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4752012 南方易灾地区人工种草技术规程 2012 - 11 - 15 发布 2012 - 12 - 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1/T 14752012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前期准备 . . 2 5 种植技术 . . 2 6 播后管理与利用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南方易灾地区人工种草草种选择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南方易灾地区常用草品种参考理论播种量 8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南方易灾地区常用混播草品种的参考比例 9 DB51/
2、T 14752012 II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负责起草,北川县畜牧兽医局参与。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苟文龙、张新跃、何光武、李元华、谭帮志。DB51/T 14752012 1 南方易灾地区人工种草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南方易灾地区人工种草的术语和定义、前期准备、种植技术、播后管理与利用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南方易灾地区人工种草的区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
3、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30.12930.11 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JB/T 101291999 编结网围栏架设规范 NY/T 12372006 草原围栏建设技术规程 DB51/T 6682007 牧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DB51/T 7762008 高寒牧区直升飞机种草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易灾地区 指因受特殊的地理、地质的影响,易发生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地区。 3.2 亚高山区 指主要分布于海拔1500m3200m温凉气候区域。 3.3 中山区 指主要分布于海拔800m1500m的温凉
4、湿润气候区域。 3.4 低山区 主要是指分布于海拔800m以下、山地与平原过渡地带的区域。 3.5 DB51/T 14752012 2 干旱河谷区 主要指分布在地质深度切割、垂直高差大,因受到小气候影响,其气候干燥、风大、少雨、多沙、蒸发量大,坡度大、土层薄、持水力差,植被稀疏矮小、水土流失严重的高山峡谷地区。如岷江干旱河浴区、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等。 3.6 立地条件 指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形态和生理活动的各种外部环境条件的总和(地貌、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的各个因子。 4 前期准备 4.1 基本情况调查 通过对拟播区域的实地踏查,弄清拟播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立地条件、灾害隐患和
5、发生情况以及拟种草区域的面积等。 4.2 地块选择 宜选择在地势较为平缓、坡度小于25的天然草地、轮歇地、退耕地以及石漠化耕地。通过GPS定位确定种草地块的边界,在1:10万或1:5 万比例尺地形图将种草地块上图,估算地块面积,测算草种、肥料、人工用量及资金预算。 4.3 制定方案 根据所调查的播区立地条件、 种植地块类型, 具体制定出拟播区内各地块播种草种、 地面处理方式、播种方式、播种量、播种时间以及其它技术要求等方案。 5 种植技术 5.1 地面处理 5.1.1 地面清理 播前,人工铲除或采用化学除草剂清除地面上的植物、残茬、枯落物;人工搬移或捡拾地面上对播种有影响的岩石、石块及杂物等,
6、平整地面。 5.1.2 翻耕 视种草地块的土地条件和计划种植牧草的技术要求,采用人力或机具进行翻耕,耕深2025。 5.1.3 耙地 在牧草播种前,对翻耕后的地块,采用人力或机具进行耙平、整细。 5.1.4 施基肥 DB51/T 14752012 3 在地面处理过程中,有条件的地块应施基肥,基肥宜为厩肥或长效复合肥。一般情况下,施厩肥20000kghm 30000kghm ,施长效复合肥600kghm 。也可以通过种子包衣、拌合种肥的形式施肥。 5.2 草种选择 5.2.1 亚高山区 应主要选择适应于温凉气候生长、耐寒能力较强、生长快、根系较为发达的草种单播或混播,以多个草种混播为宜。草种选择
7、见附录A。 5.2.2 中山区 应主要选择适应于温凉湿润气候,并具有一定耐寒能力,耐瘠能力强,根系发达,年青绿期长(春季返青早,秋季枯黄晚)的草种单播或混播,以多个草种混播为宜。草种选择见附录A。 5.2.3 低山区 应主要选择喜温凉、湿润气候,能耐夏季高温伏旱的草种单播或混播,以多个草种混播为宜。草种选择见附录A。 5.2.4 干旱河谷区 应根据日照及坡向情况结合所处地区的纬度、海拔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阳坡主要选择适应于温凉干热气候,根系发达,耐瘠,耐旱,年青绿期长(春季返青早,秋季枯黄晚)的草种。阴坡主要选择适应于温凉湿润气候,耐荫,根系发达,耐瘠薄, 年青绿期长(春季返青早,秋季枯黄晚)
8、的草种单播或混播,以多个草种混播为宜。具体草种选择见附录A。 5.2.5 草种质量 所用种子须经法定牧草种子质量检验机构按GB/T2930.12930.11 2001检验,种子质量达到DB51/T6682007二级标准以上(含二级)的种子。 5.2.6 种子处理 5.2.6.1 破除休眠 应对选用的豆科牧草种子进行硬实处理。可通过机械处理、温水浸泡处理或化学方法处理方式。对禾本科牧草种子,可通过晒种、浸种和冷冻处理促进萌发。 5.2.6.2 拌种 对种子小、播量少的种子,通过采用草木灰、复合肥、细砂等进行拌种,以提高播种的均匀度。 5.2.6.3 种子包衣和丸粒化 针对立地条件较差、土壤较为瘠
9、薄 的地块,所播草种种子应进 行种子包衣和丸粒化处理,其配方就要根据具体的立地条件、土壤肥力设计制定。种子包衣和丸粒化按DB51/T7742008执行。 5.3 播种量 DB51/T 14752012 4 应根据拟播区域立地条件和预期效果而确定,立地条件较差的应在正常种植播种量的基础上,视具体情况增加播种量30%50%,所采用的播种量应保证播后在单位面积上能生长出预期的幼苗株数,达到较高的植被盖度。常见草种的理论播种量参考(见附录B)。 5.3.1 单播播种量的计算 单播草种播种量应根据下列公式计量实际播种量 JFSSL=(1 式中: S 实际播种量kg/hm2; SL 理论播种量kg/hm2
10、; J 种子净度%; F 种子发芽率%。 5.3.2 混播播种量的计算 混播中各草种播种量用该草种单播播种量计算。在确定混播牧草的比例后,按下列公式计算混播牧草中每一种牧草的播种量。 XHTK =(2) 式中: K每一混播成员的播种量(kg/hm2); H该种牧草种子利用价值为100%时的单播量(kg/hm2) T该种牧草种子在混播中的重量比例(%) X该种牧草种子的实际利用价值(即该种的纯净度 发芽率%) 5.3.3 常见草种混播比例(见附录 C) 5.4 播种期 主要根据海拔高度及具体区域的气候特点来确定。 5.4.1 亚高山区 海拔2500m3200m区域以春季4月6月春季播种为宜。海拔
11、1500m2500m以秋季8月播种为宜,也可在春季3月5月播种。 5.4.2 中山区 以秋季8月11月播种为宜,也可春季3月5月播种。 5.4.3 低山区 以秋季8月11月播种为宜,也可春季3月5月播种。 DB51/T 14752012 5 5.4.4 干旱河谷区 海拔1500m2600m可3月5月春播, 但要在旱季结束,雨季来临后播种,也可7 月11月秋播;海拔1500m以下以秋播为宜。 5.5 播种方式 根据拟播区域的面积规模和具体播种条件,主要采用人工播种、 机械播种等方式。 5.5.1 人工播种 人工播种主要采用撒播、条播、窝播三种形式。 5.5.1.1 撒播 机械不易到达的地块,采用
12、人工撒播和手摇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 5.5.1.2 条播 适用于地势比较平缓,表土层有一定厚度,土质较好地块。具体行距根据所播草种的种植技术标准和具体地块的土壤质地确定。 5.5.1.3 窝播 蔓生性较好或植株高大的牧草可实行窝播,具体行距、窝距根据所播草种的种植技术标准和具体地块的土壤质地确定。 5.5.2 机械播种 适用于地势比较平缓、面积较大、适合机械作业的地块,可采用拖拉机牵引撒播机或条播机进行播种。行距、窝距、播种量等根据所播草种的种植技术标准和具体地块的土壤质地确定。 6 播后管理与利用 6.1 围栏 人工草地一般要进行围栏封育,以防止人畜践踏破坏, 围栏主要有刺钢丝围栏、编结网围
13、栏、编结网和刺钢丝混合型围栏等,其生产和安装标准按NY/T12372006和JB /T101291999执行。 6.2 查苗与补播 播种后10d20d要观察出苗情况,对缺苗面积较大的区域要及时进行补播。 6.3 追肥 在出苗 20d 后,视苗情可追施 1 次氮素,施肥量 75 kg/hm2150kg/hm2。豆科牧草施足基肥后不再施追氮肥;禾本科及其它类牧草在分蘖、拔节期或每次刈割利用后应视土壤肥力追肥,追肥的种类和数量要根据牧草生长发育情况和土壤养分缺需确定,一般以氮肥为主。 6.4 病虫害防治 对播种的牧草加强病虫害监测,发现病虫危害,立即进行防治。防治时施用的农药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在施
14、用后30d内不得放牧或刈割饲喂牲畜。 DB51/T 14752012 6 6.5 封育 6.5.1 长期封育 对于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易垮塌区域,,要设立封育标志,实行长期封育,禁止放牧牲畜和破坏植被。 6.5.2 季节性封育 对坡面较缓、坡体稳定较好、植被已得到较好恢复的区域,可进行季节性封育,在春夏生长季节进行封育,其它时期可放牧利用和刈割利用。 6.6 利用 已建成的人工草地,可进行适当地放牧利用或割草利用。 6.6.1 刈割 刈割时间为禾本科牧草在抽穗至初花期刈割;豆科牧草在 初花期刈割。留茬高度为一般牧草5cm,高大型牧草留茬710cm。 6.6.2 放牧 已建成人工草地可进行放
15、牧利用,放牧利用时要确定合理的放牧强度、放牧时间和休牧时间,推行划区轮牧。 DB51/T 14752012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南方易灾地区人工种草草种选择 区域划分 草种选择 亚高山区 主要选择苇状羊茅、鸭茅、冷地早熟禾、白三叶、红三叶、多花黑麦草、黄花草木樨等草种。 中山区 主要选择鸭茅、多年生黑麦草、多花黑麦草、冷地早熟禾、苇状羊茅、紫花苜蓿、红三叶、白三叶等草种。 低山区 主要选择苇状羊茅、紫花苜蓿、白三叶、鸭茅、黄花草木樨、多花黑麦草、饲用玉米米等草种干旱河谷区 阳坡主要选择苇状羊茅、紫花苜蓿、红三叶、白三叶、鸭茅、 多花黑麦草等草种;阴坡主要选择苇状羊茅、鸭茅、
16、白三叶、紫花苜蓿、多花黑麦草、黄花草木樨等草种。 DB51/T 14752012 8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南方易灾地区常用草品种参考理论播种量 牧草名称 播种量(kghm2) 多花黑麦草 15-22.5 苇状羊茅 22.5-30 鸭茅 22.5-30 白三叶 7.5-11.25 红三叶 15-22.5 多年生黑麦草 22.5-30 紫花苜蓿 30-37.5 黄花草木樨 8-12 冷地早熟禾 7.5-11.25 DB51/T 14752012 9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南方易灾地区常用混播草品种的参考比例 区域 海拔 立地条件 参 考 组 合(kg/hm2) 备 注
17、 2500-3200米 苇状羊茅18+鸭茅9+白三叶3+红三叶3+冷地早熟禾1.5+多花黑麦草2.55 阴坡 多年生黑麦草12+鸭茅6+白三叶 1.2+红三叶2.4+多花黑麦草2.55 亚高 山区 1500-2500米 阳坡 苇状羊茅6.4+多年生黑麦草5.1+鸭茅6.4+紫花苜蓿20+多花黑麦草2.55 紫花苜蓿秋眠级4-5级 中山区 800-1500米 苇状羊茅5.1+鸭茅5.1+多年生黑麦草10.2 +白三叶2.55+多花黑麦草2.55 低山 区 海拔800米以下 苇状羊茅11.48+鸭茅7.65 +紫花苜蓿3.83+多花黑麦草2.55 紫花苜蓿秋眠级6级以上 阴坡 苇状羊茅7.2+鸭茅8.4+白三叶3.6+红三叶+2.4+多花黑麦草2.55 1500-2500米 阳坡 苇状羊茅9.6+鸭茅8.4+紫花苜蓿3.6+多花黑麦草2.4 紫花苜蓿秋眠级4-6级 阴坡 苇状羊茅 6.4+鸭茅6.4+多年生黑麦草 5.1+白三叶6.4+多花黑麦草2.55 干旱 河谷区 1500米以下 阳坡 苇状羊茅9+鸭茅 3.8+多年生黑麦草5.1+紫花苜蓿3.6+多花黑麦草2.55 紫花苜蓿秋眠级6级以上 _ DB51/T 1475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