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试题(含解析)必修3.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1213255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试题(含解析)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试题(含解析)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试题(含解析)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试题(含解析)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试题(含解析)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第一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 单项选择题1. (2019河北邢台月考)鸦片战争结束后十余年,有开明士人评价魏源的“师夷长技”时称:今天下非无讲求胜夷之法,“不日以夷攻夷,即日师夷长技”,“天朝全盛之日,既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熟甚” 。这从侧面说明当时 ( )A. 魏源思想引发世人共鸣B. 清朝政府厉行文化专制C. 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D. 社会变革意识比较淡薄2. (2019河北张家口摸底)19 世纪 50 年代,即便是经世派的林则徐、龚自珍等士大夫,在书写西方国家的名称时,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但六七十年代后,这种写法已很少出现,而且“夷”字使用的

2、频率也逐步减少。这一变化 ( )A. 有利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 B. 主要源于民族危机的刺激C. 推动“中体西用”思潮的出现D. 表明清朝政府已认清形势3. (2019湖南永州一模)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英国“立九官以治事,九官由众推选,以三年为秩满,贤则留,否则更” 。美国更是“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 。这反映了魏源 ( )A. 对西方民主的感性认识 B. 反对清朝的专制制度C. 希望中国推行民主制度 D. 向往欧美的民主制度4. (2019山东青岛期初调研)“今日翊赞宏图,有不当置西人之事为而弗取也。是道德纲常者,体也;兼及西人事为者,用也。必体

3、用皆备,而后可备国家器使,此尤今之所不可不知者也。 ”材料意在说明 ( )A. “中体西用”是治国之策B. 西方的政治制度远不及中国C. 向西方学习要结合国情D. 选择性引进西方科技很重要5. (2019广东湛江调研测试)1862 年,曾国藩提出了“泰西以商战二字立国”的观点。1885 年中法战争之后,张之洞又强调“以工商立国” “以兵战为用” 。这体现了当时 ( )A. 政府立国政策的转变 B.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商本思想的逐渐形成 D. 近代社会转型的艰难6. (2018湖北武昌区调研)有学者认为,早期维新派主张设立议院,基本都是从得民心、通上下之情、集思广益、办事公平的考虑出发的,

4、并未将议院视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也没有提出制定宪法。这一叙述意在论证 ( )A. 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没有体现儒家民本观念B. 早期维新派主张参照德意志帝国体制改革C. 早期维新派没有主张以君主立宪取代专制D. 早期维新派的主张纠正了西方议会制弊端7. (2018山东滨州二模)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写道:“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此言论旨在 ( )A. 否定洋务运动的成果 B. 批判保守的传统文化C. 变革封建的政治体制 D. 传播西方的启蒙思想8. (2018湖南怀化三模)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

5、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这反映 ( )2A. 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B. 维新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C. 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D. 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9. (2018安徽合肥三模)康有为在辛亥革命后说:“痛人心之肆落,吾不能忍也;噬纪纲之亡绝,吾不能忍也;视政治之魔败,吾不能忍也;伤教化之陵夷,吾不能忍也”据此可知,康有为 ( )A. 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 积极维护清朝统治C. 缺乏爱国主义精神 D. 强烈反对社会变革10. (2019河北唐山摸底)严复的译著天演论,把生物的进化引申到社会的进化。他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制度

6、、一种道德、一种价值都不能一成不变,不变就会僵化,就会落后,就会在弱肉强食的人类生存竞争中被淘汰。这反映了严复 ( )A. 大力提倡君主立宪 B. 积极倡导科学救国C. 以救亡图存为己任 D.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11. (2019河北邢台月考)1895 年,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内容首为阁抄;余依次为选登英国路透社新闻电讯,选译泰晤士报等外国报纸的消息、评论;选录津沪、港、粤等地报纸的新闻、言论,摘编“西国格致有用诸书”;最后附有梁启超等人的编者按和论说。据此可知,该报 ( )A. 志在于宣传维新思想B. 体现了晚清腐败统治C. 有利于平息社会矛盾D. 是晚清大众传媒创新12. (2019

7、广东六校联考)从 1901 年到 1907 年六年间,维新知识分子把政治小说作为详介域外文学文体的首选,其中有未来战国志(1902 年)、 游侠风云录(1903 年)、 美国独立记演义(1903 年)、 多少头颅(1904 年)和苏格兰独立记(1906 年)等。据此推断,维新知识分子翻译政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 ( )A. 从文学角度革除国民旧观念B. 为推翻清政府提供理论依据C.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D. 激发民族主义意识二、 非选择题13. (2019河南洛阳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以前,中国人只知有朝廷,有天下。19 世纪中叶后才逐渐接受“国家”这一近代概念。1900 年,梁启

8、超发表少年中国说将造成当时“老大中国”之责归罪于“老朽之人” 。海内外遂涌现出“少年中国之革命军” 、 少年中国晨报等团体及刊物,由于进化论风靡,少年必然代表未来的希望似乎成为一种常识,甚至“青年”尚嫌不够,还要冠之以“新” 。摘编自金燕“少年中国” 形象的建构与中国认同危机材料二 近代中国经历了从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型的巨变过程。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近代地理知识的传入,一些先进的中国士人开始逐渐动摇“天朝上国” “华夷之辩”的天下观,开始利用报刊媒介批判封建专制王朝的种种弊端,纷纷阐述自己的囯家观。严复认为国家应“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民为天下真主”,号召“自强保国”等;梁启超通过介绍

9、西方国家观,向国人阐述国家的起源、国民与朝廷的关系以及国家与国民的关系等。20 世纪初是中国人民族国家理论形成的关键时期。新式知识分子围绕民族国家建构问题,进行了一场热烈、集中的讨论,开始突破前代人不明朗、不正规的民族国家观念,正式确立近代民族国家思想。摘编自近代中国囯家认知的演变历程3(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少年中国”产生的影响。(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由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变的背景。14. (2018广东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 1850 年到 1899 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

10、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 41;1902 年到 1904 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 21 的比例超过了前者;而在 1912 年到 1940 年这一时期中,得到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多两倍。全球通史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一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 D 【解析】 根据材料“天朝全盛之日,既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熟甚”可知,该开明人士反对学习西方的技术,认为有失国体,可见其依然抱着天朝上国的观念,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变

11、革意识比较淡薄,D 项正确。2. A 【解析 】 据材料“50 年代写西方国家的名称时,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六七十年代后,夷字使用的频率也逐步减少”说明中国对西方的认识逐步加强,便于中国融入世界,故 A 项正确;依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面对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故 B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对世界的认识逐步加深,而不是强调“中体西用”思潮的兴起,故 C 项错误;材料侧重点在于中国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而不是突出清政府认清形势,故 D 项错误。3. A 【解析】 据材料“立九官以治事,以三年为秩满,贤则留,否则更,美国即不咸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

12、”可知魏源只是看到了英美等国决策的形式,但对于英美等国的体制并不理解,因此他对于西方民主存在感性的认识,故 A 项正确;依所学知识可知,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并未反对清朝统治,故 B 项错误;依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之后中国才开始推行民主制度,故 C 项错误;依所学知识可知,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目的在于抵御外来侵略,而非向往欧美民主制度,故 D 项错误。4. A 【解析】 根据材料“是道德纲常者,体也;兼及西人事为者,用也” “必体用皆备,而后可备国家器使”可知强调“中体西用”是治国之策,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A 项正确。5. C

13、【解析】 据材料“泰西以商战二字立国的观点以工商立国 以兵战为用 ”可知主要指思想的转变,而不是政策的转变,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商战思想,而不是强调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故 B 项错误;据材料“泰西以商战二字立国,以工商立国” “以兵战为用”可知洋务派从商战到重视商业发展思想的演变,故 C 项正确;材料主要强4调的是思想的转变,而不是强调近代社会转型,故 D 项错误。6. C 【解析】 题干中“早期维新派主张设立议院,基本都是从得民心”,体现了一定民本思想,故 A 项错误;题干中未体现早期维新派向哪一国政体学习的问题,故 B 项错误;题干反映了早期维新派立议院的侧重在于公平,非深

14、入地反专制,故 C 项正确;早期维新派此时还处于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热心学习阶段,还没看到其弊端,故 D 项错误。7. C 【解析 】 “购船置械 ,可谓之变器”是承认洋务运动有一定成效,A 项表述属于主观臆测,不符合题意,故 A 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保守的传统文化,故 B 项错误;C 项表述与题目中“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强调变政,故 C 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传播西方启蒙思想,故 D 项错误。8. B 【解析】 “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这些人观点不能说保守,故 A 项错误;“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可见缺乏有力

15、的政治支持,故 B 项正确;“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无法得知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故 C 项错误;“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仅代表政治上的当权派,不代表“各方面”,故 D 项错误。9. A 【解析】 通过题干“噬纪纲之亡绝” “伤教化之陵夷”可知康有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故 A 项正确;康有为主张对社会进行变革,实行君主立宪制,而不是维护清朝统治,故 B 项错误;题干主要反映康有为对辛亥革命后的感想,没有提及爱国主义精神,故 C 项错误;康有为主张社会变革,只是希望用改良手段来进行变革,故 D 项错误。

16、10. C 【解析】 材料强调严复推动社会变革的思想而非其政治主张,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弱肉强食的竞争而非科学救国,故 B 项错误;由材料“不变就会僵化,就会落后,就会在弱肉强食的人类生存竞争中被淘汰”可知要以救亡图存为己任,故 C 项正确;材料强调严复的思想主张而非影响,且表述不切合史实,故 D 项错误。11.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外纪闻是维新派创办的报纸,“西国格致有用诸书”说明其创办的目的是宣传维新思想,推动中国社会思想进步,A 项正确。12. D 【解析】 材料表明维新知识分子翻译的政治小说多体现反抗外来侵略的题材,它有利于激发民族主义意识,故选 D;维新派别主张改良主张

17、,但不主张暴力反清,排除 B;C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 项是新文化运动的特点,排除。13. (1) 影响:有利于打破旧的臣民意识,促进近代国家意识的形成(或促进了国民的觉醒);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有助于树立中国的新形象,增强民众对中国的国家认同;提高了年轻人建设民族未来的责任感;寄托着知识分子对未来国家的希望。(2) 背景:西方近代地理知识的传入;晚清政府的日益腐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西方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维新派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等。14. 示例:论题:近代中国对西方挑战的反应重心从军事和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和文化领域。阐述:19 世纪中期以后,西方科学与技术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达尔文的进化论、电磁学、石油技术、化学技术、内燃机技术等出现和发展,西方的科技和军事相对于中国的优势更加明显。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建立了军事工业,发起了洋务运动,但是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又从制度方面学习西方,进行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又从传统文化改造方面着眼进行社会思想的启蒙。结论:可见,近代中国对西方挑战的反应,从军事、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和文化领域。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