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相关读物中庸节选1.积 累 文 言 知 识 , 把 握 文 意 。2.理 解 中 庸 之 道 的 具 体 内 容 、 主 要 原 则 与 精 神 实 质 。3.理 解 文 中 重 要 哲 学 概 念 的 内 涵 。述圣子思一般认为,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 483前 402)的著作,据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记载,孔子生孔鲤,孔鲤先孔子而亡,孔鲤生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为其中之一。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故后世称子思、孟子学派为“思孟学派” ,并尊称子思为“述圣” ,孟子为“亚圣” 。现存的中庸已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刘向别录把中庸列
2、为礼记中的“通论”一类,把它看成是从总体上来论述儒家学术的基本原理的作品。 中庸被推崇为“实学” ,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现存的中庸已经过秦代儒者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 ,并把中庸和大学 论语 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 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 ,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它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
3、要实行“中庸之道” ,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 ,实行“五达道” ,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 、 “父慈子孝” “夫义妇顺” “兄友弟恭” “朋友有信” 。 “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
4、” ,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2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其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本文介绍了儒学中的中庸之道,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
5、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文章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内外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Error!天 命 之 谓 性 , 率 性 之 谓 道 , 修 道上 天 赋 予 人 的 就 是 本 性 , 遵 循 本 性 而 行 动 就 是 道 , 把 道之 谓 教 。 道 也 者 , 不 可 须 臾 离 也 ;德 修 明 , 并 在 众 人 中 推 广 就 是 教 。 道 , 是 不 可 以 片 刻 离 开 的
6、;可 离 , 非 道 也 。 是 故 君 子如 果 可 以 离 开 , 那 就 不 是 道 了 。 因 此 品 德 高 尚 的 人 即 使 在 大 家戒 慎 乎 其 所 不 睹 , 恐 惧 乎看 不 到 的 地 方 也 谨 慎 检 点 , 不 敢 疏 忽 , 在 大 家 听 不 到 的 地 方 ,其 所 不 闻 。 莫 见也 恐 慌 惧 怕 , 不 敢 怠 惰 。 幽 暗 之 中 , 细 微 之 事 , 虽 无 踪 迹 显 现 ,乎 隐 , 莫 显但 动 机 已 成 , 人 虽 不 知 , 而 自 己 却 很 清 楚 , 天 下 的 事 没 有 比 这 个 更乎 微 。 故 君 子 慎 其 独
7、 也 。明 显 、 更 容 易 显 露 的 了 。 因 此 君 子 独 处 的 时 候 特 别 谨 慎 小 心 。喜 怒 哀 乐 之 未 发 , 谓 之 中 ; 发喜 怒 哀 乐 各 种 感 情 还 没 有 向 外 表 露 的 时 候 , 叫 作 中 ; 向 外 表 露而 皆 中 节 , 谓 之 和 。 中 也 者 , 天 下 之 大 本 也 ; 和 也 者 ,的 时 候 都 符 合 节 度 叫 作 和 。 中 , 是 天 下 人 最 重 要 的 根 本 ; 和 ,天 下 之 达 道 也 。 致 中 和 , 天 地是 天 下 人 普 遍 通 行 的 行 为 准 则 。 达 到 “中 和 ”的
8、境 界 , 天 地 便Error!位 焉 , 万 物 育 焉 。各 在 其 位 了 , 万 物 便 生 长 繁 育 了 。Error!Error!- 3 -Error! 仲 尼 曰 : “君 子 中 庸 , 小 人仲 尼 说 : “君 子 的 所 作 所 为 符 合 中 庸 的 道 理 , 小 人 的 所 作 所 为反 中 庸 。 君 子 之 中 庸 也 , 君 子 而 时 中 ;违 背 中 庸 的 道 理 。 君 子 对 于 中 庸 , 能 时 时 处 处 坚 持 中 庸 的 原 则 。小 人 之 反 中 庸 也 , 小 人 而 无 忌 惮 也 。 ”小 人 违 背 中 庸 的 道 理 ,
9、任 性 妄 为 , 肆 无 忌 惮 。 ”子 曰 : “中 庸 其 至 矣 乎 ! 民孔 子 说 : “中 庸 是 天 下 最 高 的 道 德 标 准 呀 ! 可 是 人 们 已 经Error!鲜 能 久 矣 ! ”很 少 能 做 到 了 , 这 种 情 况 已 经 有 很 长 时 间 了 。 ”Error! 子 曰 : “ 道 之 不 行 也 , 我 知 之 矣 :孔 子 说 : “中 庸 的 道 理 不 能 实 行 的 原 因 , 我 知 道 了 : 那 就 是 知 者 过 之 , 愚 者 不 及 也 。 道聪 明 的 人 常 常 超 过 中 道 , 愚 昧 的 人 常 常 达 不 到 。
10、 中 庸 的 道 理之 不 明 也 , 我 知 之 矣 : 贤 者 过不 能 彰 明 于 世 的 原 因 , 我 知 道 了 : 那 就 是 贤 能 的 人 常 常 超 过之 , 不 肖 者 不 及 也 。 人 莫 不 饮 食 也 ,中 道 , 不 贤 的 人 常 常 达 不 到 。 譬 如 人 没 有 不 吃 饭 喝 水 的 ,鲜 能 知 味 也 。 ”但 是 很 少 有 人 能 辨 别 食 品 的 滋 味 。 ”子 曰 : “好 学 近 乎 知 , 力 行 近 乎孔 子 说 : “好 学 不 倦 就 接 近 于 智 慧 了 , 努 力 实 行 , 就 接 近 于仁 , 知 耻 近 乎 勇
11、。 知 斯仁 义 了 , 懂 得 耻 辱 , 就 接 近 于 勇 敢 了 。 懂 得 了 好 学 、 力 行 、 知 耻三 者 , 则 知 所 以 修 身 ; 知 所 以 修 身 ,三 件 事 , 那 么 就 知 道 修 养 自 身 的 方 法 了 ; 知 道 了 修 养 自 身 的 方 法 ,则 知 所 以 治 人 ; 知 所 以 治 人 , 则 知 所 以 治就 知 道 治 理 百 姓 的 方 法 ; 知 道 了 治 理 百 姓 的 方 法 , 就 知 道 治 理天 下 国 家 矣 。 ”天 下 的 方 法 了 。 ”凡 为 天 下 国 家 有 九 经 , 曰 : 修 身凡 国 君 治 理
12、 天 下 国 家 有 九 条 不 变 的 常 规 , 那 就 是 : 修 养也 , 尊 贤 也 , 亲 亲 也 , 敬 大 臣 也 , 体 群 臣 也 ,自 身 , 尊 重 贤 能 , 亲 爱 亲 属 , 敬 重 辅 政 大 臣 , 体 恤 文 武 百 官 ,子 庶 民 也 , 来 百 工 也 , 柔 远 人 也 ,爱 护 百 姓 就 像 爱 护 自 己 的 孩 子 , 招 来 各 种 工 匠 , 善 待 远 方 的 来 客 ,怀 诸 侯 也 。 修 身 , 则 道 立 ; 尊 贤 ,安 抚 分 封 的 诸 侯 。 修 养 自 身 , 就 能 确 立 中 庸 之 道 ; 尊 重 贤 人 ,则
13、不 惑 ; 亲 亲 , 则 诸 父 昆 弟 不 怨 ;做 事 就 不 至 于 迷 惑 ; 能 亲 爱 亲 属 , 叔 伯 父 以 及 兄 弟 就 能 没 有 怨 恨 ,- 4 -敬 大 臣 , 则 不 眩 ; 体 群 臣 ,和 睦 相 处 ; 敬 重 辅 政 大 臣 , 遇 到 事 情 就 不 会 迷 惑 ; 体 恤 文 武 百 官 ,则 士 之 报 礼 重 ; 子 庶 民 ,受 恩 惠 的 士 臣 就 会 尽 力 报 答 ; 像 爱 护 自 己 的 孩 子 一 样 爱 护 百 姓 ,则 百 姓 劝 ; 来 百 工 , 则老 百 姓 就 因 为 受 到 勉 励 而 勤 奋 努 力 ; 招 来
14、各 种 工 匠 , 就 会财 用 足 ; 柔 远 人 , 则 四 方财 源 茂 盛 百 货 充 足 ; 善 待 远 方 的 来 客 , 就 能 使 四 面 八 方 的 人归 之 ; 怀 诸 侯 , 则 天 下 畏 之 。都 来 归 顺 ; 安 抚 分 封 的 诸 侯 , 就 能 四 海 一 家 , 天 下 畏 服 。诚 者 , 天 之 道 也 ; 诚 之 者 , 人 之 道 也 。诚 , 是 上 天 赋 予 人 的 道 理 ; 而 努 力 达 到 “诚 ”则 是 人 道 。诚 者 , 不 勉 而 中 , 不 思 而 得 ,生 性 诚 实 的 人 , 不 用 努 力 就 能 符 合 “诚 ”,
15、不 用 思 虑 而 有 所 得 ,从 容 中 道 , 圣 人 也 。 诚 之 者 ,自 然 而 然 就 符 合 天 道 , 这 样 的 人 是 圣 人 。 努 力 达 到 “诚 ”的 人 ,择 善 而 固 执 之 者 也 。 博 学 之 , 审 问 之 ,选 择 至 善 的 道 德 , 并 且 坚 守 不 渝 。 要 广 博 地 学 习 , 要 审 慎 地 询 问 ,慎 思 之 , 明 辨 之 , 笃 行 之 。 有 弗 学 ,要 慎 重 地 思 索 , 要 明 晰 地 辨 析 , 要 坚 定 地 履 行 。 有 的 知 识 不 学 则 已 ,学 之 弗 能 , 弗 措 也 ; 有 弗 问 ,
16、 问 之 弗 知 ,学 了 , 学 不 成 就 不 放 下 ; 有 的 问 题 不 问 则 已 , 问 了 , 不 到 完 全 理 解弗 措 也 ; 有 弗 思 , 思 之 弗 得 , 弗 措 也 ;就 不 放 下 ; 有 的 事 情 不 思 索 则 已 , 思 索 了 , 没 有 所 得 就 不 放 下 ;有 弗 辨 , 辨 之 弗 明 , 弗 措 也 ; 有有 的 疑 难 不 分 辨 则 已 , 分 辨 了 , 不 明 晰 就 不 放 下 ; 有 的 事 情 ,弗 行 , 行 之 弗 笃 , 弗 措 也 。 人 一 能 之 ,不 做 则 已 , 做 了 , 做 得 不 彻 底 就 不 放
17、下 。 别 人 一 遍 就 行 了 ,己 百 之 ; 人 十 能 之 , 己我 即 使 做 它 一 百 遍 也 要 做 好 。 别 人 十 遍 就 行 了 , 我 即 使 千 之 。 果 能 此 道 矣 ,做 它 一 千 遍 也 要 做 好 。 如 果 能 够 用 这 样 的 毅 力 追 求 中 庸 之 道 ,虽 愚 必 明 , 虽 柔 必那 么 即 使 愚 昧 的 人 必 能 变 成 聪 明 的 人 , 即 使 柔 弱 的 人 必 能Error!强 。变 成 刚 强 的 人 。Error!Error!Error!Error!- 5 -对应学生用书 P37一、识字注音1中庸(yn ) 2.须臾
18、(y)3不肖(xio) 4.笃行(d)二、一词多义1知Error!2微Error!3率Error!4修Error!5反Error!6致Error!7体Error!三、古今异义1从容中道从容Error!2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固执Error!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审问Error!四、词类活用1天地位焉 (名词作动词,有其位置、安于其位)2子庶民也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3来百工也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4虽柔必强 (形容词作名词,坚强的人、刚强的人)5柔远人也 (形容词作动词,善待)6尊贤也,亲亲也 (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亲近的人)五、辨识下列文言句式类型并翻译1诚者,天之道也。句式:判断
19、句,以“者,也”为判断标志。译文:诚是上天赋予人的道理。2可离,非道也。句式:判断句,以“非”为判断标志。- 6 -译文: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3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句式:判断句,以“者,也”为判断标志。译文:中,是天下最重要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遵行的行为准则。4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是故君子乎其所不睹戒慎” 。译文:因此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也谨慎检点,不敢疏忽。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句式:省略句,省略主语“诚者” 。译文:(努力达到“诚”的人)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
20、晰地辨析,要坚定地履行。六、名句积累1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3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应学生用书 P38语 句 研 读 1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解读 发展既然有规律,就必须遵循,可以不遵循的,就不能成其为规律,因此说道“不可须臾离” ,可离则非道,因此君子在不睹不闻之时都要戒惧。不睹不闻不仅指别人,更强调自己独处时的思想行为。如果在已闻已睹之时才戒惧就晚了,所以特别提出“慎独” 。在隐微之时戒惧,是防止意念不正。人受意念、情欲、血气、物我以及
21、习俗等个人和社会外界的影响,表现出来就是喜怒哀乐。喜怒哀乐容易发生偏差,因此提出中和的标准。喜怒哀乐为人的本性具有,未发之前叫作“中” ,这个“中”字是“在内心”的意思,属于“天命” ,所以说是“大本” 。发而中节属于率性修道的范畴,所以称“和”为天下的“达道” 。致中和,指理解把握了事物的天命之性,又能遵行率性之道。做到了中和,天地自然就能正常运行,人也就是在帮助天地自然养育万物。2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解读 本章源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凡事都有一个最恰当的标准,太过或者不及,都不符合中庸的标准,因此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最- 7 -完美的,感叹人们
22、很难坚持。卫湜引仁寿李氏曰:“理之极而不可加之谓至。 ”引建安游氏曰:“德至于中庸,则全之尽之,不可以有加矣,故曰其至矣乎 。 ”(卫湜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五)孔子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世风日下,所以感叹很少有人能做到中庸。 民鲜能久,按郑玄的解释,意思是人很少能长久实行。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解读 这几句重点论述人怎样做到择善并坚守善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属于好学,即上文所说
23、的“好学近乎知” ,属于“知”的层面;笃行即上文所说的“力行” ,属于“仁”的层面;“弗措”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这种困知、勉行的态度和精神属于“勇”的层面。 “一能之” “十能之”即上文所说的“学而知之” ;“百之” “千之”即上文所说的“因而知之” 。就其结果而言, “明”在于择善,是“格物致知”的结果;“强”在于“固执” ,是“勇”的表现,是“力行”的结果。 中庸不仅对学习过程进行了明确的阶段划分,而且还强调了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肯定了勤奋学习,多下功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学习精神,这种精神能使人由愚钝变聪明、由懦弱变坚强。 这套学习过程论,对中国封建
24、社会学者的治学发生过深远影响,曾引起历代学者的普遍重视,它在中国学习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可资借鉴的价值。问 题 探 究 1 中庸开篇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那么“性” “道” “教”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明确 每一个个体生命在出生时就被赋予了天理,天理体现在每个人身上就是“性” ;人们依照着天所赋予的正理行事就叫作“道” ;进修“道”的做法叫“教” 。虽然上天赋予人们的“性”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每个人所接受上天赋予的“性”的情况不太一样,所以会造成过与不及的现象,这样就需要“修” 。通过“修道” ,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其完善。性、道、教三者是密切联系的。但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道” ,因为“道”是“性”的具体表现,而“教”是用来“修道”的, “教”是为“道”服务的。2 “中庸”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明确 所谓“中庸之道” ,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范遵守社会规则。(原意还应该包括“天道” ,即自然法则)儒家哲学的思想精髓“中庸之道”是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儒家哲学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提倡人要达到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