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普查与勘察重点知识点梳理.pdf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1269224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产普查与勘察重点知识点梳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矿产普查与勘察重点知识点梳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矿产普查与勘察重点知识点梳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矿产普查与勘察重点知识点梳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矿产普查与勘察重点知识点梳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矿产普查与勘察重点知识点梳理 矿产普查 :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找矿的工作。 勘探 :是在发现矿床之后,对被认为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对象通过应用各种勘探技术手段和加密各种勘探工程的进一步揭露,对矿床可能的规模、形态、产状、质量以及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作出评价,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的工作。 矿产勘查的四大理论基础 A、地质基础:是矿产勘查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包括:查明地质特征(基本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物质组成、矿石质量) b、数学基础 c、经济基础 D、 技术基础( 技术水平影响勘查的深度及广度;影响勘查信息获取的途径及数据处理的方式、进度及速度;对勘

2、查战略及程序产生影响;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勘查对象发生变化。) 对立统一的勘探过程最优化准则: 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 我国目前的矿产勘查工作划分 4 个阶段 ( GB/T13908-2002): 预查 :初步了解预查区内矿产资源远景 ,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收集资料,综合分析) 。 普查 :对已知矿化区作出初步评价 ,对有详查价值地段圈出详查区范围。 详查 :作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 ,圈出勘查区范围 ,为勘探提供依据 ,并为制定矿山总体规划、项目建议书提供资料。

3、勘探 :为矿山建设在确定矿山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石加工选冶工艺、矿山总体布置、矿山建设设计等方面提供依据。 矿床勘探周期 :是指完成一个矿床的阶段勘探任务所经历的时间。 影响矿床勘探周期的因素: 与国家矿业管理体制有关,对矿床勘探程度的要求,矿床地质特征的复杂性,勘探技术手段与设备的先进性、便捷程度和有效性,勘探矿区经济地 理环境与交通运输条件等,有关勘探人员的业务素质,勘探报告能否顺利验收。 矿产勘查研究内容: 包括勘查区地质、矿体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和综合评价、放射性测量等。 矿床勘探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研究矿床(区)地质特征和矿山建设范围内矿体分布情

4、况;勘探并研究矿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和选冶性能;综合勘探和综合评价;研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矿区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 勘探工作程序 :勘探基地的确定,勘探计划与设计的编制,勘探施工与管理,勘探报告的编写, 勘探报告 主要由文字报告书和附图、附 表及附件两部分组成。 勘探计划与设计的编制内容: 1.收集已有资料并批判的接受与继承 2.野外初步地质调查 3.室内综合分析和研究 4.制定具体勘探计划 5.编制勘探计划任务说明书 可行性论证的概念及意义: 是一种分析、评价各种建设方案和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方法。 它通过对欲上项目建成后或实施后可能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预测,从

5、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怎样进行建设的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了避免和减少决策的失误,可行性论证目前已成为各种建设、经济活动前期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 可行性论证要考虑的自然地理因素: 1)矿床所处地理位置; 2)矿床所在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好坏; 3)动力供应与辅助材料的来源与供需满足程度对未来矿山的经营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4)水源情况,包括工业及生活用水的满足程度; 5)地形、气候及地震活动情况也应给予慎重的考虑; 6)劳动力来源是否充足 . 可行性论证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七方面: 矿床地质因素,自然经济地理因素,政治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矿产品价格及经贸因素,地租,环境保护 。

6、1、成矿预测 :在科学预测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剖析成矿地质条件、深入研究矿化信息、总结成矿规律,进而圈定不同级别的预测区或三维空间内的找矿靶区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2、成矿预测工作的一般程序 : 1)明确预测要求 2)全面收集地质资料 3)研究成矿规律和建立矿床成矿模式 4)编制预测图 5)重点工程验证 6)编写报告。 3、成矿预测的准则 : 1)最小风险最大含矿率准则 2)优化评价准则 3)综合预测评价准则 4)尺度对等准则 5)定量预测准则。 4、成矿预测方法 :趋势外推法(惯性原理),归纳法(相关原理),类比法(相似原理)。 5、科学找矿 :理论找矿(建立矿床模型和成矿系列)、综合找矿、立体

7、找矿、定量找矿、智能找矿。 6、控矿因素 :指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一切有关因素。 具体如: 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相、古地理、区域地球化学因素、变质因素、岩性、古水文、风化因素、人为因素等。 7、槽、台大地构造成矿分析理论的要点: 地槽成矿的阶段性(早、中、晚三阶段、多旋回性)、类型性;地台区成矿的双层性;地洼区成矿的“三多”特点(成矿物质的多来源、成矿作用的多阶段、矿床的多类型共生)。 预测找矿工作中的岩浆岩因素分析可概括为以下六方面 :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研究 ;岩浆岩对成矿的空间分布控制;岩浆活动对成矿的时间分布控制;岩浆活动的物理、化学条件对成矿的影响;岩浆岩与已知矿产的成因关系的判断

8、;岩浆岩被剥蚀程度的研究。 分析变质作用因素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 1)以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和变质作用研究为基础,恢复原岩类型及其建造类型 ; ( 2)注意分析区域变质程度,划分变质相带 ; ( 3)研究总结变质建造及其有关的变质矿床 。 简述预测找矿工作中的地层、岩相、古地理因素研究要点: ( 1)对地层:地层的含矿性分析、成矿序列,地层岩性对成矿的影响; ( 2)对岩相:不同岩相与成矿的关系,同一岩相内相变分带对成矿的影响及对找矿的意义; ( 3)古地理:不同地理条件对成矿的影响及联系,古地理条件的恢复对找矿工作的指导作用。 找矿标志 :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指示矿床存在或可能存在的

9、一切现象和线索。按其成因分类可分为五类: 地质标志,地球化学标志,地球物理标志,生物标志,人工标志。 地质标志 :矿产露头、近矿围岩蚀变、特殊矿物及矿物标型特征、特殊的地形等。 成矿规律: 指对矿床形成和分布的时间、空间、物质来源及共生关系诸方面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我国的成矿期划分为如下六个: 1)前寒武纪成矿期; 2)加里东成矿期; 3)海西成矿期; 4)印支成矿期; 5)燕山成矿期(燕山运动是我国最重要的内生成矿期); 6)喜马拉雅成矿期 。 地壳成矿演化的若干特点: A.多旋回性 :指的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相同的矿床类型或类似的矿产组合在前后构造旋回中周期性地重复出现的规律性。 B、 继

10、承性 :指的是区域内同一成矿元素或一组成矿元素,在不同时代以相同或不同形式相继成矿的规律性 。 C、 长期性 D、 方向性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具体体现为:丛聚性分布(矿化集中区、成矿区域);带状分布(全球性成矿带、区域分带、矿区分带、矿体分带 );等距性分布 。 矿床共生: 指不同矿种或不同类型的矿床在空间上集中在一起产出的自然现象。分为四类:单矿种同类型矿床组合单矿种不同类型矿床组合多矿种同类型矿床组合多矿种不同类型矿床共生组合。 成矿系列 :指具有统一成矿过程、时空上有密切联系、成因上有成生联系的矿床组合。 成矿模式 :是以简明的图表、文字或数学公式对矿床组 (或某一类矿床 )的成矿地质

11、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化标志进行的高度综合和理论概括。 矿技术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五大类 :地质方法、地球化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遥感方法、工程技术方法。 矿化信息 :指从地质信息中提取出来的,能够指示、识别矿产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事实性信息和推测性信息的总和。 找矿模型 :是在矿床成矿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发现某类具体矿床所必须具备的有利地质条件、有效的找矿技术手段以及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矿化信息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找矿模型的分类 :经验找矿模型、地质 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地质 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流程式找矿模型 。 信息合成的基本步骤 :建立地质概念模型;原始各种信 息的预处理工作;信息的

12、关联和提取;信息的综合和转换。 找矿靶区优选 :是在找矿靶区 (找矿远景区、找矿有利地段 )已圈定的前提下,应用经验的、数学的或计算机方法,据相对的成矿可能性大小 (成矿有利程度 )、结合经济、地理、交通、市场供需关系等诸方面因素的综合比较,对找矿靶区所进行的评价和优劣排序,即找矿靶区的分级。 找矿靶区优选的原则 :系统优化原则、综合评判原则 。 影响因素 :( 1)地质矿产因素( 2)经济地理因素等 。 找矿靶区优选的工作方法: 经验类比法、综合信息法、数学模型法 。 矿体地质特征 :矿体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质量特征。 矿床勘探类型 :是根据矿床地质特点,尤其按矿体主要地质特征及其变化的复杂程

13、度对勘探工作难易程度的影响,将相似特点的矿床加以归并而划分的矿床类型。 矿床勘探类型划分的依据 :矿体规模、主要矿体形态复杂程度、构造影响程度、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主矿体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 衡量勘探程度高低的要素 : 1)主要矿体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内部结构特征的研究与控制程度; 对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等质量特征和各类型、品级矿石选冶加工的技术性能,以及各种可供综合开发利用的共生矿产和伴生有用组分的研 究与查明程度; 3)对水文地质条件与开采技术条件的研究控制程度 ; 4)已探明的矿产储量总量,及其中不同类别储量的比例和空间分布情况 (包括勘探深度 )。 矿体取样 :是指从矿体或近矿围岩中

14、采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经过加工处理,用以进行各种分析、测试、鉴定与实验,研究确定矿产质量、物化性质及开采加工技术条件的专门性工作。 根据取样目的任务不同可分为 :化学取样、岩矿鉴定取样、加工技术取样、开采技术取样和地球物理取样等。 取样的一般程序: 样品的采集加工处理化学分析、测试鉴定、试验等结果的检查与评定。 化学取样 :是指通过对采集来的有代表性样品的化学分析,测定矿石及近矿围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工作。据取样对象分类为:自然露头、钻探取样、坑探工程取样。 露头及坑探工程中的采样可具体分为下列方法: 刻槽法,剥层法,方格法,拣块法,打眼法,全巷法 。 化学分析的分类及其作用: ( 1

15、)全分析 分析目的: 了解矿石中所含的全部化学成分。 分析项目: 所有元素含量之和接近 100%。光谱分析的除痕迹元素外的所有元素都应分析。分析应在勘探初期进行,以便于指导勘探工作。 分析样品: 必须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或组合样品。一个矿区其总量一般不超过 20个。 ( 2)普通分析(又叫基本分析) 分析目的: 查明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的含量及其变化情况,作为圈定矿体,计算储量之用。 分析项目: 分析项目因矿种和矿石类型而异。分析全部化学分析样品,分析工作系统进行。 ( 3)组合分析 分析目的: 了解矿石中的伴生有益组分和有害杂质的含量。 分析项目: 一般根据全分析的结果或多元素分析的结果确定。

16、分析样品: 可由普通分析样品的付样组合而成。一般由 8-12个付样组合成一个组合样。当有益及有害元素分布规律比较清楚后可用 20-30个,甚至 50个付样合并成。样品合并必须遵循样品合并原则。 ( 4)物相分析(又叫合理分析) 分析目的:查明有用组分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以便于划分不同矿石类型。 分析项目: 根据不同物相的矿石的化学成分特点确定。分析样品:在两类矿石的分界处附近采取,样品数量可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为 5-20个。也可用基本分析样品的付样或组合样进行分析。 勘探工程布置的原则: 加密剖面系统布置各种勘探工程;勘探剖面的方向应该根据矿体属性特征变化最大的方向来确定;相对均匀原则;充分利

17、用原有的工程。 总之,勘查工程布置应力求贯彻以最少的工程量、最少的投资和最短的时间,获取全面、完整、系统、准确和数量尽可能多的地质资料信息和成果的地质勘查工作总原则。 勘探工程总体布置方式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 ( 1)勘探线 :勘探工程布置在一组地表相互平行的勘探线所在铅垂勘探剖面内的工程总体布置方式,称之为勘探线法。 适用于呈两个方向 (走向及倾向 )延伸,产状较陡的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脉状等矿体。( 2)勘探网 :勘探工程布置在两组不同方向勘探线的交点上,构成网状的工程总体布置方式,称为勘探网。要求所有的勘探工程主要是垂直的勘 探工程,如直钻、浅井等。 正方形勘探网适用于勘探在平面上形状

18、近于等轴状,矿化品位变化也在各方向无明显差别的矿体,如斑岩型矿床、产状极缓或近水平的沉积矿床等。 矩形网适用于平面上沿一个方向延伸较长,另一方向延伸较短的产状平缓的层状、似层状矿体;或矿体某些特征标志沿一个方面变化大、沿另一个方面变化较小的矿体。 菱形网适用于那些矿体规模很大,而沿某一方向变化较小的矿床。 ( 3)水平勘探 :勘探工程沿不同标高水平 (中段 )揭露矿体,以获得一系列不同标高水平的勘探断面的这种勘探工程布置形式叫做水平勘探。 它尤其适用于陡倾 斜的矿体,特别是柱状、筒状、管状矿体,采用水平勘探地质效果更好 。 勘探工程间距 :是指沿矿体走向和倾斜方向相邻工程截矿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乘

19、积,也称“勘探网度”。 影响确定勘探工程间距的主要因素: 矿体本身的特性(地质特征);矿产勘查工作阶段及勘探任务所要求的储量级别;勘探技术手段类型;矿石内部结构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确定合理勘探工程间距的方法 : 1.类比法 2.加密法 3.稀空法 4.数理统计法 。 勘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 :是指对探矿工程所揭露的地质现象,通过地质观察、取样、记录素描、测量等,以取得有关实物和图件、表格和文字记录等第一性原始地质资料的过程。 综合地质编录 :又称“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指根据各种原始地质资料进行的系统整理和综合研究的工作总称。 储量计算的一般过程是: 1) 确定矿床工业指标; 2)圈定矿体

20、边界或划分资源储量计算块段; 3)根据选择的计算方法,测算求得相应的资源储量计算参数:矿体 (或矿段 )面积 S,平均厚度 M,矿石平均体重 D,平均品位 C 等 。 4)计算矿体或矿块的体积 V 和矿石资源量储量 Q: Q=VD 或金属量 P: P=QC。 5)统计计算各矿体或块段的资源量储量之和,即得矿床的总资源量储量。 矿床工业指标: 简称工业指标,它是指在现行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部门对矿石原料质量和矿床开采条件所提出的要求,即衡量矿体是否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综合性标准。 矿体边界线的种类( 7 个)及其意义 : ( 1)零点边界线:矿体尖灭点的联线。一般情况下,它与矿体自然边界 (矿体

21、与围岩界线明显 )或外边界线一致,表示各矿体大致分布范围。 ( 2)可采边界线:是指可供开采利用的矿体 (矿块或块段 )边界线 。 ( 3)内边界线:连接边缘见矿工程所形成的边界线,表示由勘探工程实际控制的那部分矿体分布范围。 ( 4)外边界线:用外推法确定的矿体边界线,表示矿体的可能分布范围;它与内边界线间的储量的可靠程度要低于内边界线范围内的储量。 ( 5)资源储量类别边界线:以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圈定,表示不同类别资源储量分布范围的边界线。 ( 6)自然 (工业 )类型边界线:以矿石自然 (工业 )类型划分标准确定的边界线。 ( 7)工业品级边界线:在能分采矿石工业类型边界线内,以工业品级划分标准确定的边界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考研笔记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