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复习笔记.pdf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1269138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7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教育学复习笔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比较教育学复习笔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比较教育学复习笔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比较教育学复习笔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比较教育学复习笔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比较教育学复习要点 比较教育学的概念 :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结识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 比较教育学的作用:作为一门科学, 可以通过对它的研究扩大眼界,增长见识,并且加深对本国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认识;可以洗去外国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作为本国教育改革的借鉴;研究已具有世界规模,开展这方面研究,可以增进国际了解,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作为一门课程,使学生能更好的从事相关工作。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原则 :求是性、实践性、系统性、过程性、全面性 比较教育学研究类别:区域研究和问题研究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调

2、查法、文献法、比较法、分析法 国外比较教育学发展阶段及特征 : 第一阶段( 19 世纪)倡导阶段,方法特征:访问与借鉴。法朱利安第一给出概念, 1817 年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于初步意见法库森美贺拉斯 .曼等在介绍和借鉴外国教育制度方面作了有益的工作。 第二阶段(本世纪上半叶)形成阶段,方法特征:因素分析。美康德尔、英汉斯、德施奈德是著名代表人物。英 .萨德勒是先驱。 第三阶段(本世纪 50 年代以来)蓬勃发展阶段 ,方法特征:综合研究。此阶段,研究规模迅速扩大,方法及理论多种多样,成果大量增加。 中国教育 教育行政上: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高等教育道路曲折,一方面,取得很大

3、发展,初步形成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的比较完整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为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做出卓越贡献。另一方面,在确定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学习外国高等教育经验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偏差和摇摆不定的情况,高等学校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专业划分过细,课程内容陈旧、办学效率低、经费投入不足等,在体制改革方面与预期 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特点: 1.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主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贯彻“两条腿走路”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 3.体现改革精神,积极探索与社主市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办学模式和机制。 问题: 1.国民受教育总体水平较低; 2。教育

4、体制改革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主市经和面向 21世纪的需要; 3.基础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4.全社会兴办职业教育的体制还未很好建立起来; 5 高等学校布局和教育结构不合理,专业划分过细、重复设置,办学效益有待提高; 6.教育投入不 足,教师待遇水平较低,影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对策:(政策落实) 1.认真落实“两基”的重中之重地位,确保“两基”任务按期完成; 2.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稳定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层次; 3.调整高等学校布局,提高办学效益; 4.建立有效的高等教育宏观调控机制;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6.有目的有计划的改善办学条件;7.保证教

5、育投入,提高投资效益; 8.建立健全教育法规体系,加强教育独督导评估工作; 9.加强规划后续工作。 印度教育 印度教育划分为:古代教育、中世纪教育(伊斯兰教育)、近代教育(英属印度教育)、独立后印度 教育(新印度教育) 印度现行教育制度:教育行政上由中央、邦两级,以邦一级为主; 1968 年推行“ 10+2+3”学制,十年普教,包括八年初等教育阶段和两年初级中等教育阶段;两年高级中等阶段,分学术轨和职业轨;三年高等教育第一级学位阶段,即本科教育。 特点: 1.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学制,成为印度教育发展的首要特点; 2.与全国统一学制相适应,在初等教育和初中阶段要求具有共同的学习计划,此成为普通

6、教育课程; 3.印度虽已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完善学校类型,但实际发展过程中各级教育发展不平衡。 高等教育改革:重点是提高教育 质量 1.大力发展自治学院; 2.成立学术人员学院; 3、成立鉴定委员会以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等。 日本教育 现代日本教育发端于 1868 明治维新, 1872 颁布学制是日本现代教育开始的标志。以二战为分界线,可分为两个阶段, 1872学制到二战结束;战后至今的发展和改革。三次改革:明治维新改革、战后初期改革、 80 年代以来的改革。 教育行政上:战前:极端的中央集权制;战后:地方分权,形成国家领导下的文省部和地方教委相结合的均衡型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教育结构:由学校教

7、育和社会教育结构学制: 6334 制,由国立、公立和私 立构成。教育普及度高, 基础教育在世界享有盛名 , 企业内教育独树一帜, 终身学习体制的建立走在国际前列。 特点: 1.在地源和文化传统层面属于东方教育形态,但在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具有浓厚的西方色彩,因而教育具有很强的东西方混合性; 2.系统的教育体系,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各种教育形式兼备,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完备; 3、系统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政策指导 最具根本性的教育法主要有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社会教育法文部省设置法 高等教育从战争废墟中崛起,经历了改造旧制大学、增加高校数量和提高高教质量三个阶段。 问题: 1.偏重学历的社会

8、风潮、应试教育和过度的考试竞争是个严重问题; 2.学校教育划一和僵化,缺乏灵活性; 3.高等教育的学术水平不高,忽视基础教育学科的研究,与其他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对策:基础方面:改革内容和方法;加强道德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生指导和毕业出路指导;提高教师素质;改进学校管理高中阶段:扩大选修;学制实行多样化和弹性化;创设高中生国外留学制度;改革高中入学选拔方法;创设综合学科改革发展职业教育高教改革:1.提 高教育灵活性 2.加强大学的教学研究强化教学功能、加强研究生教育、提高研究生院教育的灵活性 3.发展终身学习建立“终身学习推进体制”、开发广泛多样的学习机会、改变传统观念 法国教育 学前教育

9、发达。 小学和初中实行单轨制,高中分科细,学制分别为 5、 4、 3.。教师主要有每个学区的大学师范学院培养。大学分成三个阶段组织教学,“大学校”办学有特色。 教育制度: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以中央集权为主 高等教育机构:大学、大学校、短期高等教育机构。 大学校:或称精英学校,是法国对通过入学考试来录取学生的高等院校的总称,用来区别于大学(持有高中会考毕业证书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有时译为高等专业学院。通常入学考试针对大学校预科班毕业生,考试录取率很低。被录取的考生在大学校里学习三到四年。法国大学校也是法国教育不适应全球教育发展的一种表现。相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其专业性更强

10、,更重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以培养社会各界精英而闻名于世。在法国及欧洲的就业市场得到了很高认可,被成为法国的精英教育。种类:工程师大学校、贸易管理类等。 学前教育:不是强迫的, 免费实施,就近入学;有统一大纲,教养性明确,但具有一定灵活性。发展健康,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搜到的职责最少,为小学教育及儿童以后的成长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问题: 1.教育结构存在明显等级性; 2 教育管理关系尚未理顺; 3 内容和方法不适应形势的要求; 4 教育失败现象严重; 5 教育经费不足; 6 思想认识很难统一 对策: 1 加强立法 2 改善管理 3 提高质量 4 帮助就业 德国教育 19 世纪初,红包领到了教育改

11、革,促使德国双轨制初步形成。 双轨制是指一种组织结构。 教育行政制度:实行各州、专区、市或县的三级管理。学制:仍带有双轨制性质。 各级各类教育完备。实行九年以上的普通义务教育,基础学校与两年制定向阶段相衔接,接着实行彻底分流的教育,设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完全中学和将这三种学校和在一起的综合中学。 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种类多,十分发达,被称为第二支柱。中等教育第二阶段,种类多,专业设置广,结构完善,办学形式多样灵活,培养人才效率高,享有良好国际声誉。职业技术教育各州不一,主要类型包括: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职业补习学校、专科高中、专科学校。往往把若干类型建在一起,形成一个中心,以便更好的利用教育

12、资源。办学方面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 是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高等教育:高等学校分为学术和非学术两类。 问题:学校教育:由于强调教学的科学化,对许多学生来说,学习难度提高了,以致不少学生能感到学习困难,产生厌学情绪;职教方面:科技飞速发展,企业部门生产要求不断变化,于是产生了目前职教培训跟不上要求的问题;高教方面:由于完全中学毕业生增加,第二培养途径发挥作用,高校入学人数增多,加上德国大学学习期限由学生自定,而大批学生由于就业等原因呆在学校不肯毕业大大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生源的质量有待提高。其大发展使大学传统办学方式不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问题 日益突出。 对策:中小学方面:实行课程现代

13、化改革中等教育方面:改革招生政策,保证生源质量职教方面:增加经费投入,扩充培训位置,增设普教课程高教方面:控制大学学习期限,发展高等专科学校等在保持大学科研地位这一办学特色的前提下,发展大学职业训练和学术教育双重功能,课程设置与内容相应改革师范教育:加强教育学科教学方法,强化职业化等。 苏俄教育 俄教育体制:实行联邦、共和国主体、地方三级管理体制,各负其责,依法行使职权;学校拥有法律赋予的办学自主权。学制在逐步与西方接轨的前提下,部分保持自身特色。义务教育面线缩短, 中教育类型多样,明确区分普教与职教,教育的差别化倾向明显。 高等教育层次出现多样化趋势,学位制度日趋完善,但尚未成型。普高教学仍

14、保持偏重工科状态。业余高等教育地位下降。正规的高校后教育开始受到重视。 英国教育【重点】 1870初等教育法颁布后,政府开始办面向社会大众的公立初等学校。 1902 后出现公立中等学校。至二战结束前,英国教育双轨制非常明显,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各成体系,互不相通。 1944 年教育法将公共教育体系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并经改组将民办学校纳入公共教育 体系,为战后英国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60年代是英国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中等教育综合化改革风起云涌。 学制:现行公里教育制度由初教、中教、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四部分组成 1972 死刑 516

15、岁的 1 年制义务教育, 6 年初等, 5 年中等 16 后为继续教育和高教阶段。除公立教育制度,英国还有属私立性质的独立学校系统,包括私立幼儿园、预备学校和公学,这类学校不收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和地方教育当局的官方补助。公立教育制度和独立学校系统各自为政,前者在经费、课程和质量上受政府控制,后者则完全独立。 高教:古典大 学近代大学( 19 世纪上半叶)城市大学( 19 世纪下半叶)新大学(六十年代国家办)原多科技术学院升格的大学( 199 后改称大学)没有专门的全国性大学入学考试,入学主要依据中学阶段的各种证书考试成绩。经费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内部事务上又有很大自主权。 现行教育体制特点:

16、1.行政体制建立在中央和地方所谓的“伙伴关系”的基础上,重视专业咨询机构的中介作用; 2.义务教育阶段不实行分流,课程方面体现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特点; 3.义务教育后实施灵活的分流机制; 4.师范教育已由定向教育模式向非定向模式过渡。 中小学改革:设立国家统一课程 高等教育改革:引进市场机制,适度市场化改革。 美国教育【重点】 美国教育时期:殖民地时期移植时期;独立后改造时期;南北战争后创新时期;二战后至今大发展改革时期。 大发展时期的表现:颁布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国防教育法等,实施生计教育计划,“恢复基础运动”开展,发布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等。 教育行政制度:地方分权制。州

17、负有主要责任,地方承担具体责任,联邦具有广泛影响。 学制:单轨制。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结合。 美国教育特点: 1.地 方教育自主 2.社会团体参与 3.多元文化兼容 4.办学形式灵活 5.大众教育与天才教育结合 高等教育:高校突出特点数量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多,各类高校有一定规模,但边际有渗透,并不一刀切,有调节的余地,能够适应形势的变化,保证总体结构比较稳定。宗旨主要:为个人、他人、社会利益,帮组其最大发挥能力;通过研究和学术成绩狂战人类的知识和幸福;通过相应的和适应的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实施围绕教学、科研、服务三大任务展开。 问题: 1.宏观调控不力 2.教育质

18、量偏低 3.师资队伍不稳 4.校园环境恶化 5.教育机会不均 对策: 1.加强新基础课的教学 2.延长在校时间 3.提高教育标准,加强大学与中等学校的衔接,严格制定录取标准 4.提高师资力量,改善教师待遇 5.加强领导和财政财助。 幼儿教育 概念幼儿教育:广义:指以所有幼儿为对象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在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中进行的教育。狭义:指在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中进行的教育即幼儿公共教育。 学前教育:特指入小学前的 3 至 6、 7 岁幼儿的教育。 早期教育:以往专指出生至 3 岁幼儿的教育,目前可以包括学前教育,指出生至入学前的幼儿的教育。 发展阶段【重点】:初创阶段:与以使用蒸汽

19、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相联系;确立阶段:与以使用电动机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联系;进一步发展阶段:与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相联系。 基本经验: 1.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开办多种类型的幼儿教育机构; 2.多种模式的幼儿教育课程相互补充; 3.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幼儿教育师资。 幼儿教育课程模式: 1.发展成熟论模式 幼儿发起活动、教师回答活动; 2.行为环境论模式-教师发起活动、幼儿回答活动; 3.认知发展相互作用模式 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活动、开展活动。 发展趋势: 1.机构更加多样化 2.模式趋于不断融合 3.进一步重视幼儿教育师资的培训特点:扩大或增加幼儿教育师资培训的结构 /提高

20、幼儿教育师资的质量 4.确立幼儿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奠基地位 5.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的多种功能(教育、补偿、治疗) 6.加强幼儿教育的科学研究 7.扩大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义务教育 概念:根据国家法律,对所有一定年龄范围内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现代教育制度:指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法律形式,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并要求国家、社会和家长必须予以保证的教育制度 ,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等特点。 基本经验: 1.认清意义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首要条件 2.教育立法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3.免费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 4.筹措必须经费是实施义务教育的

21、经济保证 5.培养足够的合格教师是保证义务教育成功的关键 6.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是实施义务教育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加大义务投入保障义务教育权利完善义务教育立法) 如何培养合格师资: 1、建立和发展师范教育体系,培养合格教师 2.重视教师在职进修,提高教师水平 3.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发展趋势: 1.观念的变化:由“ 强化”转为“普及” 2.普及教育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由“基础教育”扩展到“全民教育” 3.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是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小学教育 基本经验: 1.落实教育任务 2.建立合理结构 3.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课程设置原则:针对性、实用性、可接受性)

22、4.实施教学评价 发展趋势: 1.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呈现出不同的态势。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面对问题的不同,将采取的改革措施不会一直,发展前景也会各具特色。 2.各国中小学教育正在进行的全方位改革运动将持续 进入 21 世纪。 3.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 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以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远距离教育将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 职业技术教育 概念: 生计教育:指在普通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广泛的职业技术教育,做到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 发展阶段【重点】兴起阶段( 18 世纪后期至 19 世纪末);制度确立阶段( 19 世纪末到 20世纪 40 年代);继续发展阶段( 20 世纪

23、50 年代到现在)。 基本经验: 1.考虑各种因素,进行适当分流; 2.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多种形式; 3.审度需求变化,合理调整专业; 4 加强基础教育,注意实践训练; 5.注意能力培养,重视职业指导;6.培养那个合格师 资,创造必要条件; 7.总结历史经验,制定职业技术教育法规 发展趋势: 1.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美国生计教育) 2.职业技术教育普及化和上移化 3.职工在职培训经常化和制度化(日本的岗位培训) 高等教育 概念:指在普通基础教育之上的专业教育。现代高等教育雏形产生于 2 世纪的西欧中世纪大学。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1.开始显现出更多的世俗色彩 2.课程内容的专业

24、性加强 3.自治程度高 4.具有某种“国际性”。 近代高等教育的特点: 1.高等学校由学者的行会转化为由国家主办、资助和依法管理的社会机构,在许多国家,教师 有自由讲学的学者百位国家公务人员,学校由远离社会的“象牙塔”转变为教学与科研结合、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服务的场所。同时,近代大学的“跨国性”色彩也大大减弱。 2.基本清除了宗教的影响,成为世俗教育的组成部分。 3.高等学校组织结构和国力机制有很大完善,在学术人员自主管理和社会参与高校事务间开始去的某种平衡。 现行高等教育特征: 1.从尖子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或者二者并存; 2.从比较单一的结构走向多维结构; 3.从数量发展走向质量和数量的协调发

25、展。 基本经验: 1.认清高等教育的地位,坚持以质量为中心的湿度发展方针; 2 促进高 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适应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3.加强高等教育与实践的联系,促进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 4.深化教学改革,实现高级人才的按需培养 5、有限度的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办学经费渠道的多元化 6.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和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平衡机制 发展趋势: 1、普遍从尖子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2、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国际性与民族性交相辉映 师范教育 发展阶段:初等师教到中等师教到高等师教发展和变化的三阶段,体现初级到高级、私立到公立、宗教到世俗、数量到质量、封闭到开放的发展规律。 第一阶段: 英:

26、导生制 教师 训练学校 美:导生制 公立师范学校 法:师范学校的发展 德:师范学校和国家考核制度 第二阶段: 英:教师证书考试制度、管理体制 美:师范教育机构向高等师范学校转变 德:师范大学为主、综合大学教育体系为辅 日:普通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两级示范教育体系 第三阶段: 英:多种高教机构共同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格局 美:取消独立师范学院 德:取消高等师范学校 日:师范学校合并升格 基本经验: 1.改革示范教育结构,适应多规格多形式培养师资的需求; 2.坚持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保证职前培养规格; 3.加强教师在职培训,不断提高师资水平 。 发展趋势:全面化、终身化、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指教师在

27、整个专业性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特殊教育 概念:广义:指对身心发展异常的儿童、青年进行的教育,教育对象包括天才儿童,品德不良者,感官和肢体缺陷者,精神、言语和学习障碍者等。狭义:指对有胜利和心理罚站缺陷的儿童、青年进行的教育,其教育对象不包括天才儿童和品德不良者。 基本经验: 1.坚持和维护特殊教 育的基本原则(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平等的权利、参与社会的权利) 2.重视特殊教育的立法保证和行政支持 3.加强对特殊儿童的正确鉴别 4.发展特殊教育的国际合作与援助 发展趋势: 1.

28、特殊教育向着回归主流的方向发展 ; 2、大力开展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早期补偿教育 ; 3、社会化倾向不断加强,家长和社区的参与以及家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 4.职业技术教育的加强 ; 5.多学科的合作 。 成人教育 概念:以在家庭、社会和国家生活中承担责任者为对象,旨在提高他们的教育程度、文化修养、职业能力,以及满足其兴趣爱好的各种正规非正规、正 式非正式的教育。 基本经验: 1、重视立法工作,保障成人教育的实施; 2、采取多规格多形式办学,适应各种社会需求; 3 加强理论研究,教育适应成人特点;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5、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协同罚站成人教育事业。 发展趋势: 1、继续加强扫盲工作; 2、进一步发展职业培训; 3、成人职业教育进一步制度化 4、成人教育向终身教育体系过渡 决定和影响教育的主要因素:社会生产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地理、人口 世界教育面临的问题: 1、学习需求的迅速增长与不同社会满足能力之间的差距 2、日益加深 的教育财政困境 3、教育与就业的关系难以协调 4、教育中严重的不平等现象 5、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受到严重忽视 发展趋势:终身化、民主化、个性化、信息化、国际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考研笔记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