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打靶卷二(含解析).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1178131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打靶卷二(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打靶卷二(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打靶卷二(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打靶卷二(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打靶卷二(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徐州市 2018 届高考语文打靶卷二一、语言文字运用1.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红楼梦的一大写作特点是描写的客观性,作者绝少站出来议论。我们可将红楼梦比作一席 的酒筵,酒筵摆好,厨师就不再出现,任凭你去 消受。而我们许多作家,制好一道“菜” ,就在顾客面前 地解说示范,真是多余。A. 琳琅满目 品尝 絮絮叨叨 B. 五光十色 咀嚼 絮絮叨叨C. 五光十色 品尝 喋喋不休 D. 琳琅满目 咀嚼 喋喋不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第

2、一处,是把红楼梦比作一席丰盛的酒筵,应使用“琳琅满目” 。品尝:细致地辨别滋味。咀嚼:含在嘴里细细嚼以使烂。比喻反复体会;玩味。第二处,从前后的语境来看,是说反复地品味体会,应使用“咀嚼”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罗嗦,唠叨。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第三处,后面说“真是多余” ,应是嫌这些作家说的太多。【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本

3、题中,第一处和第三处是考查成语,第二处是考查近义词的辨析;“琳琅满目”和“五光十色”这两个词的侧重点不同,前者重在说明“美好的事物多” ,后者主要强调色彩和花样;“絮絮叨叨”侧重说话啰嗦,而“喋喋不休”侧重说的多。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高国民身体素质。B. 45 年前,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打破了超级大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显示了中国人民勇攀高峰的决心,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C. 笛声作为听觉意象,能引发诗人的联想,在诗人审美情感的兴起和升华中起到激发、催化- 2 -

4、作用,从而增强诗歌的表达手段和艺术效果。D.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当下的环境整治是一个综合性难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主体的多方努力共同打造一个绿色的社会环境。【答案】B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3. 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各位书友!新版普希金诗选业已售罄。本店正在组织货源,一旦到货,当函请各位光临!B. 兹捡到钱包一只,内有饭卡等物品,暂惠存我处,遗失者请电话或短信联系后勤组王子健。一经核实,定当奉还。C. 先生迟暮之年,仍躬耕三尺讲台,实令后学感佩!值此六十华诞之日,恭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D. 十二年寒窗苦读,我辈岂能马齿徒增,今日自当驰骋

5、考场,蟾宫折桂,实现自我,感恩母校,报效祖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 项,函请:用书信请求或邀请。使用正确。B 项。惠存:敬辞,用于自己保存别人的东西,不得体。C 项,迟暮之年:迟暮指黄昏,比喻晚年,有夕阳西下之感,这样称呼对方不当。D 项,马齿徒增: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的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老年人常以此自况自谦,用于年少学子则不当。点睛: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命题往往着眼于: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

6、信、公文、广播稿等等。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一定要考虑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4. 下列各句中,所引名句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天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季节,诗人们总是喜欢用春天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3 -B.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面对皇帝的退缩、士大夫的排挤和世人的辱骂,心灰意冷的王安石选择了隐居。C.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梅葆玖是梅兰芳的第九子,他不仅继承了“梅派”的精湛技艺,而且形成了新风格。D.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中秋佳节,夫子庙游人如织,怎奈

7、天公不作美,突降的大雨让游客们扫兴而归。【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象像,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诗人以“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已光明磊落,清廉自守,表里如一。现在人们有时引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示志趣高洁。D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意思就是赞叹春色美好,但又想到自己的一腔春愁无处排遣,良辰美景尤在,但赏心乐事却不知在谁家谁院。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

8、当的一项是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创的一种诗歌体式。他创作的无题诗颇多, 而这种寄寓又往往是模糊隐晦,在有无之间,所谓不便明言的情感隐秘。由于表达隐晦曲折,历代的研究者解说各异,更有不少穿凿附会。其中不乏直接写爱情相思的,但更多借“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抒发身世感喟。往往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这些诗篇是诗人人生感受与情感的原生态的展现。辞藻精丽,意境要眇,情思婉转,读来令人荡气回肠。A. B. C. D. 【答案】B- 4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郡

9、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夏,甚得江汉之心,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 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以下,侍卫不过十数人,而颇以渔畋废政。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綮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

10、。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涡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 ,不之名也。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常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载者,祜黯然不应,遂告诸子曰:“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 )【注】诡计:奇计。6.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博学能属文 (2)祜独安其室 - 5 -7.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皆计所侵,送绢尝

11、之A侵占 B侵犯 C侵害 D侵袭(2)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A结交 B连接 C往来 D沟通8.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 今君乃亡赵走燕B. 称为“羊公” ,不之名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 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 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D. 人臣树私则背公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9. 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10. 第段中“此意”指的是:做大臣应当 。11. 依据两段相关事迹,概括羊祜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相关事迹 羊祜的品质安边垦田 (1)_徐胤当门 (2)_邓香归降

12、(3)_陆抗服药 (4)_【答案】6. (1)撰写;(2)安守 7. (1)A;(2)C 8. C 9. 每次与吴人交战约定好日期才交锋,不做那些偷袭的事,部下将领中要献那些诡诈的计策的他就给人喝好酒,使献计者醉不能言。 10. 自守卫疆界,不要贪求小利;不树私背公。 - 6 -11. 有眼见,识大局;深得军心;以德服人,做人光明磊落;真诚待人,宽容大量。【解析】视频6. 试题分析:(1)里根据前面“博学”和后面“文”可知,译为动词词性,和文章搭配,故译为“连缀、写作” ;(2)根据“其室”可知译为动词,结合后面内容“恩礼有加焉”可知,译为“安抚”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3、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1)里根据前面“博学”和后面“文”可知,译为动词词性,和文章搭配,故译为“连缀、写作” ;(2)根据“其室”可知译为动词,结合后面内容“恩礼有加焉”可知,译为“安抚” 。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7. 试题分析:(1)句根据文意“割谷为军粮,都按照所割的数量”译为侵占;(2)句结合语境

14、“羊祜和(吴国)陆抗两军对峙,互通使者往来”可知,选项 C 正确。【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1)句根据文意“割谷为军粮,都按照所割的数量”译为“侵占” ;(2)句结合语境“羊祜和(吴国)陆抗两军对峙,互通使者往来”可知,选项 C 正确。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8. 试

15、题分析:A 项译为才;“乃”字是语气助词,可以起到承接的作用。B 项结构助词,不译;宾语前置句的标志,不译。C 项“所” ,译为代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D 项译为就;已经。【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文言虚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 A 项句“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译为“才” ;句“今君乃亡赵走燕”表示语气助词,可以- 7 -起到承接的作用。此外还需要注意是否合语境,感情色彩等。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

16、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9. 试题分析: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克”译为“约定” , “为”译为动词,做,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定语后置句, “辄”译为“就” ,需要补充主语“羊祜”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

17、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克” “为” “辄”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定语后置句。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第段中“此意”指的是内容,结合题干提示,把“此意”放回原文,结合“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可知,应该指不树私背公,自守卫疆界,不要贪求小利。 “此意”为不谋权私。【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技巧点拨】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

18、“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此题考查的是“此意”的内涵,做大臣应该怎么做,人物是“做大臣” ,品质是“怎么做” ,结合题干提示,把“此意”放回原文,结合“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可知,应该指不树私背公,自守卫疆界,不要贪求小利。 “此意”为不谋权私。11. 试题分析:考查二、三两节的内容,概括羊祜的主要品质。根据不同的事迹,抓住关键内容分析人物品质。 “安边垦田”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可见他足智多谋;“徐胤当门”根据徐胤说的那番话,可知他闻过能改;“邓香归降”根据他从不偷袭,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可知他做人宽厚待人;“陆抗服药”根据文意“祜馈之药。抗

19、服之无疑心”可知他做人能够坦荡磊落。【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 8 -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

20、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博学多才、善于写文,须眉秀美,善于论辩,同郡的夏侯威认为他很不一般,将兄弟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他做妻子。羊祜被荐举为上计吏,州官四次征辟他为从事,但羊祜都拒绝就职。夏侯霸投降了蜀汉。其亲属怕受牵连,大都与其家断绝了关系,只有羊祜,安慰其家属,体恤其亲人,亲近恩礼,超过常日。 司马炎称帝后,有吞灭吴国的志向,任命羊祜为荆州诸军的都督,镇守南夏, (羊祜的政绩)深得江汉地区百姓的欢心。吴国石城驻军离襄阳七百多里,常常侵扰边境。羊祜在军中,常穿着轻暖的皮裘,系着宽缓的衣带,不穿铠甲。铃阁之下,应命侍卫的士卒也不过十几个人。并且,喜欢打猎钓鱼,常常因此荒废公务。有一天夜晚,他想出

21、营,军司马徐胤手持柴戟挡住营门说:“将军都督万里疆域,哪能这样轻心放纵,将军的安危也就是国家的安危。除非我死了,今夜此门才得开。 ”羊祜正色改容,连连道歉,从此很少外出。每次于吴人交战,约定好日期才出战,不用偷袭的方法。将帅中有想进献诡诈计谋的人,(羊祜)就拿出美酒让他(们)喝,使他(们)说不出口。吴将邓香到夏口抢掠,羊祜悬赏活捉邓香,邓香押来以后,羊祜宽容他,放他回去。邓香感激羊祜不杀之恩,便率亲兵来降。羊祜率军走到吴国境内,割田里的谷子作军粮,每次都计算所割谷物的数量,然后送去丝绢作赔偿。每次会集众人在长江沔水一带打猎,都不越过晋的边界。如果猎物先被吴人射中却被晋兵获得,都原封不动交还吴国

22、人。于是吴国人心悦诚服,称羊祜为“羊公” ,而不称他的名字。羊祜与陆抗两军对垒,双方使者来往沟通。陆抗称赞羊祜德高望重,即使乐毅、诸葛亮也不能超过。陆抗曾经患病,羊祜送了一服药给他,陆抗毫无疑心地服用了。许多人劝陆抗不要服这服药,陆抗说:“羊祜怎么会用毒药害人呢?”羊祜的女婿劝羊祜说:“购置些田产家业,也好卸官后有所归宿,后事有所依托,这样不是很好吗?”羊祜当时没有答话,事后告诉子女们说:“作为人臣,经营私业就违背公事,这是很糊涂的做法,你们应记住我这些话。 ”12.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问题。念奴娇 南宋叶梦得- 9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绿鬓

23、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漫馀诗句犹杰。闻道尊酒登临,孙郎 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注】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今南京)时,登镇江北固山有感而作。孙郎,即孙策,曾经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1)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运用了哪两种手法? (2)词的下阕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具体分析。(3)全词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答案】 (1)对比,比喻。(2)虚写:三国孙策游宴高歌;未来谈笑收复失地。实写:瓜步暮云、落日旌旗、鼓声风声。虚实相生,拓展了词的意境。(3)对眼前大好山河的赞美;对自己年岁日增

24、的慨叹;对历史英雄(孙策)壮志未酬的感怀;对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期盼(爱国情怀) 。【解析】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着平时积累的表现手法,抓住关键词分析作答。例如, “绿鬓”与“白雪”构成对比;以白雪来形容白发,自然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由此可得出这句诗运用了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题目已经给出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答题时,只要结合着诗歌具体诗句分析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即可。读后可知,下阕对瓜步暮云、鼓声风声的描写属于实写;对孙策游宴高歌属于虚写,通过虚

25、实结合的手法,自然是把词的意境拓展到更深的一步。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由题目可知,情感是多方面的,故分析时,要抓住关键词语,结合着注释及写作意图分析作答。上阙第一句,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是词人对自然景物及关塞的描绘,从意境来看,是对大好河山的赞美;“空有千茎雪”一个空字,将词人对岁月日增的感叹表现出来;“孙郎终古恨” ,一个恨字将词人对历史英雄壮志未酬的感怀抒写出来;“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表现的是词人的爱国情怀。- 10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四、

26、名句名篇默写1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 ”(2)杜甫登岳阳楼颔联“_,_” ,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3)李煜虞美人词中“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答案】 (1). 水击三千里 (2).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吴楚东南坼 (4). 乾坤日夜浮 (5). 问君能有几多愁 (6).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

27、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抟” “坼”的写法。五、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小铜匠叶绍钧陆根元跟着六七个同学被先生带进高等小学里,觉得周身不大舒服,但是形容不出。高等小学里的学生围着他看,都放出好奇的目光。根元只想什么地方有个洞,自己隐藏在那里。他看那高等小学里的运动场也十分可怪,广阔到难以言说。他站在廊下望对面的围墙,低矮且渺茫,他想,总有两三里的距离吧。许多学生在场中踢球,足尖触着球身,那球突然升腾空际。空洞的音响散布开来,似乎一切都有点儿震动。他觉得自己差不多不能稳定地站立。他的先生平时穿着蓝布的大褂,今天换了件新的深蓝纺

28、绸的,还加上一件玄纱的马褂;衣服上纵横的褶纹十分清楚,可知被搁在箱子里的时候久了。先生举步时,头向前微俯。先生带了自己的几个学生走进高等小学的办事室,室中人便请他坐下。他只坐着椅子的一角,上体向前两手支在膝上,这才坐稳了。他和婉且谨慎地恳求学校收下他的初等小学的学生。说罢,他的头俯得更低,上体前屈算是鞠躬。- 11 -一位头发梳得很光,戴着玳瑁边圆眼镜的先生随意答说:“他们在本校念书就是了。但是,停一会有个测验,请关照他们等着。 ”“是,是。 ”根元的先生连忙答应,仿佛属僚受了上司的命令。根元看着那位头发梳得很光,戴着玳瑁边圆眼镜的先生,见他受先生的十分的敬礼,只觉得害怕。再看其他不认识的先生

29、们,个个有一种异样的威严,他非常不好过,仿佛周身有压迫拢来。根元有三四天不到学校了。级任先生点名时问起,有学生回答说:“他的母亲死了。 ”级任先生随即浮荡起种无着的伤感。第二课正开始,根元推开了室门走进来。他穿着一件宽大的白布长衫,上边很有些油污的痕迹;束着白带,形成难看的皱褶;然而白布长衫依旧嫌长,下缘只是在地上扫。他掩上了门,双手下垂,便隐藏在长而宽的衣袖里。当他向先生行了礼,走向他的座位时,中空的衣袖口轻轻拂动,正像街上走过的道士。这使全堂的同学觉得有趣而低笑了。根元的没表情的脸面与往日一样,只瞪视着前方,口略张开,颧颊微泛红晕。他被笑得羞愧了。全堂的同学端详着他的脸面和白衣。他觉得四周

30、全是眼光,于是更为惘然了。“你的母亲死了?”级任先生忧愁地问。“死了。 ”根元很平淡地回答。“患的什么病?”“不知道。 ”根元摇着头。他觉得这差不多像被考问功课一样,懦怯的心使他的头低着,又慢又轻地继续说道, “只听她说不好过,在床上躺了两天,便死了。 ”“家中什么人守着?”“锁着。 ”他的手在衣襟那里按了一按,又说, “父亲出去了,钥匙在我的衣袋里。 ”级任先生无可再问,望着根元只是出神。此后根元照常到学校。他的功课做得很不好,全校的教师都说他是低能儿。尤其是教算术的田先生,他曾指着根元的额角说:“你这么笨,今生学不会算术了!希望你不要来吧!”过了重阳,根元果真不到学校了。这一天学校里整理房

31、屋,预备暑假后开学。有几处门窗的旋手和窗钩已经损坏了,须唤个铜匠来重新装过。唤来的铜匠便是根元。他穿着破旧的春夏布衫,裤管卷到膝上,赤足拖着草鞋,正和平常的小工匠一模一样。他的脸很脏,全蒙着铜污;手里拿着铁椎锉子等工具。- 12 -他见了学校里的诸位先生,都叫一声,不等先生们答应,便走了过去。他工作了两三点钟工夫,应行修理的门窗都弄好了。他用脏黑的手拭了脸上的汗,带着工具自去。这真是一件细微的事情,但感动了田先生。晚上他和几个同事在运动场中乘凉,忽然拍着葵扇说道:“我们不如那个铜匠,不如那个铜匠!”他又说道:“陆根元这孩子,我们用尽了方法,总不能凿开他的浑沌的窍。谁知他学铜匠倒有点儿近情!”根

32、元的级任先生听田先生说道,便表示自己的意见:“用尽了方法么?这还不能说。像根元这一类的孩子,我们不能使他们受一点儿影响。我们与他们,差不多站在两个国度里,中间隔着一座又高又厚的墙,彼此绝不相通。我们怎么能把他们教好呢!”田先生说:“你先生何不把这座墙打破了?”大家默然。他又说:“我们与他们中间并没有什么墙,只是我们所用的教法太柔弱无力了。根元的师父铜匠王三,镇上人都叫他烂醉鬼;但是他教徒弟并不烂醉。他不问怎样,不听他的话就是打!这才使徒弟有个惧怕,不敢不用一点儿心。我们也能照他那样命令学生就好了,可惜不能!”“这就根本怀疑了?”级任先生失望地说。田先生不回答。但他想:“学生如能同艺徒一样,因惧

33、怕先生的责打而绝对服从先生的命令,那多好呢。当那样的先生才有效而多趣味呢!”他望着运动场中夏夜的幽景,又想:“如果自己就是铜匠王三,此刻不在窄隘的小铺子里凑着昏晕的煤油灯工作,便在酒气熏人的小酒店里靠着墙壁醉倒了。总之,决不会在这夜景清幽的运动场中乘凉。 ”想到这里,他又觉得当学校教师究竟还有些意思。1922 年 12 月 10 日作。(选自叶圣陶集 ,有删改)14. 下列句中加点词传达出人物什么样的内心感受?请具体解说。(1) “死了。 ”根元很平淡地回答。(2)想到这里,他又觉得当学校教师究竟还有些意思。15. 在进入高等小学时,小说以陆根元的视角来观察描写学校的运动场和他的先生。这样写有

34、什么作用?16. 请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17. 小说题为“小铜匠” ,但写陆根元的学生生活多,写他的铜匠生活少。请探究这样安排的用意。【答案】14. (1)表现陆根元面对母亲去世的悲哀和无奈,面对先生询问的紧张和胆怯,- 13 -面对同学关注的羞愧和惘然。(2)虽然不能像铜匠那样在学生面前有绝对权威,但不必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可以享受美景和舒适。 15. 以陆根元的视角来观察环境和人物就带上了他的感情色彩。他看到的运动场古怪广阔,表现他对这一环境的内心恐惧,为下文的退学埋下伏笔。他看到自己的先生衣着不同寻常,举止谨慎恭敬,反衬出高等小学先生的威严,增加了他的内心压力。

35、16. 肖像(细节)描写,表现陆根元自然随意的性格和艰苦辛劳的职业特征。 17. (1)写他的学生生活多,是为了通过他的学习过程批判旧式的学校教育。(2)写他的铜匠生活少,是为了引出他的师父,并与学校的先生作比较,引出对教育问题的讨论。(3)把他的两方面生活结合起来,是为了丰富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发展变化。(4)把他的两方面生活结合起来,是为了形成对比,突出对教育的批判。【解析】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两个句子传达的人物内心感受,回答之前一定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语境进行分析第一句话“死了 ,根元很平淡地回答”的语境是他刚刚守孝回来,回答老师时所说的话,说这句话时, “全堂的同学端详着他的脸面

36、和白衣他觉得四周全是眼光,于是更为惘然了” 后文还提到他面对年级主任的提问时“他觉得这差不多像被考问功课一样,懦怯的心使他的头低着” ,由此可知,他此时的内心既有面对母亲去世的悲哀,又有面对先生的紧张胆怯,还有面对同学时的羞愧惘然15. 试题分析: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看见的东西是不同的,并且会着上属于自己的色彩本文用陆根元的视觉去写学校的运动场地和他的先生,那么这些景物和人便着上了陆根元的内心色彩,和他产生了关联在他眼中看来,学校的运动场是“奇怪的” , “空洞的音响散布开来,似乎一切都有点儿震动他觉得自己差不多不能稳定地站立” ,可以看出,他从一开始就和学校有着巨大的隔阂,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和

37、奇怪,让他觉得不安从后文他退学的情节来看,作者这样写为后文埋下了伏笔在陆根元眼里的老师,举止恭敬,做事小心谨慎,这甚至能让人想起进贾府的林黛玉,这学校和学校的老师都给人一种威严感,让他的内心倍感压力,后文他面对老师时内心的胆怯也可以证明他内心的感受16. 试题分析:题干明确要求分析出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从划线句子的内容来看,这运用了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手法来刻画陆根元的人物形象从他的穿着打扮来看,他非常随意,不注重打扮;从脸上的铜污可以看出他当了小铜匠后的艰苦辛劳- 14 -17. 试题分析:这道题事实上是在探究故事情节的作用思考作者情节安排的用意,既要从人物形象、文章主旨(情节的作用)等方面思

38、考,又要从写作手法(安排手法)上来分析,作者在写小铜匠时主要写学生生活,又用到了对比的手法,同时有详有略前面提到的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答题的思考方向例如,从人物形像上来说,小铜匠虽然在读书上不开窍,令老师头疼,但他在修理东西上还是能够学懂的,而且他当了铜匠后,对老师仍旧是毕恭毕敬的,这些都凸显了他的个人形象当然,在小铜匠的这种个人形象的变化之中,又令人深思,教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到底怎样教育才能把学生教好这些令人思考的问题正是这篇文章的主旨所在点睛:小说情节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作用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1、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

39、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他情节之间的作用。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1、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3、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揭示(表

40、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4、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六、现代文阅读(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罗丹的雕刻熊秉明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

41、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 15 -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

42、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 青铜时代 ,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他说“忠于自然” ,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 ,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 。这是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

43、上没有英雄。 “地狱之门”其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 ,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他恣意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可能。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雕刻的

44、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 ”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 “开向生命的窗子” 。(有删改)- 16 -18. 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19. 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0. 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答案】18. 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

45、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19. 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20. 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了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解析】视频18.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这是考查论证的思路,是江苏卷论述类文本中常考的题型。先回归文本,找到第一段,先看一看有几句话,一共是六句话,因题干中给的分值是 6 分,一般来说应分为三个部分,而

46、三个部分中,中间部分应是主力所在,所占的比例应是最大的;明确了前面的这些问题,再来看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第一句说的是雕刻的来源,二、三、四句是说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第六句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最后按照思路题的答题模式拟写答案即可。【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9. 试题分析:先审题,审出筛选信息的依据, “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 ;然后到文中找到这句话,在这句话的左右筛选信息。题干中的这句话在第二段的开头,答案应在后面, “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

47、“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 “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 ,找到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20.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 ,这是考查句子的含义。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生命的窗子” ,回归文本,因为这句话处于文章的末尾,所以应从全文着眼。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 “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 “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 “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 17 -的波澜中浮现凝定

48、,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 ,找到这些内容然后进行概括即可。【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七、作文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

49、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专注自我,共同推进社会文明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你是掌握一个公司的老李,还是普通的技工老王,抑或是自由职业的摄影师,只要你自己愿意,都能走出精彩的人生。而且,不同的你我,通过各自的精彩,最终共同推进了社会的文明。那么,他们都是如何实现的呢?我认为,一个人,关键在于不要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应努力专注于自我,努力提升自我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收获丰年!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很容易奢望别人闪光的人生,总以为别人是在走一条幸运的路,只有自己始终走在泥泞中。其实,不管选择什么样的事业,我们都要经历水深火热的艰苦一面之后,生活才会更多地展现出甜蜜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