁奖辞时,台下无数观众用掌声与泪水向这位平民英雄致敬。多年来,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总能使人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这说明A. 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 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

6、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9.近段时间,共享单车遍布城市大街小巷,成为人们新的出行选择。但私藏、破坏等“虐”车行为时有发生。骑稳共享单车,还需要共享精神。这是基于:文化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文化对人们具有重要的塑造和教育功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建共享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提升公民道德素养A. B. C. D. 10.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该诗句可以体现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古诗词是优秀的传统文化A. B. C. D. 11.

7、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往往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等,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一种礼貌,西方人则认为侵犯了他们的隐私。这说明( )A.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4 -C.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价值选择D.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12.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这是因为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占

8、突出地位A. B. C. D.13.节日,是时间的隘口,更是心灵的驿站。每逢中秋,人们常会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到春节,人们常会感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国文化就这样浸润着每一个炎黄子孙。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A. B. C. D.14.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让人们重温文章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9、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A. B. C. D.15.巴西里约奥运会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地推出了各类展现巴西传统文化的体育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这同时也让巴西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巴西体育纪念品的热卖说明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5 -商业贸易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 B C D16.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西周大臣召公辅助周王政通人和、深受爱戴,他最先提出并倡导的敬德保民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党和政府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下列

10、说法与“敬德保民”思想一致的是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共享发展,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培育工匠精神,提品质创品牌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A B C D17.“原汁原味迪士尼,别具一格中国风” 。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这一口号体现了A.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B.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 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 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分歧18.近年来国产电视剧的收税率始终低迷,而韩剧继承者们 、 来自星星的你等却在中国内地掀起了一股疯狂的追韩潮。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A. 大量引进韩剧,降低国产电视剧的产量B. 坚持兼收并蓄原则,推动国产电观剧的创新C. 自觉抵御外国电视剧入侵,继承博大精深的

11、中华文化D. 韩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应该鼓励韩剧的发展19.国家重视、社会认同、民众参与,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一种生活风尚,更多的人开始加入阅读行列。倡导全民阅读A. 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关键B. 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C. 能够提升民族的精神境界D. 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20.雪顿节,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举办,是中国十大民俗节日之一,也是拉萨市最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下列关于民族节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6 -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民族节日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趋势A.

12、B. C. D. 21.京剧因其凝重、洗练、端庄、大气的美学品味和精致细腻、声情并茂的表现力被称为“国剧” ,成功入选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申遗成功有利于保护、继承与发展京剧艺术更好地向世界宣传京剧的文化价值促使国人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增强世界人民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A. B. C. D. 22.相对于印刷媒体的单向被动传播,互联网技术使得信息交流更便捷、更充分。互联网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话题的 N 种观点、N 种链接、N 种选择。这表明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具有很强的开放度和信息共享度 文化发展依赖于网络技术的进步 科技进步促进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大众传媒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A

13、. B. C. D. 23.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 ,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 101 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 。这表明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A. B. C. D. 24.费孝通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 7 -应,和其他文化

14、一起取长补短 ,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 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其观点理解最佳的有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以及作用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A. B. C. D.25.在谈到中国戏曲的发展目前面临困境时,戏剧家郭汉城指出:时代与环境变了,而戏曲的变化却没有跟上时代,因而生存受到很大影响。但他断言,戏曲不会消失。为了不让戏曲消失,我们必须实现中国戏曲的西化发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A. B. C. D.2

15、6.2017 年 7 月 8 日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 52 项世界遗产项目。鼓浪屿入遗是基于A.保护鼓浪屿文化民族情 感集中表达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B.保护鼓浪屿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繁荣世界文化C.保护鼓浪 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标志研究中国文明演进传承民族文化D.保护鼓浪屿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标志民族文化交流27.微信作为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很多人用微信交流信息。这一现象进一步印证了A.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B.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C.传播方式的变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D.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

16、传播的主要手段28.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指出, “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告诉我们- 8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需要兼收并蓄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A. B. C. D.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44 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 3 小题,共 44 分,其中第 29 题 12 分,第 30 题 14 分,第 31 题 18分。29.1987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开始实施。时至今日,中国已成为全球

17、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社会的经济运行和公民财产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制定一部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社会治理实践的要求的基础性、综合性的民事法典势在必行。2017年 3 月 15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经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第一条开宗明义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典编纂的全过程,作为设计民事法典、倡导社会公德、弘扬传统美德、强化规则意识、增强道德约束、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的精神引领,使民事法典成为民

18、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的内在戒律和外在约束。结合材料和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法总则的编纂与实施过程的作用。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全面宣传展示中国世界遗产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将于 2017 年 8 月 11 日至 15 日在福州举办。本届博览会以“世界遗产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为主题,同期还将召开“首届中国世界遗产(福州)高峰论坛” ,力求为热爱世界遗产文化、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搭建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届时,3000 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官员、专家学者、非

19、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大师等将齐聚一堂,围绕共同关注的世界遗产文化开展交 流与展示,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召开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的意义。31.大量外语词不经翻译(零翻译)就见诸报端,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里,造成- 9 -阅读障碍,这一现象引发了激烈争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赞成派认为,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汉语也需要扩充,其中也包括学习吸收外国的新鲜语句。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记录工具,更是一种交流工具,因此它应该与时俱进, “纯洁”的语言只能让我们看懂“古文” ,但“不纯洁”的语言才能让我们融

20、入世界,活在现在。反对派则认为, “零翻译”的外语词,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使语境支离破碎,从深层次来说,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材料二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一方面取决于其能否及时了解和吸收世界上最新的先进科学与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取决于其能否及时把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通过最新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成果传播出去。前者可谓“文化输入” ,后者则谓“文化输出” 。让这出入通畅的一座关键桥梁,就是翻译。(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保持汉语的纯洁性?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2)请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加强翻译的意义。高二政治答案一、选

21、择题(每小题 2 分)1.B 2.A 3.D 4.C 5.C 6.C 7.C 8.D 9.C 10.A 11.D 12.B 13.C 14.D15.B 16.A 17.B 18.B 19.C 20.B 21.B 22.A 23.B 24.A 25.C 26.B 27.D 28.B二、非选择题29.(12 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会引领民法总则的编纂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文化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会约束和规范人们的民事行为,促使民法总则更好地发挥调整民事关系,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经济公

22、序良俗的作用。30. (14 分)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召开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为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提供了平台,有利于促进世界- 10 -文化交流与繁 荣、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发展,展现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更好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增强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召开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有利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31. (1 8 分)答案 (1)示例一:赞同。 (不说 明理

23、由不得分)理由: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历史继承性。保持汉语的纯洁性有利于延续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汉语的发展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外来语 的过度使用会破坏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影响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示例二:反对。 (不说明理由不得分)理由:文化需要交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语言的合理成分,有利于汉语的丰富和发展,使其更好地融入世界。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顺应时代变化,坚持与时俱进,吸收外来语言,是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体现,不会损害汉语的纯洁性和中华文化的传承。(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翻译是不同文化交流借鉴的桥梁。加强翻译有助于我们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助于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EN ISO 14825-2011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Geographic data files (GDF) GDF5 0《智能交通系统 地理数据文件(GDF) GDF5 0》.pdf BS EN ISO 14825-2011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Geographic data files (GDF) GDF5 0《智能交通系统 地理数据文件(GDF) GDF5 0》.pdf
  • BS EN ISO 14847-1999 Rotary 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 Technical requirements《回转容积泵 技术要求》.pdf BS EN ISO 14847-1999 Rotary 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 Technical requirements《回转容积泵 技术要求》.pdf
  • BS EN ISO 14851-1999 Determination of the ultimate aerobic biodegradability of plastic materials in an aqueous medium - Method by measuring the oxygen demand in a closed respiromet.pdf BS EN ISO 14851-1999 Determination of the ultimate aerobic biodegradability of plastic materials in an aqueous medium - Method by measuring the oxygen demand in a closed respiromet.pdf
  • BS EN ISO 14852-1999 Determination of the ultimate aerobic biodegradability of plastic materials in an aqueous medium - Method by analysis of evolved carbon dioxide《水介质中塑料材料的富氧菌生物降.pdf BS EN ISO 14852-1999 Determination of the ultimate aerobic biodegradability of plastic materials in an aqueous medium - Method by analysis of evolved carbon dioxide《水介质中塑料材料的富氧菌生物降.pdf
  • BS EN ISO 14855-1-2012 Determination of the ultimate aerobic biodegradability of plastic materials under controlled composting conditions Method by analysis of evolved carbon dioxi.pdf BS EN ISO 14855-1-2012 Determination of the ultimate aerobic biodegradability of plastic materials under controlled composting conditions Method by analysis of evolved carbon dioxi.pdf
  • BS EN ISO 14855-2-2009 Determination of the ultimate aerobic biodegradability of plastic materials under controlled composting conditions - Method by analysis of evolved carbon dio.pdf BS EN ISO 14855-2-2009 Determination of the ultimate aerobic biodegradability of plastic materials under controlled composting conditions - Method by analysis of evolved carbon dio.pdf
  • BS EN ISO 14877-2002 Protective clothing for abrasive blasting operations using granular abrasives《小颗粒研磨产生摩擦引爆操作时用的防护服》.pdf BS EN ISO 14877-2002 Protective clothing for abrasive blasting operations using granular abrasives《小颗粒研磨产生摩擦引爆操作时用的防护服》.pdf
  • BS EN ISO 14880-1-2016 Optics and photonics Microlens arrays Vocabulary and general properties《光学和光子学 显微透镜系列 词汇和常规属性》.pdf BS EN ISO 14880-1-2016 Optics and photonics Microlens arrays Vocabulary and general properties《光学和光子学 显微透镜系列 词汇和常规属性》.pdf
  • BS EN ISO 14880-2-2007 Optics and photonics - Microlens arrays - Test methods for wavefront aberrations《光学和光子学 显微物镜系列 波像差的试验办法》.pdf BS EN ISO 14880-2-2007 Optics and photonics - Microlens arrays - Test methods for wavefront aberrations《光学和光子学 显微物镜系列 波像差的试验办法》.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