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一、选择题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区划图,读图回答 12 题。1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A气候 B土壤C市场 D水源2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弱 B降水少C多大风 D低温冻害解析:1.A 2.D 第 1 题,依据材料可知,荔枝生长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则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气候。第 2 题,荔枝在生长过程中,冬季不耐低温霜冻,而图中区在三个区域中纬度位置最高,则该区域划分为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易出现低温冻害。区
2、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 35 题。3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4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2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5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 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分界 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
3、界A BC D解析:3.B 4.A 5.D 第 3 题,甲、丙分别是我国黑龙江省附近和山东省。山东位于沿海,黑龙江距海也不远;山东纬度显著低于黑龙江,受夏季风影响更大,降水和热量条件都较黑龙江充足。第 4 题,乙为宁夏平原,三者都位于季风气候区。只有黑龙江地广人稀;春小麦和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山东是暖温带;只有黑龙江分布有黑土。第 5 题,乙区域中的山脉是贺兰山,由此可得正确。贺兰山位于中温带内部,错;对应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2019合肥质检)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如图示意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 1998 年和 2012 年耕地复种指数。据此完成 68 题。6图中
4、 M 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湖北 B吉林C山东 D江苏 7浙江省耕地复种指数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非农产业发达 B耕地面积减少C作物单产减少 D山地面积广阔 8提高河南省耕地复种指数的有效措施有( )加大惠农力度 扩大垦荒规模 实施休耕轮作增加科技投入A BC D 解析:6.B 7.A 8.C 第 6 题,由材料可知,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从图中可以看出,M 省级行政区的复种指数不超过 100%,说明该地农业生3产熟制最多只能一年一熟。选项所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湖北位于亚热带地区,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复种指数会高于 100%;吉林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
5、,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复种指数最多 100%;山东位于暖温带地区,农作物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复种指数会高于 100%;江苏复种指数也会高于 100%。第 7 题,由材料可知,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浙江省位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第二、三产业发达,从业人数多,从事农业生产人数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根据复种指数的概念可知耕地面积减少不会降低复种指数;复种指数与作物单产没有直接关系;山地面积广阔,并不会降低复种指数。第 8 题,加大惠农力度可以增加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提高复种指数;扩大垦荒规模会增加耕地面积,不会提高复种指数;实行
6、休耕轮作会减少播种作物的总面积,降低复种指数;增加科技投入,可以提高作物的熟制,从而提高复种指数。(2019滨州一模)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 911 题。9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再到高科技集约农业转变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环境、科技 B科技、市场C市场、环境 D成本、人才10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 )A农业产值在减少,工业产值在增加B农业部门在减少,工业部门在增加C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D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11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未来最可能的是( )A农业经济消失B影响演进的因素趋于复杂C整个社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4D对产业转移影响变小解析:9.A 10
7、.D 11. B 第 9 题,石油农业对环境负面影响大,为了减轻石油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始发展资源消耗少、废弃物排放少的生态农业。而由生态农业到高科技集约农业,必然要以科技为先导。第 10 题,图示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以科技提升为前提和基础的,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工农业产值和部门都在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必然越来越高。第 11 题,图示农业经济时代,影响演进的因素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要素;而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除了自然要素外,各种科技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可看出,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经济部门越来越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则影响演进的因素也必然趋于复杂。二、非选择题12
8、(2019福建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如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4)当地建筑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廊屋对桥梁及其上的行人具有遮蔽
9、风雨、太阳光照的作用,可从此角度分析。第(2)题,图中甲附近丙处是一个峡谷地形,易发山洪使河水快速上涨;同时从河流形态看,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上游来水不易下泄,此处水位上涨较高,河水流速加快,从而对古廊桥造成毁坏。第(3)题,注意理解“夏伐”是指夏季砍伐树木, “秋晾”是指在秋季使被砍伐的树木自然晾晒变干燥;还要注意图示伐木区位于山区,至乙地之间没有陆路运输;再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分析即可。第(4)题,可从建筑材料、建筑难易度等角度分析。答案:(1)当地太阳辐射强,冬暖夏热,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加盖廊屋可以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为行人遮阳、挡风、避雨。(2)该地当
10、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导致河流5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峻,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挟带泥沙、石块、树木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 (3)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流至桥址。秋晾: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4)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且易于加工,建造成本低。13(2019石家庄模拟)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图 1)和法国示意图(图 2)。材料二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
11、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完成了 2 000 hm2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材料三 Q、R 两地气候资料对比。地点 海拔/m1 月均温/7 月均温/1 月降水量/mm7 月降水量/mm年降水量/mm年日照时数/hR 201 2.6 20.7 54.1 60.6 824.5 1 975.3Q 1 111 8.4 23.3 1.2 42.2 193.7 2 975.7(1)分析 R 地 1 月均温比 Q 地高的主要原因。(2)与法国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3)如果大量引用黄河水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
12、哪些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R 地位于欧洲西部的法国,而 Q 地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贺兰山附近。R 地 1 月均温比 Q 地高的主要原因:R 地海拔较低,Q 地海拔较高;冬季,R 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而 Q 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R 地处沿海,Q 地处内陆。第(2)题,有利条件主要从光照、昼夜温差、气温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劳动力等方面分析。第(3)题,对本地区来说,大量引水灌溉容易出现土壤盐碱化;对中下游来说,易导致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6答案:(1)R 地海拔较低,冬季 R 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 Q 地海拔高且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R 地处沿海,Q 地处内陆。(2)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劳动力丰富廉价。 (3)对本地区的影响: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本地区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