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每课一测(二十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1200991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每课一测(二十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每课一测(二十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每课一测(二十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每课一测(二十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每课一测(二十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每课一测(二十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选择题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 55 个少数民族中,节日之多,难以计数,其大致可以分为新年节日、生产节日、青年节日、纪念节日、习俗节日和宗教节日等六个方面。庆祝民族节日(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是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是历史文化成就的凝结 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提A BC D解析:选 A 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成就的凝结,排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排除。正确。2内地很多地方政府提出要大力开发当地的文化遗产,对此,有学者表示, “开发”是个野蛮的词,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对自己的文化遗产使用“开发”一词,联合国用的是“利用” ,我国

2、香港和台湾地区用的是“活化” 。 “开发”与“活化”文化遗产的区别在于( )“开发”偏重于经济效益, “活化”重视文化的传承 “开发”看到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活化”割裂了二者的联系 “开发”是虚无的, “活化”是复古的 “开发”可能破坏文化遗产, “活化”有助于在继承中发展A BC D解析:选 A 材料中“开发”注重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承,相反,“活化”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正确;“开发”由于注重经济效益,可能破坏文化遗产, “活化”则有助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正确;错误, “活化”没有割裂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错误, “开发”并不代表民族虚无主义, “活化”也不是复古主义

3、。32018 年 1 月 8 日,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共同推出纪录片唤醒时间的技艺 。该片纪录了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的钟表保护修复专家携手修复六件故宫院藏钟表文物的合作历程,是双方共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里程碑的重要见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 BC D2解析:选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选;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正确;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因而要重视文化遗

4、产保护,正确;“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观点错误,不选。4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已在境外 10 多家媒体播出,覆盖海外收视人群约 3 亿,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需要( )依托商业贸易,在商贸活动中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发展国际教育,通过国家互派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创作文化精品,让国外观众在潜移默化中认可中华文化尊重文化差异,坚持把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放在首位A BC D解析:选 B 在商贸活动中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不是提升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的措施,不选;提升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需要发展国际教育,通过国家互派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正确;提升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需要创作文化精品,让国

5、外观众在潜移默化中认可中华文化,正确;“把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放在首位”观点错误,不选。5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这要求我们( )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在中外人文交流中,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努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加强对外文化渗透能力A BC D解析:选 A 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求我们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正确;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是吸收借鉴优秀外来文化的态度,不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态度,不选;讲好中国故事,提

6、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正确;“加强对外文化渗透”说法错误,不选。6有学者认为,今天,面对现代性的问题,要提倡东西方思想的多元互补,要珍视多元文明的价值,增加人类解决困境的路径选择。该观点意在强调( )A文化多样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C加强文化交流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D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3解析:选 A 材料主要强调文化多样性对解决人类面临共同问题所起的作用,A 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表述均正确,但与题意不符。7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

7、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文化部已正式公布“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 ,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绘制了路线图。这一计划的可行性在于( )商业贸易是促进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经济决定文化,沿线经济繁荣自然带动文化繁荣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它契合当代基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人类文明共同认知A BC D解析:选 D 材料中“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说明商业贸易是促进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故符合题意;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尊重各国文化,通过“一带一路”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8、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排除;说法错误,不同民族文化要求同存异,而不是相互认同,排除。8文化交流,看似隔着一层难以描述的轻纱,但却内里交融,魅力无穷。如同印度诗人泰戈尔曾饱含深情地为梅兰芳先生赋诗一首:“认不出你,亲爱的,你用陌生的语言蒙着面孔,远远地望去,好似一座云遮雾绕的秀峰。 ”这启示我们( )文化交流要善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找到“公约数”把突出文化公共性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把握文化的相通性有助于推动文化交流和传播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特征A BC D解析:选 C “文化交流,看似隔着一层难以描述的轻纱,但却内里交融,魅力无穷” ,启示我们文化交流要善

9、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找到“公约数” ,正确;“把突出文化公共性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说法错误,不选;文化交流内里交融,魅力无穷,启示我们把握文化的相通性有助于推动文化交流和传播,正确;材料启示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与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无关,不选。9无论多么传统的东西,也会被科技的进步所改变。从最初的登门拜年,到后来的电报拜年、电话拜年、呼机拜年、短信拜年、电子贺卡,再到现在的网络视频拜年,我们感受着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影响。这说明( )4旧的传媒不适应时代潮流,应全部淘汰文化传播的手段是不断发展的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现代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文化的区域

10、性A BC D解析:选 D 错误,不应是全部淘汰;“从最初的登门拜年,到后来的电报拜年、电话拜年、呼机拜年、短信拜年、电子贺卡,再到现在的网络视频拜年”体现了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文化传播的手段发展,带来了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正确;表述错误。10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会上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推动文明互鉴,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纽带。习近平主席的主张( )要求不同民族要通过对话消除分歧走向统一说明不同民族的平等交流推动世界文化繁荣说明各国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认同,共同发展契合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

11、明进步的重要动力A BC D解析:选 D “面向未来,我们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推动文明互鉴,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纽带” ,表明不同民族的平等交流推动世界文化繁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尊重文化多样性,而不是“消除分歧走向统一” ,排除;文化在交流中要相互尊重,而不是相互认同,排除。11为了进一步做好中国文化的对外宣传,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文化部推出新版官方英文网站中国文化网。该网站在设计上融合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国际流行元素,突出网站的实用性、时尚性和交互性,注重与微信、微博、脸书等新媒体的互联互通

12、。该网站( )融入时代元素,增强了中国形象的现代感融入传统元素,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化理解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促使中外文化趋于同一A BC D解析:选 B 中国文化网在设计上融合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国际流行元素,突出网站的实5用性、时尚性和交互性,融入了时代元素,增强了中国形象的现代感,正确;通过中国文化网,可以进一步做好中国文化的对外宣传,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说明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化理解,正确;融入传统元素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排除;文化具有多样性, “中外文化趋于同一”的说法错误,排除。12 “学汉语吧,那意味着你未来几十年内的机会和财富。 ”这

13、是贴在法国巴黎街头的一则海报。 “汉语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席卷世界。汉语的对外交流与推广有利于( )中华文化向外辐射,成为世界核心文化 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使世界各国认同中华文化 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A BC D解析:选 C 对外推广汉语,既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又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错误;汉语的对外交流与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了解中华文化而非认同,观点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这一宣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主张。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 ,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

15、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的意义。(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更好地促进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外来文化。解析:本题第(1)问设问指向探究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的意义。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等知识分析。第(2)问

16、要求考生说明为更好地促进日益频繁的文化6交流,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外来文化。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原则、文化创新的途径等角度来分析说明。答案:(1)有利于中国文化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相互吸收有益成果。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话语权。(2)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

17、,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反对拒绝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和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 ,正确处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14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贯通着文化血脉、勾连着文化之根的村庄,可谓不计其数。然而现实中,不少地方的乡土文化,却呈现凋敝的趋向。有一组数据让人惊心:近 15 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 92 万个,并正以每天 1.6 个的速度递减。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未能更好地把握乡村的“文化世界观”:或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唱戏、

18、剪纸、扭秧歌之类的乡土符号,忘记了这是个文化综合体;或是将其粗暴地理解为改建、改造,只剩下乡村游、农农乐,在过度开发、千篇一律中剥蚀了乡村文化的根基。乡土文化的重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大水漫灌”式的文化输送,早已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乡村文化建设绝非简单的输入,需要唤醒乡村沉睡的文化资源、讲好村民自己的生活故事。 “多一个球场,少一个赌场;多看名角,少些口角。 ”有人如此总结良好文化环境对村风民风的影响。乡村振兴,既要有产业的兴旺,更要有文化的繁盛 。 “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 ,当农民对脚下的土地无比眷恋、对生长于斯的文化无比自信,才有民淳俗厚的新风尚,才有源远流

19、长的新文化,也才有诗书传家、厚德重义、富足美满的新农村。(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我们为什么还未能更好地把握乡村的“文化世界观” 。(3)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请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去创新创业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主题突出、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 20 个字。解析:本题第(1)问,针对材料中的问题,结合教材知识,就可得出正确答案。中国传统村落锐减,需要重视乡村文化的载体,保护好中国传统村落;未能更好地把握乡村的“文化世界观” ,要求我们应全面正确把握乡村文化,乡村文

20、化建设要注重多样性;“乡村文化7建设绝非简单的输入,需要唤醒乡村沉睡的文化资源、讲好村民自己的生活故事” ,说明需要充分利用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村民的积极性,赋予乡村文化以时代的生命力,创造出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群众利益与呼声的大众文化;“多一个球场,少一个赌场;多看名角,少些口角” ,要求重视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等等。第(2)问,先审设问,知识限定为唯物辩证法,再分析材料,把乡村文化简单地理解为唱戏、剪纸、扭秧歌之类的乡土符号,忘记了这是个文化综合体,没有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乡村文化就是千篇一律的乡村游、农家乐,违背了矛盾特殊性;“大水漫灌”式的文化输送违背了发展的观点。第(3

21、)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大学生和农村两个方面,言之有理,符合要求即可。答案:(1)重视乡村文化的载体,保护好中国传统村落;正确把握乡村的“文化世界观” ,全面正确把握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建设要注重多样性;乡村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村民的积极性,赋予乡村文化以时代的生命力,创造出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群众利益与呼声的大众文化;重视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乡村文化建设的自觉与自信,对乡村文化的前途充满信心。(2)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把乡村文化简单地理解为唱戏、剪纸、扭秧歌之类的乡土符号,忘记了这是个文化综合体,只看到了部分而没有统筹全局;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为乡村文化就是千篇一律的乡村游、农家乐,违背了矛盾的特殊性;乡土文化的重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大水漫灌”式的文化输送,没有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示例:扎根农村,放飞梦想。农村是莘莘学子展示才能的舞台。青春,在农村这片沃土上闪光。农村是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今日田野沃土显身手,明日祖国建设挑大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N ISO TS 14265-2013 en Health Informatics - Classification of purposes for processing personal health information《健康信息学 对个人健康信息处理的分类目的》.pdf EN ISO TS 14265-2013 en Health Informatics - Classification of purposes for processing personal health information《健康信息学 对个人健康信息处理的分类目的》.pdf
  • EN ISO TS 14441-2013 en Health informatics - Security and privacy requirements of EHR systems for use in conformity assessment《健康信息学 医疗安全和用于合格评定的EHR系统的隐私要求》.pdf EN ISO TS 14441-2013 en Health informatics - Security and privacy requirements of EHR systems for use in conformity assessment《健康信息学 医疗安全和用于合格评定的EHR系统的隐私要求》.pdf
  • EN ISO TS 14822-1-2006 en Traffic and travel information 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medium-range preinformation via dedicated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Part 1 Downlink《交通和旅游信息 通过专用.pdf EN ISO TS 14822-1-2006 en Traffic and travel information 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medium-range preinformation via dedicated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Part 1 Downlink《交通和旅游信息 通过专用.pdf
  • EN ISO TS 14907-1-2015 en Electronic fee collection - Test procedures for user and fixed equipment - Part 1 Description of test procedures《电子收费 用户和固定设备的实验过程 第1部分 实验过程描述》.pdf EN ISO TS 14907-1-2015 en Electronic fee collection - Test procedures for user and fixed equipment - Part 1 Description of test procedures《电子收费 用户和固定设备的实验过程 第1部分 实验过程描述》.pdf
  • EN ISO TS 14907-2-2016 en Electronic fee collection - Test procedures for user and fixed equipment - Part 2 Conformance test for the on-board unit application interface.pdf EN ISO TS 14907-2-2016 en Electronic fee collection - Test procedures for user and fixed equipment - Part 2 Conformance test for the on-board unit application interface.pdf
  • EN ISO TS 15011-6-2012 en Health and safety in welding and allied processes - Laboratory method for sampling fume and gases - Part 6 Procedure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fum.pdf EN ISO TS 15011-6-2012 en Health and safety in welding and allied processes - Laboratory method for sampling fume and gases - Part 6 Procedure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fum.pdf
  • EN ISO TS 15216-2-2013 en Microbiology of food and animal feed - Horizontal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hepatitis A virus and norovirus in food using real-time RT-PCR - Part 2 Meth.pdf EN ISO TS 15216-2-2013 en Microbiology of food and animal feed - Horizontal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hepatitis A virus and norovirus in food using real-time RT-PCR - Part 2 Meth.pdf
  • EN ISO TS 15530-1-2013 en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 -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s (CMM)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the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 Part 1 Overview .pdf EN ISO TS 15530-1-2013 en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 -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s (CMM)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the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 Part 1 Overview .pdf
  • EN ISO TS 15874-7-2003 en Plastics piping systems for hot and cold water installations C Polypropylene (PP) C Part 7 Guidance for the assessment of conformity《冷热水装置用塑料管道系统 聚丙烯(PP) .pdf EN ISO TS 15874-7-2003 en Plastics piping systems for hot and cold water installations C Polypropylene (PP) C Part 7 Guidance for the assessment of conformity《冷热水装置用塑料管道系统 聚丙烯(PP) .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