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阅读专题六文言文阅读(讲解部分)(pdf).pdf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197266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阅读专题六文言文阅读(讲解部分)(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广东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阅读专题六文言文阅读(讲解部分)(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广东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阅读专题六文言文阅读(讲解部分)(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广东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阅读专题六文言文阅读(讲解部分)(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广东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阅读专题六文言文阅读(讲解部分)(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年中考年模拟第二部分 阅 读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清单 考纲规定中考文言文背诵篇目 论语十二章原 文教参译文分析解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能吸取各种见解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就可以随心所欲,但也不会越出规矩。”讲个人修养,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它做老师了。”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讲学习态度,阐明“学”与“思”

3、的辩证关系。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讲个人修养,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讲学习方法,讲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4、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讲个人修养,讲富贵与仁义之间如何抉择。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讲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讲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讲

5、个人修养,强调坚守志向。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救,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就在其中了。”讲个人修养,强调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一、通假字不亦说乎 吾十有五 二、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 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温故而知新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饭疏食 三、一词多义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知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而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博学而笃志 其其不善者而改之 仁在其中矣 四、重点词语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 乎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

6、习乎 吾十有五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不逾矩 温故而知新 可以 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一箪食 人不堪其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于我如浮云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 而从之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 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五、课文理解下面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贤哉,回也!”从这句话看出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安贫乐道。“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吾日三省吾身”都是讲学习方法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从这句看出孔子心中的“仁”,既包含一个人的意志信念

7、,又包含了做学问的诚恳态度。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之作。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孔子认为,对于知识,“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将“学”与“习”统一起来。“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从学习方法的角度来阐述学习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包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指出军队中士兵较之将帅更为重要,是儒家“以民为本”思想的体现。 鱼我所欲也原 文参考译文分析解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8、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具有,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

9、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假使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假使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来思想,义重于生,应

10、舍生取义。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不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运用例证法证明义重于生,人应该舍生取义,不要丢掉本来的思想。 年中考年模拟续表原 文参考译文分析解读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

11、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再举例从反面证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掉了自己本来的思想。一、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二、古今异义一豆羹 古义: 今义: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钟 古义: 今义: 加 古义: 今义: 三、

12、词类活用万钟则不辩礼义 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四、一词多义得故不为苟得也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二者不可得兼 生舍生而取义者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与蹴尔而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为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人皆有之 行道之人弗受 宫室之美 者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而舍生而取义者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蹴尔而与之 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则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五、重点词语二者不可得兼 故不为苟得 也 死亦我所恶 故患有所不辟也 由是 则

13、生而有不用也 是故 所欲有甚于生者 贤者能勿丧 耳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 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六、课文理解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文章指出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是因为他们丧失了“本心”。“一箪食,一豆羹”的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本心”。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文章开头以生活常理设喻,自然引出在生与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论点。贤者高于一般人的地方,正在于他们“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在生死关头,看似微不足道

14、的“一箪食”“一豆羹”也能考验一人的品德。“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从反面论证了失去“本心”的人可悲可耻。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原 文参考译文分析解读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

15、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用实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忧愁祸

16、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难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一、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 衡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士 二、词类活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三、一词多义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困于心 四、重点词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 其身 曾益 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人恒过 征于色 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五、课文理解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本文列举的六个人在担当“大任”之前,都曾有饱经坎坷艰难的人生历程。本文善用排比,层层深入进行论证,

17、形成压倒一切的逼人气势。文章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本文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公 输原 文参考译文分析解读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替楚国造云梯这类攻城的器械,造成后,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墨子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从鲁国出发,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郢都,见到了公输盘。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见教呢?”墨子先生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我希望借助您的力量去杀了他。”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年

18、中考年模拟续表原 文参考译文分析解读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

19、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盘很不高兴。墨子先生说:“请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坚决不杀人。”墨子先生起身,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解说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你在制造云梯,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富余却在人口方面不够,牺牲不足的人口而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明智的。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义

20、的。知道这道理而不对楚王进行劝阻,不能说是忠君的。劝阻却没有成功,这不能称作坚持。你崇尚仁义不肯帮我杀死欺负我的一个人,却要为楚国攻打宋国而杀死很多人,不能叫作明白事理。”公输盘被说服了。墨子先生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停止计划呢?”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向楚王说了这件事了。”墨子先生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公输盘说:“好吧。”墨子先生拜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自己装饰华美的车,邻居有破车,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华美的衣服,邻居有件粗布衣服,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的好饭好菜,邻居只有粗劣饭食,却想要去偷。 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楚王回答说:“这个人一定是患有偷盗的毛

21、病了。”墨子先生说:“楚国的土地,方圆大小足有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大小不过五百里,这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梦泽,里面有成群的犀牛麋鹿,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鳄鱼多得天下无比;宋国却像人们所说的一样,是一个连野鸡、兔子、小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好像美食佳肴同糠糟相比。楚国有巨松、梓树、黄楩木、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是一个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的国家,这就像华丽的衣服与粗布短衣相比。我认为大王派官吏进攻宋国,是和这个患偷窃病的人的行为是一样的。”楚王说:“好啊!即使如此,(但是)公输盘给我造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使楚王理屈词穷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

22、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在这种情况下(楚王)召见公输盘。墨子先生解下衣带,用衣带当作城墙,用木片当作守城器械。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先生多次抵御他。公输盘的攻城的方法用尽了,墨子先生的抵御器械还绰绰有余。公输盘理屈,却说:“我知道用来抵御你的方法,可我不说。”墨子先生也说:“我知

23、道你要用来抵御我的方法,我也不说。”楚王问其中的缘故。墨子先生说:“公输先生的意思,不过是要杀掉我。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守城,就可以攻取了。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多人,已经拿着我的守城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入侵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御者)啊。”楚王说:“好。我不攻打宋国了。”模拟攻守一、通假字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九距之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 知而不争 二、古今异义子墨子起,再拜 古义: 今义: 吾知所以 距子矣,吾不言古义: 今义: 荆之地方 五千里古义: 今义: 请献十金古义: 今义: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古义: 今义: 胡不见我于王古义: 今义: 三、一词多义为公输盘为

24、楚造云梯之械 子墨子解带为城 夫子何命焉为 必为有窃疾矣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于是见公输盘 胡不见我与王 类不可谓知类 为与此同类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说公输盘不说 请说之 然虽然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起起于鲁 子墨子起 ,再拜 争杀所不足而争有所余 知而不争 已然胡不已乎 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四、词类活用吾既已言之王矣 吾义固不杀人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虽杀臣,不能绝也 义不杀少而杀众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犀兕麋鹿满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 五、重点词语吾义固不杀人 必为有窃疾矣 以牒为械 子墨子九距之 六、

25、课文理解下面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公输一文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论辩的经过,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公输一文充分体现了墨子散文论辩性强、富有逻辑性的特色。墨子勇于面对问题,说服了楚王。这表明,对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公输一文通过对话,充分体现了墨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政治思想。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

26、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本文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愚公移山原 文参考译文分析解读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纵横各七百里,高七八百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部,河阳的北边。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27、?”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

28、城氏的寡妇有个儿子,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写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全家人又讨论决定了运土的方案,而后立即行动。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小孩

29、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担心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写河曲智叟闻讯赶来,阻止愚公移山,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能征服自然的观点。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写

30、“操蛇之神”恐惧的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山终被移走。一、通假字指通豫南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 一厝雍南 无陇断焉 二、古今异义指通豫南 古义: 今义: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 今义: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 今义: 投诸渤海之尾古义: 今义: 年中考年模拟北山愚公长息古义: 今义: 方七百里古义: 今义: 惩山北之塞古义: 今义: 三、词性活用吾与汝毕力平险 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面山而居 聚室而谋 何苦而不平 四、一词多义其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帝感其诚 且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五、重点词语年且九十 惩山北之塞 聚室而谋 杂然相许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

31、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寒暑易节 汝之不惠 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六、课文理解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本文是古代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愚公是有远大的抱负,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古代劳动人民形象

32、。“杂然相许”,表明移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曹刿论战原 文参考译文分析解读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他的同乡对他说:“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进见鲁

33、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条件同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不敢虚报,一定对神诚实。”曹刿回答说:“这是小信用,还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对于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虽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诚心诚意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作战时请让我跟从您去。”对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第一层: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背景和原因。第二层:写曹刿见鲁庄公后两人的对话,表现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认识。公与之乘

34、,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一开始,鲁庄公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齐军击鼓三次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被打得大败。鲁庄公就要下令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还不行。”曹刿下车看了看地上齐军战车辗过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撤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写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

35、旗靡,故逐之。”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后士气就消耗完了。他们的士气已经完了,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但大国难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们战车的车轮痕迹很乱,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已经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写战后曹刿对取胜原因的分析。一、古今异义齐师伐我 古义: 今义: 齐师伐我古义: 今义: 又何间焉古义: 今义: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古义: 今义: 衣食所安古义: 今义: 弗敢专也古义: 今义: 牺牲 玉帛古义: 今义: 弗敢加也古义: 今义: 必以信古义: 今义: 小大之狱古义:

36、今义: 必以情古义: 今义: 忠之属也古义: 今义: 忠之属也古义: 今义: 可以 一战古义: 今义: 神弗福也古义: 今义: 再而衰古义: 今义: 二、词类活用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 公与之乘 下视其辙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齐师败绩 三、一词多义故公问其故 故逐之 从民弗从 战则请从 其其乡人曰 吾视其辙乱 以可以一战 必以信 必以分人 请曹刿请见 战则请从 四、重点词语齐师伐我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衣食所安 牺牲 玉帛 弗敢加也 小大之狱 公将驰之 既克 彼竭我盈 望其旗靡 五、课文理解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本文重点写战前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

37、现出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在军事上的杰出谋略。本文详略得当,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详写,战场上敌我双方的搏杀写得极为简略。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而战场上抓住有利的时间进攻和反击,是战争取胜的关键,这些都展现出曹刿的“远谋”。本文善用反衬手法,如用曹刿的深谋远虑反衬鲁庄公的目光短浅,用“乡人”的不明事理来反衬曹刿深明大义关注国事等性格特征。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内容不正确 的一项是( )本文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 备战 胜战 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 提问 参战 释疑。鲁庄公与曹刿战前、战后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庄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人善用的目光长远、

38、德才兼备的贤明君主。本文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中心突出,情节紧凑。曹刿是一个具有政治远见、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的人,他深谋远虑,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把握战机。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 文参考译文分析解读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

39、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形象容貌美丽。 (有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邹忌)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第二天徐公来了,

40、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有事情想要求于我。”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61834-6-2001 Recording - Helical-scan digital video cassette recording system using 6 35 mm magnetic tape for consumer use (525-60 625-50 1125-60 and 1250-50 systems) - Part.pdf DIN EN 61834-6-2001 Recording - Helical-scan digital video cassette recording system using 6 35 mm magnetic tape for consumer use (525-60 625-50 1125-60 and 1250-50 systems) - Part.pdf
  • DIN EN 61834-7-2002 Recording - Helical-scan digital video cassette recording system using 6 35 mm magnetic tape for consumer use (525-60 625-50 1125-60 and 1250-50 systems) - Part.pdf DIN EN 61834-7-2002 Recording - Helical-scan digital video cassette recording system using 6 35 mm magnetic tape for consumer use (525-60 625-50 1125-60 and 1250-50 systems) - Part.pdf
  • DIN EN 61834-8-2002 Recording - Helical-scan digital video cassette recording system using 6 35 mm magnetic tape for consumer use (525-60 625-50 1125-60 and 1250-50 systems) - Part.pdf DIN EN 61834-8-2002 Recording - Helical-scan digital video cassette recording system using 6 35 mm magnetic tape for consumer use (525-60 625-50 1125-60 and 1250-50 systems) - Part.pdf
  • DIN EN 61834-9-2002 Recording - Helical-scan digital video cassette recording system using 6 35 mm magnetic tape for consumer use (525-60 625-50 1125-60 and 1250-50 systems) - Part.pdf DIN EN 61834-9-2002 Recording - Helical-scan digital video cassette recording system using 6 35 mm magnetic tape for consumer use (525-60 625-50 1125-60 and 1250-50 systems) - Part.pdf
  • DIN EN 61835-1999 Helical-scan digital component video cassette recording system using 12 65 mm (0 5 in) magnetic tape - Format D-5 (IEC 61835 1998) German version EN 61835 1998《使用.pdf DIN EN 61835-1999 Helical-scan digital component video cassette recording system using 12 65 mm (0 5 in) magnetic tape - Format D-5 (IEC 61835 1998) German version EN 61835 1998《使用.pdf
  • DIN EN 61837-1-2012 Surface mounted piezoelectric devices for frequency control and selection - Standard outlines and terminal lead connections - Part 1 Plastic moulded enclosure o.pdf DIN EN 61837-1-2012 Surface mounted piezoelectric devices for frequency control and selection - Standard outlines and terminal lead connections - Part 1 Plastic moulded enclosure o.pdf
  • DIN EN 61837-2-2014 Surface mounted piezoelectric devices for frequency control and selection - Standard outlines and terminal lead connections - Part 2 Ceramic enclosures (IEC 618.pdf DIN EN 61837-2-2014 Surface mounted piezoelectric devices for frequency control and selection - Standard outlines and terminal lead connections - Part 2 Ceramic enclosures (IEC 618.pdf
  • DIN EN 61837-3-2016 Surface mounted piezoelectric devices for frequency control and selection - Standard outlines and terminal lead connections - Part 3 Metal enclosures (IEC 61837.pdf DIN EN 61837-3-2016 Surface mounted piezoelectric devices for frequency control and selection - Standard outlines and terminal lead connections - Part 3 Metal enclosures (IEC 61837.pdf
  • DIN EN 61837-4-2016 Surface mounted piezoelectric devices for frequency control and selection - Standard outlines and terminal lead connections - Part 4 Hybrid enclosure outlines (.pdf DIN EN 61837-4-2016 Surface mounted piezoelectric devices for frequency control and selection - Standard outlines and terminal lead connections - Part 4 Hybrid enclosure outlines (.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