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1178443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题,每题 2 分,共计 8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来,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祭祖的习俗源自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2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 ”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3司马迁评价秦朝郡县制:“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

2、治。 ”这说明秦朝“郡县制”A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 B强化了皇权专制主义制度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4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 ”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5北京大学曾在出台的自主招生政策中,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 。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途。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6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

3、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设郡县 B建立三公九卿制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7以下是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9清朝某机构虽总辖军国政务,但不是一个正式权力机关。大臣除奉命办事外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下列哪一引言并非对该机构及其大臣的描述A “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流动的的中央政府

4、”“宰相府的派出机构”“地方无权,权在中央”“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2B “雍正 七年,青海军兴,始设。 ”C “掌书 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D “传述 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 ”10清代政 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 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 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A保证了决策机密 B适应了军务需要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强化了专制皇权 11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政治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是A王位继承权从国王转到议会 B议会立法权力得到法律保障C首相

5、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122017 年 5 月 3 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提请解散英国议会,并获女王正式同意,随即首相正式宣布解散议会。按照英国法律,议会解散后,议会下院所有席位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由此可见,英国A女王有制约首相实权 B首相有权解散上议院C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D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13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

6、状态” ,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 B颁布权利法案 C改革议会制度 D实行责任内阁制141787 年,华盛顿给友人的信中说:“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实行了A邦联制 B共和制 C联邦制 D权力制衡15美 国 社 会 中 防 官 甚 于 防 贼 , 前 总 统 布 什 就 曾 面 对 选 民 说 : “人 类 历 史 上 最 伟 大 的 成 就 是 驯服 了 权 力 , 把 统 治 者 关 进 了 笼 子 , 我 现 在 就 是 在 笼 子 里 与 大 家 讲 话 。”驯 服

7、权 力 主 要 是 通 过A实行联邦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实行民主选举 D实行三权分立162018 年 1 月 20 日,特朗普就职一周年之际,因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之间未能就政府长期预算案达成妥协,联邦政府暂时停摆。材料旨在表明美国A充分维护民主制原则 B遵循了分权制衡原则C两党之间的相互对垒 D保障了总统制共和制17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近代以来,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以下是前江苏巡抚梁章钜在看到某条约的内容后给

8、友人写的信件:“江南(指江苏)、浙江、广东每省只准设一码头,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 ”该条约是指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9右图是 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对华输出值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3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D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20马克思曾经指出,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这说明A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B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直接引起农民起义C英军入侵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D太平天国运动受西方革命影

9、响而爆发 21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 1855 年 4 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 。这场运动A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B结束了封建帝制C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22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深得民心者,显得落后。一个适应进步潮流者,又无法深入民心。前者是A 海国图志 B 临时约法 C 天朝田亩制度 D 资政新篇23下图中的情景出 现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4历史解释

10、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下列对相关史料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选项 史料 历史解释 A “大皇帝凡有新恩施加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南京条约附件) 片面最惠国待遇。易使列强形成侵华联盟。 B “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南京条约附件) 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旅顺大屠杀4C “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马关条约 ) 五口通商。便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辛丑条约 ) 严禁人民反帝。清政府成为列强工具。 25下图为北京某历史时期的

11、地图,该图可以佐证A 南京条约开放北京成为通商口岸 B 天津条约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 马关条约规定可在北京开设工厂 D 辛丑条约允许各国驻军保护使馆26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下列事件体现这一历史转型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2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民主性、革命性。 “革命性、民主性”是指A便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C规定“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 D有效的限制了总统的权力 28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12、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这一观点的依据是A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B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29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A民主精神 B自由精神 C科学精神 D爱国精神30某 次 大 会 确 立 党 的 奋 斗 目 标 是 : “以 革 命 军 队 与 无 产 阶 级 一 起 推 翻 资 本 家 阶 级 的 政 权 , 建立 无 产 阶 级 专 政 , 消 灭 资 本 家 私 有 制

13、 , 直 至 消 灭 社 会 的 阶 级 区 分 。”据 此 判 断 这 次 大 会 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遵义会议31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使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革命的火焰”的是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532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图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A国民大 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33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在其著作中说

14、:“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场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场“战斗”指的是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土地革命34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这一事件是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延安会议351985 年南京大屠杀之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势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其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我们批驳上述荒谬观点的

15、最有力证据是A历史专著中的描述 B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照片 D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36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 1937 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 13 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下列哪次战役粉碎了日军的侵华“时间表”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37下表为 1937 年到 1942 年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年代 1937 1938 1941 1942 阵亡人数 125130 249213 144951 87719 A正面战场始终是抗击侵华日军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

16、证C国民党军队 对抗战有重大贡献D国民党是领 导抗战的核心力量38下图是抗日战争 期间一次战役的局部示意图,该战役是6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39下面框内文字出自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旅政治委员刘华清将军的回忆录。他记述的军事行动应该是A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B进攻中原解放区 C挺进大别山 D攻占锦州40某战役是“解放战争中震撼世界的三大决战之一武力解决的方式打得十分精彩,和平谈判的方式也处理得非常圆满。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意义重大。这次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2、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题,41 题 13 分,42 题 14 分,43 题

17、 13 分,满分 40 分。41 (13 分)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 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

18、思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材料一论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3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

19、的历史影响。(4 分)这是一个月白风清之夜,也正是中国共产党 26 周年生日前夜。在“打过黄河去,向党的生日献礼”的口号声中,我旅指战员有序地登船。7(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4 分)(4)政治制度“针对现实” “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但其“本原精神” “仍可不变”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2 分)42 (14 分)民主化道路的选择是近代以来大多数国家探索的重要主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英 国 通 过 “光 荣 革 命 ”克 服 了 专 制 王 权 , 议 会 成 为 最 高 权 威 。 在 君 主 立宪 制

20、的 政 治 框 架 内 , 英 国 又 用 和 平 、 渐 进 方 式 实 现 政 治 权 力 的 转 移 , 从 而 完 成 了 政治 民 主 化 历 程 。-阎 照 祥 英 国 史 材料二 议会改革法案(1831 年 5 月通过)把英国的选民人数从 48.8 万增加至 80.8 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 2%上涨至 3.3%中等阶级的多数虽然还不掌权,但是获得了选举权。 议席的重新分配可以视为一种对选举制度的修正,选举权的 扩大不仅改变了社会等级制的旧原则,而且致力把政治权利 赋予新的社会阶层。钱乘旦、许洁明英国 通史材料三 制宪会议每解决一 个重大问题,每向前迈出一步,几乎都是冲突各方互谅互

21、让 的结果正因如此,美国宪法被人们调侃为“妥协篓子” , 制宪会议的领袖们则被戏称为“和事佬” 。 程汉大美国立宪成功 之道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 19 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3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议会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这一法案的颁布对英国当时哪一“新的社会阶层”最为有利?(3 分)(3)材料三反映出制宪会议解决重大难题的策略是什么?这一策略在 1787 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6 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 分)43 (13 分)2017 年 9

22、月 3 日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2 周年纪念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 2017 年 1 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 。文件表示,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 2017 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 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为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8材料三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国行公祭,

23、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中华圆梦,民族复兴。2017 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死难者公祭祭文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教材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历史依据。(2 分) (2)材料二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2 分)(3)材料三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6 分)(4)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这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3 分)9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题,每题 2 分,共计 8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题号 1 2 3

24、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C C B C D C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C C D B A A D A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C C C D D C B D A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B D C C C A C D C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题,41 题 13 分,42 题 14 分,43 题 13 分,满分 40 分。41.(1)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 (3 分)(2)郡县制的影响:形成

25、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4 分,任答两点)(3) 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4 分)(4)精神: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2 分)42.(1)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内阁制的建立;1832 年议会改革。 (3 分)(2) 内容:扩大选民人数;重新分配议席。 (2 分)社会阶层:工业资产阶级。 (1 分)(3)策略:妥协让步。 (2 分) 体现:联邦制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三权分立协调中央各权力之间的关系,参、众议员不同选举方式协调大州与小州的关系。 (4 分,任答两点)(4) 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保障民主,限制独裁;保证社会公平公正;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 (2 分,任答两点)43.(1)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局部抗战;1945 年 8 月日本无条件投降。(2 分) (2)捍卫和平与正义。 (2 分)(3)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 分)理解: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4 分)(4)意义:铭记历史;复兴中国;维护和平。 (3 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STM E1035-2008 483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rmining NeutronExposures for Nuclear Reactor Vessel Support Structures《核反应堆容器支承结构的中子辐照测定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ASTM E1035-2008 483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rmining NeutronExposures for Nuclear Reactor Vessel Support Structures《核反应堆容器支承结构的中子辐照测定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 ASTM E1035-2013 red 5000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rmining Neutron Exposures for Nuclear Reactor Vessel Support Structures《测定核反应堆容器支座结构中子辐照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ASTM E1035-2013 red 5000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rmining Neutron Exposures for Nuclear Reactor Vessel Support Structures《测定核反应堆容器支座结构中子辐照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 ASTM E1035-2018 1250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rmining Neutron Exposures for Nuclear Reactor Vessel Support Structures.pdf ASTM E1035-2018 1250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rmining Neutron Exposures for Nuclear Reactor Vessel Support Structures.pdf
  • ASTM E1036-2002(2007)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Nonconcentrator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Arrays Using Reference Cells《使用标准电池的非聚能地面光电模件和阵列电气性能的.pdf ASTM E1036-2002(2007)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Nonconcentrator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Arrays Using Reference Cells《使用标准电池的非聚能地面光电模件和阵列电气性能的.pdf
  • ASTM E1036-2008 488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Nonconcentrator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Arrays Using Reference Cells《使用标准电池的排列和非聚能地面光电模电气性能的标准试.pdf ASTM E1036-2008 488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Nonconcentrator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Arrays Using Reference Cells《使用标准电池的排列和非聚能地面光电模电气性能的标准试.pdf
  • ASTM E1036-2012 red 9375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Nonconcentrator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Arrays Using Reference Cells 《使用标准电池的非聚能地面光电模件和阵列电.pdf ASTM E1036-2012 red 9375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Nonconcentrator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Arrays Using Reference Cells 《使用标准电池的非聚能地面光电模件和阵列电.pdf
  • ASTM E1036-2015 7557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Nonconcentrator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Arrays Using Reference Cells 《使用参比电池的非聚能地面光电模组和陈列电性能的标.pdf ASTM E1036-2015 7557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Nonconcentrator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Arrays Using Reference Cells 《使用参比电池的非聚能地面光电模组和陈列电性能的标.pdf
  • ASTM E1037-1984(200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ing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RDF-5《测定回收废燃料的粒度分布》.pdf ASTM E1037-1984(200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ing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RDF-5《测定回收废燃料的粒度分布》.pdf
  • ASTM E1037-1984(2009) 4375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ing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RDF-5《测定回收废燃料的粒度分布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E1037-1984(2009) 4375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ing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RDF-5《测定回收废燃料的粒度分布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