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五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第1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1226240 上传时间:2019-06-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五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第1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五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第1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五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第1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五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第1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五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第1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五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 年前)第 1 讲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2二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议政王大臣会议:由 满洲贵族组成,是清初的最高权力机构,军国机要由其定夺,01 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4密折制(人民版)(1)增添皇权的神秘感。(2)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三 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1明代:废行省,设三司。2清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人民版)(1)设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2)确立金瓶掣签制度,同时确立驻藏大臣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3)“改土归流” 。从明朝开

2、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清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上做法因地制宜,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33清朝的统治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漫画解史 丞相与内阁首辅问题探究 有人说,明朝的内阁制与之前的宰相制本质是一样的,你怎么认识?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在宰相制下,丞相被赋予决策大

3、权,其地位十分稳固。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巧法妙记 军机处的特点思维导图 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4轻巧识记 巧记明清政治互动探究 史料研读主题 走向极端的君主专制明清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一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二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中国传统政治三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4、 。教你读史 史料一反映出宰相位高权重,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史料二反映出明朝内阁只是备皇帝咨询的内侍机构,并无决策权。史料三可知军机处设在离皇帝近的地方便于宣召,所用之人都是亲信重臣。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内阁的职责与唐以前的宰相有何不同?答:_5_(2)根据史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军机处的特点。答:_(3)为什么说内阁、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的强化?答:_答案 (1)唐以前的宰相位高权重,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明代内阁的主要职责是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

5、央决策机构。(2)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军机处官员多为皇帝亲信之人或朝廷重臣;品级不高,跪受笔录,承旨办事,办事速度快、效率高。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3)内阁和军机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都是专制主义皇权强化的表现,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并无决策权,对皇帝不能形成制约。历史解释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方式(1)削弱相权: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一是分割相权;二是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消灭。(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

6、互节制: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等。(4)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61(2017全国卷)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答案 A解析 从明初严禁宦官读书识字到明中

7、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反映出明代宦官在中枢决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故 A 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宦官地位提高,其实质是皇权的加强而非衰落,B 项错误;内阁与司礼监相互制约,其议政功能并没有丧失,C项错误;宦官虽然权力增强,但是最后的决策权仍在皇帝手中,D 项错误。2(2016全国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 B解析 三司直属六部,地方办事效率不高。明中叶以后,巡抚逐渐成为

8、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直接管理地方事务,并对皇帝负责,这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答案为 B 项。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地方权力不断缩小,故排除 A 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六部权限是否受到削弱,故排除 C 项;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3(2015全国卷)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 ,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7答案 B解析 明成祖将都城从地处全国经济文化重心地区的南京迁到当时相对落后的北京,需将大量物资由南方输送到北方,客观上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

9、荣,为区域性商帮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故 B 项正确,C 项错误。迁都是在国家政治统一的情况下进行的,A 项错误;迁都并没有改变南北经济文化格局,D 项错误。考向分析:明清时期是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时期,也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期。命题多呈现君主专制异化的史实,通过对现象的透析,得出专制皇权强化的结论。备考时要注意对内阁、军机处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把握其特点以及作用。预测 1 明朝君主专制强化过程中的“政经分离”现象(2018全国卷高考模拟)洪武年间,朱元璋虽然在政治上给诸王以极大的权力,但在经济上却主张节俭;永乐后各朝一反朱元璋务从节俭的教导,在政治上实行厉禁的同时,在经济上却鼓励各王府向

10、奢侈的方向发展。这一变化( )A是明朝封建经济发展的产物B顺应了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C反映了明朝治国思想的转变D体现了宗族血缘关系的淡薄答案 B解析 虽然经济发展可能会“一反朱元璋务从节俭的教导” ,但与材料中“政治上实行厉禁”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一反朱元璋务从节俭的教导,在政治上实行厉禁”这一变化顺应了政治上皇权的集中,故 B 项正确;政治上强化君主专制,材料中“经济上却鼓励各王府向奢侈的方向发展”不足以说明明朝治国思想的转变,故 C 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与宗族血缘关系淡薄的相关信息,故 D 项错误。预测 2 清代密折制体现的历史时段特征(2018江西五市八校联考)清雍正五年浙江布政

11、使孔毓璞请求:“蒙圣谕藩臬(官员)皆赐折奏。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 ”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材料反映清朝( )A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B军机处设立带来保密性的加强C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始受到制约D地方实力的加强迫使中央妥协答案 A8解析 根据材料“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 ,体现了超越体制制度,增强主观性的一面,故 A 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孔毓璞与军机处的关系,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议政王大臣会议,故 C 项错误;该表述与清朝专制皇权加强不符,故 D 项错误。预测 3 清朝(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018成都二诊)康雍乾三朝平定西北等边疆叛乱后,不仅遵循汉族凯旋礼仪,告成于太庙和祖陵,还立告成碑于太学之中,全国各地文庙纷纷仿效。到了乾隆年间,类似的造碑运动达到了高潮。这使得清代( )A民间叛乱日趋沉寂B文人竞相从军建功立业C传统礼仪革故鼎新D大一统意识进一步发展答案 D解析 造碑运动不能对消除民间叛乱有实质性作用,故 A 项错误;清朝遵循汉族军礼对文人广泛从军并未产生重大影响,故 B 项错误;遵循汉族军礼,不能代表整个传统礼仪的革新,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平定叛乱受到广泛宣扬,中央造碑运动影响了地方造碑,有利于加强国家的凝聚力,故 D 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