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学原理复习重点 绪论 什 么 是 美学 1.美学 学科 名称 的提 出 1750 年, 德国 哲学 家鲍 姆 加通提 出 Aestheica 。美 学史上 把这 一年 作为 鲍姆 加通正 式提 出美 学学 科概 念的时 间。 2.我国 20 世纪50-60 年 代 的美学 大讨 论, 各派 代表 人物及 主要 观点 20 世纪 50 年代 到 60 年 代 的一场 美学 大讨 论 。 讨 论 问题 : 美 的本 质 , 即 美是 主观的 还是 客观 的。 ( 哲学 的角度 才是 正确 的) 蔡仪 美 是客 观的 (美 是典 型) 吕荧、 高尔 泰美 是主 观的 朱光潜 美是 主客 观的 统
2、一 (美在 意象 ) 李泽厚 美是 客观 性和 社会 性的统 一 缺 陷( 消极 作用 ) 1) 对 朱光 潜的 批判 , 有 很 大的片 面性 : 否 定了 朱光 潜对中 西美 学融 合的 有益 探索, 同时 也全 盘否 定了 西方近 现代 美学 。 2) 把美 学纳 入认 识论 的框 框, 用 的是 “ 主客 二分” 的思维 模式 , 对 中国 美学 的理论 建设 产生 了消 极作 用。 3.美学 的研 究对 象: 美学 的研究 对象 是审 美活 动 审 美活动 是人类 的一项 不可 缺少的 精神文 化活动 ,是 人类的 一种基 本的生 存活 动,是 人性的 一项基 本 的价值 需求 。
3、“ 审美 关系 ” 和“ 审美 经验 ”都 可纳 入到 “ 审美 活动 ”的 设定 中。 4.美学 的学 科性 质 : 1)美学 是一 门人 文科 学 美 学研究 的对象 是人生 活的 世界, 包括人 的意义 世界 和人的 价值世 界,这 里表 现了美 学两个 特点: 美 学与人 生联 系紧 密; 美学 与民族 文化 传统 联系 紧密 。 2)美学 是一 门理 论科 学 美学是 哲学 。 “ 美学 理论 是 哲学的 一个 分支 。 鲍 桑葵 美学 史 美学是 哲学 ,是 理论 ,哲 学思维 。美 学不 是一 般的 审美意 识, 是表 现为 理论 形态的 审美 意识 。 3)美学 是一 门交 叉
4、科 学 美 学与艺 术学、 心理学 、语 言学、 人类学 、神话 学、 社会学 、民俗 学、文 化史 、风俗 史有着 密切的 联 系。 4)美学 是一 门正 在发 展中 的学科 纵观东 西方 的美 学发 展, 我们至 今还 找不 到一 个体 现 21 世纪 时代 精神 的、 体 现文化 大综 合、 真正 称得 上是现 代形 态的 美学 体系 ,美学 体现 还需 要建 设、 创造, 需要 国际 学术 界的 共同努 力。 第一章 美 是 什么 1.柏拉 图对 美的 定义 柏 拉图认 为“美 本身” 是一 种绝对 的美, “这种 美是永 恒,无 始无终 ,不生 不灭 ,不增 不减的 ” 。这 个 “
5、美本 身” 就是 美的 “理 念” , 这种 理念 是客 观的 , 而且先 于现 实世 界中 的美 的东西 而存 在。 美是理 念是 指: 1) 美的 本质 不在 自然 事物 , 而在 理念, 理念 是自 存 自在的 , 因 此是 永远 没有 变异和 发展 的。 事物 的美 是由于 理念 的参 与所 形成 的。 2)理 念因 为其 所包 含的 内 容外延 不同 ,分 成许 多层 次,美 也有 很多 等级 。 3)绝 对美 是美 的本 体, 是 美的最 完全 体现 ,至 美也 是至善 的。 4)美 的东 西之 所以 美的 , 乃是由 于美 本身 。 2.柳宗 元的 命题 的理 解 柳宗元 命题
6、是: “夫 美不 自 美,因 人而 彰。 兰亭 也, 不遭右 军, 则清 湍修 竹, 芜没于 空山 矣。 ” 理 解: 1)美 不是 天生 自在 的, 美 离不开 观赏 者, 而任 何观 赏者都 带有 创造 性。 2)美 并不 是对 任何 人都 是 一样的 。同 一外 物在 不同 人面前 显示 为不 同的 景象 ,具有 不同 的意 蕴。 3) 美带 有历 史性 。 在 不同 的历史 时代 , 不同 的民 族 , 在 不同 的阶 段 , 美 一方 面有共 同性 , 另一 方面 又 有差异 性。 总而言 之, 不存 在一 种实 体化的 、外 在于 人的 “美 ” , “美 ”都 离不 开人 的审
7、美 活动。 3.马祖 道一 的话 的理 解“ 心不自 心, 因色 故有 ” 。 马祖道 一 “凡 所见 色, 皆 是见心 , 心不 自心 , 因 色 故有” 。 也 就是 说色 不是 单 独存在 的 , 对 应于 心, 才 显 现出色 。心不是 单独的存 在,对 应于色, 才显现出 心的存 在。这两 个是互为 依存, 互 为显现 的。梅花 的 显现, 是因 为本 心, 本心 的显现 ,是 因为 梅花 。这 是禅宗 的智 慧, 也是 禅宗 对中国 美学 的贡 献。 “ 心”照 亮美的 光源。 这个 “心” 不是实 体性的 ,而 是最空 灵的, 正是在 这个 空灵的 “心” 上,宇 宙 万化如 其
8、本 然地 得到 显现 和敞亮 。美 是对 实体 性的 自我的 超越 ,不 存在 一种 实体化 、纯 粹主 观的 “美 ” 。 5.对“ 美在 意象 ”的 理解 最早提 出意 象的 是南 北朝 时期的 刘勰 , 在 文 心雕 龙 神 思 的 “ 独照 之 匠 , 窥意象 而运 斤, ” 提 出 “ 意 象” 范 畴。 在 中国 的传 统美 学看来 , 意 象就 是美 的本 体, 意 象也 是艺 术的 本体, 也就是 情景 交融 。 “情 ” “景 ” 统 一是 审美 意象 的基 本结 构。 朱 光潜 说: “美 感的 世 界纯粹 是意 象世 界。 ” 宗 白 华说: “主 观的 生命 情调 与
9、客 观的自 然景 象交 融互 渗, 成就一 个 鸢 飞鱼 跃, 活泼 玲珑, 渊然 而深 的灵 境。 ” 这就是 美。 意象的 分析 1)审 美意 象的 性质 A、审 美意 象是 一个 完整 的 、充满 意蕴 、充 满情 趣的 感性世 界, 也就 是情 景交 融。 B、审 美意 象在 审美 活动 中 产生。 C、意 象世 界显 现一 个真 实 的世界 ,即 人与 万物 一体 的生活 世界 。 D、审 美意 象给 人一 种审 美 的愉悦 。 2)审 美意 象的 意蕴 ,是 以 情感性 质的 形式 所揭 示的 世界的 意义 。 3)与 美对 立的 概念 美的反 面, 就是 遏制 或消 解审美 意象
10、 的生 成, 遏制 或消解 美感 (审 美体 验) 的产生 。 美 和不 美的 界限, 艺术与 非艺 术的 界限 就在 于能不 能生 成审 美意 象, 就在于 王夫 子所 说的 ,能 不能“ 兴” (产 生美 感) 6.如何 理解 审美 意象 只存 在于审 美活 动中 审 美意象 不是一 个既成 的、 实体化 的存在 ,而是 在审 美活动 的过程 中生成 的, 意象世 界不能 脱离审 美 活动而 存在 ,美 只能 存在 于美感 活动 中, 这就 是美 和美感 的统 一。 意 象是一 个意向 性产物 ,意 象的统 一性以 及作为 这种 统一性 的内在 基础的 意蕴 ,都依 赖于意 向性行 为 的
11、生发 机制 审美 活动 。 世界 万物 由于 人的 意识 而被照 亮, 被唤 醒, 从 而 构成 一 个充 满意 蕴的 意象 世界。 意象世 界是 不能 脱离 审美 活动而 存在 的。 美只 能存 在于美 感活 动中 。 7.如何 理解 真善 美只 能在 审美活 动中 实现 “美” 是一 个情 景交 融的 意象世 界, 这个 意象 世界 照亮一 个有 意味 、 有 情趣 的生活 世界 (人 生) , 这 是 存在的 本来 面貌 , 即 “ 真” , 但这 个真 实存 在的 “ 真” , 而不 是逻 辑的 “ 真” 。 这 就是 “ 美” 和 “真” 的统 一。 这个意 象世 界没 有直 接的
12、功利的 功效 , 所 以没 有直 接功利 的 “ 善” 。 但 在美 感 中, 当 意象 世界 照亮 我们 这个 有 情趣、 有意味的 人生(存 在的本 来面貌) 时,就会 给予我 们一种爱 的体验, 感恩的 体验,它 会激励我 们 去 追求自 身的高尚 情操,激 励我们 去提升自 身的人生 境界。 这是“美 ”与“善 ”的统 一,当然 ,这个善 不 是 狭隘的、 直接功 利的“善 ” ,而 是在精 神领域提 升人 生境界的 “善 ” 。这就 是真 善美的统 一,但 这个统一 只能在 审美 活动 中实 现。 真:美 是自 然, 体现 一个 真实的 世界 。 善 :意 象世 界激励 我们 向善
13、。 第二章 美 感 是体 验 活 动 1.美感 不是 认识 ,美 感是 体验 审 美体验 的出发 点是与 人生 紧密相 连;其 本身特 性是 直接、 当下的 经验; 其思 维模式 是瞬间 的直觉 , 得到的 是整 体性 ;其 追求 目标是 创造 了充 满意 蕴的 感性世 界。 认识的 出发 点 是 脱离 人和 世界; 其本 身特 性是 脱离 直接性 , 抽 象的 概念 世界 ; 其思 维模 式是 逻辑 思维, 对事物 整体 进行 分割 ;其 追求目 标是 追求 一个 抽象 的概念 体系 。 2.移情 学说 19 世 纪 , 德 国美 学家 菲舍 尔提出 移情 的概 念 , 移 情 学说的 主要
14、 代表 人物 为立 普斯。 “ 移情 说 ” 从 心理 学 的 角度出 发,认为 人的美感 是一种 心理错觉 ,一种在 客观事 物中看到 自我的错 觉。它 认为,产 生美感的 根 本 原因在于 “移情 ” 。 所 谓“ 移情” ,就是 我们的情 感“ 外射”到 事物身 上去,使 感情变成 事物的 属性,达 到物我 同一 的境 界。 “ 移情 说” 认 为, 只 有在 这种 境 界中, 人才 会感 到这 种事 物是美 的。 立普 斯的 “ 移 情说” 侧重于 对主 体心 理功 能的 体验, 侧重 “ 我及 物” , 把 主体的 感觉 、 情 感等 提到 了审美 对象 的地 位, 揭示 了美 感
15、中包含 了审美主 体的心理 错觉等 美感心理 规律。但 是立普 斯的“移 情说”是 建立在 唯心主义 基础上的 。 它 的最大 缺陷就是 否定了审 美对象 的客观性 ;在强调 主体因 素的能动 作用时, 忽视了 对客体这 一外部因 素 的分析 。 3.心理 距离 学说 心理距 离说 是由 英国 的爱 德华 布洛 在 20 世 纪提 出 的, 认 为人 在审 美时 应在 心理上 与对 象保 持一 种适 度 的、非 功利的、 非实用的 距离, 这种距离 由于消除 了观赏 者对作品 的实用态 度,而 是美感 有 利于快感 , 因此使 观赏 者对 眼前 事物 产生了 新的 体验 ,若 是主 客体在 心
16、理 距离 上失 距了 ,则不 会获 得美 感。 4.美感 与快 感的 区别 和联 系 A、美 感与 生理 快感 的区 别 美 感是超 实用、 超功利 性的 ,是指 是情景 交融、 物我 同一, 产生的 审美意 象。 是精神 愉悦和 生理快 感 的复合 体。 生理 快感 是满 足实用 要求 ,完 全受 外来 刺激支 配, 没有 审美 意象 。 B、美 感与 生理 快感 的联 系 第一, 美感 往往 是精 神愉 悦和生 理快 感的 复合 体, 视听器 官在 引发 美感 的同 时引起 生理 快感 。 第二, 除了 视听 两种 器官 ,其他 感官 获得 的快 感, 有时可 以渗 透到 美感 ,转 化为
17、美 感或 者加 强快 感。 5.弗洛 依德 的无 意识 理论 美 感的源 泉存在 于无意 识的 领域, 艺术创 造的动 力也 存在于 无意识 之中, 这就 是人的 本能欲 望,也 就 是性欲 。 性欲 要求 得到 满 足, 这就 是 “力 比多 ” 的 愉快原 则 。 但 文明 社会 对 性欲的 满足 有着 种种 限制 , “力 比 多”就会 潜入心的 深层, 成为“潜 意识” 。 “力 比多 ”还有另 外的出路 ,一是 “梦” ,一是“ 白日梦 ” , 还 有就是 “艺 术想 象” 。在 艺 术想象 中, 性欲 经过 隐秘 的隐瞒 和伪 装, 以文 明社 会所能 允许 的形 式表 现出 来,
18、 这 就是 人人 可以 进入 的世 界。在 这个 世界 ,人 的本 能欲望 得到 满足 ,这 就是 美的源 泉。 “俄狄 浦 斯 情结 ”是 性本 能的典 型表 现, 是一 种无 意识的 欲望 。 6.蔡元 培的 “以 美育 代宗 教” “ 以美育 代宗教 ”的思 想贯 穿于蔡 元培先 生一生 。早 在新文 化运动 中,他 就不 只一次 地提出 “以美 育 代宗教 ” , 强调 美育 是一 种 重要的 世界 观教 育。 从教育 的角 度看 , 坚 持了 教育独 立, 建构 了健 全人 格; 从 社会 意义 看, 重 塑 国人信 仰, 实现 思想 启蒙。 从 美感在 最高层次 上的神圣 性,从
19、美感在最 高层次上 的与宗 教感的相 通与区分 上看, 蔡元培的 “以美育 代 宗教” 有了 一种 新的 阐述 。 人 有一种 超越个 体生命 有限 存在而 追求绝 对和无 限的 精神需 求,而 宗教则 以他 自己的 方式满 足了人 的 这 种超越 的精神追 求。这或 许就是 宗教信仰 的心理根 源。在 社会的某 个阶段, 狭义的 宗教也许 会消亡( 这 是另一 个问 题, 这里 不加 讨论) , 但是 人性 中的 这种 追求永 恒和 绝对 的精 神需 求却永 远不 会消 亡。 除了 宗教 超 越,还 有审美超 越 一 种自由 的、积极 的超越 可以 满足人性 的这种追 求。这 是以“美 育代
20、宗教 ” 的深刻 意义 所在 。 7.美感 的特 性 1) 功利 性。 在 审美 活动 中 , 人们 超越 了对 象的 实在 , 因而 也就 超越 了利 害的 考虑。 这意 味着 美感 是人 和世界 的一 种自 由的 关系 。 2 )直 觉性。 这是美感 的超理 性(超 理性) 的性质 。美 感中包 含有理 性的成 分, 或者说 ,在“ 诗” ( 审 美直觉 )中 渗透 着“ 思” ( 理性) 。 3)创造 性。 美感 的核 心是 生成一 个意 象世 界, 这是 不可重 复的 ,一 次性 的。 4) 超越性 。美感 在物我 同一 的体验 中超越 主客二 分, 从而超 越“自 我”的 有限 性。
21、这 种超越 ,使人 获 得一种 精神 上的 自由 感和 解放感 。这 种超 越使 人回 到万物 一体 的人 生家 园。 5) 愉悦性 。美感 的愉悦 性从 根本上 是由于 美感的 超越 性引起 的。在 美感中 ,人 超越自 我的牢 笼,回 到 万 物一体 的人生家 园,从而 在心灵 深处引发 一种满足 感和幸 福感。这 种满足感 和幸福 感可以和 多种色调 的 情 感反应 结合在一 起,构成 一 种非 常微妙的 复合的精 神愉悦 。这是人 的心灵在 物我交 融的境域 中和整个 宇 宙的共 鸣和 颤动 。 第三章 美 和 美感 的 社 会 性 1.怎样 理解 美和 美感 具有 社会性 美 和美感
22、 具有社 会性, 因为 ,第一 ,审美 主体是 社会 的、历 史的存 在,因 而他 的审美 意识必 然受到 时 代 、民族 、阶级、 社会经济 政治制 度、文化 教养、文 化传统 、风俗习 惯等因素 的影响 ;第二, 任何审美 活 动 都是在 一定的社 会历史环 境中进 行的,因 而必然受 到物质 生产力的 水平、社 会经济 政治状况 、社会文 化 氛围等 因素 的影 响。 2理 解社 会文 化环 境对 审 美活动 的影 响 社 会文化 环境对审 美活动的 影 响, 在每个个 人身上, 集中体 现为审美 趣味和审 美格调 。 审 美趣 味 是一 个人的 审美 偏爱 、 什 么标 准、 审 美理
23、 想的 总和 , 是 一个人 的审 美观 的集 中体 现, 它 制约 着主 体的 审美 行为 , 决定着 审美 主体 的审 美指 向。审 美趣 味既 带有 个体 性的特 征, 又带 有超 个体 性的特 征。 审 美格调 (审美 品 位) 是一 个人的 审美趣 味的整 体表 现。一 个人的 审美趣 味和 审美格 调(品 味)都 是 社 会文化 环境的产 物,都受 到这个 人的家庭 出身、阶 级地位 、文化教 养、社会 职业、 生活方式 、人生经 历 等多方 面的 影响 ,是 在这 个人的 长期 的生 活实 践中 逐渐形 成的 。 3理解 审美风尚 审 美风尚 是一个 社会 在 一定 时期中 流行
24、的 审美趣 味, 它体现 一个时 期社会 上大 多数人 的生活 追求和 生 活方式 ,并 且形 成为 整个 社会的 精神 氛围 。 它有三 个特 点 :1) 影响 面 广, 超 越社 会地 位和 阶层 ;2) 渗透 力和 扩张 力很 强 ;3) 有时 间性 , 是 一个 社会在 较长 的时 期所 显示 的相对 比较 稳定 的审 美风 貌,是 那个 时期 的社 会美 和艺术 美的 时代 特色 。 第四章 自然美 1理 解自 然美 的本 质 自然美 的性 质: 归根 到底 是“美 是什 么” 的问 题 自然美 的性 质: 美是 什么 1) 自 然美 在于 自然 物本 身 的属性 ;2 ) 自 然美
25、 是心 灵 美的反 映;3) 自然 美在 于 “自然 的人 化” ;4 ) 自 然美在 于人 和自 然相 契合 而产生 的审 美意 象。 2是 否所 有的 自然 物都 是 美的 “肯定 美学 ” 的 观点: 认 为自然 中所 有的 东西 都具 有全面 的肯 定的 什么 价值 。 “肯定 美学” 和 “自 然全 美 ”的观 点,最根 本的问题 是把自 然物的美 看成是自 然物本 身的超历 史的属性 ,从而 否定审美 活动(美 与 美 感)是 一种社会 的历史的 文化活 动。但人 类文化史 说明, 审美的社 会性和历 史性是 不能否定 的,人与 自 然 物能否 产生审美 意象,这 得取决 于社会文
26、 化环境的 诸多因 素,取决 于审美主 体的审 美意识以 及审美活 动 的具体 情境 。自 然中 的东 西不可 能是 “全 美” ,因 此 “肯定 美学 ”的 观点 是站 不住脚 的。 3自 然美 和艺 术美 谁高 谁 低的问 题 美 是人与 世界的 沟通和 契合 ,是由 情景相 融、物 我同 一而产 生的意 象世界 。这 个意象 世界又 是人的 生 活世界 的真 实的 显现 。 这 一点, 自然 美和 艺术 美是 相同的 。 自 然美 是 “ 胸中 之 竹” , 艺术 美就 是 “手 中之 竹” 。 它 们都有 赖于人的 意识的发 现、照 亮和创造 。就它们 都是意 象世界, 都离不开 人的
27、创 造,都显 现真实的 存 在这一 点来 说, 它们 并没 有谁高 谁低 之分 。 同 时, 艺术作 品的 创作 , 从 “胸 中之竹 ” 到 “手 中之 竹” , 有一 个技艺 操作 在里 卖弄 ,这 也给艺 术美 带来 了一 些不 同于自 然美 的特 点, 并对 欣赏者 的美 感产 生影 响。 4自 然美 的 发 现是 一个 过 程 自 然美的 发现: 美是历 史的 产物, 对自然 美的发 现是 一个过 程。在 西方, 自然 美的发 现开始 于文艺 复 兴 时期。 在中国, 自然美的 发现开 始于魏晋 时期。魏 晋时期 与文艺复 兴时期相 似,是 强烈、矛 盾、热情 浓 于生命 的一 个时
28、 代, 是精 神上大 解放 的一 个时 代。 5中 国人 对自 然美 的发 现 也是一 个过 程 在 中国, 自然美 的发现 开始 于魏晋 时期。 魏晋时 期与 文艺复 兴时期 相似, 是强 烈、矛 盾、热 情浓于 生 命的一 个时 代, 是精 神上 大解放 的一 个时 代。 第五章 社会美 1 人物 美的 三个 层面 1) 人体 美。 人的 形体 美 、 线条美 、 色彩 美等 等 , 最 终显示 为感 性生 命之 美 。 如希腊 神话 美男 子纳 克索 斯; 2) 人的 风姿 和风 神。 一 个 人的言 行举 止、 声音 笑貌 表现出 人内 在的 灵魂 美、 精神美 时, 就形 成了 一种
29、 风姿之 美, 风神 之美 。 3) 处于 特定 历史 情景 中的 人的美 。 把 历史 人物 放在 历史情 境中 欣赏 , 包 含更 丰富的 历史 内涵 和人 生意 蕴,也 更能 引发 欣赏 者的 人生感 、历 史感 。 2 理解 民俗 风情 的美 一个地 区的 人民 群众 有自 己相对 固定 的生 活方 式, 称为民 俗。 这种 相对 固定 的方式 显示 出审 美价 值时 , 就称为 风情 。 第六章 艺术美 1模 仿说 古 希腊人 主张模 仿说, 即艺 术是现 实世界 的模仿 。柏 拉图认 为,因 为现实 世界 也只是 对 理念 世界的 模 仿 ,因此 ,艺术是 模仿的模 仿,是 不真实
30、的 。亚里士 多德认 为,因为 艺术表现 了普遍 性,所以 比历史更 真 实, 因 此艺 术是 真实 的。 文艺复 兴时 期的 许多 艺术 家,17 世 纪的 古典 主义 、19 世 纪的 批判 现实 主义 都 主张 这种模 仿说 。 2艺 术的 本体 是意 象世 界 艺 术的本 体是审 美意象 ,即 一个完 整的、 有意蕴 的感 性世界 。艺术 不是为 人们 提供一 件有使 用价值 的 器 具,也 不是用命 题陈述的 形式向 人们提供 有关世界 的一种 真理,而 是向人们 呈现一 个意象世 界,艺术 创 作了、 呈现 了一 个完 整的 感性世 界 审 美意 象。 3艺 术和 美 的 关系 艺
31、术的 本体 是意 象世 界, 也就是 说, 艺术 的本 体是 美 (审 美意 象) , 艺 术和 美 (审美 意象) 是不 可分 的。 从本体 意义 上说 ,艺 术就 是美, 但是 美不 是艺 术。 原因: 1)美 学不 光研 究艺 术, 还 研究社 会美 ,自 然美 。 2) 艺术 的层 面还 包括 很多 , 美 学只 研究 审美 的层 面 的, 而艺 术是 多层 面的 复 合体 。 有 审美 的 , 知 识的, 技术的 ,物 质载 体的 ,经 济的, 政治 的。 4艺 术和 非艺 术的 区别 艺 术与非 艺术之 间,是 以能 不能呈 现一个 意象世 界加 以区分 的。由 于美( 意象 )与
32、美 感(感 兴)是 同 一 的,因此 区分也 就在于这 个作品能 不能使 人“兴 ” ( 产生 美感 ) 。 如果不能 是使 人产生美 感,那 就不能生 成意象 世界 ,也 就没 有艺 术。 5艺 术创 作的 过程 艺 术创作 的过程 ,一个 是从 眼中之 竹到胸 中之竹 ,是 情景交 融,生 成意象 。另 一个是 从胸中 之竹到 手 中之竹 ,是 意象 的物 化。 6影 响艺 术创 造的 因素 在 艺术创 造过程 中可能 涉及 政治因 素、经 济因素 、物 质技术 因素等 等多种 复杂 的因素 ,但这 一切的 中 心始终 是一 个意 象生 成的 问题。 7.艺术 作品 的层 次结 构 1)材
33、 料层 艺术作 品必 然要 有物 质材 料作为 载体 ,艺 术作 品的 物质材 料的 两个 意义 :a 它影响 意象 世界 的生 成;b 物质材 料的 层面 会给 予观 赏者一 种质 料感 ,这 种质 料感也 可以 融入 美感 而成 为美感 的一 部分 。 2)形 式层 : 形式层 是与 材料 层相 联系 的, 形 式是 材料 的形 式化 , 但是 形式 超越 材料 而成 为一个 完整 的 “ 象” (形 式 世界) 。艺 术作 品中 的这 个 形式层 在作 品中 也有 两个 方面的 意义 :a 它显 示作 品的意 蕴、 意味 。b 它本 身有 某种意 味 , 这 种意 味就 是 所说的 “
34、形式 美 ” 或 “形 式 感” , 这 种形 式感 也可 以融 入美感 而成 为美 感的 一部 分。 3)意 蕴层 艺术作 品的 意蕴 , 我 们过 去也称 之为 作品 的 “ 内容 ” 。 艺术 作品 的意 蕴与 理论 作品的 内用 不同 , 艺 术作 品 的“意 蕴”只能 在直接观 赏作品 的时候感 受和领悟 ,而很 难用逻辑 判断和命 题形式 把它“说 ”出来。 艺 术 作品的 “意蕴” 蕴涵在意 象世界 之中,而 且,这个 意象世 界是在艺 术欣赏过 程中复 活(再生 成)的, 因 而 艺术的 “意蕴” 必然带有 多义性 ,带有某 种程度的 宽泛性 、不确定 性和无限 性。这 决定了
35、艺 术欣赏中 的 差异性 和丰 富性 。艺 术作 品的意 蕴层 有复 合性 ,在 不同的 艺术 形式 和艺 术作 品中, 这种 复合 是不 平衡 的。 8.意境 的概 念 所谓 “ 意境 ” , 是 “意 象” (广 义 的美 ) 的 一种 特殊 的类型 , 它 超越 具体 的、 有限的 物象 、 事 件、 场景, 进入无 限的 时间 和空 间, 从而获 得对 人生 、 历 史、 宇宙的 哲理 性感 悟。 “ 意境 ” 给予 人们 一种 特殊 的情 感体 验, 也就 是康 德所 说的 “ 惆怅” , 也 就是 尼采 所说 的 “形 而上 的慰 藉” 。 “意 境 ” 不 仅存 在于 艺术 美领
36、 域 , 而 且也存 在于 自然 美和 社会 美的领 域。 9.意境 的形 成过 程 老子哲 学中 提出 了“ 道” 是宇宙 万物 的本 体和 生命 ; “道” 是“ 无” 和“ 有” 、 “虚” 和“ 实” 的统 一 。 禅宗思 想的 妙悟 中的 “ 悟” , 是 一种 对用 恒宇 宙本 体 的悟 , 是 一种 形而 上的 “ 意” 。 魏 晋玄 学的 “贵 无” 和“崇 有” 。 唐: “境 ”作 为美学 范畴 出现 是意 境说 诞生的 标志 。 10.意 境和 意象 的区 别和 联 系 意 象、意 境都是 情景交 融, 但意象 不等于 意境, 意境 是带有 哲理性 的人生 感、 历史感
37、和宇宙 感。意 象 的外延 比意 境大 ,意 境的 内涵比 意象 多。 意境 是意 象中最 富有 形而 上意 味的 一种类 型。 11.理 解黑 格尔 的艺 术终 结 理论 黑格尔 关于 艺术 发展 的前 景,提 出了 两个 不同 的命 题。 命题一 :从 绝对 观念 发展 的逻辑 提出 的命 题。 按照黑 格尔 哲学 , 绝 对理 念是最 高的 真实 。 绝 对理 念有主 观精 神、 客观 精神 、 绝对 精神 三个 发展 阶段 , 绝对精 神又 有艺 术、 宗教 和哲学 三个 发展 阶段 。 哲 学是绝 对理 念发 展的 顶端 。 黑格 尔把 艺术 分为 三种 类型: 象 征型、 古典型、
38、 浪漫型。 象征型 艺术是形 式压倒内 容,古 典型艺术 是形式和 内容的 完美契合 ,浪漫型 是 精神脱 离物 质, 艺术 本身 解体。 黑格 尔认 为, 艺术 让位于 艺术 ,就 是艺 术的 终结。 但 是艺术 终结理 论是不 能成 立的, 因为他 的理论 前提 是不能 成立的 。黑格 尔的 前提是 :绝对 理念是 无 限的, 是最 高的 真实。 但 事实上 , 绝 对理 念不 是最 高的真 实, 艺术 也不 是理 想的显 现。 艺术 是意 象的 世界, 而 这个意 象世界照 亮真实的 生活世 界。艺术 是有限的 ,意象 是无限的 ,艺术不 是这些 能代替的 ,因此这 个 命题不 能成 立
39、。 命题二 :现 代市 民社 会不 利于艺 术的 发展 现 代社会 是个散 文的时 代, 是功利 和理性 统治的 时代 ,而艺 术在诗 性的时 代才 能得到 很好的 发展, 需 要生生 不息 、充 满意 味和 情趣的 。 散文的 时代 指的 是资 产阶 级的社 会情 况。 一切 个人 和社会 的关 系都 僵化 为刻 板的 “ 法律 秩序” , 个人 与 社会是 对立 的关 系。 这 里可以 见出他 思想的 深刻 性,他 见出了 近代资 本主 义社会 与艺术 发展的 矛盾 。但是 社会不 是发展 到 了资本 主义 就到 了尽 头, 矛盾是 可以 解决 的。 第 七 章 优 美 与崇 高 1优 美
40、的 文化 内涵 优美是 单纯 、静 穆、 和谐 ,是由 古希 腊文 化培 育出 来的。 优美在 古希 腊神 庙和 人体 雕像中 得到 最典 型的 体现 。 2优 美的 形式 特点 和代 表 人物、 作品 形式特 点: 完整 、单 纯、 绝对的 和谐 。 它所引 起的 美感 是一 种始 终如一 的愉 悦之 情。 代表人 物、 作品 :拉 斐尔 的西 斯廷 圣母 、 雅典 学院 、 美 丽的 女园 丁 , 莫扎特 、普 希金 3崇 高的 文化 内涵 崇高是 希伯 来文 化和 西方 基督教 文化 培育 出来 的审 美形态 。 神是崇 高最 纯粹 、 最原 始 的形式 。18 至19 世纪 , 崇 高
41、的文 化内 涵值 的是 人超 越自我 的精 神历 程 。 诗 和 音乐成 为崇 高的 新的 感性 显现。 这个 转变 ,是 从宗 教到非 宗教 ,追 求人 对自 身的超 越。 4崇 高的 形式 特点 和代 表 人物、 作品 形 式特点 :从外 在形式 看, 崇高的 特点是 大,凹 凸不 平,变 化突然 ,朦胧 ,坚 实笨重 等;从 主体心 理 看 ,崇高 以痛苦为 基础,令 人恐怖 ,涉及人 自我保存 的欲念 ;从意象 世界看, 是追求 无限,追 求宏伟深 远 的空间 感和 历史 感。 崇高 是主体 的超 越精 神。 代表人 物、 作品 : 哥 特式 教堂; 歌德 浮 士德 ; 贝 多芬第 三
42、、 第五 、第 九交 响曲; 屠格 涅夫 5优 美和 壮美 的美 感 优美和 壮美 都源 于 易 经 。 二 者一 为阴 柔之 美 , 一 为阳刚 之美 , 是为 道的 统 一, 二者 不是 对立 的 , 而 是 相互渗 透,相互 融合的。 优美作 为美的一 般形态, 以和 谐 、协调、 一致、均 衡、统 一为特点 。优美的 本 质 属性是 和谐。在 它的内涵 中,必 然和自由 、主体与 客体之 间均处于 协调和完 善状态 。在外在 形式上, 它 呈现为 柔媚 、 优 雅、 纤巧 、 秀丽 、 飘 逸、 安宁 、 淡 雅的美 。 优 美能 给人 轻松 、 愉快 和心 旷神 怡的 审美 感受 。
43、 从 自然的 角度看, 优美是人 与自然 的和谐统 一;从社 会的角 度看,优 美是人与 社会的 和谐统一 。壮美也 是 一 个和谐 、自由的 审美范畴 。它不 同于优美 的只是它 的表现 形态,它 以雄浑、 刚性、 壮观、粗 糙、怪异 、 迅疾、 巨大 为特 点。 壮 美 的外在 形式 常突 破或 违背 形式美 的法 则, 给人 以惊 心动魄 、 振 奋精 神、 开 阔 心胸、 激情荡 漾的 审美 感受 。 6优 美与 壮美 和西 方美 学 史上的 优美 和崇 高的 区别 和联系 1)优 美与 壮美 和崇 高与 优 美的区 别: A.文化 背景 不同 优 美的源 头是希 腊文化 ,崇 高的源
44、 头是希 伯来- 基督教 文化。 而中国 的优美 与壮 美都源 于易 经 , 即 阴和阳 。 因此 , 中国 的优 美并不 具备 西方 美学 的优 美的那 种 “高 贵的 单纯 ” 和 “ 静穆 的伟 大 ” 的 文化 内涵; 中国美 学中 的壮 美也 没有 西方美 学的 崇高 的那 种宗 教文化 内涵 。 B.两者 关系 不同 中国美 学的 优美 和壮 美都 源于 易经 , 它们 是一 阴 一阳的 统一 , 刚 与柔 的统 一, 二 者是 相互 连接, 相 互渗透 ,融 合统 一 为 “道 ” (意象 世界 ) 。 西方 美学 中 的优美 和崇 高没 有这 种互 相渗透 、融 合的 关系 。
45、 2)优 美与 壮美 和崇 高与 优 美的联 系是 : 中国美 学的 优美 和壮 美与 西方美 学的 优美 和崇 高有 着类似 的美 感特 点。 第 八 章 悲 剧 与喜 剧 1.亚里 士多 德的 净化 说 亚里士 多德 认为 悲剧 能引 起人的 “怜 悯” 和“ 恐惧 ”的情 绪而 是这 些情 绪得 到净化 。 2.黑格 尔的 悲剧 理论 黑 格尔认 为悲剧 表现的 是两 种对立 的理想 或者“ 普遍 力量” 的冲突 和调解 。悲 剧所产 生的心 理效果 不 只是“ 恐惧 和怜 悯” ,而 是 愉快和 振奋 。 以安 提戈 涅 为例 : 1 )提 出悲剧 本质的“ 冲突说 ” 。 黑格尔第
46、一个将 辩证法 应用于 悲剧批 评,把 悲剧 看成是 一种对 立统一 的辩证 过程 。 他 认为 矛盾 冲突是 悲剧 的基 础, 是悲 剧的推 动力 量。 黑格 尔重 视由于 精神 差异 而产 生的 冲突, 认 为理想 的悲剧是 以由于精 神差异 而产生的 冲突为基 础的悲 剧。在他 的影响下 ,悲剧 必须表现 冲突成了 西 方许多 悲剧 作家 的创 作原 则。 2) 黑格 尔提 出了 悲剧 冲突 的类型 : 一 种是 由客 观条 件产生 的冲 突, 如自 然原 因、 亲 属关 系、 阶 级地 位 等外在 因素 产生 的冲 突; 另一种 是心 灵的 冲突 ,黑 格尔认 为这 是最 理想 的冲
47、突。 3) 悲剧 的结 局是 “永 恒的 正义 ” 或 “ 永恒 的公 理” 取得胜 利 。 他 认为 悲剧 冲 突的双 方都 存在 合理 性和 片 面性, 悲剧的结 局有两种 :一是 冲突双方 同归于尽 ;二是 一方自动 退让,放 弃片面 性,双方 和解,因 而 “永恒 的正 义取 得胜 利” 。 3悲 剧的 本质 悲 剧作为 一种审 美形态 和一 种戏剧 形式起 源于古 希腊 。命运 是悲剧 意象世 界的 意蕴核 心。当 作为个 体 的人所 不能 支配 的力 量( 命运) 所造 成的 灾难 却要 由他来 承担 责任 ,这 就构 成了悲 剧。 根 据悲剧 主人公 或悲剧 的表 现对象 ,悲剧
48、 主要分 为三 种类型 :第一 种类型 的悲 剧是英 雄人物 的悲剧 。 例如古 希腊 悲剧 家埃 斯库 罗斯笔 下的 被 缚的 普罗 米修斯 。 第二 种类 型的 悲 剧是普 通人 日常 生活 中的 不幸 和 苦难。 他们没有 惊天动地 的伟业 ,只是正 常的生活 愿望受 到摧残, 例如鲁迅 笔下的 祥林嫂。 三种类型 的 悲 剧是旧 事物的悲 剧。旧事 物必然 灭亡,但 本身它的 存在在 一定程度 还没有完 全丧失 历史合理 性,所以 它 的灭亡 旧使 人产 生同 情和 怜悯。 例如 ,光 绪皇 帝就 是这样 的悲 剧人 物。 根据造 成悲 剧的 原因 可分 为:命 运悲 剧、 性格 悲剧
49、 、社会 悲剧 等 4.喜剧 使人 发笑 的原 因 如 果说悲 剧是和 命运的 观念 联系在 一起的 话,那 么喜 剧则是 和时间 的观念 联系 在一起 的。喜 剧体现 一 种 时间感 。 整个世 界是一个 新陈代 谢、辞旧 迎新的过 程,是 一个不 断 更新和再 生的过 程。旧的 死亡了, 新 的又会 产生 。旧 的东 西, 丧失了 生命 力的 即将 死亡 的东西 ,总 显得 滑稽 可笑 ,于是 产生 了喜 剧。 对喜剧 的笑 的不 同解 释 1)是 鄙夷 说或 优越 感说 。 为 T. 霍布 斯所 倡导 。他 认 为嘲笑 是对 某些 尊严 的重 要人物 的鄙 夷, 当人 们发 觉自己 的处 境比 所看 到的 人的不 幸优 越得 多, 或自 己从前 的蠢 笨比 它强 时, 就觉得 “突 然荣 耀” 。 2)是 “乖 讹说 ” 源 自德国 的一种 关于喜 剧性 产生的 原因的 解释, 这是 指由期 待或预 期落空 而引 人发笑 的状况 ,由康 德 提出, 他在 判 断力 批判 中曾 有论 述: “ 在 一切 引 起活泼 的撼 动人 的大 笑里 必须有 一种 荒谬 背理 的东 西存 在着。 ”“ 笑 是一 种从 紧张 的期待 突然 转化 为虚 无的 感情