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1181402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河北武邑中学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 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儒、墨、法三家在大致相同的时代,从不同的社会地基上破土而出,均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其各自的理论本位是不同的。脱胎于殷周家族血缘社会的儒家,因为要守护当时主流社会贵族阶层世代传承的家族利益,所以需要倡导以血亲关系为根据的差等有别的仁爱观,需要尊崇祖宗制定、世代承袭的礼仪制度;也需要提倡祖宗崇拜、先圣崇拜;在社

2、会治理上坚持德主刑辅,用人上主张亲亲尊尊;儒家认可有条件的天命观,对鬼神的存在未置可否,也无非是要表明家族传承的天意神圣,并使人们对先祖的灵魂保持某种敬畏。其所有观念无不反映着儒家从社稷本位出发,在时代变革中有所损益的家族传承意念。墨家以下层民众为本位,因为小生产者没有稍微雄厚的物质财富可供享用,也没有世袭的利益需要守护,更多关注的是现实社会的生存与交往,因而要反对奢靡,节用节葬,意在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存生活;社会交往活动中,小生产者只能在对他人利益的维护中才能避免伤害,最终保护自身的利益,所以要破除等级,无差别地兼爱,利人利他;频繁战争的最终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只有反对战争才能维护下层民众的

3、利益,所以要倡导“非攻” ;墨家宣扬鬼神的存在,认为天的意志不可违逆,是要用某种方式保证人们对兼爱原则的信奉和实行;社会治理上主张崇尚教化,尚贤使能,则反映着下层民众对家族出身的漠视,表达着他们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对个人能力的看重;墨家把大禹打扮成摩顶放踵、苦行救世的圣人,要人们崇奉效法,正表达了对兼爱精神的打造和推崇。法家代表正在成长的权势阶层的利益追求,韩非构建了以君主个人权势为本位的“法、势、术”相结合的政治学说。在韩非看来,人的本性都是利己的,君主就要利用人们的利己之心,以物质利益为诱饵,以隐秘的权术为手段,监督臣属和天下人遵照所颁布的法规行事;他反对先圣崇拜,不信鬼神,推崇权势与暴力,

4、就是为了保证君主个人权势意志的伸张。儒、墨、法三家的理论本位不同,决定了三家在思想体系的诸多逻辑节点上具有不同的- 2 -理念,在道德观、天命观、圣人观、生活观、人才观和鬼神观诸多问题上具有不同的见解,也决定了它们对爱、德、贤、圣等概念赋予了不同的意蕴和内涵。 (摘编自冯立鳌儒法墨观念差异的根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儒家反映世袭贵族阶层的理念,守护家族利益,注重血缘关系,尊崇祖制礼仪,强调平等仁爱。B墨家维护他人利益,主张节用,倡导非攻,崇尚教化,尚贤使能,这些都表现出对兼爱的信奉。C法家认为人有利己之心,治国应诱以利益,施以权术,让所有人都推崇权势和暴力

5、,遵循法规。D儒、墨、法三家的社会治理观有所不同:儒家注重家族社稷;墨家关心下层民众;法家维护专制君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从理论本位出发分析儒、墨、法三家的思想,指出理论本位的不同是三家形成不同观念的缘由,也是三家划分的根本依据。B文章先提出儒、 墨、法三家理论本位不同的观点,然后概括性说明三家思想体系的不同理念,最后强调理论本位的决定性作用。C文章从道德观、天命观、圣人观、生活观、人才观和鬼神观等方面阐述儒、墨、法三家所持的不同见解,说明它们理论本位的不同。D第三段以墨家圣人大禹为例,来说明墨家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个人能力的看重,表达了当时社会众多小生产

6、者的利益诉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儒、墨、法三家的理论本位不同,决定了它们的思想体系具有不同的理念,也使其各自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B儒家对鬼神的存在不置可否,墨家宣扬鬼神的存在,法家不信鬼神,由此可见,在天命观上,儒、墨、法三家各持己见。C儒家为传承贵族阶层的家族利益,墨家为表达对兼爱的推祟,都提倡崇拜先圣,而法家为保证君主的权势反对崇拜先圣。D儒、墨、法三家不仅在道德观、圣人观、人才观等诸多方面有不同的见解,而且对爱、德、贤、圣等概念内涵的理解也不同。- 3 -(二)实用类类文本阅读(每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一

7、匹马两个人迟子建一匹老马拉着两个老人,朝二道河子方向走。马是瘦马,走起路来就难免慢慢腾腾的。两个老人,是一对夫妻。老头子跟老马一样瘦,老太婆则像个大树墩一样胖。他们都是小眼睛,是那种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尤其是老太婆。因而有的时候,马觉得老太婆是没长眼睛的人。二道河子离他们居住的村庄有二十里路。这条路,马不知走了多少趟,也不知走了多少年,只记得以前背上吃了主人数不清的鞭子。马还记得,他们的儿子第一次被人用手铐带走时,哪怕是走在没有辎重的平道上,它也要挨上几十道鞭子。而他第二次戴着手铐被人带走后,他们对它则温情多了,夜里不忘了喂点豆饼给它吃,女主人还常常用一把刷子给它理鬃毛,仿

8、佛把它当成了他们的儿子。同以往一样,坐在车辕的男人垂着头袖着手打盹,车尾的老太婆则躺着睡觉。他们不用担心马会走错路,因为去二道河子只这一条路。他们也不用担心马会受惊,因为这个季节没有其他的车辆过来。马呢,它知道两个人都在迷迷糊糊地睡,所以它若遇见笔直的路段时,也抽空打一下盹,它老是觉得累。马打了一个响鼻,示意二道河子已经到了。果然,老头子下了车,他先用乎抚摩了一下汗涔涔的马,无限怜惜地说:“唉,瞅瞅你这一身的汗,真让我不忍心再使唤你了。”说着,他回头去看车尾的老伴。“老太婆,你到哪里了,我看不见你,你给我个音呀!” 老头子叫道。老头听不见老太婆的声音,他急了,仔细地看看周围,也不见人影。他这才

9、明白,老太婆丢了。他责备自己太粗心,边掉转车头,折回去寻找。马听见老头呼唤老太婆,已经明白了。尽管它已经累得眼花缭乱了,还是加快了步伐。可是老头还是嫌它走得慢,他没有鞭子,就下车折了一根柳条,不停地抽它。马虽然疼痛难耐,但仍闷着头,拼命快走。老头子并不领情,心急火燎地持续抽它。大约走了四里路,他们发现了老太婆,她横躺在路上。老头叫了一声:“你怎么睡在路上了,吓死我了。”- 4 -马满身是汗,疼痛难忍,四条腿没有一条不在打哆嗦。它不像老头子那么乐观。果然,老头子发现老太婆的额头都是血,而地上也是血迹斑斑。老头试了试她的鼻息,一点呼吸都没感觉到,再摸她那双粗糙的手,已经冰凉如秋日的河水。当老头子看

10、见路面有一块凸出来的像笋尖一样的带有血迹的石头时,他咆哮着,使劲踢那石头,而石头就龇着血红的牙望着老头子。老头子从车上取下镐头,奋力砸那石头,石头迸溅出一串串火花,瞬间分崩离析。他们朝那村庄走去。一块这么不起眼的石头就要了她的命,老头子想不明白。她落地后是不是呼唤他了?可惜他耳朵不如年轻时灵便了,而且马车一旦走起来,听到的只是马蹄声。他这样一想,就有些怨恨马了。而马呢,也走得心事重重。它在责备自己。一定是因为它走路不如以往利索,腿常常抖一下,车也随之颠簸一下,想必她就是这么被颠在地上的。而且,在拉扯的过程中少了分量,它应该有所觉察的,可它什么也没有察觉到。它是个废物了。马觉得自己最好就此不要吃

11、草了,就这么完结算了。老马就在那一天水草未尽,老头子也是粒米未食(节选自迟子建一匹马两个人有删减)4.下 列 对 小 说 相 关 内 容 和 艺 术 特 色 的 分 析 鉴 赏 , 最 恰 当 的 一 项 是 (3 分 )A.开 头 一 段 如 特 写 镜 头 , 把 读 者 带 入 悠 远 的 情 境 中 , 让 读 者 对 老 马 、 老 路 有 初 步 认 识 ;同 时 引 领全 文 , 使 文 章 显 得 有 章 法 。B.眼 睛 是 心 灵 的 窗 户 , 两 位 老 人 “懒 得 睁 开 的 、 老 是 处 在 半 梦 半 醒 间 的 小 眼 睛 ”显 示出 他 们 生 活的 懒

12、散 和 内 心 的 空 虚 。C. 在 朝 村 庄 走 去 的 路 上 , 作 者 细 腻 地 刻 画 了 老 头 子 和 老 马 深 深 自 责 又 责 怨 对 方 的 心 理 ,这 这 使 他们 的 形 象 更 加 鲜 明 。 - 5 -D. 本 文 讲 述 了 一 匹 马 和 两 个 人 的 故 事 , 老 人 和 老 马 相 伴 的 平 静 生 活 被 一 块 石 头 突 然打 破 , 情 节 简单 , 语 言 质 朴 , 却 耐 人 寻 味 。5.小 说 讲 述 的 故 事 “凄 凉 但 不 乏 温 情 ”, 请 结 合 具 体 内 容 进 行 分 析 。 ( 6 分 )6.除 使

13、用 传 统 叙 事 视 角 外 , 小 说 还 刻 意 选 取 了 “马 ”的 视 角 。 从 “马 ”的 视 角 叙 事 , 有什 么 作 用 ? 请 简 要 分 析 。 (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酒酿王凌鼎年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上老老少少都翘起大拇指,没有不说呱呱叫的。古庙镇人黄、王不分,大伙习惯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至少在古庙镇上,还没有谁做酒酿能做得过黄阿二的。 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据说小钵头酒酿比大钵头酒酿难做,因此做酒酿小生意的,都习惯用大钵

14、头,不敢轻易改用小钵头,单凭这一点,黄阿二就区别其他做酒酿买卖的。 古庙镇人只要一听那吆喝就知道是“酒酿王”来了。别人喊“酒酿酒酿来”他喊“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酒酿王的嗓音很浑厚,有一种穿透力,能穿过门墙,撞入人们的耳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听到酒酿王的吆喝,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可以说已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 古庙镇的人偏好吃酒酿有些年头了,来了客,端碗酒酿小圆子,乃待客的一种,既不破费多少,也还上得台面,那些老吃客十有八九认准酒酿王的酒酿。据他们说,一上口就能吃出是不是酒酿王做的酒酿。每每这时,黄阿二脸上就浮现出一种满足,一种得意来。用他的话说,有老吃客的这些评价,比吃人参还补。

15、酒酿王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但黄阿二坚持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通常他九点钟骑了黄鱼车笃悠悠地走街串巷,一路骑过去,一路吆喝过去。黄阿二常说:他做酒酿买卖,一半是为了能吆喝上这几声。只要每日里这么吆喝一嗓子,通体舒畅。若待在家里只吃不做,不吆喝,不出一个月保管憋出病来。黄阿二的酒酿常常是不到吃中饭就卖光了。下午,他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天长日久,他有了不少茶友、浴友,每日里聚在一起,嚼起来没有啥话题避讳的。有位老茶友- 6 -对他说:“你的酒酿,牌子已做出了,生意这么好,何不多做点?”“我只一双手。”黄阿二说了这话再不多言。有位浴友替他出主

16、意说:“那请一两个帮手嘛,你还可过过老板瘾呢。”黄阿二默默半晌后说:“我这人命贱,自己不动手做,比死还难受。再说了,自己做放心。做好做坏,心里有底。” 黄阿二的酒酿不论斤不论两,论钵头的,一小钵头一买,连钵头买也可,用锅用盆来倒回去也 行。他的酒酿打出牌子,不挑不拣,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比比看,挑挑看,他就不卖。老主顾都知道,黄阿二的酒酿钵钵一样,无需挑挑拣拣的,否则,咋叫“酒酿王”?古庙镇的人都说:如今像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了。 有次,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说有批上海客户慕他酒酿王的名,点名要吃他酿的小钵头酒酿。公司准备连钵头买,钱可以预付。 黄阿二说:“可以。

17、但每天只有三十钵头,若要五十钵头只能分两天交货。” 那怎么行。公司总经理表示价钱上可以提高点。 谁知黄阿二说做五十钵头质量上就难保证了。只能一天三十钵头。要就要,不要拉倒,没啥商量的。 经理碰了一鼻子灰,一百个想不通。有赚不赚猪头三,这黄阿二死脑子一个。 听惯了黄阿二的吆喝,几回不听见,就有人问:“酒酿王这两天怎么没来?”往往这话还在耳边,那“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的吆喝声就传来了。 最近,连着好几天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生活中仿佛缺了什么。一打听,原来黄阿二病了。大家怪想念黄阿二的,几个老茶友、老浴友结伴前去看望他。进了门,大伙儿一起吆喝了一声:“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 黄阿二听后浑身一震

18、,他撑起身子说:“你们这一声吆喝,对我来说,比吃啥药都强,这不,毛病好了一半。” (摘自第五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7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人们开始喊黄阿二为“酒酿黄” ,但由于“酒酿黄”听起来总像“酒酿王” ,加上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最好最受欢迎,因而人们干脆叫他“酒酿王” 。B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黄阿二以“自己坚持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为理由拒绝了这个要求。C黄阿二卖酒酿打出了牌子,不允许顾客挑拣,只能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挑拣,他就不卖。这是出于黄阿二个人的习惯,也说明他对自己酒酿的品质

19、和重量十分自信。D从情节方面看,这则小小说缺乏故事情节,主人公黄阿二的性格,主要不是通过故事情节,而是通过黄阿二的语言来展现的。8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黄阿二的性格特点。 (5 分)- 7 -9黄阿二坚持不扩大经营规模,每天只卖三十钵酒酿,你怎样看待他的这种做法?请结合小说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

20、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21、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劝学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离开B臣等不肖,请辞去 没有才能- 8 -C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具备D顾吾念之 回头11下列对原文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翻译: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积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会在这里生长。 B.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翻译:士卒们相互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C.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翻译:今天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

22、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恐惧什么呀!D.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翻译:(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 (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 (那么)黄金也能刻出孔。12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第二段文字的特点,本段文字的议论中心是( ) (3 分) A学习只要不断积累,细水长流,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B学不可以已;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在任何时候都应学习,终身学习。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该提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 D只有逆境才能成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23、,无以成江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 15 题。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辛弃疾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 陌上尘!注释:柴桑,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是陶渊明的家乡,也是他晚年归耕之处。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A. 词作的上阕是对陶渊明晚年生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他躬耕田亩的清贫生活,也- 9 -写出了他安贫乐道的乐观心态。B. 词中表现出词人对陶渊明诗作的熟稔,多处化用了陶渊明的诗句,如“躬耕”出自“躬耕

24、非所叹” , “王谢”出自“旧时王谢堂前燕” 。C.“晋宋之间事”指晋宋时期不少人表面推崇清高,实际上却忙于谋取名利,词中的陶渊明不问名利,淡泊宁静。D. “羲皇以上人”是说陶渊明像远古先民一样自足地生活,与“晋宋之间事”形成对比,突出了他在乱世中生活的恬淡、安宁。E. 词人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喜爱,写陶渊明其实是写自己,表达出对陶渊明生活状态的羡慕和对自身无法摆脱世俗生活的烦恼。15词的下阕是怎样赞颂陶渊明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题,5 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 分)1).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为其增添浪漫气息的句子是

25、_,_。2).琵琶行运用侧面景物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_,_。3).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4).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5) 咏怀古迹运用悲戚的想象,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自打杭州入春以来,春姑娘不是被冬天拽(z hui)回怀抱,就是被 夏天撵着跑。只要天气一晴好,气温就像坐上窜(cun)天猴一样噌噌往上

26、升。B100 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lio)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黑人仍然委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这种种情况骇(hi)人听闻。C科教片美丽星球为我们捕捉到地球的许多瞬间,从清晨形如金色弹(dn)丸的美丽星球,到夜晚人世间的斑斓(ln)灯火,无不美得摄人心魄。- 10 -D晚风轻拂,林荫道上,灯影憧憧(chng) ,觥(gng )筹交错间谈笑风生,和着江边丝竹管弦轻歌曼舞,歌声唱着柔软的时光,这南国之夜多么温暖而柔情啊!18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尽管喜欢二胡的如歌如泣,它仍是我不敢碰触的乐器,而且琴筒一侧蒙着显眼的蟒皮,上面像蛇的目光那样明明暗暗的斑块对

27、我意味着禁忌。B如何为实干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最关键的就是要树立起以改革为荣、以实干为优的人才标准,才能让真抓实干蔚然成风,推动改革落地生根。C黄金周三上涨,但未能守住稍早触及的高位,因良莠不齐的美国数据令投资人不确定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复苏进程。D一踏入这名闻遐迩的夜都市,张斌便完全被这灯红酒绿的繁华景象迷惑了,父母亲的耳提面命,早已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心中充满的是惟有消费,惟有享乐!19.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 , , 。 。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

28、入了美学内涵 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 用具 “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 B. C. D.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面对噪音,我们当前仍存在着不少认知误区。不少人将判断噪音的标准, ,似乎声音分贝越高,污染才越严重,但现实并非这样。是否构成噪音,本质 ,只要你不想听的声音,其实都可称之为噪音。另一方面,对噪音污染程度的判定, 。

29、如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居住区、工业区、疗 养院等区域的噪音标准往往相差很大。- 11 -21. 下列句子中,有部分句子表述不得体,请找出五处并加以改正。(5 分)虽然今天第一次见面,但我早已久违大名。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 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奉上刚刚草就的拙作,敬请拜读,专候宝贵意见。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我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学生给老师写信说:“敬颂教安。”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

30、予接洽为荷。 从数百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推辞不了,只好笑纳!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令郎贵庚?”“犬子今年 14 岁。”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例:中的“久违大名”应改为“久仰大名”四、写作(60 分)22. 镜子,作为一个能照见形象的器具,不但能反映出事物本身的面貌,它还常常折射出社会万物众相。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甚至有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12 -高二上学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D。A根据原文第二段“倡导以血亲炎系为根据的差等有别的仁爱观”可知,选项中

31、强调平等仁爱”说法不当。B根据第三段“崇尚教化,尚贤使能,则反映着下层民众对家族出身的漠视,表达着他们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对个人能力的看重”可知,选项中“崇尚教化,尚贤使能,这些都表现出对兼爱的信奉”说法不当。C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他反对先圣崇拜,不信鬼神,推崇权势与暴力”可知,选项中“让所有人都推崇权势和暴力”说法不当。2D。根据原文第三段“墨家把大禹打扮成摩顶放踵、苦行救世的圣人,要人们崇奉效法,正表达了对兼爱精神的打造和推崇”可知,选项中“第三段以墨家圣人大禹为例,来说明墨家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个人能力的看重”说法错误。3A。偷换对象,根据原文第一段内容“儒、墨、法二冢在大致相同的时代,从不

32、同的社会地基上破土而出,均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可知,选项中“也使其各自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说法不当。4.(3 分)D (A 项,“让读者对老马、老人、老路有初步认识”使文章显得有章法分析有误;B 项,“显出他们生活的懒散和内心的空虚”分析有误;C“责怨对方”分析有误)5.(6 分)“凄凉”表现为人生的悲苦无常:儿子两文人狱,老大婆猝然去世,老头子晚年孤单、凄凉。“温情”表现为人与人、人与马之间的深情:老头子对老太婆感情深厚,老马与老两口相依相伴,令人感到温暖。(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6.(6 分)把马人格化,马的心

33、理活动与人的心理活动相结合,更好地推动情节、强化情感。用“马”这一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人们熟悉的世界,给人以新奇的阅读休验。“马”的视角与传统视角相结合,互为补充印证,增强小说的表现力。(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7.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概括及手法分析。A 项的“人们干脆叫他酿酒王”说法错误。文中是说“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 。B 项有关拒绝理由概括错误。黄阿二不肯多做酒酿,主要是怕酒酿的品质得不到保证。D 项这篇小说通过情节、细节和人物语言等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的是小人物的琐事,这样的写法,真实生动,也不能说缺少故

34、事情节。- 13 -1.讲诚信:卖的酒酿既质量好,又不会短斤缺两。有原则:既坚持自己亲手做酒酿,也不为了赚钱而多做酒酿。勤劳质朴:自己不动手做酒酿就感觉比死还难受。易满足:听到吃客对酒酿肯定的评价,感觉比吃人参还补。 (每个要点必须有观点与原文信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的性格特征。 “黄阿二的性格特征” ,立足文本,找出相关表现人物的语句, “卖的酒酿既质量好,又不会短斤缺两” ;“既坚持自己亲手做酒酿,也不为了赚钱而多做酒酿” ,有原则;“自己不动手做酒酿就感觉比死还难受” ,勤劳质朴等。 2.示例一:赞同他不扩大经营规模的做法。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黄阿二就必须雇佣工人来做酒酿,这样

35、,酒酿制作过程就不再是全由黄阿二亲手操作,酒酿的质量就有可能难以保证;另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来赚钱既不是黄阿二所要追求的,也与他的性格特点不相符,这样做反而会使黄阿二心中不安,生活过得不踏实。示例二:不赞同他不扩大经营规模的做法。一方面,他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酒酿,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的要求,对于大部分人,尤其是古庙镇以外的人来讲,就很难吃到他做的酒酿;另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即使自己不能亲手做酒酿,只要指点的方法得当,管理到位,不仅可以保证这酒酿的质量,还可以使这项传统的文化技巧传承下去。不然,一旦黄阿二有个三长两短,这种传统的酿酒技艺就会失传。【解析】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对文章特色和

36、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如本题 D 项,这篇小说通过情节、细节和人物语言等来刻画人物形象。3.D【解析】顾:只不过,表转折。4.A【解析】B 项翻译:最终相互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C 项翻译: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害怕得太过了!D 项翻译:(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 (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 (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5.B6.(1)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2)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

37、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能力。第(1)句中, “先” ,以为先;“急” ,危急、危难;“后” ,以为后。第(2)句中, “故” ,所以;“跬步” ,一步两步的路程;“致” ,到达。7.BE(选 B 得 2 分,选 E 得 3 分,选 BE 得 5 分)【解析】B 项“他不关心政务、醉心自然风物”属误读, “身无事”是因齐州大治。E 项- 14 -暗含辞官归田之念属臆测,于文无据。 8. 诗眼“幽” ,总揽西斋景物特征。其一,大明湖畔的西斋,地处幽僻之处,实为清幽境界。悠游庭斋,临风玩月,乐而忘身乃一地方诸侯。身为齐州知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才有

38、闲情探幽揽胜;其二,湖水清幽,白云驻足,好鸟幽鸣,泉清见石,寒流激荡,好不让人留恋喜爱。可谓幽景寄幽情;其三,悠游之余,潜心书史,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更是显得情趣高雅、心境清幽。全诗无不紧扣诗眼“幽”展开意境。 (一点 2 分) 9.(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10.D【解析】“一字千金”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不合语境。“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使用正确。“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谄媚伪善的面目讨好别人,贬义。褒贬失当。“一锤定音”指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使用正确。“漠不

39、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多做谓语,不能带宾语。语法不当。“胶柱鼓瑟”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使用正确。11.D【解析】A 项, “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有歧义;B 项,否定不当,应删掉“不”字;C 项,成分残缺,应在“通讯不畅”后加“的局面” , “但人员的避难和疏散过程并未造成伤亡和明显混乱”一句并列结构有歧义。12.D【解析】该题句中的“也”表明句中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的作用和句中“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是并列的。所以连排。句中的“此外” “还”表明句中绳结“装饰器物”和句中应用于“人们的衣着、佩饰”的用途是并列的。所以连排。

40、加之句开头的“当时”就是指句中提及的“上古时期” ,而句的“追溯到上古时期”正是对句中提及的“具有悠久的历史”的诠释,所以连排。据此,该题正确答案应选 D 项。13. 直接等同于声音分贝的大小 上与声音分贝大小并无直接关系 要视具体环境而定【解析】 “不少人将判断噪音的标准”与“似乎声音分贝越高,污染才越严重,但现实并非这样”是第处补写的依据;第处补写的依据是“本质”与“只要你不想听的声音,其实都可称之为噪音” ; 第处补写的依据也是前后文的语境意。14BE(B“旧时王谢堂前燕”是刘禹锡的诗。E 词主要表达出对陶渊明的赞颂,没有“对自身无法摆脱世俗生活的烦恼” 。 )- 15 -15以陶渊明的

41、诗歌历经千年还有百篇传世,突出世人对其的认可,赞颂他的诗才;将出身高贵的王谢子弟与陶渊明对比,说王谢子弟比不过“柴桑陌上尘” ,以此赞颂陶渊明的高贵脱俗。 (每点 3 分,共 6 分)16.1)7.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5).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17. D。 (A cun B萎 C.慑)18. B。 落地生根:是成语,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A “而且”表递进,从语意来看,应该用“因为” ,表示我不敢碰触二胡的原因。C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适用对象只能是人,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D语义重复累赘。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