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二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20讲人口迁移讲义(含解析)鲁教版.docx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1217927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二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20讲人口迁移讲义(含解析)鲁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二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20讲人口迁移讲义(含解析)鲁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二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20讲人口迁移讲义(含解析)鲁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二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20讲人口迁移讲义(含解析)鲁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二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20讲人口迁移讲义(含解析)鲁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20 讲 人口迁移考纲呈现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考纲解读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知道世界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人口迁移的效应,学会分析某时期或某地区的人口迁移案例。(重点)思维导图考点一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迁移概念及国内外人口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2)国际人口迁移19 世纪以前:由旧大陆到新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3)国内人口迁移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新中国成立以来:2补充点拨 美国

2、的人口迁移人口迁移 迁移时间 迁移原因 迁移特点第一次 19 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 人口大规模西移第二次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 20 世纪 2060 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20 世纪 60 年代末至 70年代初环境恶化、资源开发东北部人口迁往南部和西部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因素 影响 举例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水资源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的人口移动土壤通过影响

3、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矿产资源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移入自然灾害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饥荒或生态恶化迫使人们“背井离乡”西非的环境难民(2)社会经济因素因素 影响 举例经济发展水平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更高的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孔雀东南飞”体现了人口向东南沿海的集中迁移经济因素(主导)交通通信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小了迁移难度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社会 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 大学生的求学、 “科技移民”3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

4、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起着重要的作用军人家属的从军因素宗教宗教信仰不同,导致大规模人口迁移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间的人口迁移;“二战”后,犹太人从欧洲迁入巴勒斯坦地区(3)政治因素因素 影响 举例国家政策决定人口迁移能否正常、合理进行 “上山下乡” 、三峡移民战争 造成人们无家可归,流落到邻近的国家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我国历史上人口重心的南移政治变化政治独立;国家解体“二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出考向一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类型(2018全国文综)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

5、)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 12 题。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2.该直辖市是( )4A.北京市 B.天津市C.上海市 D.重庆市答案 1.C 2.D解析 第 1 题,据图可知,该直辖市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A 错;据材料信息无法推断老年人口变化,B 错;由图可知,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距略有缩小,说明人口迁出回落,劳动力需求数量有所增加,C 对;图中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D 错。

6、第 2 题,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人口的迁入区,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且三市的人口都没有超过3000 万,而重庆市为人口迁出区,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故选 D。3.(2018天津文综)攀枝花市是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据下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答案 特点: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 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解析 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可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整体总结及迁入集中地的说明。读图可知,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地

7、区迁入人口少。考向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016全国文综)与 2014 年相比,2015 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 10.41 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 14.77 万人,这是近 20 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 45 题。4.导致 2015 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服务设施齐全 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

8、产业 适宜就业机会多 生态环境较好A.B.C.D.5答案 4.A 5.C解析 第 4 题,根据题干材料知,上海市人口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是产业升级的结果。第 5 题,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说明这些中小城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多,就业机会多。与上海相比,周边中小城市的服务设施较差,且生态环境不是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6.(2017天津文综)读材料,回答问题。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 37%。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答案 商贸发达(商品集散地);就业岗位多(收入高);生活水平高(服务设施完善)。解析 浙江省

9、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人口迁移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从商贸活动、就业机会及经济收入、生活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考点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向一 人口迁移的影响如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 20052010 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题。61.20052010 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答案 B解析 我国 20052010 年人口迁移以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故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迁出地区由于乡村人口

10、迁出,人口总量减少,城市化水平也有所提高。文字材料信息显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延缓了迁入地区的老龄化进程,加剧了迁出地区的老龄化水平。故 B项正确。(2019山东潍坊中学高三调研)“棒棒工”是对重庆市一个特定劳动群体的称呼。他们爬坡上坎,以棍棒、绳索为劳动工具,帮人搬运货物,为千家万户提供便利。下图为“19602020 年重庆市棒棒工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变化图(含预测)” 。据此完成 23 题。2.早期影响重庆市棒棒工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河流 D.植被3.造成 2000 年以来重庆市“棒棒工”从业人口变化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A.农村人口数量减少B.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

11、改善C.城市人口老龄化D.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答案 2.A 3.D7解析 第 2 题,由材料可知该地的“棒棒工”主要是为人们“爬坡上坎”搬运货物的,因为该地地形崎岖、坡坎众多,给人们的日常货运增加了困难,因此选 A 项。第 3 题,由图示可知“棒棒工”从业人员的年龄由青壮年逐渐转为老年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有所改善,城市对棒棒工的需求减少,因此青壮年多就业于其他行业;而在农村地区,交通状况变化较小,多是老年人在从事该行业,D 项正确。考向二 空巢家庭等人口热点现象2016 年 10 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2016 。报告指出,2015年年末,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

12、2.47 亿人,占总人口的 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预计到 2020 年我国仍有 2 亿以上的流动人口。读图回答 45 题。4.关于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呈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规模大,以“90 后”为主B.流动时间短,季节性返乡规模大C.北京、上海吸纳跨省流入人口的趋势进一步增强D.以个体流动为主,家庭化流动未成趋势5.阻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因素是( )A.城市教育水平较高 B.城市教育费用较高C.城市生活条件较好 D.户籍地居住条件较差答案 4.C 5.B2015 年 9 月 16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在会上总理指出要通过

13、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每年农民工在年前大量离开,到年后大量回城,这种“候鸟式”迁徙,已经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据此完成 67 题。6.大量数据显示 2014 年春节前从成都到北京的旅客增多,原因最可能是( )A.成都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京B.大量在成都打工的北京人回家过年C.成都过年消费水平比北京高D.成都老年人前往北京的孩子家过年87.2015 年春运期间邻近省区和省区内短距离迁徙人口大幅增加,原因有( )A.春节旅客多,长途旅行不安全B.城市群崛起,就近就业的劳动力增多C.春运压力大,就近换乘其他交通工具D.冬季气温低,短途旅游更适宜答案 6.D 7.B解析 第

14、6 题,前些年是大量在北京打工的成都青年,过春节要返回家乡,即从北京返回成都;近几年,在北京的年轻人不再返回成都,而是成都的老年人前往北京的孩子家过年,造成从成都到北京的旅客增多,故选 D。第 7 题,春运期间邻近省区和省区内短距离迁徙人口大幅增加与城市群崛起,就近就业的劳动力增多有关,故选 B。下图中表示同一类地理事物,a、b、c 三轴分别表示不同地理要素对地理事物的影响程度。读图回答问题。若图中 a、b、c 分别表示 014 岁、1564 岁、65 岁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来将面临巨大人口压力的是B.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可能是C.未来将面临劳力短缺、社会

15、保障负担重等问题的是D.目前,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影响最大的可能是答案 A解析 若 a、b、c 分别表示 014 岁、1564 岁、65 岁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则65 岁的老年人比重高,015 岁的少年儿童比例很高,故未来人口压力较大的是。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可能是。未来将面临劳力短缺、社会负担重等问题的是。目前外来人口多,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影响最大。9“四步法”判读平面三角坐标图(1)做轴: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上图中的。(2)划线: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射线。(3)读数:读出上述射线与三个坐标轴交点的数值,即为待求点在三个坐

16、标轴上的坐标。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014 岁约为 28%、1564 岁约为 55%、65 岁及以上约为 17%。(4)验证:将读出的三个数据求和,如果得数为 100%,则读数正确。下图中 a、b、c 分别表示 014 岁、1564 岁、65 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 12 题。1.图中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B.C.D.2.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图中国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实行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C.采取移民政策 D.鼓励人员出国答案 1.C 2.A解析 第 1 题,在三角形统计图中,c 表示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其

17、中国家高达 20%,老龄化问题最严重,故选 C。第 2 题,a 表示 014 岁的未成年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图中国家的 014 岁人口比重达 60%,说明该国人口增长迅速,必须采取(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图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某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示意图” ,图乙是“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 34 题。103.根据图甲所示的人口变化趋势判断,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鼓励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B.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C.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D.减少劳务人员输出4.在图乙中,四点所示的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与图甲所示国家 1995

18、 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相符合的是( )A.B.C.D.答案 3.B 4.B解析 第 3 题,结合图甲可知,该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降低,人口保持负增长状态,人口老龄化问题突显,所以该国今后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采取措施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第 4 题,读图可知,图乙中点与图甲所示国家 1995 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相符。5.下图中 A、B 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其中 X、Y、Z 分别表示某国 014 岁、1564 岁、65 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 A、B 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

19、人口问题。(2)说出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11(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什么措施?答案 (1)A 国少年儿童比重大,人口增长过快;B 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2)A 国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高,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压力较大,社会问题频发;B 国死亡率高,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低,导致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3)A 国应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B 国应鼓励生育或接纳移民,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课时作业(2019深圳模拟)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

20、累计达到 450 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 13 题。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B.年龄构成

21、的年轻化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C.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答案 1.B 2.A 3.C解析 第 1 题,由材料可知,随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城归”返乡创业,给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因此“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所以 B 正确。第 2 题,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因此他们可以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有12利于促进乡村

22、振兴,使得乡村人口红利升级,所以 A 正确。第 3 题,过去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占比上升,随着“城归”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增加家庭收入和促进农业规模化属于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属于社会效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是首先带来的,所以 C 正确。2014 年 2 月 7 日(正月初八)至 2 月 18 日(正月十九),杭州市某区共登记流动人口21285 人,同比去年增加 2741 人,上升 14.78%,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下表为该区 2014 年春节后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据此完成 46 题。户籍地 性别 年龄

23、外地 本地 男 女1645 岁4659 岁60 岁及以上312 人 70 人 262 人 120 人 330 人 48 人 4 人技能 就业 文化程度有 无 有工作 无工作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90 人 292 人 300 人 82 人 94 人 187 人 80 人 21 人4.该区节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 )A.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B.以返城、返乡目的为主C.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D.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占比最低5.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旅游人口增多 B.市内交通设施完善C.就业环境改善 D.返城的本地人口增加6.春节后流动人口的变化给该区带来的影响是(

24、 )A.加快城市化进程 B.促进产业结构升级C.增加当地人均收入 D.缓解“民工荒”问题答案 4.A 5.C 6.A解析 第 4 题,根据表中信息,该区流动人口年龄主要在 1645 岁之间,为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大部分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其以下且在该区有工作,说明该区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第5 题,根据上题分析,春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说明该区就业环境改善,外来流动人口节后回该区就业的意愿增强。第 6 题,根据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较低、技能水平低、男女比例不协调,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等可以推断该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还没有完成优化升级,还需要较多廉价劳动力。(2019河南安阳模拟)富顺县、安岳

25、县和中江县是四川省的三个传统农区。下表示意富13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以下简称“三县”)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情况(2014 年)。据此完成 79 题。类别 农村人口年龄结构 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 45 岁 58.5% 23.2%45 60 岁 25.2% 43.6%60 岁 16.3% 33.2%7.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形成原因是( )A.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劳动力投入量大B.计划生育政策下人口出生率低,增长缓慢C.生活、医疗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D.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大,人口迁移率高8.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A.土地流转加快,家庭土地流转比例降低B.加快了农村家庭由

26、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变C.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决策的科学性D.农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日益增强9.针对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现状,三县应( )A.全面放开农村生育政策,增加劳动力供应B.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C.实施大规模休耕养田制度D.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答案 7.D 8.C 9.B解析 第 7 题,表格显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较多,但是从事农业的青壮年劳动力所占比例并不多,这说明年轻人很多外出到城市打工了,该现象是因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导致的,据此选 D。第 8 题,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使得三县青壮年劳动力从事农业人员减少,人地矛盾有所缓解,由于缺乏青壮年劳动力,会

27、刺激家庭土地流转比例上升;加快农村家庭由单一经营向专门化经营转变;会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决策的科学性,会促使农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日益减弱,据此选 C。第 9 题,针对该地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偏老化的现状,三县应全面落实农村生育政策,但短时间内不会增加劳动力供应;要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应对偏老化的现状;实施大规模专门化生产制度;通过一定措施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据此选 B。(2018济南模拟)库车、轮台、和静地处亚欧大陆新疆腹心地带,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北倚天山。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南北两大部分,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14读“20002010 年新疆人口重心变化

28、示意图” ,完成 1011 题。10.该时期新疆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疆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力度加大B.北疆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C.南北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大D.北疆地区矿产资源优势更显著11.该时期新疆人口重心变化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加快北疆城市化进程 B.北疆地区就业困难C.南疆土地荒漠化加剧 D.南疆地区人口数量减少答案 10.C 11.A解析 第 10 题,据图可知,20002010 年新疆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北疆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力度加大,南北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大,人口由南疆向北疆迁移的数量逐渐增加,因此 C 正确。第 11 题,据图可知,20002010

29、 年新疆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可能导致北疆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适当缓解北疆地区就业困难,减轻南疆土地荒漠化,南疆地区人口数量不一定减少,因此 A 正确,B、C、D 错误。(2019山东济宁期中)榨菜、方便面、火腿肠是流动人口最为常见的消费品。下图为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据此回答 1213 题。12.该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 2011 年后( )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 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 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13.该数据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有( )缓解西南地区土地压力 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 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

30、 缓解15西南地区人口老龄化A.B.C.D.答案 12.B 13.C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的人数近 10 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月份 1 2 3 4 5 6 7月均温/ 13.6 16.8 21.0 24.4 25.8 26.3 25.2降水量/mm 4.2 3.5 10.0 1

31、1.7 45.4 133.4 207.1月份 8 9 10 11 12 全年月均温/ 24.7 22.4 20.2 16.1 12.8 20.8降水量/mm 210.0 140.9 61.2 20.5 1.5 849.4(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2)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答案 (1)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2)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15.某债券研究团队发

32、布的2016 中国人口迁移跟踪报告称,最近 6 年我国总人口增加了4180 万,其中约 15%的新增常住人口分布在一线城市,逾 40%分布在二线城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1)概括我国外来人口净流入城市的特点。(2)判断我国外来人口净流入比重最高的城市并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3)为应对人口大量涌入的不利影响,试为这些城市提出可行的合理措施。答案 (1)人口净流入城市趋势集中,增幅分化;发达地区城市的强大吸引力,常住人口依然向一、二线城市集中;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增长较强。(2)广东东莞。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3)通过政策控制人口;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卫星城市。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