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四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1194322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四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四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四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四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四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练四 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2018南京市期中)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以下两幅图,回答 12 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 1.A 2.C解析 第 1 题,秋季银杏树叶由绿转黄,之后逐渐落叶,说明其为落叶阔叶树种;由材料可知, “随着气温下降”银杏树叶由绿转黄,说明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

2、主要因素是气温;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银杏树叶晚于北京转黄;城市道路两侧树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2境、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等。故选 A。第 2 题,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主要受两地纬度影响,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因此银杏树叶晚于北京转黄,这反映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 C。(2018南京市期中)下图为“点苍山、洱海、白族传统民居、照壁和大理风向玫瑰图” 。回答 34 题。3白族民居中正房大多坐西朝东,厢房在南北,正房对面是照壁。下列关于该地民居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主导风向为东南季风,坐西朝东可接受水汽B点苍山与洱海之间,晚上吹较冷的山风,坐西朝东可避风C白色照壁

3、在白天可反射太阳光使正房保持凉爽D该地地势东高西低,房屋可依山傍水4近年来,一批国内居民“逃离北上广” “归隐山水间” ,成为“大理新移民” 。造成该种人口迁移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大理旅游业发达,人均收入高B大理为白族聚居区,人口政策宽松C大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质量优D大理环境承载量大答案 3.B 4.C解析 第 3 题,读大理风向玫瑰图可知,该地的盛行风为西南季风,A 错误;点苍山夜晚降温速度快,形成高压,洱海降温速度慢,气温较高,形成低压,晚上吹较冷的山风,坐西朝东可避风,B 正确;白色照壁在白天可将太阳光反射进正房,使正房的光照充足,不会保持3凉爽,C 错误;根据指向标判断,该

4、地地势西高东低,D 错误。故选 B。第 4 题,大理旅游业虽然发达,但人均收入比北上广低,A 错误;大理为白族聚居区,人口政策宽松与吸引人口迁入没有关系,B 错误;大理地处低纬度冬无严寒,海拔较高,夏无酷暑,空气质量优,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C 正确;大理环境承载量大小不是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且大理地区经济发展比北上广地区落后,环境承载量小,D 错误。故选 C。 (2018镇江高三模拟)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 1947 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下图为“手指规划示意图” 。读图回

5、答 56 题。5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 )A交通 B地形 C市场 D水源6 “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最适宜的规划为( )A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B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C商业区,方便居民购物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答案 5.A 6.D解析 第 5 题,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所在地以平原为主,城市的延伸方向主要受交通线的影响;4水源是影响城市分布的决定因素,但并不是影响一个城市扩张的主要因素;市场对于城市建成区的扩张影响较小。故选 A。第 6 题,图中“手指”之内的区域主要为城市建成区,而城区中以居民区为主, “手指”之间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带,应规划为绿化区

6、,一方面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故选 D。(2018南京市、盐城市高三调研)图甲为“四幅区域等高线图” ,其中实线表示地表等高线,虚线表示地表以下某一完整地层表面等高线,且等高线海拔比较 abcd。读图回答78 题。7图甲中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 )A B C D8图乙中地形及其成因与图甲相似的是( )A B C D答案 7.A 8.D解析 第 7 题,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地形地表等高线凸向高处。故选 A。第 8 题,图乙所示地形为山地(山脊),岩层向下弯曲向斜成山。地表等高线凸向低处,地层等高线向下弯曲。故选 D。内蒙古包头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施“北菜南薯”战略。固阳

7、县是马铃薯主要种植区,5通过高垄侧播技术,固阳县实现了马铃薯每亩增产 2 000 多斤。读图回答 910 题。9固阳县高垄侧播技术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 )A垄更高,更有利于马铃薯充分吸收热量B侧播可使每株结的马铃薯量增多C侧播可增加马铃薯的种植密度D垄高后,导致马铃薯根系不发达,吸收水分能力减弱10增产更要增效,固阳县在高垄侧播的基础上,通过选用黑白膜,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关于黑白膜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垄顶覆盖黑膜,阻断光照,抑制光合作用,抑制杂草生长B垄侧覆盖白膜,可以保墒保水,不影响光照,促进农作物生长C垄顶覆盖黑膜,可以降低地温,增强地力D黑膜能避免淌灌带受阳光照射而灼烧损坏

8、答案 9.C 10.C解析 第 9 题,固阳县高垄侧播技术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增加了马铃薯的种植密度从而增产,但材料没有显示单株增产,C 对、B 错;马铃薯性喜温凉,A 错;该方式对马铃薯根系及吸水能力的影响不大,甚至因覆膜可以增进吸水能力。第 10 题,黑膜吸热能力强,垄顶覆盖黑膜,可以提高地温,增强地力,选 C。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貌,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土林柱体高大挺拔,每棵“林柱”均有独特的造型,形成了风姿各异的土林奇观。下图示意我国云南某地土林地貌。据此完成 1113 题。11土林一般形成于( )A高原塬面 B石灰岩台地C谷地或盆地 D山顶12塑造该地土林地貌的主要

9、外力作用是( )6A流水侵蚀作用 B物理风化作用C重力崩塌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13该地土林柱体植被稀疏,是因为土林柱体( )A旱季沙尘暴危害大,土壤遭受严重风蚀B雨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冲刷作用强C物理风化严重,岩石裸露,土层浅薄D地势陡峻,蓄水保肥性差,土壤贫瘠答案 11.C 12.A 13.D解析 第 11 题,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貌。厚厚的土层是在低洼处沉积,再被流水侵蚀形成土林,所以土林一般形成于谷地或盆地,C 对。高原塬面流水侵蚀弱,A 错。石灰岩台地形成的是石林,B 错。山顶流水侵蚀作用弱,D 错。第 12 题,结合上题分析,经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了一个个林柱

10、,因此塑造该地土林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A 对。该地位于湿润地区,风力不是主要外力作用,B、D 错。重力崩塌作用影响小,C 错。第 13 题,该地土林柱体植被稀疏,是因为土林高大挺拔,地势陡峻,蓄水保肥性差,土壤贫瘠,D 对。该地风力作用影响小,A 错。雨季降水集中,不是植被少的主要原因,B 错。土状堆积物,不是岩石裸露,C 错。在澜沧江流经西藏芒康县的一处河畔,人们搭建了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卤水是盐类含量大于 5%的液态矿产。下图示意盐井地质剖面和澜沧江河畔盐田位置。完成 1416 题。714盐田晒盐的旺季是( )A13 月 B46 月C79 月 D1012 月15盐井围栏活动

11、门关闭的月份最可能是( )A13 月 B46 月C79 月 D1012 月16影响盐井卤水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A地形地势 B气候湿热C河流补给 D地壳运动答案 14.B 15.C 16.D解析 第 14 题,盐田晒盐的旺季气候条件是蒸发旺盛,降水少,晴天多。该地位于澜沧江流经西藏芒康县的一处河畔,46 月是春季,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最适宜晒盐,B对。13 月是冬季,1012 月是秋季和初冬,气温低,79 月是夏季,降水多,都不是最佳时机,A、C、D 错。第 15 题,盐井围栏活动门关闭的月份应是雨季,减少河流水位上涨的影响。最可能是 79 月,该流域正值雨季,C 对。其他月份降水少,河

12、流的水位较低,关闭活动门的可能性小,A、B、D 错。第 16 题,由于地壳运动形成断层,岩矿层的盐分才能随着地下水的运动上升到盐井中,形成卤水,D 对。(2018秦淮区四校期末)老秃顶子为辽宁省最高峰,属于长白山系龙岗支脉向西南延伸部分。下图示意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的垂直梯度变化。据此回答 1718 题。817老秃顶子山顶部的自然带是( )A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B高山草甸带C山地苔原带 D高山冰雪带18该山北坡草本植物种类在 1 167 米以上明显多于较低海拔地区的原因是( )A阴坡蒸发弱,空气湿度更大B水土流失少,土壤更肥沃C冰雪融水补给多,水源更充足D上层植

13、被遮蔽少,光照更充足答案 17.B 18.D解析 第 17 题,据图可知,由于该山海拔较低,因此不会出现苔原带和冰雪带。据图知,在 1 317 米海拔以上植物群落骤减,且只有草本层,因此老秃顶子山顶部的自然带应是高山草甸带,A 错误,B 正确。故选 B。第 18 题,据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可知,高山草甸带以下依次为灌木、乔木,1 167 米以上植被遮蔽少,光照更充足,因此该山北坡草本植物种类在1 167 米以上明显多于较低海拔地区。故选 D。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保护性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 1920 题

14、。19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渍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20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9为( )AA 点 BB 点CC 点 DD 点答案 19.A 20.B解析 第 19 题,沟头防护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制止坡面暴雨径流由坡面进入沟道或有控制地进入沟道,制止沟头前进,防止了沟头的溯源侵蚀,也就减少了水土流失,A 正确。土地荒漠化主要是和风力作用相关。沟头工程对防止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土壤盐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作用不大,B、C、D 错。第 20 题,防护埂是用来拦蓄水流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减少水土流失,调蓄水流速度,减少对沟头坡地的侵蚀。在 B 处种树可以减少防护埂上下来的水流对 B 坡的侵蚀,减少溯源侵蚀的力量,起到防护作用,B 正确。在 A、C、D 处种树,不能减少对沟头 B 坡的侵蚀,故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