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1462-2011 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technology of the Dasineua pyri Bonche《梨瘿蚊测报调查规范》.pdf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1231410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 T 1462-2011 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technology of the Dasineua pyri Bonche《梨瘿蚊测报调查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34 T 1462-2011 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technology of the Dasineua pyri Bonche《梨瘿蚊测报调查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34 T 1462-2011 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technology of the Dasineua pyri Bonche《梨瘿蚊测报调查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34 T 1462-2011 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technology of the Dasineua pyri Bonche《梨瘿蚊测报调查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34 T 1462-2011 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technology of the Dasineua pyri Bonche《梨瘿蚊测报调查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 B 1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4622011 梨瘿蚊测报调查规范 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technology of the Dasineua pyri Bonche 文稿版次选择2011 - 07 - 07 发布 2011 - 08 - 07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4/T 1462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归口于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砀山县植保站、安徽省植保总站、萧县

2、植保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道环、岳兰菊、王学良、王梅英、夏风。 DB34/T 14622011 1 梨瘿蚊测报调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术语和定义、调查内容和方法、测报资料的统计、测报资料的收集和汇报等。 本标准仅适用于梨瘿蚊测报调查。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卵梢率 有卵新梢占总新梢数的比例 %100=调查总新梢数有卵新梢数卵梢率2.2 虫梢率 有虫新梢数占调查总新梢数的比例 %100=调查总新梢数有虫新梢数虫梢率2.3 新梢受害率 受害新梢数占调查总新梢数的比例。 %100=调查总新梢数受害新梢数新梢受害率3 调查内容和方法 3.1 越冬基数调查 选有

3、代表性的早熟品种梨园、酥梨园 23 块,每块园面积在 5667 m2以上,作为系统调查园。 于 2 月底至 3 月初,在系统调查园每园选代表 性株 2 株,每株对树冠下树盘以主干为中心,向外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挖 0.25 m2,挖取深度 2 cm 的土层,用 100 目筛子筛出梨瘿蚊的老熟幼虫或蛹,记入表 1。 根据调查数据推算整株树冠下梨瘿蚊的越冬数量。 DB34/T 14622011 2 表1 梨瘿蚊越冬基数调查表 调查日期 调查地点 果园类型 (品种) 距树干 50 cm 内越冬数量/ 距树干 50 cm 外 越冬数量/ 越冬数量/株 3.2 越冬成虫调查 自 3 月下旬开始,至 4

4、月中旬结束。在已选好的系统调查园,每个园内采用棋盘式取样选择 5棵树,将黄色的粘虫板用铁钉固定在每株树的树干上 0.5 m 处。每日傍晚5点左右调查、记载粘虫板上梨瘿蚊的数量并剔除,将结果记入表 2。由于黄色粘虫板对一代及以后各代成虫的诱集效果较差,因此不再用此法对一代及以后各代成虫进行系统调查。 表2 梨瘿蚊成虫诱集记载表(果园号或地点) 时间 成虫数 3.3 卵、幼虫及成虫消长调查 3 月下旬开始,至 7 月中旬止。在选定好的系统调查园,每个园在靠近边缘和中间位置固定 2 棵树,在每棵树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固定 25 个 新梢,每棵树调查梨树新梢 100 个,调查梨瘿蚊成虫数、卵梢

5、率、卵粒数、虫梢数、虫梢率、百梢虫数,5 日调查一次,即每旬的 3 日、8 日进行调查,结果记入表 3。 表3 梨瘿蚊虫情记载 调查时间 果园类型 百梢成虫数 卵梢率 百梢卵数 幼虫虫梢率 3.4 危害情况普查 分别于第一代和第二代梨瘿蚊幼虫危害盛期过后即 5 月中旬和 6 月中旬进行大面积普查。 选择有代表性的早熟品种梨园或酥梨梨园 8 块10 块,每块调查 2 株,在每棵树的东、南、西、北 4 个方位,各随机调查 25 个新梢,调查结果记入表 4。 表4 梨瘿蚊为害普查表 调查日期 地点 梨树品种 代表面积 新梢受害率(%) 4 测报资料的统计 4.1 发生期确定及预测 DB34/T 14

6、622011 3 当黄色粘虫板诱集到的成虫累计值达到或超过历年全代平均总累值的 16时即为越冬代成虫始盛期,累计值达到历年全代总计累值的 50时表明已进入越冬成虫盛期。越冬代成虫盛期即为产卵盛期,产卵盛期后推 45 天即为第一代卵孵化高峰期。卵期和卵孵化期为化学防治最佳时期。第一代幼虫化蛹期、成虫羽化期及以后代的虫态发生期和发生趋势除了根据卵、幼虫、蛹的消长外,天气情况是一个重要因素。 4.2 发生程度的划分标准 发生程度以新梢受害率来表示。 表5 梨瘿蚊发生程度划分标准(酥梨新梢停止生长期)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分级指标 轻发生 中等偏轻 中等发生 中等偏重 大发生 新梢受害率()

7、 5 5.110 10.120 20.130 30 5 测报资料收集和汇报 5.1 测报资料收集 实施梨瘿蚊预测预报,需收集下列有关资料: 1) 梨树主要品种及其面积,主栽品种生育期及其必要的栽培管理资料。 2) 当地气象台(站)主要气象要素的预测值和实测值。 3) 依据越冬代成虫的调查、卵梢率、百梢卵量,虫梢率、百梢虫数,以及雨后土中幼虫数和蛹数,并结合近期天气情况,进行虫情预测预报,卵期和卵的孵化期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 5.2 梨瘿蚊发生防治基本情况 记载梨瘿蚊发生面积、发生程度、防治面积和防治措施等,总结发生特点,并进行防治分析。 5.3 调查资料的汇报 基层病虫测报站分别于每年 3月

8、20日、5月20日、6月20日、7月20日将调查资料用下述报表报上级病虫测报部门。 DB34/T 14622011 4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模式报表 表A.1 梨瘿蚊越冬基数模式报表 上报时间:3月20日 序号 查 报 内 容 查报结果 1 当地梨园面积(hm2) 2 上年 6 月中旬新梢受害率() 3 平均株越冬梨瘿蚊量(头/株) 4 平均株越冬梨瘿蚊量比历年株平均值增减() 5 34 月份雨量预报值() 6 预计一代发生程度(级) 7 预计防治适期(月/日) 8 上报单位 表A.2 春夏季梨廮蚊模式报表 上报时间:5月20日 序号 查 报 内 容 查报结果 1 4、5 月份

9、降雨量预报值(mm) 2 越冬代成虫产卵期(月/日月/日) 3 越冬代成虫产卵峰期(月/日 4 一代梨瘿蚊发生危害始期(月/日月/日)5 一代梨瘿蚊发生危害高峰期(月/日) 6 一代梨瘿蚊危害高峰期平均每叶梨瘿蚊幼虫量(头) 7 一代梨瘿蚊高峰期新梢危害率() 8 一代梨瘿蚊发生程度(轻、中、重) 9 45 月份降雨量(mm) 10 45 月份平均温度、平均湿度 11 预计二代梨瘿蚊发生危害时期(月/日月/日) 12 上报单位 DB34/T 14622011 5 表A.3 夏、秋季梨瘿蚊模式报表(主要是新品种梨园) 上报时间:6月20日 序号 查 报 内 容 查报结果 1 夏、秋季梨瘿蚊发生危

10、害期(月/日月/日) 2 夏、秋季梨瘿蚊发生危害高峰期(月/日) 3 夏、秋季梨瘿蚊危害高峰期新梢危害率 () 4 夏、秋季梨瘿蚊发生程度(轻、中、重) 5 全年梨树梨瘿蚊平均用药防治次数(次) 6 上报单位: 表A.4 夏、秋季梨瘿蚊模式报表(主要是新品种梨园) 上报时间:7月20日 序号 查 报 内 容 查报结果 1 夏、秋季梨瘿蚊发生危害期(月/日月/日) 2 夏、秋季梨瘿蚊发生危害高峰期(月/日) 3 夏、秋季梨瘿蚊危害高峰期新梢危害率 () 4 夏、秋季梨瘿蚊发生程度(轻、中、重) 5 全年梨树梨瘿蚊平均用药防治次数(次) 6 上报单位: DB34/T 14622011 6 B B

11、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识别 B.1 梨瘿蚊形态识别 雄成虫体长 1.01.4 ,翅展 3.4 ,体暗红色,复眼大;雌成虫较雄成虫粗壮,体长 1.21.6 ,翅展 3.24.2 ,体色较雄成虫稍浅。卵长椭圆形,初产为橘黄色,逐渐变深呈橘红色。幼虫蛆型,初孵幼虫无色透明,之后逐渐变为乳白色,成熟幼虫体长 1.53.0 ,体色橘红,幼虫可分为 4 龄。蛹为被蛹,长 1.51.7 ,橘红色,蛹外有一层茧,呈白色椭圆形。 B.2 危害症状识别 初孵幼虫自叶缘取食叶表汁液,23 天后被害芽叶开始出现黄色斑点,接着叶面出现凹凸不平,叶片正面自两边边缘紧密纵卷呈双筒状,并越卷越紧,幼虫(蛆)居其中危害,致使叶片变褐,严重时枯死脱落,形成秃枝。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