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含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122444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 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向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命题规律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南极科学考察、北冰洋航线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例 1】 (2018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 1618 题。16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

2、 减少径流 沉积泥沙 降低风速A B C D17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18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答案】16.A 17.D 18.C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一方面会影响水库水源为生产和生活提供用水的能力,另一方面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势必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 D 选项正确,排除 B 选项。河

3、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排除 A、C 选项。18.“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C 选项正确。 8.气候变暖,一方面,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使得雪期退后,另一方面,由于温度较高,积雪不易存留堆2积,积雪冬季覆盖时间变短,矮小灌木裸露,缺少积雪的覆盖,加上强劲的风力,使得冻害加剧。考点:本组题主要考查气候变暖的影响,意在考察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带的影响。【名师点睛】本组题以全球热点气候变暖位背景材料,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对高山自然带的影响。第一题,用排除法即可,在高山苔原带,大气的温度、降水量、植被的覆盖率都

4、与海拔有一定的关系,因此 ABD 排除,积雪的厚度与坡度的陡缓,积雪存留的条件相关,与海拔关系不大。第二题由材料中“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加剧,可知冻害与西北坡的积雪厚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西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强劲,积雪不易存留和堆积,故此“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该题的解答关键在于 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寻找关键信息和知识的灵活运用。第 3 题根据上题判断的关键信息,积雪厚度和季节是影响冻害的因素,即可直接判读答案。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积雪厚度变薄,保温能力减弱,通过材料可以推出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降雪期推后

5、。该题组难度较大,可以把一组题全部阅读晚一遍之后,在重新做题,第三题的选项会给以前面两道题一定的提示。 【例 5】 (2014新课标 I 卷)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 2009 年为基数,2010-2013 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 9 月 30 日) 。据此完成 7-9 题。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生物量提高 生物量降低 植株密度改变 植被分布改变A、 B、 C、 D、8、实验期间大气氮

6、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 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答案】7、A 8、D 9、D38、表格 2013 年数值显示:地下生物量的灌木植被小于 1(减少) ,草本植物大于 1(增多) ,为此消彼长。根据表中数值判断,灌木植物数量未变,A 错。总生物量整体上都是上升状态,B 错。地上生物量基本是上升状态,C 错。地下生物量的灌木植物相对减少,草本植物相对增加,出现此消彼长的竞争

7、,D 对。9、读图表,结合前面分析,灌木数量不变,草本植物数量不断增加,地下灌木植物生物量减少,地下草本植物生物量明显增加,未来变化趋势是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D 对。A、B、C 错。考点:读图分析能力,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二讲基础】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义自然地理环境的六大要素(大气、水、生物、土壤、地形、岩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个基础、二大功能(1)形成基础:地球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过程通过生物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和地质循环等实现,其中生物起到关键作用。(2)两大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8、两大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4.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对比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概念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 4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9、变质、重熔再生 物质 循环 简图 能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太阳能 化学能热能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意义 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 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传输 【三讲典例】【例 1】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 2019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土壤全氮含量是指土壤中各种形态氮素之和。下面图甲为贡嘎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

10、(海拔 3500 米处为林线),图乙为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沿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1a 植被对应的自然带是A亚高山草甸带 B常绿阔叶林带5C山地荒漠草原带 D针叶林带22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A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B随气温的降低而逐渐增大C在 a、b 植被过渡带处较大 D均不受植被类型的影响 23贡嘎山东坡A次生阔叶林处微生物活动微弱B林线附近残枝落叶的分解速度较快Ca 植被归还地表的生物量大于落叶林Da 植被处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高于次生阔叶林处【答案】21D 22C 23D【解析】22根据图乙,对照图中的海拔高度,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

11、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在 a、b 植被过渡带处较大,即 2500-2900 米处较大,C 对。随海拔的升高先波动增大,后波动减小,A 错。随气温的降低先波动增加,后波动减小,B 错。均受植被类型的影响,D 错。23贡嘎山东坡次生阔叶林处,海拔 1700 米处,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较低,说明微生物活动较强,A 错。林线附近海拔高,气温低,有机质含量和全 氮含量较高,说明残枝落叶的分解速度较慢,B 错。a 植被是针叶林,枯枝落叶比落叶林少,归还地表的生物量小于落叶林,C 错。根据图乙曲线,a 植被处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高于次生阔叶林处,D 对。 【例 2】 (2018江苏卷)图 5 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

12、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 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 28%,下渗占 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 910 题。 9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 和蒸腾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610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答案】9.B 10.B10.甲自然带位于半荒漠带和山地针叶林之间,介于半荒漠和森林之间的应该是草原,所以甲自然带最可能属于山地草原带,故 B 项正确。A、C、D 项错误。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小流域的水循环环节和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

13、【试题点评】易错提醒: 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环节判断,注意观察冰雪冻原的位置,并判断冰雪冻原的降水特点,山地海拔 25003400m 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可知不会形成冰雪,再结合该地海拔高度段植被丰富这一特点,来推断该小流域水量支出的主要去向。 【例4】 (2017江苏卷)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材料一 2017 年是加拿大建国 150 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材料二 图 14 为“加拿大 50N 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7(1)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

14、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_。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分异规律。 (3分)(2)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 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_(4分)(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_。 (3分)(4)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_气候,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_。 (4分)【答案】(1)森林草原、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 干湿度(经度,从沿海到内陆)(2)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

15、年降水量较少(温尼伯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年降水量较多) 落基山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3)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草甸)带;冰雪带(4)温带海洋性 常年盛行西风;暖流增湿;地形抬升(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随着海拔升高,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依次是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带和冰雪带。 【点睛】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向内陆退缩,反之海岸线向海洋延伸。A 对应的 I 类气候的气温较低,c 对应的类气候的气温较高。它们代表的温度值相同, a 等温线所在的纬度较低,c 等温线所在的纬度较高,图示位于南半球。【四讲方法】81.地带性、非地带性的区别与

16、联系(1)非地带性因素是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的,会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完整、不鲜明。(2)从宏观上来看,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带的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而非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带的影响是局部、特殊的。(3)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不是割裂的,这两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正因为如此,使得地理环境和自然带的分布既有规律,又有复杂性。2.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 形成原因 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 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 自北向南是热带雨林带(北)、热带稀树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南美大陆西岸 3S30S 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南美大

17、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温带草原(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东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 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暖湿 热带稀树草原带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成因类似于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的热带雨林带 热带稀树草原带 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 寒带苔原带(较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

18、丰富 温带荒漠带 3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1)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南北延伸);看自然带变化: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看主导因素:热量。(2)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看自然带变化:森林草原荒漠;看主导因素:水分。94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方法(1)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如上图中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2)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如上图中的山地所处的热量带为热带。(3)判读纬度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如上图中的山地位于低纬度(赤道)地区。(4)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上图中南坡为迎风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N 1367-1-2007 en Tests for Thermal and Weathering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Freezing and Thawing《集料热性能和老化性能试验 第1部分 耐冻性和耐融性的测定》.pdf EN 1367-1-2007 en Tests for Thermal and Weathering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Freezing and Thawing《集料热性能和老化性能试验 第1部分 耐冻性和耐融性的测定》.pdf
  • EN 1367-2-2009 en Tests for thermal and weathering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 Part 2 Magnesium sulfate test《岩石颗粒热性能和风化性能试验 第2部分 硫酸镁法》.pdf EN 1367-2-2009 en Tests for thermal and weathering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 Part 2 Magnesium sulfate test《岩石颗粒热性能和风化性能试验 第2部分 硫酸镁法》.pdf
  • EN 1367-3-2001 en Tests for thermal and weathering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Part 3 Boiling test for Sonnenbrand basalt (Incorporating corrigendum May 2004)《集料的热性能和抗风化性能的试验 第3部分 煮沸试.pdf EN 1367-3-2001 en Tests for thermal and weathering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Part 3 Boiling test for Sonnenbrand basalt (Incorporating corrigendum May 2004)《集料的热性能和抗风化性能的试验 第3部分 煮沸试.pdf
  • EN 1367-4-2008 en Tests for thermal and weathering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 Part 4 Determination of drying shrinkage《集料热和风化性能试验 第4部分 干燥收缩测定》.pdf EN 1367-4-2008 en Tests for thermal and weathering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 Part 4 Determination of drying shrinkage《集料热和风化性能试验 第4部分 干燥收缩测定》.pdf
  • EN 1367-5-2011 en Tests for thermal and weathering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 Part 5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thermal shock《测试热和骨料的风化特性 第5部分 确定热冲击阻力》.pdf EN 1367-5-2011 en Tests for thermal and weathering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 Part 5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thermal shock《测试热和骨料的风化特性 第5部分 确定热冲击阻力》.pdf
  • EN 1367-6-2008 en Tests for thermal and weathering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 Part 6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freezing and thawing in the presence of salt (NaCl)《集料的热性能和风化性能的.pdf EN 1367-6-2008 en Tests for thermal and weathering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 Part 6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freezing and thawing in the presence of salt (NaCl)《集料的热性能和风化性能的.pdf
  • EN 1367-7-2014 en Tests for thermal and weathering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 Part 7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freezing and thawing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s《集料的热性能和耐候性能试验 第7第.pdf EN 1367-7-2014 en Tests for thermal and weathering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 Part 7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freezing and thawing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s《集料的热性能和耐候性能试验 第7第.pdf
  • EN 1367-8-2014 en Tests for thermal and weathering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 Part 8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disintegration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s《集料的热性能和耐候性能试验 第7第部分 轻集料.pdf EN 1367-8-2014 en Tests for thermal and weathering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 Part 8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disintegration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s《集料的热性能和耐候性能试验 第7第部分 轻集料.pdf
  • EN 13670-2009 en Execu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s《混凝土结构实现[代替 CEN ENV 13670-1]》.pdf EN 13670-2009 en Execu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s《混凝土结构实现[代替 CEN ENV 13670-1]》.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