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阶段质量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1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 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 2块,总计 34字,大意为:有 2个人分别率领了 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这说明( )A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B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D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解析:选 B 题干未提及甲骨文的地位,且“唯一”两字不妥,且金文也是当时的文字资料,故 A项错误;题干中“有 2个人分别率领了 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
2、、巡视”,且文物发现地点是宁夏,结合所学知识,西周实行分封制,故 B项正确;题干中提及的是西周,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监察体系还不成熟,故 C项错误;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且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 D项错误。2西周时,周公死后,只有周公的嫡长子伯禽及其嫡系子孙才有祭祀周公的特权,伯禽的诸弟在他的率领之下,才能参加祭祀周公的祭典。这体现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宗法制解析:选 D 材料体现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相关的知识,故选 D项。3明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曾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里评价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皇帝制
3、度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解析:选 C 宗法制产生于商周时期,到明朝时已有 3 000年,故 A项错误;皇帝制度始于秦朝,与材料中“垂二千年”时间不符,故 B项错误;郡县制的出现维护中央集权,始于春秋时期,与材料“垂二千年”时间相符,故 C项正确;三公九卿制始于秦朝,与材料内容和时间皆不符,故 D项错误。4(2018浙江五校联考)近年来,随着琅琊榜 甄嬛传热播,以子嗣夺嫡与后宫争宠为主题的古装影视剧十分火热,令观众津津乐道。抛去艺术夸张成分,导致古代社会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家国一体 B嫡庶有别C宗族制度 D君权至上解析:选 D 由于古代帝王的君权至上,而王位继承又是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
4、以2致子嗣夺嫡与后宫争宠的现象屡屡发生,故 D项正确。5(2018杭州十八中测试)“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已无封建之事。周人即立嫡长,则 天 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故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 ”下列观点与材料不相符合的是(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B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C西周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形成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解析:选 D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在材料中未涉及,故 D项错误,符合题意。6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
5、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 )地区 时间 赴试人数 分配名额 录取比例庆历中 200 4 501苏州绍兴二十六年 2 000 13 1541绍兴二十六年 3 400 62 551淳熙十年 15 000 62 2421福州开禧间 18 000 54 3331A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B名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C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D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解析:选 A 解试合格者人数增加,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的录取比例变小,说明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显著增加,考试难度加大,也就是说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增加,故 A项正确;苏州和福州人数的名额分
6、配不同,无法说明确保公平公正,故 B项错误;宋代南方成为经济重心,但不是文化中心,故 C项错误;宋朝时期赴试人数显著增加,表明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故 D项错误。7史载:唐朝“上欲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 制命始行”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唐朝的给事中具有封驳权3B唐朝给事中应隶属于中书省C唐朝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D相权与皇权相互制衡解析:选 A 材料体现了给事中具有封驳权,属门下省,故 A项正确,B 项错误;C、D 两项说法错误。8(2018诸暨期中)中国古代某机构
7、的职责是“专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及一应不公不情等事” ,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该机构可能是( )A中书省 B枢密 院C宣政院 D都察院解析:选 D 依据材料“专纠劾百司,辨明冤枉” “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可知,该机构为监察机构,都察院为明清时期的 监察机构,故选 D项;中书省为中央行政机构,枢密院为军事机构,宣政院为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故排除A、B、C 三项。9(2018诸暨期中)清实录中关于“国体”有不同的记载。1840 年以前, “国体”的涵义多为“国家体制” ;而 1840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国体”内涵的变
8、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B历史学家对“国体”的解读前后矛盾C “国体”的内涵因政权更替而发生变化D 清实录中“国体”内涵与国际接轨解析:选 A 从国家体制到国家体面,并结合材料“1840 年以前” “1840年以后” ,说明“国体”内涵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故 A项正确。10(2018桐乡月考)全球通史写道:“新皇帝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 )A具有浓厚的贵族政治色彩B使中央得以垂直管理地方C旨在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D由秦始皇首创并推行全国解析:选 B 从材料可以看出,官员由中央任命,不再世袭,体现了官僚政
9、治逐渐代替了贵族政治,使中央得以垂直管理地方,故 B项正确。11周人将夏、商、周三代易姓受命的变革原因归结为“德” ,认为夏、商亡于“不敬厥德” ,提出“天命靡常” “惟德是辅” 。该做法( )A解释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B反映出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4C有助于统治阶级的自我约束D形成了亲疏有别的等级秩序解析:选 C 周人将夏、商、周改朝换代的原因归结为德政,有利于德政在周代的实施,约束了统治阶级的行为,故选 C项。12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指出:“西周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 。 ”西周这样做主要是( )A强调家族等级 B防止
10、贵族内部纷争C强化尊祖敬宗 D维护天下共主局面解析:选 B 宗族成员尊祖敬宗,目的是为了维护天子政治上的唯一性和宗法关系上的唯一性,结合宗法制的内容,继承上的唯一性可以防止贵族内部纷争,故 B项正确。13周代宗法制度规定:“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而迁。 ”也就是说小宗过了五代(高祖、曾祖、祖父、父和自身)之后必须另立宗室。该制度规定的目的是( )A强化诸侯的宗主地位 B防止小宗势力扩大C确保嫡长子特权完整 D保证小宗血缘纯正解析:选 B 题干论及“小宗五世而迁” ,其含义是指小宗过了五代之后必须另立宗室,其指向是小宗,不是诸侯,故 A项错误;小宗过了五代之后必须另立宗室,说明周代宗法制如此规定
11、,目的就在于防止小宗的势力过于强大,以免威胁大宗,故 B项正确;题干论及小宗,没 有谈及嫡长子,故 C项错误;小宗的“五世而迁”是另立宗室,不是保证其血缘的纯正,故 D项错误。14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 。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解析:选 C 本题材料强调的是当时官员因“不胜任”的失职行为将被免职。根据所学知识,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这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 C项
12、正确。15秦朝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C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 所减少5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解析:选 C 军国大事先由大臣朝议,再由皇帝决断,这种决策方式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君主专制下的决策失误,故 C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 A项错误;大臣仅是对军国大事进行朝议,决策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君权并未弱化,故 B项错误;秦朝实行君主专制,政体中没有民主观念,故 D项错误。16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并自行任命僚属处理公务。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
13、皆可设置官署,出现了“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请侯,复坐置官属”的现象。这一现象(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 制B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C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解析: 选 B 材料反映魏晋时期改变了汉代仅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的情况,魏晋时期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这样会导致地方僚属势力较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 A项错误;魏晋时期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必然导致官僚众多,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故 B项正确;C、D 两项所述均与材料无关。17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 ,使当代皇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
14、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 )A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B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C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D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解析:选 A 通过题干中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故 A项正确;B、C、D 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8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解析:选 A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
15、部权力制衡的独创性举措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能够提高行政效率,能够提高决策的周密程度,减少决策的失误率,故 A项正确。三省六部制的目的不是在丰富官吏选拔的手段,打破世家的特权垄断不是三省六部制,推动宰相制度走向解体是在明朝时期,排除 B、C、D 三项。19唐朝法律规定刑讯必须使用符合标准规格的常行杖,以其他方法拷打甚至致罪囚6死亡者,承审官要负刑事责任。唐律的这一规定( )A防止了刑讯逼供的出现B是唐朝法律走向完善的表现C促进了开元盛世的出现D促进了唐朝政局的长期稳定解析:选 B 据材料可知唐朝法律对于刑讯工具有着明确的规定,说明唐朝法律注重规范,逐渐完善,故 B项正确。20宋代有知识分子主
16、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些做法有利于( )A抑制土地兼并 B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C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解析:选 D 由材料“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可知宋代通过大官僚为主导的宗族建设实现对乡村的控制,巩固和加强了国家权力在乡村的统治,故 D项正确。21元朝时,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种变化反映了( )A
17、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 B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D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解析:选 C 根据材料这些地区由“唐所谓羁縻之州”变成了“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说明由唐朝少数民族自我管理,变成了中央直接管理,说明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故 C项正确。22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 ,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A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C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解析:选 C 据材料“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可知决策权仍旧在皇帝手中,故 A项错误;
18、据材料“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和“采纳内阁票拟 ”可知内阁只具备建议权而不是决策权,故 B项错误;据材料“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 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 ”可知中枢权力的运行有序,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宰相具备一定的决策权,内阁只有建议权,故 D项错误。23明太祖曾指出:“圣人之治天下,四海之内,皆为赤子,所以广一视同仁之心。朕君主华夷,抚御之道,远迩无间。 ”(明太祖实录)明成祖朱棣也认为:“人性之善,7蛮夷与中国无异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 ”(明太宗实录)以下对史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古代史料中关于“夷夏之防”的记载有失公允B明史籍中关于民族
19、关系缓和的记载较为真实C两部实录均意识到中原民族与夷族并无区别D明朝统治者的民族观仍需其他史料加以印证解析:选 D 明朝是一个漫长的封建王朝,其“明朝统治者的民族观”不能因两位皇帝的观点而以偏概全,故 D项正确。24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 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这反映了明朝( )A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B削弱六部加强君权C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 D分割事权相互牵制解析:选 A 材料“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 ,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故 A项正确。 25清朝雍正帝在御制朋党论
20、中说, “要根除朋党之源,那么全国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要统一思想,那么是与非的标准都必须唯我是从” “你们各大臣如果将联之所好者好之,所悲者恶之,是非画一,则不敢结党矣” 。材料本质上反映了清朝( )A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B封建制度渐趋衰落C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解析:选 D 题干中“要统一思想,那么是与非的标准都必须唯我是从” ,推知雍正帝想加强思想控制,本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日益强大,故 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
21、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在秦及西汉初年,皇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门下,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裁专行的理由,也就更加充足。或从制度上、道理上批评滥用内批是违反“礼” “正” “道” ;或从历史经验教训上8批评滥用内
22、批会导致“祸” “乱” ;或从道德上批评滥用内批是出于“私”心。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限制。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 摘编自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 (1)据材料一,概括从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 (8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君主行使权力的变化。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8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汉、魏晋、唐三个时期分析;第二
23、小问,体现在两种方式:一种是另设机构,一种是权力分割。第(2)问第一小问,从程序上的变化和权力的约束性上分析其变化;第二小问,关系是相互作用:一方面,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限制皇权;另一方面,官僚制度本质上还是皇权专制的产物。答案:(1)演变:汉武帝设内朝以削弱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方式:(另设机构)转移相权;分割相权(相互牵制)。(2)变化:程序上由简单到复杂,越来越制度化;君主行使权力从很少受制约到受到历史经验、道德和制度的制约。关系:一方面,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限制皇权;另一方面,官僚制度本质上还是皇权专制的产物。27.阅读材料,完成下
24、列要求。材料一 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 ,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 30余处,总督 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 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 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
25、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9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人们认为这种做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及其特点。(8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制度改革
26、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0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知,明初三司在事权上互不统属,致使行政效率较为低下;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知,明初地方行政管理改革一是注重调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二是因地制宜的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和提高行政效率;第二小问,根据明清改革的时代背景,明初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初衷是加强中央集权,而清末新政其着眼点则是整顿吏治,维系统治;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一方面的因为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导致整个官僚队伍贪污腐化的严重,另一方面则是官僚制度的不合时
27、宜和落后,政府机构的臃肿而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也是重要原因。答案:(1)原因:明初三司事权不一互不隶属,存在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特点: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2)相同:改组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不同:明代是加强中央集权;清末是维 系其统治。原因: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贪污腐化严重;官僚制度落后过时;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后汉书左雄传有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 ”而取士的标准史称“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复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
28、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汉武帝时规定:“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 ”汉和帝对少数民族杂居地区的举才员额给予了优待,规定:“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脩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 ”摘编自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材料二 科举入仕,是 1 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无论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在考试内容和实施环境上有何根本差异,但
29、两者采用10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是相同的一千多年科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地解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的选拔人才。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察举制的特征。(6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10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取士标准和汉武帝、汉和帝的规定分别概括察举制的特征。第(2)问,根据第(1)问的分析并结合材料二省略号前后的信息分别概括归纳即可。答案:(1)特征:“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员额分配”的地域倾斜。(2)取向: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提高了用人的合理性;标准明晰,增强选人公正性;不断完善,维护制度权威性;公平竞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律己修身,培养官吏廉洁性。(言之有理即可)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