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1185966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 2018 年上学期两校联考高一年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 天文历法科学严密B. 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C. 农学研究因循守旧D. 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答案】D【解析】题干说的

2、是古代中国二十四节气逐步确立并最终被写进历法沿用至今,这是适应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故 D 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天文的内容,故排除 A;北方经济在唐中期以前持续领先,但是唐代中期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由北方逐渐往南转移,到南宋就转移到了南方,之后北方经济就不领先了,故排除 B;题干体现的是跟历法相关的内容,不是农学研究的问题,故 C 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2. 下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个体农户的生活比较富足B. 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成熟C. 二牛一人犁耕法已经使用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 -【答案】C【解析】图片显示的是二牛一人的铁犁牛耕的耕作

3、方式,出现于东汉时期,汉画石上的记载说明当时这种犁耕法已经得到使用,故 C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来个体农户的生活比较富足,故 A 项错误;图片只能说明犁耕技术的进步,不足以说明精耕细作的技术,故 B 项错误;大地主田庄属于庄园式的组织形式,图片中体现不出该信息,故 D 项错误。3. 宋元时期,政府规定买卖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请“文牒” ,作为转让产权的依据,经有司批准后方可买卖。这一规定A. 推动租佃关系日益规范B. 表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C. 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 限制了土地买卖的进行【答案】B【解析】题干是关于买卖田地的规定,而不是租佃关系,故 A 与题意无关;买卖土地须经政府批准意即政

4、府对之有限制的权限,实际上说明土地买卖现象非常频繁,而土地买卖是土地兼并的主要手段,故 B 符合题意;政府对买卖行为进行规定和限制,是在行使政府职能,不能说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排除 C;这仅是一个规定,其严格执行才有可能达到限制的结果,故 D 不符合题意。4. 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A. 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B. 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中心的转移C. 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D. 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方【答案】B【解析】北宋以后北方经济发展缓慢,水利工程减少;

5、南方各省包括后来明朝的湖南、云南等地农业经济发达,从而导致水利工程的增多,可见水利工程向粮食作物生产中心转移,故答案为 B 项。材料没有体现封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排除 A 项;人口迁出地区即农业发展缓慢的地区,排除 C 项;材料仅涉及农业和水利工程的兴修,没有涉及工商业的发展情况,排除 D 项。5. 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 3 -汉代出处 铭文元和四年壶元和四年(公元 87 年) ,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千石永和钟永和四年(公元 139 年)正月一日戊展造钟,重斤。直(值)钱七千二百。宜用延熹钟延熹元年(公元 158

6、年)造作,成雷钟,廿二斤。直(值)钱二千四百。大吉富贵宜田家意长生A. 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B. 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C. 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D. 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答案】C【解析】表格“宜子孙及酒食” “(值)钱七千二百”说明古代手工冶金的技术和工艺成就较深,故 C 正确;材料没有直接说明手工业的来源,故 A 错误;材料中描述的是冶金,不是盐铁官营,故 B 错误;国家征税不符合表格主旨,排除。6. 唐六典载, “凡营军器,皆镑题年月及工人姓名,辩其名物而阔其虚实” ;司马光曰,“其百工在官者,亦当择人而监之。以功致为上,华靡为下,物勒工名,谨考其良苦而诛赏之” 。唐宋推行的“物勒工名” ,是为

7、了A. 加强对民营手工业的监管B. 面向市场,获取垄断利润C. 提高官营手工业品的质量D. 提倡实用,反对奢靡浪费【答案】C【解析】 “物勒工名”是官营手工业的常用管理方式,用于监督和跟踪产品的质量,故 C项正确。AB 项是民营手工业与材料不符合。D 选项与“物勒工名”的目的不符。- 4 -点睛:由材料“凡营军器” 、 “其百工在官者”判断本题讲的是官营手工业。 “物勒工名”是官营手工业的常用管理方式,用于监督和跟踪产品的质量。7. 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材料和烧成温度。制陶工匠一旦掌握了烧成温度的技术,并认识到高岭土与一般粘土的区别,便具备了烧制瓷器的条件。这反映出A. 瓷器的价值高于陶

8、B. 陶、瓷的硬度不同C. 制瓷技术发展缓慢D. 制瓷经历了经验积累【答案】D【解析】 “制陶工匠一旦掌握了烧成温度的技术,并认识到高岭土与一般粘土的区别,便具备了烧制瓷器的条件” ,这一条件的具备,是需要经验积累才可以实现,故选 D 而排除 C;瓷器与陶器属于两种不同的手工业品,所以二者没有可比性,故排除 A;B 与题意无关,故排除。8. 明朝万历年间,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 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B. 劳动力商品化的出现C. 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余劳动力D. 资本主

9、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答案】B【解析】材料中“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说明明代出现了劳动力的商品化现象,即有些人以出卖劳动力为生。故答案为 B 项。A、C 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均排除;D 项“开始普及”说法错误,不符合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史实,排除。点睛:在明清时期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明朝中后期出现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中,机户与机工之间形成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机工是雇佣工人,两者之间已无人身依附关系。对于此类试题,主要看是否出现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出现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即表明

10、劳动力已经商品化。9. 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 20%以上,而到 1820 年清朝,竟只有 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5 -A. 清朝经济的衰败B. 小农经济的影响C. 坊市制度被打破D. 市镇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题干所述大城市的人口占比唐宋两朝远比清朝要高,这是因为随着商品经济发展,江南一些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兴起和发展,导致市镇经济发展,所以这影响到了大城市的人口占比,故选 D;A 不符合史实,B 与题意无关,C 仅指的是大城市内部的变化,也不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故排除 ABC。10. 宋代官方设店宅务管理经营官房租赁事务。天

11、禧元年,汴京店宅务辖下有公租屋两万多间,每间月租金 170 文。这一措施A. 反映了小农经济衰退B.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C. 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 开启了城市化的进程【答案】B【解析】汴京店宅务辖下有公租屋两万多间,每间月租金 170 文,说明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而这里的店债务是官方机构,所以收入也归官方所有,故选 B;题干所述与 A 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 A;题干仅涉及到了官房出租,这种出租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满足客商的需求,故 C 不合史实,也不合题意,故排除 C;D 错在了“开启了” ,这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D。11. 福建泉州在南宋时被定为陪都,并设立市舶司。阿拉伯商人蒲寿庚,因招

12、外商成绩显著,被任命为泉州市舶使。这表明南宋时期A. 经济中心移至东南沿海地区B.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科举变革C. 国家税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D. 对外贸易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答案】D【解析】设立市舶司和“阿拉伯商人蒲寿庚,因招外商成绩显著,被任命为泉州市舶使”说明政府对外商的重视和对对外贸易的关注,故选 D;经济中心的转移是指国内经济发展,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A;题干没有提到科举变革,蒲寿庚也不是由于科举而被任命为官员的,- 6 -故排除 B;题干没有提到税收,故排除 C。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一般没有知识依托,所以认真研读材料,尊重材料原意是做好这类题目的主要诀窍。考

13、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中有关内容和技巧来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12. 货币称为“钞票” ,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盐引” “茶引”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A. 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B. 商业经济发展有制度性进步C. 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D. 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答案】B【解析】钞引制度是指民间商人在政府的

14、规范下经营暴利性行业,这是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官府通过钞引制度来规范,故 B 与题意相符,选 B 而排除 C;这里的材料没有反映出民间商人对重要产业的控制,这并没有改变官府控制的局面,故 A 与史实和题意不符,所以排除A;钞引制度里的钞引不是指纸币,而纸币开始使用是在北宋也不是南宋,故排除 D。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的再学习能力。这类题目往往是题干中给定一个概念,然后考生必须先根据题干中关于这一概念的阐述,明确其含义,然后根据这一含义再去判断选项是否符合上述概念的内容。所以考生必须具有自己学习新概念的能力,然后进行分析和判断,这也是高考中展示考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考查方式,这可以有效避免

15、读死书、死读书的学史方式,希望能够引起大家足够的关注。这一题考生首先要理解钞引制度的含义,然后再进行分析才可以得出正确答案。13. 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后,一直到嘉靖时期,海禁政策时松时紧,总体上说是以紧为主。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现王直等民间海商集团,然而明政府认为其是与倭寇勾结的海盗行为,屡次镇压。以上现象造成的最深远影响是A. 王直等海商集团与倭寇勾结损害了政府利益B. 扭曲了中国人的海洋观念,丧失了面朝大海发展自我的机会C. 强化了海禁政策- 7 -D. 使沿海百姓丧失了部分经济收入【答案】B点睛:这一题的解题关键是要认真审题,只要看清题意,知道让选择

16、“深远影响” ,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了。14. 史书记载某一都城的城市布局:“经纬各长三十二里十八步,地九百七十二顷,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二门,九市,十六桥。 ”此都城位居下图中的A. B. C. D. 【答案】C【解析】图中的分别指的是隋唐的长安、北宋的汴京、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和南宋的杭州。由题干中的“经纬各长三十二里十八步,地九百七十二顷” 、 “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二门,九市,十六桥”等信息可知这里的城市是方方正正的,而且里面布局有“市” ,这说明当时的城市是市坊分开的,结合所学我们知道长安城是符合上述史实的,故选 C;ABD 与题意不符,故排除。点睛:学生充分把握时

17、间线索,深刻认识空间差异,是学习历史过程中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空间观念的把握,对高中学生来说,依然是个需要很重视的关键问题。一些重要的地理位置或者古今地名的对照等,都是在解答选择题时值得关注的细微信息;再有就是涉- 8 -及到一些重要的战争或者什么路线之类的信息,则需要结合地图进行把握。15.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但是“并没有造成五个新的商业中心”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其主要原因是A. 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B. 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C. 五口均远离经济发达腹地D. 外国倾销的商品价格昂贵【答案】A【解析】 南京条约签订后, “并没有造成五个新的商业中心” ,主要原因是由于

18、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本身就不需要外来商品,再加上农民的极端贫困,所以并没有出现列强所期待的商品倾销的结果,故选 A;南京条约的签订,意味着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故排除 B;CD 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6. 近代某学人在揭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境时曾说:“工艺不兴,制造不讲,土货销场,寥寥无几,能争利乎?”而洋人则可以利用条约特权, “投我所好,制造百物,畅销内地” ,如是则通商不如不通。该学人A. 反对开辟通商口岸发展国际贸易B. 反思近代民族企业缺乏市场意识C. 认为条约制度束缚民族资本发展D. 批判清政府限制民间办厂的政策【答案】C【解析】这位学人的主张认为“洋人则可以利用条约特权

19、” “制造百物,畅销内地” ,导致我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境” ,故选 C;题干主要在揭示民族工业的发展困境,故 A 与题目主旨不符,所以排除 A;题干主要并不是说民族工业自身的问题,而是揭示外国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制约其发展的原因,故排除 B;D 与题意无关,故排除。点睛:“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时我们所认定的答案以为就是课本所学或者是自己看到的材料出处,但是却没有关注材料本身所表达的真实意思,而这一真实意思往往不是我们主观判断的,所以做选择题时,一定注意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尊重材料的原意,而不是先入为主。这一题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17. 有资料统计表明,

20、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在前清光绪、宣统年间通常用五、六千人这些工人的籍贯多半是广东、宁波、湖北、安徽、天津等处” 。甲午战后的上海, “劳工的出身- 9 -地极不统一” ,来自全国各地,致使“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 。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 近代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D.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上海地区工人的来源在甲午战后发生了变化,从以东部沿海为主到来自全国各地。这是因为甲午战后,列强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导致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产生了大量失地的农民,这些农民为了谋生,只能到大城市做工,因此导致

21、了材料中反映的现象,A 正确;BC 仅仅是外部吸引力,并非农民大量前往城市做工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本身的差异并不足以逼迫农民出来做工,农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经济本身的解体才是主要原因,排除 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工人的籍贯多半是广东、宁波、湖北、安徽、天津等处” “来自全国各地” ,联系所学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史实分析解答。18. 下图是 1900 年德国礼和洋行使用的商标。画面上面文字是“此靛真好,永不变色。 ”“礼和洋行始创,染法内有仿单。 ”据此可知,礼和洋行A. 推动了中国广告业的发展B. 注重印染技术创新与使用C. 营销的手段最为先进D. 受到了中国民众喜爱【答案】B【解析

22、】由商标中的“礼和洋行始创,染法内有仿单”可知这是礼和洋行对自己产品能够技术创新的一种推崇,故选 B;该图标是洋行使用的商标,所以主要不是广告的作用,故排除- 10 -A;由于只是一个商标的展示,重点不在营销而且也没有与别的手段进行比对,所以 C 也不能说是“最为先进” ,故排除;仅凭一个商标没法看出民众喜爱,故排除 D。19. 据统计,1600-1609 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 22430 匹和15000 匹,而从 1640-1649 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 11450 匹和 3000 匹。与同时期的英、法比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产量下降的原因是A. 价格

23、革命的影响B. 商业革命的影响C. 意大利经济发展缓慢D. 英法重视技术的革新【答案】B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这一题就涉及到了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这两个概念的区分。20. “由于海外贸易的需要,西欧本身的资本流通、贸易种类和数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商业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改变,市场交易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人们获得日常

24、生活物品的手段,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 ”上述现象直接反映了A. 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B. 商品输出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C. 商贸中心转移至地中海沿岸D. 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答案】D- 11 -【解析】题目中的“资本流通、贸易种类和数量” 、 “市场交易” 、 “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等信息直接反映的是商业结构和商业组织形式,故选 D;ABC 均不是直接反映的内容,故排除。21. 17 世纪,随着美洲种植园经济和金银矿的开发,欧洲国家确立了“非洲服务于美洲的总政策” 。材料中所说的“总政策”体现为A. 向美洲倾销廉价商品B. 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C. 引进非

25、洲农作物品种D. 向美洲提供生产设备【答案】B【解析】由题干表述来看,17 世纪确立的总政策是非洲服务于美洲种植园经济和金银矿的开发,而这需要增加大量劳动力,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贩卖黑奴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故选B;这时处于手工生产阶段,欧洲国家还不具备倾销廉价商品的能力,故排除 A;CD 与题意无关,故排除。22. “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 ”为此英国A. 成立东印度公司B. 打败“无敌舰队”C. 颁布航海条例D. 发动七年战争【答案】C【解析】从材料看,英荷两国争夺的是海外贸易和殖民地,为此英国曾

26、经颁布航海条例 ,来与荷兰争夺海外贸易,故选 C;两国都建立了东印度公司,故 A 不符合题意;1588 年打败无敌舰队之后,17 世纪双方才有了较为激烈的争夺,故 B 不符合题意;发动七年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争夺,故 D 与题意无关,所以排除 D。23. “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 ”这一认识客观上A. 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B. 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C. 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 12 -D. 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早期殖民帝国疏于生产,引起“价格革命” ,导致其衰落,英国要避免

27、衰落就不得不从事生产,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C 正确;先有新航路开辟,再引发“价格革命” ,排除 A;价格革命是西欧殖民扩张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 B;自由主义思潮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与新航路开辟时期不符,排除 D。所以选 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价格革命【名师点睛】正确区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1)商业危机是指旧商路受奥斯曼土耳其阻断,造成欧洲市场上的亚洲商品奇缺,物价上涨。(2)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扩大,流通商品种类增多,商业贸易中心转移,商业强国崛起。(3)价格革命: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物价上涨,它促进欧洲的

28、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而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财富相对贬值,封建地主走向衰落。24. 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 1800 年的 1000 万吨,猛增到 1856 年的 6000 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英国煤炭储量丰富B. 冬季取暖的需要C. 蒸汽机的推广D. 发电机的发明【答案】C【解析】1856 年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蒸汽机被大量而广泛的用于工业生产,所以对煤炭的需求大大增加,因而出现了上述现象,故选 C;AB 不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排除;D 在1856 年还没有出现,故排除 D。25. 19 世纪末英国在海外营业的银行共有 25 家,并在各地设立了很多分行。各殖民地设立

29、的银行机构更多,1904 年共有 50 个殖民地银行和 2279 个分行;到 1910 年殖民地银行增至72 个,分行达 5449 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自由主义的盛行- 13 -B. 资本输出的带动C. 垄断资本的膨胀D. 世界市场的形成【答案】B【解析】题干所述是指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国海外银行增加非常快,究其原因跟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侵略的手段有关,故选 B;A 与题意无关,故排除;C 在刚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 主要不是指海外金融业发展,故排除 D。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计 50 分。26 题 16 分,27 题 12 分,2

30、8 题 22 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管子治国材料二:“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材料三:海上(松江地区)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嘉、

31、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五蚕桑广类木棉(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城市发展呈现出的特点。(3)据材料三,指出明代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答案】 (1)主张:重农抑商。理由:发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2)特点:城市布局上市、坊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有饮食、娱乐等服务设施;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或答商业兴盛,市场繁荣)(3)特点: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14 -

32、【解析】 (1)主张:由材料一中的“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最终会达到“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而“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所以可以看出材料一体现的主张是重农抑商。理由:由材料一中的“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可以得出发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由“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可以得出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2)特点: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二”概括。由材料二中的“坊巷市井,买卖关扑” 、 “直至四鼓方静” 、 “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等信息可以得出城市布局上市、坊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由“酒楼歌馆”

33、可得出有饮食、娱乐等服务设施;由“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可得出城市经济职能增强。(3)特点:题目要求“据材料三”回答。由材料三中的“大半种棉”可得出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由“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 、 “所繇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可得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由“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可得出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点睛:关于归纳和概括,可以将材料中符合题意的部分先分层,然后概括层意;也可以将所需要的信息或者材料综合到一起合并为一种,总结大意即可。这一题的几

34、个小题都是需要逐字逐句去读,然后分层概括。2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据统计,1858-1911 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 1 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 953 家,创办资本总额为 2 亿多元。而 19011911 年就设立了 650 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 14 亿多元,其中江苏 162 家,湖北 82 家,广东 54 家,四川 42 家,直隶 37 家,浙江 36 家,奉天(今辽宁)30 家,福建 22 家,安徽 21 家,山东 20 家,湖南 11 家,江西10 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1901 年1911 年数量(家) 资本额(万元)纺织业 82

35、1332.1- 15 -缫丝业 70 556.9面粉业 53 786.8火柴业 28 130水电业 60 3813.8机器业 20 352.1矿冶业 73 2272.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19011911 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9011911 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答案】 (1)特点:发展速度快;各行业发展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民族资本力量弱小,对外国资本依赖性较强。(2)原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轻工业投资小见效快;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受西方经济影响较深

36、;受外国资本的挤压。【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文字和表格,深刻理解材料中的数据信息,回答相关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把 1858-1901 年和 1901-1911 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对比,要求学生分析1901-1911 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特点形成的原因。材料反映出 1901-1911 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表格反映出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主要以轻工业为主,而重工业投资比较大,在读解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调用所学知识比较容易分析相关的问题。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

37、料一: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 ,置左右侯官管理。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 16 -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千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 12 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 400 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

38、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 18 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

39、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路架构的市场与 19 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的区别。【答案】 (1)变迁:两宋路线比汉朝更发达(航行更远,线路更多) ;政府重视海外贸易,管理越来越规范;手工业产品出口种类增多;民间外贸日益发达。(2)原因:有制度和政策保障;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出大量廉价的

40、工业品) ;拥有强大的海军;在交通革新上领先;对外殖民扩张,拥有最多的殖民地。(3)区别:古代是区域性市场,近代是全球性市场;古代以政治经济和平交往为主,近代还伴以武力征服和殖民掠夺;古代以中国为主导,近代以西方为主导;古代是以手工制成品和奢侈品为主,近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古代丝路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近代世界市场具有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双重作用。【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比较认知的能力,在- 17 -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在审题和作答时候,要注意在“比较”中,与汉代相比,得出宋代

41、时期的外贸状况。要注意凸显“贸易路线发达” “政府重视” “手工业发展推动”等维度。(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认知以及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具有较大难度。解题的关键,需要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解读材料二,要注意体现“英国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重点要注意把握:A.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B.经济上,率先开张工业革命。(3)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做出正确认知,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问属于开放性题型设置,没有标准答案,所组织的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但从题干材料总体立意来看,所组织的答案,要注意围绕“落后性与先进性” “区域性与全球性” “友好交往与破坏性和建设性并存”等维度展开。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对外贸易的发展从“陆地丝绸之路”到“海上丝绸之路”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意义;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ES 201 912-2004 Access and Terminals (AT)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for PSTN ISDN Short Message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fixed network Short Message Terminal Equipment and a _1.pdf ETSI ES 201 912-2004 Access and Terminals (AT)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for PSTN ISDN Short Message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fixed network Short Message Terminal Equipment and a _1.pdf
  • ETSI ES 201 915-1-2006 Open Service Access (OS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Part 1 Overview (Parlay 3) (V1 6 1)《开放业务接入(OSA) 应用编程接口(API) 第1部分 概述(Parlay 3)(版本1 6 1)》.pdf ETSI ES 201 915-1-2006 Open Service Access (OS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Part 1 Overview (Parlay 3) (V1 6 1)《开放业务接入(OSA) 应用编程接口(API) 第1部分 概述(Parlay 3)(版本1 6 1)》.pdf
  • ETSI ES 201 915-10-2003 Open Service Access (OS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Part 10 Connectivity Manager SCF (Parlay 3) (V1 4 1)《开放业务接入(OSA) 应用编程接口(API) 第10部分 连通性管理业务.pdf ETSI ES 201 915-10-2003 Open Service Access (OS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Part 10 Connectivity Manager SCF (Parlay 3) (V1 4 1)《开放业务接入(OSA) 应用编程接口(API) 第10部分 连通性管理业务.pdf
  • ETSI ES 201 915-10-2003 Open Service Access (OS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Part 10 Connectivity Manager SCF (Parlay 3) (V1 4 1)《开放业务接入(OSA) 应用编程接口(API) 第10部分 连通性管理业务_1.pdf ETSI ES 201 915-10-2003 Open Service Access (OS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Part 10 Connectivity Manager SCF (Parlay 3) (V1 4 1)《开放业务接入(OSA) 应用编程接口(API) 第10部分 连通性管理业务_1.pdf
  • ETSI ES 201 915-11-2006 Open Service Access (OS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Part 11 Account Management SCF (Parlay 3) (V1 6 1 Includes Diskette)《开放业务接入(OSA) 应用编程接口(AP.pdf ETSI ES 201 915-11-2006 Open Service Access (OS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Part 11 Account Management SCF (Parlay 3) (V1 6 1 Includes Diskette)《开放业务接入(OSA) 应用编程接口(AP.pdf
  • ETSI ES 201 915-11-2006 Open Service Access (OS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Part 11 Account Management SCF (Parlay 3) (V1 6 1 Includes Diskette)《开放业务接入(OSA) 应用编程接口(AP_1.pdf ETSI ES 201 915-11-2006 Open Service Access (OS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Part 11 Account Management SCF (Parlay 3) (V1 6 1 Includes Diskette)《开放业务接入(OSA) 应用编程接口(AP_1.pdf
  • ETSI ES 201 915-12-2006 Open Service Access (OS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Part 12 Charging SCF (Parlay 3) (V1 6 1 Includes diskette)《开放业务接入(OSA) 应用编程接口(API) 第12部分 计.pdf ETSI ES 201 915-12-2006 Open Service Access (OS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Part 12 Charging SCF (Parlay 3) (V1 6 1 Includes diskette)《开放业务接入(OSA) 应用编程接口(API) 第12部分 计.pdf
  • ETSI ES 201 915-12-2006 Open Service Access (OS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Part 12 Charging SCF (Parlay 3) (V1 6 1 Includes diskette)《开放业务接入(OSA) 应用编程接口(API) 第12部分 计_1.pdf ETSI ES 201 915-12-2006 Open Service Access (OS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Part 12 Charging SCF (Parlay 3) (V1 6 1 Includes diskette)《开放业务接入(OSA) 应用编程接口(API) 第12部分 计_1.pdf
  • ETSI ES 201 915-2-2006 Open Service Access (OS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Part 2 Common Data Definitions (Parlay 3) (V1 6 1 Includes Diskette)《开放业务接入(OSA) 应用编程接口(API.pdf ETSI ES 201 915-2-2006 Open Service Access (OS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Part 2 Common Data Definitions (Parlay 3) (V1 6 1 Includes Diskette)《开放业务接入(OSA) 应用编程接口(API.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