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9讲生物的进化学案.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1196233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9讲生物的进化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9讲生物的进化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9讲生物的进化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9讲生物的进化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9讲生物的进化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19 讲 生物的进化知识内容展示 核心素养对接生命观念通过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知识,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思维通过物种形成、种群的基因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培养归纳与概括、逻辑分析和计算能力(1)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实例(2)进化论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解释(3)选择是进化的动力(4)种群的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概念(5)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计算(6)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7)自然选择与生物适应的关系及实例(8)异地的和同地的物种形成的过程及实例社会责任通过由于人类大量服用抗生素导致抗药性病菌增多的现象,引导人们高度关注

2、不正确使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关注人体健康考点一 生物的进化1.(2018浙江 11 月选考)人体中的每一块骨骼,在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体中都有,只是大小比例有所不同。造成生物结构统一性的主要原因是( )A.共同祖先遗传 B.环境变化C.长期人工选择 D.生物变异解析 生物具有统一性的原因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始祖先物种,遗传的力量使它们保持某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答案 A2.(2018 年浙江 4 月选考)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

3、变异性状解析 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若为可遗传的范畴,则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2答案 C3.(2016浙江 10 月选考卷)随着除草剂使用的增加,抗除草剂杂草不断增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变异性是杂草进化的前提B.突变是杂草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C.杂草中全部抗除草剂基因构成了基因库D.种群内的基因朝着抗除草剂增强方向突变解析 种群中的变异个体在杂草进化前就已经存在,是杂草进化的基础和原材料,A 正确;进化的动力不是来自变异而是自然选择,B 错误;基因库指的是一个种群中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一种基因不能构成一个基因库,C 错误;突变是不定向的,D 错误。答案 A本题组对应必修二教材 P9

4、092,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生物体既相似又相异(1)生殖隔离:即不同种的个体之间不能互相交配,或者在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2)生物界虽然在类型上具有巨大的多样性,但在模式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表现在生物体、细胞或生物大分子等层次上。2.生物界具有高度统一性的三个层次体现层次 体现方面 举例生物体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似人的手臂、海豚的鳍肢、鸟的翅膀和蝙蝠的翼手结构模式相似细胞 细胞结构相似 动物、植物、真菌和众多的原生生物均由细胞组成分子由相同类型的分子所组成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 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各自的结构单体相同,连接方式相同等;直接能源物质都是

5、ATP;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3.进化论对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解释(1)对生物多样性的解释:由于自然选择等因素的作用,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可以发展出多个物种。(2)对生物统一性的解释:整个生物界有一个共同由来,说明生物界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着3高度的统一性。4.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1)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个体间存在可遗传的变异。(2)选择是进化的动力。选择的类型a.人工选择选择对象 普遍存在的变异个体选择标准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手段 挑选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淘汰其他变异个体;经连续数代选择选择结果人类所需要的变异被保存下来,微小变异积累成为显著变异,从而培育出

6、新的品种b.自然选择变 异 个 体 自 然 选 择 保 留 适 应 环境 的 个 体 世 代 选 择 形 成 显 著 变 异 ,新 的 类 型 、 新 的物 种 由 此 产 生淘 汰 不 适 应 环 境 的 个 体 )选择的作用:自然条件下,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3)种群的变异性:种群中普遍存在可遗传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角度 1 结合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考查生命观念1.下列叙述不能体现生物界具有高度统一性的是( )A.遗传信息的载体通常是 DNAB.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C.昆虫的翅和鸟的翅结构不同D.细胞是众多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解析 大多数生

7、物体都是细胞生物,均是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即遗传信息的载体通常是DNA,体现出生物界具有统一性,A 正确;自然界中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如人的胰岛素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体现出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 正确;昆虫的翅膀不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体现出二者具有差异性,C 错误;除病毒外,生物均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各种生命活动都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完成的,4体现出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 正确。答案 C2.(2018绍兴 9 月选考诊断)通过对人的手臂、海豚的鳍肢、鸟的翅膀和蝙蝠的翼手的相互比较,可以说明( )A.生物在分子层次上存在高度统一性B.生物在细胞层次

8、上存在高度统一性C.脊椎动物之间存在统一性D.真核生物之间存在统一性解析 通过对人的手臂、海豚的鳍肢、鸟的翅膀和蝙蝠的翼手的相互比较,发现这些器官的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属于同源器官,因此可以说明脊椎动物之间存在统一性,C 正确。答案 C角度 2 围绕选择是进化的动力考查科学思维能力3.(2018温州第二次模拟)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是变异的前提B.人工选择都有利于生物个体的存活和繁殖C.生物进化是选择的动力D.自然选择导致微小变异积累成为显著变异解析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A 错误;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保留人类所需要的个体,不

9、一定是有利于生物个体的存活和繁殖,B 错误;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C 错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就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D 正确。答案 D4.(2018嘉兴选考测试)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和机制B.数代的人工选择可将微小变异积累成显著变异,从而培育出新品种C.基因座位杂合的个体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前提D.进化论认为同一物种的种群在不同环境中可发生性状分歧而发展出多个物种答案 C5以远离大陆的克格伦岛上的有翅力大昆虫和无翅昆虫的形成为例,说明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1)各种可遗传变异进化的前提条件(不定向) ;(2)

10、大风大浪的作用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定向) ;(3)有利变异逐渐积累进化的结果。考点二 种群基因频率与物种形成1.(2018浙江 11 月选考)研究小组对某公园的金鱼草种群进行调查及基因鉴定,得知红花(CC)金鱼草 35 株、粉红花(Cc)40 株、白花(cc)25 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鱼草种群中全部 C 和 c 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B.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由适应环境的变异造成的C.基因重组产生的粉红花为自然选择提供选择材料D.种群中 C 的基因频率为 55%,Cc 的基因型频率为 40%解析 基因库是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C 和 c 基因不是全部的等位基因,A错误;不

11、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选择的结果,B 错误;基因重组需要涉及多对等位基因,而题干中仅有一对等位基因,因此粉红花的产生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 错误;种群中 C 的基因频率为 55%,Cc 的基因型频率为 40%,D 正确。答案 D2.(2017浙江 4 月选考)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6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不断积累D.环境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解析 抗药性的产生并不是因为自然选择才产生的,而是在自然选择之前就已经出现,所以不能说自然

12、选择导致变异,A 错误;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错误;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D 错误;自然选择可导致有利变异的积累,C 正确。答案 C本题组对应必修二教材 P99,主要考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并且能够从基因频率角度对生物进化做出合理解释。1.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1)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叫基因库。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2)遗传平衡定律(哈迪温伯格定律)成立前提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没有基因突变。计算公式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A、a) ,设 p 表示 A 的基因频率,q 表示 a

13、的基因频率,则:基因型 AA 的频率p 2,基因型 Aa 的频率2pq,基因型 aa 的频率q 2, (pq)2p 22pqq 21。如果一个种群达到遗传平衡,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应保持不变。(3)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能够打破平衡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动的因素有突变、基因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2.自然选择与生物适应的关系及实例(1)适应是生物特有的一种现象,生命的结构及功能、行为、生活方式有助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延续。自然选择导致适应。(2)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因素,但却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自然选择不仅能保留有利变异,而且能使有利变异积累起来。1.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

14、的比较7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标志 生殖隔离出现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后与原生物的关系属于不同的物种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也可能属于不同的物种两者联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变化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新物种形成则说明生物进化了2.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项目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概念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使不同的种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够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够产生可育的后代特点 自然条件下不进行基因交流 种群间不进行基因交流联系(1)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2)一般经

15、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也可能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3)只有地理隔离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能产生新物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 ;(4)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3.异地的和同地的物种形成(1)异地的物种形成一 个 种 群 环 境 隔 离 因 素 两 个 种 群 自 然 选 择 遗 传 组 成 出 现 差 异 生 殖 隔 离 形 成 新 物 种(2)同地的物种形成:在一次有性生殖中完成。二 倍 体 植 物 减 数 分 裂 失 败 二 倍 体 配 子 两 个 二 倍 体 配 子 融 合 四 倍 体 新 物

16、 种角度 1 结合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考查科学思维能力81.(2018绿色评价联盟 10 月适应)已知人眼的褐色基因(A)对蓝色基因(a)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在某人群中,蓝眼 3 000 人,褐眼 7 000 人且其中纯合子有 2 000 人。则该人群中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0.7 和 0.3 B.0.50 和 0.50C.0.45 和 0.55 D.0.55 和 0.45解析 由题意知,该种群中基因型为 aa 的人数是 3 000,基因型为 AA 的人数是 2 000,基因型为 Aa 的人数为 7 0002 0005 000,由基因频率的概念可知,A(22 000

17、5 000)(3 0007 000)20.45,则 a10.450.55。答案 C2.(2018浙江省十二校联考)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红花基因 R 对白花基因 r 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白花植株 rr 占 20%,红花植株 RR 和 Rr 各占 40%,各植株都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则子一代中白花植株占( )A.4% B.16% C.24% D.36%解析 根据种群中白花植株 rr 占 20%,红花植株 RR 和 Rr 各占 40%,则 R 的基因频率为40%40% 60%,r 的基因频率为 160%40%。由于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12没有

18、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且各植株都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则子一代中白花植株占 40%40%16%。答案 B3.(2018温州适应)人类红绿色盲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一个 1 000 人组成的人群里(男女11,女性患者 4 人,携带者 32 人,男性患者 58 人,则该人群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A.5% B.6.2% C.6.5% D.9.8%解析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根据题意可知,红绿色盲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每个女性个体中含有 2 个相关基因,每个男性个体中含有 1 个相关基因,所以该人群中 1 000 个个体共有 1 0001/2

19、1 0001/221 500 个基因。其中色盲基因的数量是 42325898 个,则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981 500100%6.5%。答案 C91.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1)已知基因型的个体数,求基因频率(假设从某种群中随机抽取 100 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 AA、Aa、aa 的个体分别为 30、60、10 个)A 基因的频率为 100%60%230 601002a 基因的频率为 100%40%210 602100即: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总个体数2)100%。(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该基因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2.利用

20、遗传平衡定律求解已知基因型 AA 或 aa 的频率,求 A 或 a 的频率经常用到开平方的方法。即A(a)基因频率 (对于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的伴性遗传AA( aa) 基 因 型 的 频 率除外)例如,在某一个人群中,经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 16%,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频率求解如下:由于题中告知隐性性状者为 16%,即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为 16%,也就是 a、a 同时出现的概率为 16%,因此 a 的基因频率为 40%,A 基因频率为 140%60%。角度 2 结合自然选择与生物适应的关系及实例考查科学思维能力4.(2018名校协作体高三测试)某昆虫种群中,基因型 DD、Dd、

21、dd 个体的数量相等, D 对 d 完全显性,且 D 和 d 对繁殖能力没有直接影响。对其施用一次杀虫剂后,只有少数昆虫存活,但经过一代繁殖后,数量重新恢复,但种群中 d 基因频率下降。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若原种群自由交配并子代均能存活,则后代基因型频率应为:DD25%,Dd50%,dd25%B.d 基因频率下降,说明含有 d 基因的个体对杀虫剂敏感,因而均被杀死C.经杀虫剂选择后,尽管后代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但并没有演变成新物种D.杂合体在增殖过程中,携带的 D 和 d 基因扩增并传给自身后代的概率是相同的答案 B5.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出现耐药性,如果被这样的细菌感染,则人体会因该

22、种细菌能够抵10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抗生素的使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但会引起细菌的定向变异B.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病菌发生了进化,产生新的“耐药性”病菌D.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被优选出来,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择的结果解析 变异是不定向的,且抗生素只能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不能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A 错误;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上升,B 错误;“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病菌发生了进化,但没有产生新的“耐药性”病菌,C

23、 错误;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被优选出来,实质是抗生素对细菌选择的结果,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上升,D 正确。答案 D角度 3 围绕进化与物种形成考查生物进化观念6.下图中 A、B、C 表示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存在地理障碍的三个地区。A 地区某种群部分个体迁移至 B、C 地区( t1、 t2表示不同的时期) ,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两个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是同地的物种形成B.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地理障碍这一条件C.t1时,B、C 两地区的种群在遗传上的差异不可能是遗传漂变造成的D.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乙、丙是能适应各自环境的新物种解析 两个

24、新物种乙、丙的形成方式是异地的物种形成;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除了异地的物种形成,还有同地的物种形成,而同地的物种形成不需要地理障碍这一条件;一个初始种群,因环境隔离因素分隔成两个种群时,可能会发生遗传漂变而导致种群的基因组成差异;乙、丙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障碍而达到生殖隔离的异地物种形成,这种方式下形成的新物种都是能适应各自环境的,而同地的物种形成可在一次有性生殖中形成,可能不适应环境。11答案 D7.(2018牌头中学期末)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18)中青蒿素的含量很低,

25、且受地域性种植影响较大。研究人员已知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的核基因可以边转录边翻译B.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青蒿C.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27,高度不育,为单倍体D.四倍体青蒿与野生青蒿属于同一个物种解析 真核细胞在细胞核转录,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的,不能边转录边翻译,A 错误;低温能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不分离,从而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增倍,形成四倍体植株,B 正确; 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27,该个体属于三倍体,C 错误; 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

26、交后代高度不育,不属于同一个物种,D 错误。答案 B1.对物种、物种形成和进化标准的判断技巧(1)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准,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一定是两个物种。(2)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仅有地理隔离不能产生新的物种,生殖隔离才是物种形成的关键。(3)判断种群是否进化的标准,是看其基因频率是否发生了变化,若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则种群没有发生进化。2.异地和同地的物种形成比较异地的物种形成 同地的物种形成所需时间经过漫长的时间和许多世代的逐渐演变 较短时间12常见方式一个初始种群,因环境隔离因素分隔成两个种群,由于遗传漂变

27、及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等因素,使两个种群的遗传组成出现差异,久而久之遗传差异积累,达到生殖隔离而形成新物种多倍体育种形成新物种,或者自然界中,二倍体在一次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的四倍体合子,发育成新的四倍体植物(相对于二倍体亲本,四倍体植物是新物种)联系地理障碍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阶段;长期的地理障碍最终形成生殖障碍(如异地物种形成)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障碍(如同地的物种形成)课后限时训练(时间:30 分钟 分数:100 分)1.(2018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从细胞水平看,下列能说明生物具有统一性的是( )A.人、大猩猩等人猿超科动物的

28、骨骼基本相同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C.鸟的翅膀、海豚的鳍肢有相似的结构模式D.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组成解析 A、C 是从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生物的统一性,B 是从分子水平说明生物的统一性。统一的细胞模式将动物、植物联系在一起,D 正确。答案 D2.(2018温州市六校协作体期末联考)下列有关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基因座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个群落中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 B.在遗传平衡时,只有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可变C.基因型频率改变时,基因频率随之改变 D.易位将发生基因座位的改变答案 D3.(2018温州期中)一个较大的动物种群中有一个基因 R,另一个较小的

29、同种动物种群13中有等位基因 R 和 r,经抽样测定,小种群中 R 的频率为 0.6。由于某种原因,大种群中的部分个体迁入小种群,结果新种群有 12%的个体来自大种群。迁移后新种群中 R 的基因频率为( )A.0.648 B.0.72 C.0.768 D.0.88答案 A4.(2018浙江苍南适应性考试)有关物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B.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自然类群C.不同的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D.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地理隔离解析 一个物种可包含许多种群,物种形成过程一定要产生生殖隔离,但未必有地理隔离。答案 A5.(2018新高考

30、研究联盟高三联考)在一个含有 A 和 a 的自然种群中,AA 个体很容易被淘汰,在此条件下该物种将( )A.不断进化 B.不断衰退C.产生新物种 D.丧失基因库解析 在一个含有 A 和 a 的自然种群中,AA 个体很容易被淘汰,这样导致 A 基因频率降低,a 基因频率升高。根据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说明该物种将不断进化,A 正确,B 错误;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这里并没有说明产生了生殖隔离,所以不能说产生新的物种,C 错误;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就是一个基因库。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着,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原因,但没

31、有丧失基因库,D 错误。答案 A6.(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在类型和模式上都具有广泛的多样性B.进化论可以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则其基因库也发生改变D.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前提14解析 生物界在类型上具有巨大的多样性,在模式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A 错误;生物进化论可以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B 正确;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种群的基因种类和数量都会改变,则种群基因库必然会发生变化,C 正确;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前提,D 正确。答案 A7.(2

32、018温州市十校联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是生物变异的随机淘汰和保留B.不同性状个体繁殖率的差异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D.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解析 自然选择是生物变异的定向淘汰和选择过程,A 错误;不同性状个体繁殖率的差异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B 正确;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但不一定有新物种的产生,C 错误;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D 错误。答案 B8.(2018宁波市十校联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自然选择”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种变异都是自然

33、选择的原材料B.有利变异更容易被保存下来C.微小变异可以累积成显著变异D.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解析 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其中只有可遗传变异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 错误;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B 正确;微小的有利变异可以通过遗传得到积累,C 正确;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D 正确。答案 A9.(2018浙江深化课程改革协作校期中)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叙述中,正确的是( )15A.在一个没有选择的非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基因频率保持不变B.植物杂交育种过程中,基因频率保持不变C.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

34、不一定改变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解析 该种群中,虽然没有选择作用,但是非随机交配、突变、迁入和迁出等可以影响基因频率,使基因频率发生改变,A 错误;植物杂交育种过程中,选择作用影响种群基因频率,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 错误;基因型频率变化,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变化,C 正确;色盲基因频率在男女群体中相同,D 错误。答案 C10.(2018全国名校大联考第三次联考)下列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B.突变和自然选择都不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不同的基因型D.

35、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解析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A 正确;突变和自然选择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 错误;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C 错误;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主要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也可以是在互利的条件下,相互选择,共同进化,还可通过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D 错误。答案 A11.(2018绍兴期末)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蜗牛自然种群内,无条纹个体占 20%,有条纹个体中杂合子占 1/2。若人工抽离无条纹个体,让其他蜗牛间自由交配,子一代中 A 基因和 Aa 基因型的

36、频率分别是( )A.81.25%,37.5% B.75%,37.5%C.81.25%,25% D.75%,25%解析 若人工抽离无条纹个体,剩余的蜗牛种群中 A 基因的频率为 3/4,a 基因的频率为1/4,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基因的频率不变,A 基因的频率仍为 3/4,a 基因的频率仍为1/4,并且子代达到遗传平衡,则子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2(3/4)(1/4)6/16,即 37.5%。16答案 B12.(2018绍兴市高三适应)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研究细菌抗药性形成的机理。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是敏感的,将它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 0.1 单位/cm 3的培养基里,绝大多数细菌死亡,

37、但有个别细菌能存活下来,并能进行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青霉素的影响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降低B.存活下来的个体通过繁殖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的提高C.接触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差异D.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人工选择的结果解析 在青霉素的影响下,抗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存活,所以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增加,A 错误;个体正常繁殖不会改变基因频率,B 错误;接触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差异,C 正确;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细菌本身就具有的,D 错误。答案 C13.(2018杭州五校联考)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由基

38、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 a 表示) 。只有隐性纯合子才会发病,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抵抗力高于正常人。在非洲某些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比例在 20%左右;现在美洲黑人中携带者的比例已降到了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非洲疟疾流行地区 a 的基因频率大约为 30%B.美洲黑人中 a 的基因频率下降是环境选择的结果C.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人群基因库发生变化D.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基因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无法计算出 a 基因的频率;基因突变能够改变基因频率,而基因频率的改变是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

39、基因库,人群中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该种群基因库发生变化;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答案 A14.(2018嘉兴市高三质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统一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同种个体间无法交配,不能产生后代,被称为生殖隔离B.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基本的遗传密码,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17C.若变异的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就可能发生作用D.可遗传变异是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解析 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A 错误;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基本的遗传密码,体现了生物界的统

40、一性,B 正确;若变异的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就可能发生作用,C 正确;可遗传变异是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D 正确。答案 A1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是对种群的有利基因进行选择,且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C.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D.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解析 自然选择是对种群的有利基因进行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但是基因突变才会产生新的基因,且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 错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

41、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所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B 正确;在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中,突变的基因是原本就存在的,抗生素的滥用相当于是自然选择,它将发生了有利于生存的个体筛选了出来,这些个体不断繁殖,经过一次次的筛选后,最终存活下来的细菌都是抗药性极强的,C 错误;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而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是变异和自然选择,D 错误。答案 B16.(科学探究)假设现有生理状态和细胞增殖状况相同的甲、乙、丙和丁四种动物细胞的样品,生物制剂 W 只对四种动物细胞样品中的一种有促进增殖作用,而生物制剂 X 只对其中的另一种细胞有抑制增殖的作用。为

42、了鉴定两种生物制剂到底对哪种动物细胞增殖产生影响,设计如下实验。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材料与用具:生物制剂 W 溶液,生物制剂 X 溶液,胰蛋白酶,甲、乙、丙、丁四种动物细胞的悬液各一瓶,细胞培养液,若干培养瓶,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培养箱等。(要求与说明:装片的具体制作过程不作要求,答题时不考虑加入 W 或 X 后的体积变化等误差。提供的细胞均具有分裂能力。 )请回答:18(1)实验思路取培养瓶若干,分组如下: (实验分组用表格形式表示) ,每组设置若干重复样品。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并记录细胞数。各组样品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后, ,摇匀,_。_。_。(2)预测实验结果(假设生物制剂 W 只对甲种动物细胞起作用,生物制剂 X 只对乙种动物细胞起作用,请用曲线图表示细胞数的变化情况) 。答案 (1)实验思路分成 8 组,编号为 18,具体如下表:(其他列表方式合理也可)实验分组情况表各取其中的几个样品,加入胰蛋白酶 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并记录细胞数。每隔相同时间重复 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2)实验结果(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