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9现代中国文化(讲)(含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1201951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9现代中国文化(讲)(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9现代中国文化(讲)(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9现代中国文化(讲)(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9现代中国文化(讲)(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9现代中国文化(讲)(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 09 现代中国文化考向一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讲高考(1)考纲要求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2)命题规律这一考向是这一专题的高频考点,这一考向主要的考查题型是选择题和材料题,在近几年是热门考点,需要把握基础知识。例 1(201 7 年北京卷文综历史 16)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哦,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

2、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统一战线; 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革命道路的探索 。【名师点睛】注意比较革命统一战线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异同点。相同点: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并推动实现的;都采取国共合作的形式;都适应历史发展,促进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都由于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破坏而告终。不同点:历史背景不同革命统一战

3、线建立前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2前,日本大举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具体内容不同革命统一战线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新三民主义成为合作的政治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两党在民族矛盾上升时的协调行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受法律保护,有更大的独立性;影响不同革命统一战线时期,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因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蒋介石、汪精卫公开背叛并大肆屠杀工农群众,大革命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使逐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坚持领导,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为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2.讲基础(一)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科学内涵

4、、特点和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深远影响。(1)条件:历史条件:A 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中国社会新生的生产力迅速增长,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B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以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形成经过: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1982 年中共“十二

5、大”上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87 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1992 年“南方谈话”,标志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1)发展道路:不照搬外国模式,走自己的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根本任务:强调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4)发展动力:强调改革也是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5)外部条件:强调利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有利国际环境;(6)建设保障:强调坚持四项基本

6、原则;3(7)建设的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8)依靠力量: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9)祖国统一:“一国两制”构想。(10)邓小平理论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 邓小平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1)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2)提 供建设经验和方法论。它坚持解放思想

7、、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结合,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的背景、基本内容、历史地位(影响)(1)形成背景:国际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国内方面-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在新时期,中国共

8、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2001 年,江泽民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内涵。2002 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2)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和影响。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9、,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4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指导思想。3.讲典例【例 1】(2017 年天津卷文综历史 9)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时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答案】D【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10、道路的实践曲折发展的十年;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文字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本题中共的建国后的经济建设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的能力,学生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因此在备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和学习和解题方法。 【趁热打铁】(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 2018 届高考复习质量监测(二)历史试卷)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地主权力既倒,农会便成了唯一的权力机关,真正办到了人们所谓一切权力归农会,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力冲击。”这反映了A乡村民

11、众注重政治追求B土地革命推动基础政治建设C中共关注政权构建,动员农民革命D农民运动成为时代潮流【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切权力归农会”“农会便成了唯一的权力机关”可以看出中共5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故 C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乡村的权力改造,不是民众的政治追求,故 A项排除;土地革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农民运动的作用,故 D 项排除。【点睛】“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切权力归农会”“农会便成了唯一的权力机关”是解题的关键。4.讲方法这一考向主要把握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作用,记忆基础知识即可

12、,同时把握一定的文字型题型 的解题技巧。5.讲易错【题目】中共“十三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政策是“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这一分配政策A. 开始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B.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C. 加大了城乡之间的两极分化D. 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答案】B点睛:解题的关键点“中共“十三大”;从分析出材料中的时间是 1987 年;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正确答案。考向二 “双百”方针 1.讲高考(1)考纲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3、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2)命题规律6这一考向是这一专题的高频考点,这一考向主要的考查题型是选择题,在近几年不算是热门考点,但仍然需要把握基础知识。例 1(湖南省长郡中学 2019 届高三 12 月(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1961 年,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说:“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很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A现代中国的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B中国共产党实行“科教兴国”战略C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的干扰D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

14、务的方针【答案】D【解析】【详解】2.讲基础时期 发展历程1956 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表现: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作为基础和长期性的方针影响: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文艺作品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1957 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文艺发展受阻表现:将一些学术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认为代表不同的阶级;许多知识分子被划归为“右派”“反动学术权威” 7影响:知识分子受到人身和精神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1976 年后重新强调“双百”方针表现:“文化大革命”后,清除文艺工作中的“左”倾错误;邓小平指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

15、服务”;中央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影响:出现了反映“文化大革命”的文学作品以及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生活的影视作品,中国文化走向世界3.讲典例【例 1】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8 届高三第十一次模拟历史试题)我们国家历来重视知识分子,早在 1956 年的全国知识分子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指出: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应该给知识分子以应有的信任和支持,给他们以必要工作条件和适当待遇。这一举措A. 适应了过渡时期的需要 B. 配合了国家的改革开放C.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D. 科教兴国战略的题中之义【答案】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

16、是“1956 年” “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结合所学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知识分析解答。【趁热打铁】 (江西省泰和县二中、吉安县三中、安福县二中 2017-2018 学年高二下学期 5 月三校联考历史试题)下图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东西方两部著名的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剧照,当时两剧在中国和西方上演时均引起轰动,他们的共同之处是8A. 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B. 描写了社会历史演变C. 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D. 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答案】D4.讲方法这一考向主要把握“双百”方针的基本内容、作用,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同时把握一定的文字型题

17、型的解题技巧。把握“双百”方针所考查的侧重点是“百家争鸣”还是“百花齐放”。5.讲易错【题目】(湖南省永州市 2017 届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历史试题)1954 年 10 月 14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走什么样的路?再评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文章指出“新红学”的实质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是反动的实验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这主要揭示了建国初期A. 文学研究领域存在保守反动的思想B. “双百方针”遭遇了严重挫折C. 新旧思想文化的冲突加剧D. 要求文学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方向【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初期文学研究领域不存在保守反动的

18、思想,故 A 项不符合史实;“双9百方 针”是 1956 年提出的,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1954 年”,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新旧思想文化的冲突,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新红学”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实际上是要对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即要求文学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方向,故 D 项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新红学”的实质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这实际上是要对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趁热打铁】据统计,中国政府表彰的 23 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 22 位本科教育都是在国内的一流大学完成的;21 位元勋有留学经历,获得博士学位有 16 位,在国外都有所成就。材料说明A. 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B. 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达世界一流C. 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D. “两弹一星”是留学教育的结果【答案】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排除。A 项错在主要因素,B 项说法太绝对,D 项夸大了留学教育。考点:现代中国科技与教育教育事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 【反思】运用联系的观点,将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板块知识来全面认识教育事业。找到一个切入点,将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知识综合考查,采用新情景、新材料提高解题能力。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