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四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时间:5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9北京西城区六校联盟)下列选项中,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实的是( A )A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B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C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D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解析 贾思勰是北朝时期的北魏人,著有齐民要术一书,故答案为 A 项。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在东汉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是在北宋时期,排除 B、C、D 项。2(20
2、18湖北黄石调研)据东都事略 , “(宋)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审上司,不许覆板。 ”这说明宋代( B )A出版业放任自流 B有版权保护的意识C印刷术空前发展 D出版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解析 根据材料“不许覆板” ,体现的是政府的管理,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已审上司,不许覆板” ,体现的是对版权的尊重,故 B 项正确;材料涉及版权保护问题,与印刷术无直接关联,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宋代” ,结合所学,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3(2018河南安阳一模)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 13 世纪末制成了眼镜。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
3、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 C )A对西方科技发明有影响 B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C满足于初级的实际应用D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解析 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国凸面镜对西方科技的影响,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同样没有中西传统科技的横向比较,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 13 世纪末制成了眼镜。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可知,中国传统科技仅仅局限于娱乐与读经这些最基本的层次,故 C 项正确;仅仅通过一个凸面镜并不能断定中国传统科技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根据史
4、实我们不难得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曾长期在世界范围内独领风骚,故 D 项错误。4(2019北京西城区六校联盟)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存在多种观点。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明清两代交替时期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来华那段时间作为2近代中国的起点会来得恰当。下列史实能作为其论据的是( D )A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B雍正帝设立军机处C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D徐光启编著农政全书解析 明朝末年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这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D 项能作为题干观点的论据,故答
5、案为 D 项。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不利于中西方交流,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与中西方交流无关,其他三项不能作为题干观点的依据,排除 A、B、C 项。5(2018江西六校联考) 明朝时对数学理论的研究处于停顿乃至衰退状态,但实用数学普及程度却超越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民间出现了大量内容浅显、切近实用的数学书籍,书中将公式和法则编成口诀,使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推广。材料中明朝数学的演变( B )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推动古代数学向纵深发展D表明明代数学成就落后于西方解析 由“明朝时对数学理论的研究处于停顿乃至衰退状态”可以排除
6、 C 项;题干没有提到中国数学与西方的比较,故 D 项也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提到明代数学普及程度在民间很高,这说明现实生活中用得到,结合所学明朝商品经济发展,与数学相关的需求就大大增加,故选 B 项;虽然明朝也确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因为其产生于江南的个别地区而且是在明朝中后期产生的,所以不完全符合题中的“民间”和“明朝”这两个限定词,故排除 A 项。6(2018湖北武汉调研)较之前的小说, 西游记更以人物为情节的中心。这一宗教题材的小说在形象构成的方式上给人以荒诞无稽的感觉,而实际上它却带有一个鲜明的倾向。这一倾向是( C )A怪诞化 B脸谱化C世俗化 D功利化解析 西游记情节荒诞不稽,怪
7、诞化只是表面现象,故 A 项错误;脸谱化是指作者塑造人物过于简单化和概念化,是好是坏,一眼就能看出来,不符合西游记的创作特点,故 B 项错误;西游记以降妖服怪表达了人战胜自然的豪情壮志,同时也宣扬了惩恶扬善的主题,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体现出世俗化的特点,故 C 项正确;西游记没有反映出对现实利益的追求,与功利化特点无关,故 D 项错误。7(2018河南中原名校考评)两宋时期,绘画技巧有不少成功的创造,画家注意对生3活的深入观察体验,艺术上倡导写实,具有精密不苟严谨认真的精神。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C )A社会危机的加深 B科学技术的发展C深受理学的影响 D统治阶级的倡导解析 两宋时
8、期并没有相较以往更明显的社会危机,故 A 项错误;科技的发展并不会导致画家对生活体验的变化和艺术风格的变迁,故 B 项错误;在两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创立和普及,文人更加重视对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在“格物致知”思想的指导下也更加注重对生活的观察,故 C 项正确;两宋时期的统治阶级并没有对绘画风格的直接倡导,故 D 项错误。8(2019北京朝阳期中)隋唐时期,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 B )A 女史箴图(局部) B 送子天王图(局部)C 山径春行图(局部) D 清明上河图(局部)解析 送子天王图是唐朝
9、的作品,故 B 项符合题意;女史箴图是晋朝的作品, 山径春行图是南宋的作品,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的作品,故 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9(2019浙江桐乡模拟) “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这是唐代诗人李颀赞赏其书法家好友的经典诗句。该书法家最有可能是( D )A王羲之 B颜真卿C苏轼 D张旭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诗反映了张旭的创作状态, “露顶”即脱掉帽子,是指不受礼节的约束;“洒素壁”是指在白墙壁上泼墨挥毫;“挥笔如流星”是指运笔能随心所欲;故可知是张旭的狂草,D 项正确。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排除 A 项。颜真卿以楷书见长,排除
10、B 项。苏轼才华横溢,擅长诗词文赋和书画,书法遍览晋唐诸家,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排除 C 项。410(2019北京丰台期末)甲骨文既有对简单事物的描述,也有对复杂事件的描述,既有记事,还阐明思想。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由此可见( A )A甲骨文是十分成熟的文字体系B甲骨文标志着中国文字的产生C商代书法艺术发展到自觉阶段D商代史学研究已进入成熟阶段解析 根据题干“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可知,甲骨文此时已具备成熟文字应有的功能与特点,故 A 项符合题意。B 项,比甲骨文更早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
11、中国文字的起源,故排除。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人们注重的是书法的实用功能;魏晋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人们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故 C 项排除。D 项,题干未涉及商代史学研究内容,故排除。11(2018湖北黄冈质检)1956 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风趣地用手比划着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 C )A20 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B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C美苏等国垄断原子弹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解析 “20 世纪初物理学理论”提出原子弹的理论,但当时中国没有
12、条件,新中国也没有成立,故 A 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指原子弹技术,还包括计算机等其它技术,故 B 项错误;“1956 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可以得出二战后,美苏争霸,垄断原子弹,广大国家均受其威胁, “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可知这属于战略生存的需求,故 C 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属于国内因素,不属于“直接的国际因素” ,故 D 项错误。12(2019江苏南京调研)195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该时期我国( D )A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已经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C颁布法律
13、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D建立起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解析 到 1965 年,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国民教育系统,排除 A 项;材料只是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 ,并不等于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排除 B 项;我国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才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排除 C 项;材料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就为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作出宪法保障,故选 D 项。5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第 15 题 15 分,共计52 分)13(25 分)(2018安徽合肥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长足
14、的发展。耕地和整地的农具有代耕架、匐蓑、秧马等。 “代耕架”从现代机械角度来看,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农具,的确是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一项创造。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中国一直非常重视,明清尤然。据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共 2270 余处,清代 3500 余处,形成排灌网络。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著作大量出现,有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清朝官修的授时通考等。明朝中后期以后,原产于美洲等地的一些农作物相继传入我国。18 世纪中叶以后,北方山东、河北、陕西等地较为普遍地实行了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制的多熟耕作制,并出现以蓄力牵引的大型化的深耕细作和以自给性的饲料栽培、家畜饲养并
15、提供肥料的集约化大规模经营。摘编自谭黎明论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二 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作物的栽培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十六七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进展,从其他国家引进了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从美洲引进的玉米和土豆对英国农业产量的增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英国在采用新耕作技术方面走在其他欧洲国家的前面,17世纪开始英国就出现了轮作制度,到 18 世纪中期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在改良农具方面英国也走在前列,18 世纪铁犁取代了木犁,新式农具不断出现,1784 年,脱粒机出现,先用人力,后改为马力、水力和蒸汽力推动。早在 16 世
16、纪末和 17 世纪上半期,英国东部就开始兴修大规模的排水工程,工程由个人和排水公司投资,吸引本国和荷兰有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他们开掘渠道,疏浚河流,修筑堤坝、桥梁和道路,排干沼泽和洼地积水,将其变成可耕地,扩大了耕地面积。16 世纪以来,英国出版了大量有关农业的著作。1793年英国建立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业委员会,提供了大量有关农业生产的信息。摘编自王章辉英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 17、18 世纪中、英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16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农业技术发展对社会转型所起的不同作用。我们可以从
17、中得出哪些启示?(9 分)答案 (1)相同:采用新式农具;实行新的耕作制度;栽培新的农作物品种;排水灌溉技术的进步;农学著作的大量出现;集约型农业进一步发展。不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基础上的改良;英国: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过渡。原因: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小农经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农业科技处于总结阶段;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重商主义政策;圈地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思6想;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发展。(2)作用:中国:未突破旧体制框架而成为推动社会转型的动力;英国:推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启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环境。解析 (1)第一小问,关于相同之处,根据材
18、料“耕地和整地的农具有代耕架、匐蓑、秧马等” “英国在采用新耕作技术方面走在其他欧洲国家的前面,17 世纪开始英国就出现了轮作制度,到 18 世纪中期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 “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著作大量出现,有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清朝官修的授时通考等” “英国东部就开始兴修大规模的排水工程,工程由个人和排水公司投资,吸引本国和荷兰有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出现以蓄力牵引的大型化的深耕细作和以自给性的饲料栽培、家畜饲养并提供肥料的集约化大规模经营”等信息可从采用新式农具、实行新的耕作制度、栽培新的农作物品种、排水灌溉技术的进步、农学著作的大量出现、集约型农业进一步发展等方面概括 17、18 世
19、纪中、英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同之处。第二小问,关于不同之处,可从传统农业技术基础上的改良方面回答中国的农业技术;可从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过渡方面回答英国的农业技术。关于原因,中国和英国方面皆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政府政策等方面思考。(2)关于中、英两国农业技术发展对社会转型所起的不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未突破旧体制框架、没有推动社会转型方面回答中国的农业技术发展的作用;可从推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方面回答英国的农业技术发展的作用。关于启示,本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环境等方面回答启示即可。14(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四大发明”是关于
20、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最具影响的四种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这一说法最早由英国科技史学家、汉学家李约瑟于 1942 年正式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早在 1550 年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就第一个指出,中国对世界最具影响的“三大发明”是司南(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1620 年,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也提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19 世纪六十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将这些发明的意义推到了一个高峰。到了 19 世纪末,来华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最先在上述三大发明中加入了造纸术。2008
21、年 7 月, 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展出,这次大展重新定义了新“四大发明”丝绸、青铜、造纸印刷和瓷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四大发明”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理由充分、逻辑合理)(12 分)答案 学生可以支持传统的“四大发明” ,也可支持新“四大发明” ,或者提出自己心中的“四大发明” ,也可否定“三大发明” 、 “四大发明”这样的提法。示例:观点:中国对世界最具影响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7理由: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少数人才能读书和受教育的状况,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推动了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
22、运动;火药的使用有利于摧毁封建统治,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科技的发展;指南针为欧洲的航海家使用,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总之,四大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观点:中国对世界最具影响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理由论述可以从对西欧的社会转型(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政治上摧毁封建骑士阶层;经济上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促进人类进步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言之成理,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即可。15(15 分)(2019安徽省江淮十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代学制系统图注:太常:职官名。掌理宗庙礼仪、考
23、核荐举博士和博士弟子。宫邸学、鸿都门学、太学为官学。蒙学(书馆)(识字习字)、精舍(精庐)(经师讲学)为私学郭齐家中国教育史材料二 壬子癸丑学制与清朝最后出台的癸卯学制(1904 年 1 月 13 日颁布,农历癸卯年)相比,有了明显进步。比如基本上废除了教育权利上的两性差别,女子教育正式列入了学制系统;取消了专门为贵族设立的各类学校;取消了按学校等级奖励毕业生出身的制度;规定小学废止读经课、大学取消经科,增加了大量自然科学课程和劳动生活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上要求结合学生实际,适合儿童身心特点,反对体罚学生;缩短了学制年限;除高等师范学校外,其余各级各类学校都允许私人创立。摘编自吴洪成、苏国安我
24、国第一部现代学制的诞生民初壬子癸丑学制探析材料三 1949 年,新中国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在教育建设上作了四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对教育机构与学校作直接的政治清理;第二,为工农及其子女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加快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第三,改革学制,制定试行新的中小学暂行规程,形成学校教育的稳态;第四,大力推行苏联教育学理论与教育经验。摘编自叶澜“新基础教育”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汉代学校教育制度。(9 分)(2)比较材料二、三,指出民国初期与新中国初期在教育变革上的相似之处。(6 分)答案 (1)评析:经济:国家统一,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帛和纸作为书写工具的出现,为汉代教育学
25、制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政策: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指导。8学制:官学和私学空前发展(各类学校纷纷出现),学制系统初具规模。影响:汉代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为后代封建王朝的学制奠定了初步基础。(2)相似之处:改革学制;对教育做政治管理,培养新政权所需人才;注重教育普及(平民化)。解析 (1)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官学又可以分为由中央政府直接主办的中央官学和由地方政府办理的地方官学。教育是属于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关于评析汉代学校教育制度,需要结合汉代的经济、政府政策、教育体系、学校教育的影响等方面思考作答。(2)关于民国初期与新中国初期在教育变革上的相似之处,首先找出民国初期与新中国初期在教育变革方面的内容,然后找准比较的角度,归纳相似之处即可。根据材料二、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改革学制、教育为政治服务、注重教育普及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